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一生中收了多少个徒弟

孔子一生中收了多少个徒弟,第1张

孔子 传说有三千弟子孔子认为“受业身頚者七十有七人”。又一说:贤人七十。 - 颜回 ,字子渊 - 闵损 ,字子骞 - 冉耕 ,字伯牛 - 冉雍 ,字仲弓 - 冉求 ,字子有 - 仲由 ,字子路 - 宰予 ,字子我 - 端木赐 ,字子贡 - 言偃 ,字子游 - 卜商 ,字子夏 - 颛孙师 ,字子张 - 曾参 ,字子舆 - 澹台灭明 ,字子羽 - 宓不齐 ,字子贱 - 原宪 ,字子思 - 公冶长 ,字子长 - 南宫括 ,字子容 - 公皙哀 ,字季次 - 曾蒧 ,字皙 - 颜无繇 ,字路 - 商瞿 ,字子木 - 高柴 ,字子羔 - 漆雕开 ,字子开 - 公伯缭 ,字子周 - 司马耕 ,字子牛 - 樊须 ,字子迟 - 有若 字子有 - 公西赤 ,字子华 - 巫马施 ,字子旗 - 梁鳣 ,字叔鱼 - 颜幸 ,字子柳 - 冉孺 ,字子鲁 - 曹恤 ,字子循 - 伯虔 ,字子析 - 公孙龙 ,字子石 - 冉季 ,字子产 - 公祖句兹 ,字子之 - 秦祖 ,字子南 - 漆雕哆 ,字子敛 - 颜高 ,字子骄 - 漆雕徒父 - 壤驷赤 ,字子徒 - 商泽 - 石作蜀 ,字子明 - 任不齐 ,字选 - 公良孺 ,字子正 - 后处 ,字子里 - 秦冉 ,字开 - 公夏首 ,字乘 - 奚容箴 ,字子皙 - 公肩定 ,字子中 - 颜祖 ,字襄 - 鄡单 ,字子家 - 句井疆 - 罕父黑 ,字子索 - 秦商 ,字子丕 - 申党 ,字周 - 颜之仆 ,字叔 - 荣旂 ,字子祈 - 左人郢 ,字行 - 燕伋 ,字思 - 郑国 ,字子徒 - 秦非 ,字子之 - 施之常 ,字子恒 - 颜哙 ,字子声 - 步叔乘 ,字子车 - 原亢籍 - 乐欬 ,字子声 - 廉絜 ,字庸 - 叔仲会 ,字子期 - 颜何 ,字冉 - 狄黑 ,字皙 - 邦巽 ,字子敛 - 孔忠 - 公西舆如 ,字子上 - 公西葴 ,字子上

参考资料:

《 史记 ·仲尼弟子列传》 en:Disciples of Confucius - 县成 ,字子祺 客观地说,孔子最初的目的并不是要做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老师,他只是寻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在有意无意中组成了类似现在的社团那样的组织。大家在一起讨论如何治理国家,如何继承传统文化等等。只不过是孔子比较年长,学问也在其他人之上,所以久而久之,他就成为这个社团的领袖人物,上升为老师。孔子最早的一些弟子跟他的年龄差距只有七八岁,完全可以说在开始的时候,只是这样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后来慢慢发展成了一种事业,形成了他的政治影响力。 孔子在近40岁的时候,因鲁国的政治比较混乱,并没有选择做官,而是选择了与社团的一些朋友聚会。这样就慢慢地聚集了一些年轻人。他们向孔子学习,向往他的政治追求,经常跟他在一起。后来孟子说,孔子弟子追随孔子到了“心悦而诚服”的地步,就是说他们从内到外并没有什么功利的目的,而就是看中了孔子品德高尚,看中了孔子的学问大,能给大家解惑。 不过,孔子在四十多岁的时候,也开始从政了。首先是鲁昭公死后,鲁国的三个大家族虽然选定了鲁昭公的弟弟鲁定公继位,但鲁国政治局面依旧混乱。面对这种更加混乱的局面,三家就想了一个主意,让孔子来出面收拾鲁国政治的混乱局面。就这样,孔子终于得到了真正的从政机会。据记载他当时先当了中都宰,即鲁国都城曲阜的行政首长,不久担任了鲁国的司寇,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长。孔子到任后,就把他的弟子们根据能力都安排了相关的官职,以得于尽快开始在鲁国搞改革。但到了改革的后期,三家回过味儿来,意识到孔子改革的目的最后要削弱他们的权利,这时候他们就开始反对孔子了。所以,孔子只做了四五年的官以后,在53时就离开了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 孔子说他“五十知天命”,所谓的天命就是指一种不可改变的力量。到五十多岁,当孔子开始在鲁国做官,达到他一生最高的政治成就时,他感觉到自己肩负起一种不可改变的使命或天命,这个天命的内容就是他在鲁国政治改革当中所推行的政治举措。孔子说过“天下无道”的话,就是说天下的政治不能再这么混乱了,一定要有秩序了,这就是他追寻的使命。但是,不幸的是,在鲁国遭到打击之后,孔子周游列国的十几年中遇到的这些小国的君主,不是特别的昏聩,就是特别的无道,根本不可能接受孔子的主张,更不用说任用孔子本人了。就这样,一直到了他六十多岁的时候,孔子的政治前途越来越暗淡了,他的政治理想根本无法实现。 因此,对于孔子的一生,大家一致认为,孔子的成就主要是在教育和哲学领域以及政治思想上。 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中,为什么到了后来只有儒家成了思想主流?这与孔子和其他的儒学大师思想的内在的合理性是分不开的,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孔子弟子的作用。孔子培养了那么多弟子,传说他的弟子有3000人,其中比较有名气的有72人。 孔子弟子的贡献,对于扩大孔子的影响,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孟子出生的时候,孔子已经去世100多年了,一般总认为孟子是直接继承孔子的思想,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什么道理呢?因为在那个时代,限于传媒的条件,思想学说主要靠人传播。而在诸子百家中,只有孔子的弟子不仅规模大、数量多,而且质量高,这样才能把孔子的思想一代一代地传下来,才能传到像孟子这样的大有成就的后继者手中。 孔子弟子的贡献除了思想传承之外,就是他们编纂了《论语》这本书。这本书起初并没有名字,给书起名字是西汉以后才有的事,“论语”作为书名肯定也是在西汉以后。至于《论语》这本书的产生,说起来就更复杂了。据说,孔子去世后,弟子不管是做官的还是为学的,都中止了自己的活动,在墓地为孔子守丧三年。有一位叫子贡的弟子做生意做得非常大,堪称当时天下首富,甚至放弃了赚钱,为孔子守丧六年。虽然中止了各自的事业,但这三年当中大家也没闲着,其活动多半是在年纪最长的子贡的主持下,大家纷纷把对老师的记忆讲了出来,并记载下来了。但是有一个规矩,只有大家都认可,认为在某某时候,老师确实说过这样的话,做过这样的事,才可以记下。如果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就记为“某某闻诸夫子”,让这位回忆的人自己负责。这一次的记录,大概是因为时间较长,又有称职的主持人,其成果基本上相当于现在所见《论语》的前十篇。特别是它的第十篇,明显是总结孔子的行事,不以言论为主,一看就是一本书的结尾。到了孔子再传弟子,就是孔子弟子的弟子那里,他们重新编辑《论语》的内容,又把他们各自老师关于孔子的说法添加了进去,这基本上就是从第十一篇到十五篇的内容。再往后,到了十五篇以后,内容就比较乱,还出现了一些神秘的东西以及与前十五篇不一致的东西。所以,这最后五篇可能是孔子三传四传以后的弟子们的所为。受时代和本人水平的影响,他们编辑的这些内容相对要差一些。 近些年来考古发现一些最原始的材料,证明到了战国中后期以后,孔子名声已经不限于北方诸国,也传到了南方的楚国,而这些地方是当时公认的文化比较落后的地区。总之,由于弟子们的作用,孔子的名声应该说是一天比一天大。到了秦朝的时候,虽然说是秦始皇也曾焚书坑儒,但是他并不针对孔子,也不针对儒家这一家,他只是说民间普通人不能议论国家政治。秦始皇在他的朝廷里还专门设置了一个官职叫博士,这些博士一般都是儒生。他到齐鲁一带去考察,也要会见当地的儒士,听听他们对自己治理国家的意见。到刘邦建国之初,那些功臣们都不太守规矩,在宴会上喝醉了,当着刘邦的面就拔出刀来相互斗殴。后来有儒生替他想了一个办法,制定了儒家的礼仪,要求群臣在朝堂上怎么向他叩拜,刘邦看见以后感觉挺好,马上采纳。据记载,他是第一个祭祀孔子的帝王,所以,西汉以来,孔子的地位在不断提高。虽然西汉早期,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道家的无为思想很有市场,但在实际政治的操作过程中,儒家思想也在慢慢抬头。直到汉武帝的时候,听从了董仲舒的意见,从此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最佳答案

孔子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颜回(子渊)闵损(子骞)  颜幸(子柳) 冉耕(伯牛)

冉雍(仲弓) 曹血阝子循) 冉求(子有) 颜文(子骄)

狄黑(哲) 颜哙(子声) 冉孺(子鲁) 后处(子里)

琴牢(子开) 孔忠(子蔑) 伯虔(子析) 秦商(子丕)

遽瑗(伯玉) 林放(子立) 县成(子祺) 申枨(子续)

仲由(子路) 宰予(子我) 冉季(子产) 言偃(子游)

卜商(子夏) 曾参(子舆) 燕汲(思) 原宪(子思)

商泽(子秀) 曾点(晢) 秦冉(开) 陈亢(子亢)

申党(周) 商瞿(子木) 高柴(子羔) 荣旗(子祈)

樊须(子迟) 秦非(子之) 有若(子有) 梁鳣(权鱼)

廉絜(庸) 邦巽(子敛) 秦祖(子南) 郑国(子徒)

乐亥欠(子声) 巫马施(子旗) 公西赤(子华) 步叔乘(子车)

漆雕开(子开) 公伯缭(子周) 石人郢(行) 司马耕(子牛)

叔仲会(子期) 颜无繇(路) 公哲哀(季次) 任不齐(送)

南宫括(子容) 公治长(子长) 宓不齐(子贱) 漆雕哆(子敛)

颛孙师(子张) 施之常(子恒) 颜之仆(叔) 奚容点(子晢)

壤驷赤(子徒 端木赐(子贡) 公孙龙(子石) 公祖句兹(子之)

公西点(子上) 石作蜀(子明) 澹台灭明(子羽)漆雕徒文(子文)

孔家世系

孔家的世系应由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开始。以前我们谈过,他有三个妻妾,十一个儿女(九个女儿,二个儿子)。在他死后,他的家庭便分裂。有一说法孔子的生母带同她三岁的儿子离开,回到曲阜;另一说法是孔子的母亲带同两个儿子离开。她离开的理由没有详细说明的,但是大部份的解释是为了儿子的教育和将来,不过可能还有其它原因。叔梁纥的正妻不是一个和善的人,她把叔梁纥的一个妾, 孟皮的生母虐待死了。

在传统上女儿名字在家谱上是没有记录,只有儿子是清楚地记录在案。照所知,孔子有一个哥哥,名孟皮, 一个儿子名孔鲤,一个女儿,一个侄儿名孔忠,一个侄女。(他们子侄四人是清楚地在论语上或在仲尼弟子列传中提及。事实上,孔忠更名列七十二贤人。孔鲤的出生和跟父亲的谈论,是清楚地记录在案。)

孔忠没有后嗣,他那一支已失传。孔鲤有一个儿子,就是子思,他是一个学者,儒家学说传人,中庸的作者。孔子以后七代都是单传,如果其中一代早死,今天的孔子世家便不存在。第九代便有三兄弟;这一代的第二子是现世孔子后裔的远祖(在英语系统中,孔氏的译音便有几个不同,因为数十年来翻译姓名没有统一的原故。)

因为二千五百多年来,孔氏都被认为是望族,孔家每代子嗣的名字,官衔和爵位都有完整的记录,甚至也在当地政府的档案。近年由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所编缉的山东省志便有一册名为孔子故里志,志/志里便详细记录着有名孔氏嫡庶子孙的资历。在孔氏家族的档案里,更有圣祖至四十二代的记录。在英国健力氏的2006年全球之最记录中,孔家的族谱被认为全世界最长 宪章现将全文大意译为:孔丘或称为孔子(公元前551-479年中国人)的世系可以回索得比任何家族为早。他的六世祖孔嘉,在公元前八世纪前已是知名。孔嘉的直系后裔至今已有86代。

根据孔子故里志,子思是孔子死后六代最显赫人物。第八代孙孔谦曾受魏王封为文信君并为相。秦始皇召第九代孙孔鲋为文通君,但孔鲋隐于嵩山授徒。汉高祖封第十代孙孔藂为蓼侯,并封第九代孙孔腾为奉祀君,专责祭孔 自始以后,六十九代嫡系长子,便袭封为公或侯的爵位, 直至清末。最后一任衍圣公, 即第七十七代嫡孙现居台湾 在2006年初,嫡系加添一位第八十代孙。

在战国到东汉初,孔子后裔主要是聚居在曲阜。据孔子故里志所记,在东汉前期,在曲阜定居的孔子后裔大约有二十户,在汉章帝时也只有六十三人。唐代后期,在曲阜定居的孔子后裔大约有十户。不过,在秦汉时,孔子后裔已有迁居外地,在东汉末年,第二十二代后裔孔衍迁到会稽,即现今的浙江绍兴,成为现在的慈溪派。到唐代时,第三十五代的孔贤迁到河南的宁陵,形成现代的宁陵派,同代的孔立言迁居河北献县,形成献县派。第三十六代的孔至避乱河南鲁山,形成鲁山派。第三十八代的孔惟时为河南郏县派的始祖,同代的孔瑛为湖南浏阳派的始祖。第三十九代的孔温宪在湖南成桂东派,第四十代孔绚的江苏丹阳派,同代孔绩的江西临江派,第四十一代的孔昌弼岭南派,第四十二代的孔(禾丹) 成安徽庐江派、同代的孔桧成山东平阳派。迁离曲阜的主要原因是官职或避乱,外迁后,后人便在当地定居, 成为一新支派。在第四十二代时,因为唐后五代乱世,孔光嗣被原为家奴的孔末杀害,光嗣子仁玉复位,后世称为中兴祖。以上便是北宗的主要支派。

据衢州孔氏南宗家庙管委会记载,在宋高宗时,第四十八代衍圣公孔端友奉诏南渡,承旨在浙江衢州成立大宗庙,是当时孔氏大宗居地。曲阜的宗庙由族人署理。元世祖时,定”寓衢者为大宗” 。诏孔洙回曲阜复爵。“ 洙以先世庙墓在衢” ,“ 固让其爵于在鲁者” 。自始衢州孔氏便称为南宗。近年南北宗已结合为一体。

孔氏后裔不但可以说遍布全国,在安徽,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 海南,河北,黑龙江,河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青海,陕西,山东,山西,四川,台湾, 云南和浙江等省, 有孔氏的后裔,而在上世纪后年期,孔子后裔已遍及世界各地,在日本,韩国,朝鲜,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香港,澳洲,俄国,英国,瑞士,加拿大和美国等地,也有孔氏后人。

常有人问,如可知道谁是真正的孔氏子孙?正如前文提过,因为孔家在曲阜有一册完善的族谱。因为族谱的原故,我们可以在前文准确地提及外迁何地子孙的姓名及代数。在每一个真正的支派的家祠,总有一册支谱,记录着前代及新生子孙的名字。如果没有法子说出前三或四代的字号,那人的真实性便是可疑。而且孔家受帝皇赐下的命名制度,全族各代子孙也依照制度命名。第五十八代至第六十五代的行辈字派是由明朝第二位皇帝惠帝所定;第六十六代至第七十五代的行辈字派是由明朝第十六位皇帝崇祯所定。第七十六代至第八十五代的行辈字派是由清朝第七位皇帝同治所定;第八十六代至第一百零五代的行辈字派是由民国政府所批准。由名字上,我们便可以准确地知道谁是属于那一代的子孙。

水浒108将(按出场顺序) 1 九纹龙 史进(史家庄少庄主) 2 神机军师 朱武(少华山大寨主) 3 跳涧虎 陈达(少华山二寨主) 4 白花蛇 杨春(少华山三寨主) 5 花和尚 鲁智深(鲁达,提辖) 6 打虎将 李忠(卖艺,史进第一位师傅,后为桃花山寨主) 7 小霸王 周通(桃花山寨主) 8 豹子头 林冲(八十万禁军教头) 9 小旋风 柴进(柴大官人,周世宗之后) 10 旱地忽律 朱贵(梁山耳目,“忽律”即鳄鱼) 11 摸着天 杜迁(原梁山二寨主) 12 云里金刚 宋万(原梁山三寨主) 13 青面兽 杨志(殿司制使官,管军提辖使,杨家将之后) 14 急先锋 索超(大名府留守司正牌军,管军提辖使) 15 美髯公 朱仝(郓城马兵都头) 16 插翅虎 雷横(郓城步兵都头) 17 赤发鬼 刘唐 18 智多星 吴用(表字学究,道号加亮先生) 19 立地太岁 阮小二(阮氏三兄弟老大,石碣村) 20 短命二郎 阮小五(阮氏三兄弟老二,石碣村) 21 活阎王 阮小七(阮氏三兄弟老三,石碣村) 22 入云龙 公孙胜(一清道人) 23 白日鼠 白胜 24 操刀鬼 曹正(屠夫,林冲徒弟) 25 及时雨 宋江(表字公明,呼保义,“黑宋江”,郓城押司) 26 铁扇子 宋清(宋江之弟) 27 行者 武松(武二郎,打虎武松) 28 菜园子 张青(十字坡黑店) 29 母夜叉 孙二娘(张青之妻) 30 金眼彪 施恩(小管营) 31 毛头星 孔明(孔家庄,白虎山,宋江徒弟) 32 独火星 孔亮(孔家庄,白虎山,宋江徒弟,孔明之弟) 33 锦毛虎 燕顺(清风山大寨主) 34 矮脚虎 王英(清风山二寨主) 35 白面郎君 郑天寿(清风山三寨主) 36 小李广 花荣(清风寨知寨) 37 镇三山 黄信(青州府都监,秦明徒弟) 38 霹雳火 秦明(青州指挥司总管兵马统制) 39 小温侯 吕方(对影山寨主,方天画戟) 40 赛仁贵 郭盛(方天戟) 41 石将军 石勇(大名府人士,放赌为生) 42 催命判官 李立(揭阳岭黑店主) 43 混江龙 李俊(扬子江梢公) 44 出洞蛟 童威(私盐贩子) 45 翻江蜃 童猛(私盐贩子,童威之弟) 46 病大虫 薛永(卖艺) 47 船伙儿 张横(梢公,李俊义弟) 48 没遮拦 穆弘(揭阳镇一霸) 49 小遮拦 穆春(揭阳镇一霸,穆弘之弟) 50 神行太保 戴宗(江州两院押牢节级) 51 黑旋风 李逵(铁牛,江州小牢子) 52 浪里白条 张顺(渔家,张横之弟) 53 圣手书生 萧让(擅长书法) 54 玉臂匠 金大坚(擅长制印) 55 通臂猿 侯健(薛永徒弟,擅长裁缝) 56 摩云金 欧鹏(黄门山) 57 神算子 蒋敬(黄门山,精通书算) 58 铁笛仙 马麟(黄门山) 59 九尾龟 陶宗旺(黄门山) 60 笑面虎 朱富(朱贵之弟) 61 青眼虎 李云(沂水县都头,朱富师傅) 62 锦豹子 杨林 63 火眼猊 邓飞(饮马川寨主) 64 玉幡竿 孟康(饮马川寨主) 65 铁面孔目 裴宣(饮马川寨主) 66 病关索 杨雄(刽子手) 67 拼命三郎 石秀(杨雄义弟) 68 鼓上蚤 时迁 69 鬼脸儿 杜兴(李家庄主管) 70 扑天雕 李应(李家庄庄主) 71 一丈青 扈三娘(扈家庄) 72 两头蛇 解珍(猎户,孙立表弟) 73 双尾蝎 解宝(猎户,解珍之弟) 74 铁叫子 乐和(小节级,孙立妻弟,擅唱曲) 75 母大虫 顾大嫂(孙立弟孙新之妻) 76 小尉迟 孙新 (孙立之弟) 77 出林龙 邹渊(登云山头目) 78 独角龙 邹润(登云山头目,邹渊之侄) 79 病尉迟 孙立(登州兵马提辖) 80 金钱豹子 汤隆(铁匠) 81 双鞭 呼延灼(汝宁州都统制,呼延赞之后) 82 百胜将军 韩滔(陈州团练使,呼延灼讨梁山军正先锋) 83 天目将军 彭圯(颍州团练使,呼延灼讨梁山军副先锋) 84 轰天雷 凌振(大宋第一炮手) 85 金枪将 徐宁(金枪班教师,汤隆表哥) 86 混世魔王 樊瑞(芒砀山首领) 87 八臂哪吒 项充(芒砀山副将) 88 飞天大圣 李兖(芒砀山副将) 89 金毛犬 段景住(盗马贼) 90 玉麒麟 卢俊义(北京大员外,河北三绝) 91 浪子 燕青(小乙,卢俊义家童,擅长相扑) 92 铁臂膊 蔡福(大名府两院押牢节级兼刽子手) 93 一枝花 蔡庆(小押狱,蔡福之弟) 94 丑郡马 宣赞(关胜讨梁山军后合) 95 大刀 关胜(蒲东巡检) 96 井木犴 郝思文(关胜义兄,讨梁山军先锋) 97 活闪婆 王定六 98 神医 安道全(建康府太医) 99 没面目 焦挺(擅长相扑) 100 圣水将军 单廷(王玉)(凌州团练使) 101 神火将军 魏定国(凌州团练使) 102 丧门神 鲍旭(枯树山强人) 103 险道神 郁保四(曾头市) 104 双枪将 董平(东平府都监,风流双枪将) 105 没羽箭 张清(东昌府) 106 花项虎 龚旺(张清副将) 107 中箭虎 丁得孙(张清副将) 108 紫髯伯 皇甫端(兽医) 七十二弟子、三千贤人。 孔子门下的72个徒弟~~~~~~~~~~~~~ 名单如下: 颜回 鲁国人,字子渊,小孔子三十岁,最为孔子钟爱,并一再褒奖之:“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回也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因为穷而好学,营养极度不良,而用脑格外过度,导致严重早衰,二十九岁头发白尽,三十一岁就交了公粮本,提前去孔庙占席位等着吃冷猪肉了。回死,孔子哭之极恸。 闵损 鲁国人,字子骞,小孔子十五岁。以德行著名,孔子称其孝。不仕大夫,不食污君之禄,品格很高。 冉耕 鲁国人,字伯牛,以德行著名。曾得恶疾难愈,孔丘说是他命不好。 冉雍 鲁国人,字仲弓,冉耕之宗族。其父不肖。孔子以其为有德行,说:“雍也可使南面。” 冉求 鲁国人,字子有,与以上二冉同族。小孔子二十九岁。是鲁国权臣季氏之管家。有才艺,以政事闻名。 仲由 国藉不详,字子路,小孔子九岁。性鄙,好勇力,性伉直,曾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之,子路于是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然后来仍多直言,顶撞孔子,是孔门痴儿。孔子容而爱之。以政事闻名。后死于卫国之乱,被砍作肉浆。孔子大恸,为之不食肉糜。 宰予 字子我, 鲁国人。口才极好。因为白天打瞌睡,被孔子骂作“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污”,于是闻名百代。孔丘很不喜欢这位巧舌如簧的门生,每拿话来艮他。宰予在齐国混了个临淄大夫的官,后来与田常作乱被夷族。孔子耻之。 端木赐 字子贡,卫国人。口才同样极好,可是孔子却对他青眼有加。齐相田常伐鲁,鲁子命之出使救鲁。子贡去齐国,吴国,越国和晋国转了一圈,凭着三寸不烂之舌,竟做下了桩天大的事业,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一使而动五国之政。子贡又精通经济,善做生意,银子挣得哗哗的。每次出使,车仆之盛,拟于王侯,又仗着孔门高徒的名份,与诸侯相抗礼。儒学之昌盛,子贡大声势大排场的宣传功不可没。孔子没有白喜欢他。 言偃 字子游,吴国人。小孔子四十五岁。以文学著名。做过武城宰的官,管理得不错。 卜商 字子夏,卫国人。小孔子四十四岁。孔子说“商始可以言《诗》已矣。”鼓励他要做“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孔子死后,于西河行教。治学严谨,敢于怀疑经史之谬误。曾听人说史志曰:“晋师伐秦,三豕渡河。”子夏说:“‘三豕’应该是‘己亥’之笔误。”读史志者问诸晋史,果然是“己亥”之误。于是名重天下,卫人以之为圣。魏文侯师事之而谘国政。 颛孙师 字子张,陈国人。小孔子四十八岁。为人有容貌姿质,宽冲博接,从容自务,居处不刻意立于仁义之行,门人友之而不敬。 曾参 字子舆,南武城人。小孔子四十六岁。为人极孝,后娘待他极不好,而他孝行越谨,他老婆因为给她蒸梨不熟,就把老婆给休了。一天去田里除草,他不小心弄断了一根瓜秧,他老爹曾点发起火来,拿着大棍子,一棍子打得昏死过去。所幸曾参命大,又活了过来,苏醒后,马上强做出一付活蹦乱跳的样子,以示无碍,并哭丧着脸向曾点请罪,说是因为打他而让老人家费了力,自己真是该死。然后又蹦跳进屋,搬出琴来大弹,以免老爹还想着这事内疚。孔子闻之,大发脾气,骂他不懂“小杖则受,大杖则走”的道理其实是大不孝:“明知道老爹拿着那么粗的大棍子发了狠要打,还不快跑了躲开?如果竟被打死了,岂不是陷父亲于不义不慈之地,让父亲背个恶名么?”曾参于是请罪。孔子以其能通孝道,因之以做《孝经》。 澹台灭明 字子羽,武城人。小孔子三十九岁(《孔子家语》作四十九岁)。相貌丑恶,孔子薄之。毕业后南游江淮,为人敢与去就,率直重诺,从游弟子达三百人,名闻诸侯。孔子闻之,叹气说:“吾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宓不齐 字子贱,鲁国人。小孔子三十岁(《孙子家语》作四十九岁)。做过单父宰的官,有才智,仁爱,孔子赞他是君子。 原宪 字子思,宋国人。小孔子三十六岁。清静守节,安贫乐道。孔子死后,退隐草泽中。子贡为卫相,摆着大排场去看他,见其衣冠褴缕,耻之,说:“夫子居然乐于过这种生活,真是有病!”原宪答道:“我听说,没钱花是贫穷,辛辛苦苦学了道却不去行道,才是有病。象我,是贫穷,而不是有病。”子贡大惭,为轻易说错了话而后悔了一辈子。 公冶长 字子长,齐国人。大肚量,能忍人所不能忍之耻辱。孔子说:“长可妻也”。把他招作了自己的女婿。 南宫适(《史记》作南宫括。古读“括,适”同音。) 字子容。以智自将,世清不废,世浊不污。孔子曾赞叹道:“这人真是君子啊,这人高尚得很呐!”(君子哉若人,上德哉若人!)把哥哥的女儿嫁给了他。 公皙哀 字季次,齐国人。鄙天下人多污身以事大夫家,不愿屈节做人家臣。孔子特叹赏之。 曾点 字子皙,曾参之父,就是拿着大棒差点把孝须儿子打死的那位。孔子曾使诸弟子各言其志,独称曾点“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潇洒。可是谁想像得到,就是这位高蹈脱俗之人,竟因为一棵瓜秧子差点要了儿子的命! 颜无由(《家语》作颜由) 字路(《家语》作季路)。颜回的爸爸,父子俩共师孔子。颜回死后,他打过孔子的车的主意,想讨来给儿子做棺椁。孔子没给。 商瞿 字子木,鲁国人。小孔子二十九岁。对《易》极有兴趣,得孔子真传。 高柴 字子羔,齐国人。小孔子三十岁(《家语》作四十岁)。长得比较侏儒,身长不足五尺。相貌丑陋。孔子以为愚,不怎么看重他。曾被子路提携,作了个费郈宰的官。后来卫乱,子路死,高柴逃归。孔子反又赞他明大义善保身。 漆雕开 字子开,(《家语》作子若),蔡国人。小孔子十一岁。习《尚书》,不乐仕。孔子以是悦之。 公伯僚 字子周。(《家语》中没有这位。) 司马耕 字子牛(朱熹《四书集注》谓名"犁")。宋国人,"大恶人"宋国司马桓(鬼隹)的弟弟。孔子周游过宋,不知怎么惹恼了桓(鬼隹),要杀了他;时孔子正于大树下与弟子讲礼,桓司马就把树给拨了。因为这个过节,司马牛每觉不安。孔子安慰他说,只要平素所为无愧于心,"内省不疚",则就不必优惧。子牛为人性燥,多言语。 樊须 字子迟,鲁国人,小孔子三十六岁。曾向孔子请教农业方面的知识。孔子以是薄之。子迟曾问"仁"。孔子答:"爱人"。问智。孔子答:"知人"。 有若 字子有,鲁国人,小孔子四十三岁(《家语》作三十三岁)。博学强识,雅好古道。长相肖于孔子。孔子死后,门人思之不已,便把他当作孔子,以师礼事之。只是他徒有孔子的长相,没有孔子的学问,众门人有问,他答不出,众人怫然,又把他赶下了师座。 公西赤 字子华,鲁国人。小孔子四十二岁。束带立朝,娴宾主之仪。曾言其志说:"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 为小相焉"。孔子认为他很谦虚。 巫马施 字子旗(《家语》作巫马期,字子期。《论语》亦作巫马期),陈国人,小孔子三十岁。 梁鳣 字叔鱼,齐国人。小孔子二十九岁(《家语》作三十九岁)。到三十一岁时,他老婆也还没给他生个儿子出来,于是生心想休了她,后听同门商瞿劝说,未行休事。两年后得子。 颜幸(《家语》作颜辛) 字子柳,鲁国人,小孔子四十六岁。 冉孺 字子鲁,鲁国人,小孔子五十岁。 曹血阝 字子循,小孔子五十岁。 伯虔 字子析,小孔子五十岁。 公孙龙 字子石,卫国人,小孔子五十三岁。 以上三十五人资料相对较详,闻见于书传。以下四十二人唯知其姓名: 冉季 字子产 公祖句兹(《家语》作公祖兹) 字子之。 秦祖 字子南。 漆雕哆(《家语》作侈) 字子敛。 颜高 字子骄。(《家语》无此人) 漆雕徒父 (《家语》无此人,却有个叫漆雕从,字子文的。疑为误笔,如三豕己亥故事。) 壤驷赤 字子徒。(《家语》作字子从,古"从"字与徒字相近,亦疑为彼此笔误。) 商泽 字子秀 石作蜀 (《家语》为石子蜀) 字子明 任不齐(《家语》作任子齐。应亦为笔讹) 字子选 公良孺 字子正,陈国人,贤而有勇。孔子周游列国时,曾赞助了五辆牛车并从游。 后处 字子里。(《家语》作字里之,应谬。) 秦冉 字开。 公夏首 字子乘。 奚容箴 字子皙。 公肩定 字子中(《家语》作子仲)。 颜祖 字襄。(《家语》无此人)。 枭阝单 字子家(《家语》无之)。 句井疆 字子疆。 罕父黑 字子索(《家语》作宰父黑,字子黑)。 秦商 字子丕(《家语》作丕兹),鲁国人。其父名堇父,与孔子父叔梁纥俱以勇力闻名。 申党 字周(《家语》作申续,字子周)。 颜之仆 字子叔。 荣祈 字子祈(《家语》作子祺。) 县成 字子祺(《家语》作子横)。 左人郢 字行(《家语》无之)。 燕(亻及) 字子思。 郑国 (《家语》作薛邦) 字子徒。 秦 非 字子之。 施之常 字子恒(《家语》作子常)。 颜哙 字子声。 叔步乘 字子车。 原亢藉(《家语》作原[忄亢],字子藉)。 乐咳(《家语》作乐欣,应为错误) 字子声。 廉洁 字子庸。 叔仲会 字子期,鲁国人,小孔子五十岁。 颜何 字冉(《家语》无此君)。 狄黑 字皙(《家语》为字皙之)。 邦巽(《家语》作卦选) 字子敛。 孔忠(《家语》无之。而有一个"孔弗字子蔑"的,应与之是一个人)。 公西舆如(《家语》作公西舆) 字子上。 公西点 字子上(应误。《家语》作字子索)。 以上为《史记》版孔门七十二圣(外加五个编外人员)名单。而《家语》中又有琴牢,陈亢,悬亶三人,为《史记》所未载。附录于后: 琴牢 字子开,一字张,卫国人。 陈亢 字子亢,一字子禽,陈国人。小孔子四十岁。《论语》载之。 悬亶 字子象。 这样加起来,正好八十人,比法定的七十二人整多出了八个。至于哪八个是混珠的鱼目,因年代久远,而资料极乏,已难考正。这八十人中,除了极有影响的几个人外,姓名每有差谬,而且看得出差不多都是抄刻之错讹。以儒家要典,尚且如此,遑论其它杂著。上古出版业之不堪恭维,远古所谓"遗迹""真本"之不可轻信可见一斑。这对盲目祟尚古本,并一本正经拿古本来做严肃研究的人,是一个挖苦,一声棒喝。

72个弟子分别为:

1颜回:

鲁国人,字子渊,孔子褒奖之:“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回也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因为穷而好学,营养不良,而用脑格外过度,导致严重早衰,二十九岁头发白尽,三十一岁就交了公粮本,提前去孔庙占席位等着吃冷猪肉了。回死,孔子哭之极恸。

2闵损:

鲁国人,字子骞。以德行著名,孔子称其孝。不仕大夫,不食污君之禄,品格很高。

3冉耕:

鲁国人,字伯牛,以德行著名。

4冉雍:

鲁国人,字仲弓,冉耕之宗族。其父不肖。孔子以其为有德行,说:“雍也可使南面。”

5冉求:

鲁国人,字子有,与以上二冉同族。是鲁国权臣季氏之管家。有才艺,以政事闻名。

6仲由:

国藉不详,字子路,小孔子九岁。性鄙,好勇力,性伉直,曾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之,子路于是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然后来仍多直言,顶撞孔子,是孔门痴儿。孔子容而爱之。以政事闻名。

7宰予:

字子我, 鲁国人。口才极好。因为白天打瞌睡,被孔子骂作“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污”,于是闻名百代。孔丘很不喜欢这位巧舌如簧的门生,每拿话来艮他。宰予在齐国混了个临淄大夫的官,后来与田常作乱被夷族。

8端木:

赐字子贡,卫国人。口才同样极好,孔子对他青眼有加。齐相田常伐鲁,鲁子命之出使救鲁。子贡去齐国,吴国,越国和晋国转了一圈,凭着三寸不烂之舌,竟做下了桩天大的事业,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一使而动五国之政。子贡又精通经济,善做生意,银子挣得哗哗的。每次出使,车仆之盛,拟于王侯,又仗着孔门高徒的名份,与诸侯相抗礼。儒学之昌盛,子贡大声势大排场的宣传功不可没。

9言偃:

字子游,吴国人。以文学著名。做过武城宰的官,管理得不错。

10卜商:

字子夏,卫国人。孔子说“商始可以言《诗》已矣。”鼓励他要做“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孔子死后,于西河行教。治学严谨,敢于怀疑经史之谬误。曾听人说史志曰:“晋师伐秦,三豕渡河。”子夏说:“‘三豕’应该是‘己亥’之笔误。”读史志者问诸晋史,果然是“己亥”之误。于是名重天下,卫人以之为圣。魏文侯师事之而谘国政。

11颛孙师:

字子张,陈国人。为人有容貌姿质,宽冲博接,从容自务,居处不刻意立于仁义之行,门人友之而不敬。

12曾参:

字子舆,南武城人。为人极孝,后娘待他极不好,而他孝行越谨,他老婆因为给她蒸梨不熟,就把老婆给休了。一天去田里除草,他不小心弄断了一根瓜秧,他老爹曾点发起火来,拿着大棍子,一棍子打得昏死过去。所幸曾参命大,又活了过来,苏醒后,马上强做出一付活蹦乱跳的样子,以示无碍,并哭丧着脸向曾点请罪,说是因为打他而让老人家费了力,自己真是该死。然后又蹦跳进屋,搬出琴来大弹,以免老爹还想着这事内疚。孔子闻之,大发脾气,骂他不懂“小杖则受,大杖则走”的道理其实是大不孝:“明知道老爹拿着那么粗的大棍子发了狠要打,还不快跑了躲开?如果竟被打死了,岂不是陷父亲于不义不慈之地,让父亲背个恶名么?”曾参于是请罪。孔子以其能通孝道,因之以做《孝经》。

13澹台灭明:

字子羽,武城人。小孔子三十九。相貌丑恶,孔子薄之。毕业后南游江淮,为人敢与去就,率直重诺,从游弟子达三百人,名闻诸侯。孔子闻之,叹气说:“吾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14宓不齐:

字子贱,鲁国人。做过单父宰的官,有才智,仁爱,孔子赞他是君子。

15原宪:

字子思,宋国人清静守节,安贫乐道。孔子死后,退隐草泽中。子贡为卫相,摆着大排场去看他,见其衣冠褴缕,耻之,说:“夫子居然乐于过这种生活,真是有病!”原宪答道:“我听说,没钱花是贫穷,辛辛苦苦学了道却不去行道,才是有病。象我,是贫穷,而不是有病。”子贡大惭,为轻易说错了话而后悔了一辈子。

16公冶长:

字子长,齐国人。大肚量,能忍人所不能忍之耻辱。孔子说:“长可妻也”。把他招作了自己的女婿。

17南宫适:

字子容。以智自将,世清不废,世浊不污。孔子曾赞叹道:“这人真是君子啊,这人高尚得很呐!"

18公皙哀:

字季次,齐国人。鄙天下人多污身以事大夫家,不愿屈节做人家臣。孔子特叹赏之。

19曾点:

字子皙,曾参之父,就是拿着大棒差点把孝须儿子打死的那位。孔子曾使诸弟子各言其志,独称曾点“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潇洒。可是谁想像得到,就是这位高蹈脱俗之人,竟因为一棵瓜秧子差点要了儿子的命!

20颜无由:

字路。颜回的爸爸,父子俩共师孔子。颜回死后,他打过孔子的车的主意,想讨来给儿子做棺椁。孔子没给。

21商瞿:

字子木,鲁国人。对《易》极有兴趣,得孔子真传。

22高柴:字子羔,齐国人。长得比较侏儒,身长不足五尺。相貌丑陋。孔子以为愚,不怎么看重他。曾被子路提携,作了个费郈宰的官。后来卫乱,子路死,高柴逃归。孔子反又赞他明大义善保身。

23漆雕开:字子开,(《家语》作子若),蔡国人。小孔子十一岁。习《尚书》,不乐仕。孔子以是悦之。

24公伯僚:

字子周。(《家语》中没有这位。)

25司马耕:字子牛。宋国"大恶人"宋国司马桓的弟弟。孔子周游过宋,不知怎么惹恼了桓(鬼隹),要杀了他;时孔子正于大树下与弟子讲礼,桓司马就把树给拨了。因为这个过节,司马牛每觉不安。孔子安慰他说,只要平素所为无愧于心,"内省不疚",则就不必优惧。子牛为人性燥,多言语。

26樊须:

字子迟,鲁国人。曾向孔子请教农业方面的知识。孔子以是薄之。子迟曾问"仁"。孔子答:"爱人"。问智。孔子答:"知人"。

27有若:

字子有,鲁国人。博学强识,雅好古道。长相肖于孔子。孔子死后,门人思之不已,便把他当作孔子,以师礼事之。只是他徒有孔子的长相,没有孔子的学问,众门人有问,他答不出,众人怫然,又把他赶下了师座。

28公西赤:字子华,鲁国人。束带立朝,娴宾主之仪。曾言其志说:"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 为小相焉"。孔子认为他很谦虚。

29巫马施:

字子旗,陈国人。梁鳣字叔鱼,齐国人。到三十一岁时,他老婆也还没给他生个儿子出来,于是生心想休了她,后听同门商瞿劝说,未行休事。两年后得子。

30颜幸:

字子柳,鲁国人。

31冉孺:

字子鲁,鲁国人。

32曹血阝:

字子循。

33伯虔:

字子析。

34公孙龙:

字子石,卫国人。

35冉季:

字子产

36公祖句兹:

字子之。

37秦祖:字子南。

38漆雕哆:

字子敛。

39颜高:字子骄。(《家语》无此人)

40漆雕徒父 (《家语》无此人,却有个叫漆雕从,字子文的。疑为误笔。)

41石作蜀 :

字子明

42任不齐:

字子选

43公良孺:

字子正,陈国人,贤而有勇。孔子周游列国时,曾赞助了五辆牛车并从游。

44后处:

字子里。(《家语》作字里之,应谬。)

45秦冉:

字开。

46公夏首:

字子乘。

47奚容箴:

字子皙。

48公肩定:

字子中。

49颜祖:

字襄。(《家语》无此人)

50枭单:

字子家(《家语》中无此人)。 

51句井疆:

字子疆。

52罕父黑:

字子索。

53秦商:

字子丕,鲁国人。其父名堇父,与孔子父叔梁纥俱以勇力闻名。

54申党:

字周。

55颜之仆:

字子叔。

56荣祈:

字子祈。

57县成:

字子祺。

58左人郢:

字行(《家语》无此人)。

59燕(亻及):

字子思。

60郑国:

字子徒。

61秦 非:

字子之。

62施之常:

字子恒。

63颜哙:

字子声。

64叔步乘:

字子车。

65原亢藉:

字子藉。

66乐咳:

字子声。

67廉洁:

字子庸。

68叔仲会:

字子期,鲁国人。

69颜何:

字冉(《家语》无此人)。

70狄黑:

字皙。

71邦巽:

字子敛。

72孔忠(《家语》无此人)。

扩展资料

孔门七十二贤指的是孔子的弟子。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这“孔门七十二贤”,是孔子思想和学说的坚定追随者和实践者,也是儒学的积极传播者。

参考资料:

孔门七十二贤——百度百科

第二代,孔鲤,字伯鱼。宋徽宗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追封为泗水侯,孔氏后人称为二世祖。孔鲤经常趋庭接受孔子诗礼的训导。享年50岁,先孔子而死。

第三代,孔伋字子思。宋徽宗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追封为沂水侯,元文宗至圣元年(公元1330年)追封沂国述圣公,孔氏后人称其为三世祖。他受业于孔子学生曾参,颇得孔子思想的真传,著作《中庸》,以述父师之意。孔伋成为述圣,前继承孔子,后通过门人传给孟子。孔伋享年82岁。

第四代,孔白,字子上。博通群书,又善兵法,齐威王召为国相,不就,享年47岁。

第五代,孔求,字子家。享年45岁。

第六代,孔箕,字子京。享年46岁。

第七代,孔穿,字子高。博学、清虚、沉静,有遁世之志。当时楚、魏、赵三国争相聘请,孔穿不仕。享年51岁。

第八代,孔谦,字子顺。为魏相。享年57岁。

孔鲋,字子鱼,或子甲。博通经史,秦始皇召为鲁国文通君。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将其家传《论语》、《尚书》、《孝经》、《礼》等书藏于孔子故宅墙壁中,得以保留下来。

第九代,孔腾,字子襄。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封孔腾为奉祀君,专管祭祀孔子的事务,此为奉祀孔子之始。享年57岁。

第十代,孔忠,字子贞。有高尚之志,被汉文帝封博士、褒成侯。享年57岁。

第十一代,孔武,字子威。汉文帝封为博士。早卒。

第十二代,孔延年。博览群书。汉文帝时以治《尚书》出名,征为博士,转继太傅,后又任大将军。享年71岁。

第十三代,孔霸,字次孺。少年时就显示出非凡才华。汉元帝永光元年(公元前43年)赐爵关内侯,食封800户,号褒成君,并赐黄金200斤,宅一区,昭帝时征为博士。此为世袭爵位奉祀之始。享年72岁。

第十四代,孔福。汉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封为关内侯。享年62岁。

第十五代,孔房。汉哀帝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袭封关内侯,赐932户。

第十六代,孔均,字长平。本名莽,因避王莽讳,改名均。好学有才,言辞清辩,奏对成章。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封为褒成侯。王莽居摄二年(公元7年)欲拜孔均为太尉,上书辞谢未就职。享年81岁。

第十七代,孔志。光武帝建武十四年(公元38年)复封为褒成侯,食邑2000户。

第十八代,孔损,字君益。汉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袭爵,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至阙里祭祀孔子时,孔损助祭,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封为褒亭侯,食邑1000户。

第十九代,孔曜,字君曜。汉安帝延光三年(公元124年)封为奉圣亭侯,食邑1000户。

第二十代,孔完。汉灵帝建宁二年(公元169年)袭褒亭侯。孔完早逝,无子。由其弟孔瓒之子孔羡袭爵。

第二十代,孔融。他年少时曾让大梨给兄弟,自己取小梨,因此名垂千古。孔融(153~208),东汉文学家。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灵帝时,辟司徒杨赐府。中平初(185),举高第,为侍御史,与中丞不合,托病辞归。后辟司空府为僚属,拜中军候,迁虎贲中郎将。献帝初平元年(190),因忤董卓,转为议郎,出至黄巾军最盛的青州北海郡为相。兴平二年(195),刘备表荐他领青州刺史。后来为曹操手下,为建安七子之首,文才甚丰。因反对曹操打官渡之战和攻打刘备,为曹操所忌,枉状构罪,下狱弃市。

以上就是关于孔子一生中收了多少个徒弟全部的内容,包括:孔子一生中收了多少个徒弟、孔子有弟子多少人、谁是孔子的人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8295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