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料理中的生鱼片为什么可以生吃

水解酶2023-04-26  37

生鱼片在日餐中算是美食。生鱼片最常用的材料是鱼,常见的有金枪鱼、三文鱼、鲈鱼、鲸鱼、鲷鱼、比目鱼、鲣鱼等海鱼;也有鲤鱼、鲫鱼等淡水鱼。谈到鲤鱼,在古代那可是刺身中的上品呢。

吃生鱼片要以绿色芥末和酱油作佐料。芥末是一种有特殊的冲鼻辛辣味的调料,既杀菌,又开胃,深得日本人的喜爱。

切生鱼片的刀是特制的,且不能沾水,烹调师傅能用这刀把鱼肉切得很薄。选择的鱼肉一定要新鲜,不少日本人认为生鱼片真正好吃是在杀了数小时之后。这是因为氨基酸在死鱼僵硬后达到最高点。当然也有日本人认为用生鱼宰杀后马上做成的生鱼片好吃是由于僵直前的鱼肉有脆感。

孰不知,生鱼为原料的刺身是不宜多吃的,原由是鱼、贝的肉中含有一种叫做“抗硫胺素因子”的成分,如果大量进食生鱼和生贝,可造成硫胺素(维生素B1)缺乏。

造成维生素B1缺乏还有另一个原因。通常吃“刺身”同时喝酒,酒中的乙醇可使维生素B1摄入减少并妨碍小肠对维生素B1的吸收,并使肝脏中硫胺素向焦磷酸硫胺素的转化减少,使维生素B1的利用降低。

维生素B1是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储量有限,膳食中缺乏1~2周后,组织中的维生素B1含量便会迅速下降,发生维生素B1缺乏病。如果发生了维生素B1缺乏病,可出现疲乏无力、烦躁不安、易激动、头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胃肠功能紊乱、下肢倦怠、酸痛。随病情发展可出现 “干性脚气病”或者心功能不全及心力衰竭。

生鱼片的另一种危险是可能含有寄生虫,生吃存在感染的风险。而且国内一些三文鱼,因为不是深海养殖,所以也会带有寄生虫。做成生鱼片就会有寄生虫的危险。目前来说只有挪威的三文鱼才是最安全的,不过寄生虫这个事情可保不准,所以有喜欢吃生鱼片的还是把鱼片煮熟了再吃。以免危害到身体健康。

日本料理以生鱼片最为著名,它堪称是日本菜的代表作。生鱼片在日语中写作“刺身”(さしみ)(罗马音 sashimi,音译“沙西米”)而生鱼片则是中国人对它的称呼。因为生鱼片是舶来品,在早期多由日本厨师操刀制作,故多少显得有些神秘。其实,只要掌握了生鱼片的选料、刀工、装盘、佐味等基本工序,制好生鱼片并不难。

有历史方面原因,日本所处位置极佳,海洋冷热洋流交汇处鱼类资源丰富。这就是靠水吃水啦。

然后还与佛教有关。佛教是最先传入日本的宗教,也是日本人信奉最多的宗教,可以说一家独大。在佛教传入日本的150年后,当时的天武天皇信佛教,因为佛教教义不能吃肉,所以天武天皇就下了到旨意说:“不要吃肉。不要打猎!”

当然日本实际上并没有禁止所有肉类,但吃肉确实远远少于过去了,毕竟天皇下令还是要给点面子的。这习惯风俗就慢慢流传了下来。

吃生鱼片的方法有两种:

其一:将生鱼片盘中的芥末挖一些到酱油碟子内,与酱油搅拌均匀备用。

其二:将芥末沾到生鱼片上,再将生鱼片沾酱油入食。沾佐料时应该沾前三分之一,轻轻沾取,不要贪多,佐料多了会盖住生鱼片本身的鲜味。

1、准备好一个盘子,下面放上碎冰或整块的冰都可以,在冰上放一片生菜,用保鲜膜把盘子封起来。如果现切现吃可以不放生菜。这样可以使口感适中,不太冰也不影响口味,水分不会进到肉里,吃着还脆滑爽口。

2、把买来的鱼去皮剔骨,清洗的时候用冷水就可以,温度稍高就可能把鱼都烫,熟或者影响到那种鲜嫩的口感,把鱼肉放到干净没有水的砧板上,用毛巾包住鱼肉逆着纹理把鱼切成薄片,越薄越好,那样吃起来会比较入味,把切好的鱼片铺在准备好的盘子上,置放片刻就可以上桌了。

3、把买来的芥末挤到蘸碟里,根据自己喜好适量调味就可以了。

4、如果是整条鱼,鱼骨、鱼头、鱼尾可以煲汤,鱼皮可以炸脆,同时三道菜保证让你胃口大开。

日本的地理环境不适合放牧,临海土地又多,这造成需要肉食的时候鱼类明显比畜类要容易获取的多,尤其是古代没有多少国际贸易的情况下,长久以来也就形成了一种文化或者说是习惯。而且新鲜的不加热处理的鱼肉也确实很鲜美,虽然不习惯的人可能难以入口,我想这就是日本人喜欢生鱼片的理由。

PS:喷子们,生鱼片发明于中国,你们在骂日本人的时候把自己的祖宗也骂了,下次喷之前先把常识补补好吧,不然就别出来丢人现眼了。

以上就是关于日本料理中的生鱼片为什么可以生吃全部的内容,包括:日本料理中的生鱼片为什么可以生吃、日本关于生鱼片的文化知识、我想问一下日本为什么吃生鱼片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68167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