玄奘取经共走了几年

凤图腾2023-04-26  126

玄奘取经共走了十七年。

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玄奘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十七年,遍学了当时大小乘各种学说。

公元645年玄奘归来一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玄奘及其弟子翻译出典75部。

译典著作有《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

扩展资料:

玄奘,俗名陈_。玄奘出家时,正是隋朝时期。当时对于僧人出家,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只有那些天资聪颖的人,才能被挑选剃度。

13岁的玄奘,以自己的聪颖,使当时的寺院住持破格为他剃度。玄奘的聪颖,或许来源于他的家族。玄奘的家族,从北魏时期,就开始为官。

到了玄奘父亲的时候,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县令,却对儒家学说颇有研究。这使得幼年的玄奘,得以浸润于儒家学说,接受很好的教育,人生无常。五岁那年,母亲去世。十岁那年,父亲去世。

此后,玄奘跟随在寺院中出家的二哥,学习佛家经典。直到13岁那年,他正式在洛阳净土寺出家,法名玄奘。

出家后玄奘,开始在寺院中学习佛教经典。六年过后,玄奘感觉寺院中的人已经无法解答自己的疑问。他开始向外求学,希望能解答内心的疑问。

玄奘走遍四处,即便身处隋末乱世,他的脚步也未曾停下。可走的愈久,玄奘愈加觉得难以解开心中的疑惑。他要去佛陀起源的地方,到天竺求学。

大唐新立,为了防范突厥人的入侵,加紧了对边关的防御。如果去往天竺,如何走过关口,就已经是困难重重。更何况西行漫漫长路,又会有多少艰险。

但玄奘西行之意已决。他混杂在流民中,离开故土,前往心中向往的地方。那一年是唐太宗继位的头一年。路途艰难,玄奘需要面临大漠、戈壁,以及随时降临的危险。

在大多数时候,玄奘只有孤身一人。黄天大漠,玄奘差点葬身于此。西行的艰难,也曾让玄奘动摇过西行的念头。但他还是坚持自己的誓愿不求得大法,誓不东归一步。

历经艰难,玄奘终于到达天竺的那烂陀寺。那烂陀寺是当时印度研究佛教最高的地方,这里的大长老戒贤法师学问高深,受众人推崇。

玄奘拜于戒贤法师门下,跟他学习佛法。在这里,玄奘受到了极高的待遇。后来甚至整个印度都十分尊崇玄奘。

印度国王一直不愿意让玄奘离开。荣耀、地位,寻常人求遍一生的东西,玄奘选择放下。他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西行漫漫,不只要解决自己的疑问。

他要回到故土,告诉那里的人们,帮助他们解决疑问。一别故土十七载,玄奘再次回到了长安。再次回到长安时,不知道玄奘是否会感慨物是人非。

不过,对于玄奘而言,他有更重要的任务,那便是翻译佛经。这是他执意东归的重要原因。玄奘带回了651部经书。跟当年西行的重重阻扰不同,此时的玄奘,受到了唐朝皇帝的欢迎。

唐太宗甚至亲自接见了他。对于玄奘,唐太宗有着自己的想法。这个富有雄心壮志的帝王,正打算在西域开拓疆土。玄奘不仅熟知西域,而且才能卓著。

唐太宗多次提议,让玄奘还俗,帮助自己处理国家大事。到了唐高宗李治继位时,也多次劝玄奘还俗。在世人眼中,这是莫大的荣誉。

但在玄奘看来,他自己要做的事情是翻译佛经,而不是其它。他拒绝了皇帝的要求,并希望能潜心翻译佛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玄奘

玄奘取经历经17年。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二十六岁的玄奘,玄奖为究竟瑜伽唯识学,始道途西行。公元643年,玄奘载誉启程回国,并将657部佛经带回中土。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玄奘到达长安。

玄奘从印度及中亚地区带回国的梵筴佛典非常丰富,共526筴、657部,对佛教原典文献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扩展资料:

玄奘的成就及影响:

玄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所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伟大的是他对佛学典籍“截续真,开兹后学”的翻译。唐贞观十九年(645年),46岁的玄奘自印度归国。此后的20年中,他把全部的心血和智慧奉献给了译经事业。

在长安和洛阳两地,玄奘在助手们的帮助下,共译出佛教经论74部,1335卷,每卷万字左右,合计1335万字,占去整个唐代译经总数的一半以上,相当于中国历史上另外三大翻译家译经总数的一倍多,而且在质量上大大超越前人,成为翻译史上的杰出典范。

玄奘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其爱国及护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贡献,被鲁迅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世界和平使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玄奘

玄奘取经的故事发生在我国的唐朝时期。玄奘在602年洛州缑氏出生,是唐代著名高僧,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玄奘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十七年,遍学了当时大小乘各种学说。公元645年玄奘归来一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玄奘及其弟子翻译出典75部。译典著作有《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

历史上玄奘取经去了一个人,去了十七年。

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玄奘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十七年,遍学了当时大小乘各种学说。

公元645年玄奘归来一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玄奘及其弟子翻译出典75部。

译典著作有《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

扩展资料:

玄奘法师自出家以后,在各地参访学习佛教大小乘教典。由于当时传入中国的经典有限,很不完备,众师解说不同,深感异说纷纭、无从获解。

于是为了一睹明法了义真文,以求得佛教真理,在中国译经史上,玄奘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从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外翻译家对于译经各有贡献,但从总体上说,玄奘的成就都在他们之上。印度佛学从弥勒、无著、世亲,次第相承,直到陈那、护法、戒贤等人。

已定为因明、对法、戒律、中观和瑜伽五科。玄奘的翻译工作,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无疑起到了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玄奘

由于那时候历史条件的限制,人们还不知道在西藏或者缅甸那边可以进入印度的路线,因为丝绸之路在汉代时就已经开拓出来,所以佛教就是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因此玄奘取经也就从丝绸之路开始,经过各种波折终于到达了当时印度最大的佛寺“那烂陀”,在哪里学习之后又游历了整个印度,最后经丝绸之路回国。公园628年玄奘从长安(今西安)出发,公园643年回国,历时15年,不但取回大量佛教经典,其所经历写成的《大唐西域记》更是其经典著作,不但详细记述了当时西域各国的状况,也保留下来当时印度的历史史实,为之后印度还原其历史资料做出巨大贡献。

玄奘西行路线

长安(今陕西西安)——秦州(今甘肃天水)——兰州——凉州(今甘肃武威)——瓜州(今甘肃安西县东南)——玉门关——伊吾(今新疆哈密)——高昌(今新疆吐鲁番)——阿耆尼国(今新疆焉耆)——屈支国(今新疆库车)——跋逯迦国(今新疆阿克苏)——凌山(今天山穆苏尔岭)——大清池(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素叶城(即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西南)——昭武九姓七国(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铁门(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兹嘎拉山口)——今阿富汗北境——大雪山(今兴都库什山)——今阿富汗贝格拉姆——巴基斯坦白沙瓦城——印度。

玄奘回程路线

从今巴基斯坦北上——阿富汗——葱岭(帕米尔高原)——大流沙(塔克拉玛干沙漠)——敦煌——瓜州(今甘肃安西县东南)——长安;

途径国家

中国——吉尔吉斯斯坦(盛产高品质蜂蜜)——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

用了17年。唐玄奘法师是在公元629年,也就是贞观三年,到达印度。一开始在北印度游学,五年后到中印度那烂陀寺师从戒贤法师学瑜伽师地论等,学了五年之久,后来在印度各地游学。公元645年,即唐太宗贞观19年,携带梵文经典657部回到长安,所以唐玄奘法师在西天取经一共是17年的时间。

以上就是关于玄奘取经共走了几年全部的内容,包括:玄奘取经共走了几年、玄奘取经历时多少年、我想问一下玄奘取经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期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68377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