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庹长是多少厘米

一庹长是多少厘米,第1张

“一庹长”不是指具体多少厘米,而是指人将两手平伸,两个中指指尖的距离就是一庹长。一般相当于一个人的身高。大约有170厘米左右。

庹,读音:tuǒ

释义:中国一种约略计算长度的单位,以成人两臂左右伸直的长度为标准,约合五市尺。

一庹,读音:[ yī tuǒ ]

释义:两臂向左右伸开的长度。俗称两臂横量绳数曰一庹、两庹。

造句:

①“尽手一庹”就是把行距尽量放大,“尽脚一缩”就是把株距也尽量放大。

②不久前,五公祠环境整治,草莽中发现一方长约一庹、宽二尺多、厚七八寸的石匾。

③2013年的第“一庹翔”比往年得更早一些。

扩展资料:

1、1尺约等于0333米(保留3位小数)=333厘米,所以一庹长=5尺=5333=1665厘米。而1米=100厘米,因此一庹长—1米=1665—100=665厘米。

2、米(meter):国际单位制基本长度单位,符号为m。1m=10dm=100cm。

3、一庹多长:为了量出一庹的长度,可以利用一根竹竿或木棍,或者利用墙面,两臂左右平伸,不要过于用力,按照同样的姿势,做三、四次,每次都作好记号,量出长度,最后,求出平均数。这就是一庹的长度。

张开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距离(长约五寸)为“一拃”。

从康熙字典中可以看出来,最初的拃和榨,还有拶是相通的,用力挤压的意思,跟刑罚也有一定的关系。古代对女犯施用的一种酷刑。“拶”是夹犯人手指的刑罚, 故又称拶指(用拶子套入手指,再用力紧收,是旧时的一种酷刑),唐宋明清各代,官府对女犯惯用此逼供。 但是没有找到“一拃”的相关记载,应该是民间的口头语。根据“一挨一拶”,应该在宋代有这个说法。

一挨一拶:禅林用语。丛林中,学人与师家互以言语、动作,或轻或强,推挤问答,作为勘验对方悟道之深浅。与挨拶同义。后转为相较技量,或与人应对之义。碧岩录第二十三则(大四八·一六四上):‘一机一境,一出一入,一挨一拶,要见深浅,要见向背。’

《唐韵》侧板切《集韵》阻版切,音䎒。(潸韵)

读与盏近。

摸拃也。

又《正字通》俗拶字。

《新唐书·摩揭陀国》称:“贞观二十一年,始遣使者自通于天子,献波罗树,树类白杨。太宗遣使取熬糖法,即诏扬州上诸蔗,拃沈如其剂,色味愈西域远甚。”

拶,一种酷刑,使用木棍或类似物体夹犯人的手指或脚趾,通常在木棍中穿洞并用线连之,将受刑人的手、足放入棍中间,在两边用力收紧绳子。拶刑多用于女犯人,很容易导致双手残废。因古代女子缠足,故而很少对女性双足施用拶刑。

一拃是一种粗略的长度度量单位。

通常情况下是拇指与中指的指尖间的长度,有时一拃也是指 拇指与食指的指尖间的长度。由于即使是成人,手掌也有大有小,故是一种比较粗糙的测量长度的方法。

1、一拃就是你的大拇指尖到中指尖的距离,各人的一拃是不一样长的。一拃大约长17厘米左右。

2、一拃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张开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距离长约五寸,出自茹志鹃《三走严庄》。

以上就是关于一庹长是多少厘米全部的内容,包括:一庹长是多少厘米、一拃的来源,古代说拃不具体什么年代、一拃的意思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8229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