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副巧妙的对联 全联是“宰相合肥天下瘦 司农常熟世间荒”。
对联属于文学作品,显然有夸张的成分。这幅绝对是讽刺晚清重臣李鸿章和翁同龢的。
李鸿章官居文华殿大学士,正一品,位极人臣,虽无实权,但相当于宰相,所以说宰相合肥;翁同龢曾任户部尚书,古称大司农,所以说司农常熟。该对联巧用地名籍贯借代两位重臣,有用对比手法暗示出晚清的没落与黑暗,虽然有夸大之处,但也是实情。
李鸿章多数时候都被人们称之为"李中堂",而因为他行二,所以在民间也有称之为"李二先生"。不过在历代的史学家眼中,李鸿章身上还是有诸多争议。曾国藩认为他非常的热衷于仕途,在有些人则认为他是一艘大船,也就是说,李鸿章所在的清政府,只不过作为一片浅薄的河流,因为水太浅而船很大,所以他并不能肆意的航行,所以,清政府没有办法让他施展自己的才能。
孙中山认为,李鸿章自掌握了朝政之后,一直在尽力的辅佐清政府,也为清政府争取来非常多的权利,由此革除掉非常多的弊端,在遇到困难与障碍时,一直也没有推卸自己的责任,一直在尽力的为国家争取利益。蒋廷黻更是给出了李鸿章非常高的评价,认为他是"19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政治家"。
不过在民间,对于李鸿章的评价可没有那么高了,有一种声音传出,李鸿章是一个腐败的宰相。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声音传出呢?一切就要起源于李鸿章的身家了,李鸿章到底有多富有,拥有多少财产呢?这或许连他自己也算不清楚了。在当时,民间一直认为李鸿章的身家应该有一千万以上,这里的千万可不是人民币,是白银。当梁启超作为一名知情人,可是为李鸿章作传时,帮助李鸿章计算了一下他的身家。
他曾经说道,在李鸿章病逝之时,家产已经超过了一千万两白银,而他给后代所留下的个人财富,也超过了一千万两白银,而还有一位知情人称,李鸿章死的时候,大约是留下了四千万两白银给后人。
在这里,两个人所说的财产相差还是比较大的,那么一个人说的是动产,而另外一个人所说的则是不动产。李鸿章在发迹之后,六兄弟在家乡都有非常豪华的庄园府邸,大的有数百亩而小的则有百十亩。在李府做过管事的唐凌辉说,鸿章所置的田产,每年光是收租就可以收到五万石,还有资料显示,李鸿章大部分的收入来源于股息。
梁启超所写的《李鸿章传》当中说道,李鸿章有数百万金的产业,多数为招商局、电报局通商银行等,都有非常多的股份,而把这些东西加在一起之后,两个人所说的数目其实也就差不多了。
在清朝末年,民有间传言,李鸿章是清朝所有功臣当中,最为富有一个人,而他把自己的家庭所谋得的福利加在一起,甚至可以媲美美国的国库。是否真如民间所传言,那么还需要历史学家来进行考究了。不地,李家的家产之大,可以说半个安徽都是李家的地盘,而且李家还拥有了半条上海的华山路,那么由此就可以看出,李家是非常富有的。不过呢,如果仅仅凭借李鸿章自己的工资,想要积累那么多的财富自然是不可能的。
那么,他的巨额财富究竟从何而来呢?有人提出,李鸿章在与沙俄签订条约时,曾经收过俄方的贿赂,大约可以有三百万卢布,不过这件事情并没有什么切实的证据表明。而如果这些行为是真的,那么李鸿章就不光有一个收受贿赂的罪名了,还有一个出卖国家的罪名。而如果,李鸿章真的有这些行为,但依然不能解释他的财产来源,因为这些财产还是远远超出了贿赂的金额。还有一点不得不承认,李鸿章一定会有一项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的罪名。
在法庭当中,一些官员落马,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项罪名,但是大家都会有一些疑惑,为什么连国家也没有办法侦探出他们的资金来源。其实,国家并不是没有侦探出,而是因为这些资料牵扯到政府内部的一些信息,并不方便公诸于众罢了。那么,这也代表了从侧面上来看,官员利用权力一直在踩着灰色地带赚钱,为自己谋取私力。权力不过是官员们满足自己贪婪的欲望,这也在警示着我们,在其位而不谋其事,是一件极其可怕的事情。
说到灰色收入,我们就可以理解到李鸿章的资金来源了。李鸿章首先是淮军的组织者,而后又肩负北洋大臣等职位,权力巨大。在洋务运动时,李鸿章更是没少为自己谋划干股,伴随着这些官民合营企业的不断发展,李鸿章手里所握有的股份,自然也就水涨船高了。
而且,收受这些贿赂时,一切事情都会有下属代办,他只需要坐着等收益就可以了,那么这些东西到底可以带来多大的收益呢?其实我们只要看一下它们是什么企业就知道了,你是轮船招商局等物流类企业,还有开平煤矿等资源开发类企业,都是非常圈钱的,依靠这些产业想不赚钱都难。
而说到底,李鸿章能有机会圈那么多钱,还得归功于他的权力,权力在帝国的内部,有着十分神奇的吸金效应。有人说,李鸿章其实并不贪财,但他的儿子们,总是会借助他的权力来谋取私利,那么民众自然也就把这些账单算在了他的头上。而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知道,如果你身处高位,约束亲近的人,也成为了一道必修的课题,爱惜羽毛是非常重要的。
民众对于李鸿章的评价,多数还是贬义居多,有一对十分出名的对联,说的是李鸿章"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在对联中,合肥一词指代的是李鸿章是合肥人,而且手握重权,且宰相合肥也是一个官司场定理。
那么要想避免好这样的情况,就不得不建立一个完善的监督系统了,而这一直是国家非常关键的问题。
以上就是关于为什么说李鸿章“宰相合肥天下瘦”清朝不是没有宰相吗全部的内容,包括:为什么说李鸿章“宰相合肥天下瘦”清朝不是没有宰相吗、李鸿章的财产一共有多少,为什么说他是一个腐败的宰相、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