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素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语文素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第1张

语文素养是指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等综合评价。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关于语文学科诸要素及其关系的说法如下: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表征之一。应该能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具有良好的语感;能在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能将自己获得的语言材料整合成为有结构的系统。

能理解并掌握汉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律,能凭借语感和语言运用规律有效地完成交际活动;能依据具体的语言情境有效地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与不同的对象交流沟通,能将具体的语言作品置于特定的交际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评价。

能通过梳理和整合,将自己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逐渐转化为富有个性的具体的语文学习方法和策略,并能在语言实践中自觉地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单元人文主题语文要素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四自然四季出轻声、儿化等,努力做到连词读,不丢字、添字,能正确停顿等)继续重视朗读基本功的训练,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及时纠正学生朗读中的错误现象;初六 想像步建立句子的概念。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的”字词语的合理搭七儿童生活配;初步尝试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具体安排1秋天 1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认识自然段。2小小的船 1积累和拓展带叠词的 “的”字短语。 2读好儿化音。3江南 朗读并背诵课文4四季 读好叠词和轻声。5影子 读准轻声词(轻而短,重音前落、轻音短快) ,学会用“前、后、左、右” 4个方位词说话。6比尾巴 学习朗读问句;学习儿歌的问答方式,并迁移运用。7青蛙写诗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初步建立句子概念,根据标点读好停顿;分角色读课文。8雨点儿分角色朗读课文9明天要远足读好感叹词“唉”和疑问句;仿说并积累运用所学句式10大还是小读好长句子;仿照课文原句说话。11项链读好长句子,注意标点及段落间的停顿;合理搭配“的”字词语初步培养学生寻找12雪地里的小画借助图文阅读,把句子读正明显信息的能力;家确、读流利;能找出文中明借助图画阅读课文显的信息。八观察13乌鸦喝水认识自然段。14小蜗牛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1部编二上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单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具体安排元积累并运用表示动1小蝌蚪找妈妈借助、关键词句(表示作的词语。时间变化和表示动作)了解借助,了解课课文主要内容;积累并运用文主要内容。表示动作的词语;分角色朗读课文。一大自然的秘3我是什么借助、关键句、表示动密作的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4植物妈妈有办借助、关键句、表示动法作的词语,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能提取明显的信息;练习仿照课文句式说句子。读课文说出自己的4曹冲称象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能用感受和想法。指定的词语写句子;借助课借助关键词句,理后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解课文内容。的过程和办法好在哪里。三儿童生活5玲玲的画借助关键词,了解课文内容,并讲述故事。6一封信边读边圈画,提取信息。7妈妈睡了 通过关键词句,说出自己的感受;积累偏正词组。联系上下文了解词句的意思。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词语。解词语;仿写句子。 四 家乡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感受和体会课文语五 思维方法言表达的多样性,学习表达 。六 伟人 借助词句,了解课古诗二首:登想像画面,背诵古诗;拓展鹳雀楼;望庐山瀑并积累词语。布9黄山奇石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9日月潭理解并积累词语。10葡萄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能够将句子说具体说完整;了解葡萄沟葡萄的品种多和葡萄干的制法。12坐井观天读好对话;体会故事的寓意。13寒号鸟分角色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领会故事寓意。12我要的是葫体会反问句、感叹句的表达芦特点;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事物之间的联系。15大禹治水按照课后提示,讲故事。2文内容。16朱德的扁担学习动宾短语的搭配并积累运用。5难忘的泼水图文对照,积累句子;借助关键词句,讲述课文主要内容。七想像展开想像,获得初18古诗二首:夜图文对照,想像画面,大致步的情感体验。宿山寺;敕勒歌理解古诗意思。8雾在哪里读好雾说话的语气;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仿照课文例句,说说雾来的时候的景色。9雪孩子学习默读,试着不出声;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朗读比较句子,感受语言表达的具体生动。相处借助提示,复述课21狐假虎威分角色演故事;理解成语意文。思。自主识字,自主阅22狐狸分奶酪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故事,读。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拓展积累词语。八23纸船和风筝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识字;读懂故事内容;继续学习默读。11风娃娃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提示讲故事;懂得课文道理;拓展并积累词语。3部编三上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单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具体安排元阅读时,关注有新1大青树下的小一边读一边想像画面;关注鲜感的词语和句学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子。2花的学校朗读课文,想像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抓住文中有新一学校生活鲜感的表达,品读、感悟、积累语言,并尝试迁移运用。3不懂就要问品读有新鲜感的词句,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想像画面,表达感受;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运用多种方法理解4古诗三首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难懂的句子。山行会诗歌感情,想像诗中描写赠刘景文的秋景。夜书所见10铺满金色巴掌学习运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词的水泥道语。11秋天的雨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认二金秋时节识并找出总起句,尝试迁移运用;仿照课文句子学习表达。7听听,秋的声积累词语;继续自主阅读;音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

1、直抒胸臆法:亦称直陈肺腑法。它是敞开心胸,不依托任何事物,通过朴实无华的手段,把内心活动和情感直接抒发出来的一种抒情方法。直抒胸臆要有特定的氛围,要水到渠成,要有真情实感,要注意场合,不能无病呻吟。

2、比兴:是古代诗歌的常用技巧。对此,宋代朱熹有比较准确的解释。他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通俗地讲,“比”就是比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比”与“兴”常常连用。

3、乐景写哀:以美乐景物烘托哀愁的反衬手法。人们的境遇不同,心情不同,文化水平和思想性格不同,对景物会有不同的情感和审美态度。

4、借古讽今:是借鉴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方面的经验教训,作为现实社会某些方面的鉴戒。借古是为了讽今,鉴古观今,两相对照,或颂古非今,或贬古刺今,以表达诗的题旨。理解鉴赏这类诗词,必须时刻结合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和创作时的心境。

5、互文见义:是一种修辞手法,它的意思其实很简单,比如: A有B,C有D。如果是互文,就是说: A和C都有B和D。这应该就是同文见义。“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代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

小学语文要素是指构成一个客观事物的存在并维持其运动的必要的最小单位,是构成事物必不可少的现象,又是组成系统的基本单元,是系统产生、变化、发展的动因。

客观事物是真实的——真实就是不变的、普遍的——柏拉图:感观事物是变化与具体的,它是不真实的,它们的不变性、普遍性来自亚里士多德。

以上就是关于语文素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语文素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语文学科诸要素及其关系、人文要素和语文要素具体指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8294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