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后期制作中剪辑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影视后期制作中剪辑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第1张

1剪辑节奏的处理

影视作品的节奏分为作品的内部节奏和外部节奏。影视作品的内部节奏是由剧本的内部节奏所决定的,它包括故事情节、人物的思想与情绪的起伏等。以主体动作、镜头运动、剪辑手段来实现的节奏为影视作品外部节奏。剪辑节奏是运用剪辑手段对影片结构和镜头长短的处理形成的一种韵律。一般来讲,剪辑节奏的处理需要考虑诸多的元素,如时空的转变、不同的视距与角度的造型组合、镜头的数量和次序的安排,以及声画的结合等。景别的变化尽量做到循序渐进,尽量做到舒缓平滑,避免产生突变的感觉;不同景别的镜头持续的时间长短也不同,一般全景维持在8秒左右,中景维持在5秒左右,近景2-3秒之间,特写1-2秒之间比较恰当。具体镜头的时间长短还可结合剧情的矛盾冲突、音乐的旋律与节奏等因素来确定。

2画面的处理与镜头的组接方式

影视作品主要是用视觉语言来表现,其画面必须符合观众的思维方式和影视的表现规律,对影视作品的后期制作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自然、流畅,没有跳跃感,所以对画面的处理与镜头的组接非常重要。在剪辑的过程中,对镜头的组接不是简单的掐头去尾的连接,而应该是在符合生活逻辑和叙事规律的前提下,进行精心组接,使之做到时间上的连贯和空间上的统一;其次,要做到画面的匹配,即上下相连的两个画面中,同一主体所处的位置要保持一种逻辑关系上的空间统一性,使得两个画面连接在一起时产生自然和谐的关系。

镜头间的连接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技巧的连接,其手法有数百种之多,主要利用淡入、淡出、叠化、划像、定格、翻转、分屏、跳切、闪回等特技技巧与光学技巧连接镜头,使镜头的过渡多样化;另一种是无技巧的连接,主要是利用镜头在内容与造型上的关联,进行自然连接,直接转场。通常,剪辑的镜头分为运动镜头(如推、拉、摇、移等)和固定镜头(包括主体运动和主体静止镜头)。

为了保证画面组接的连贯流畅,一般可以静接静、动接动、静接动、动接静,要求动静之间有过渡,选择的切换点适当。如:固定镜头之间的组接,因为是静止(或相对静止)物体的固定镜头相互连接,可采用镜头连续组接的方式,截取精彩的动作瞬间或完整的动作过程。运动镜头之间的组接,如果主体相同,运动形式不同(如摇镜头与拉镜头组接),应去除镜头相接处的起幅和落幅,即只保留前一个摇镜头的起幅和后一个拉镜头的落幅;如果主体不同,运动形式相同的镜头,应视具体情形决定镜头相接处的起落幅的取舍。对于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的组接,如果表现静态对录时,应使镜头相接处的起幅和落幅保持短暂的停留;表现呼应关系时,应视具体情况决定镜头相接处的起落幅情况。此外,通常意义的镜头组接不能出现越轴现象,以免造成时空关系的紊乱。具体剪辑时根据创作的需要,可能会将一个镜头进行分割,甚至可能借用其它场景中的个别镜头,在这种情况下,就应确立一个摄像的总方向和总角度,选用的其它镜头应向总方向和总角度镜头靠拢,再依据方向轴线原理和越轴方法,逐个镜头理顺镜头关系和人物关系。但,有时为了表现人物处于一定的状态中,反而要用跳轴的技巧以形成一种状态感,给人一种跳跃的感觉,表现心理和情绪上的变化。

3光线与色调的处理

有时在前期拍摄时可能由于场景环境、照明条件、拍摄时间、拍摄设备等外界因素,使得某些镜头的光线与色调存在一定的偏差,或者由于素材来源不同也会造成素材色调的明暗不一致,或根据影视作品需要表达出一种情绪,创造出一种意境,形成一种色调,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等,就需要运用非线性编辑软件或一些影视后期特技合成软件进行调色处理,使色调与明暗相互衔接,使画面与主题在内容上、情境上协调起来。如果实在无法校正,则应在两个不同的镜头之间插入一个特写镜头来过渡(缓冲),以减少对观众视觉的刺激。

4声画关系的处理

要处理好影视作品的声画关系,实现声音与画面的完美结合,应掌握好各种人声、音乐、音效之间的比例与平衡,做到层次分明,自然流畅,将与内容贴切、音质优美的声音效果结合画面传达给观众。为了弥补原声音的不足,使声音生动形象地塑造艺术对象,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就必须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声音进行加工与处理,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如音质调整、混响、延时、变速等,达到特定的艺术效果。声画的结合通常为分声画同步与声画对位两种形式。声画同步表现为人声、音乐、音效与画面的紧密结合,节奏与情绪保持一致,即视听信息是同等合一的,声音和画面共时相加构成一个总体信息;声画对位指从特定的艺术目的出发,在同一时间内让声音与画面作不同侧面的表现,两者形成“对立”或“平行”的关系,以期更深刻地表达影片内容。

5特技的处理

特技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作用主要是用于渲染、烘托气氛,增强画面的视觉美感,调动观众的欣赏情趣等。在特技的选择与运用中,应注意以下方面。一是特技图形的选择应与画面内容的表达相符。特技图形的样式与种类繁多,在考虑画面内容与特点的基础上,选择相宜的特技形式;二是特技图形的选择应与前后镜头相呼应。在组接镜头时,必须顾及前后镜头的运动形式、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等,设法使特技图形的运动与前后镜头中主体的运动相呼应,这样才会显得和谐、自然;三是特技图形在使用时应注重整体性,成组运用。也就是说选择同一种形式连续用四至五次以上,使特技段落保持良好的整体感。也可以在保持统一基调的基础作上,稍变化。

当画面出现的时候,只有画面和声音良好的结合,才能更好地表达出全部的含义。用好了,锦上添花;用不好,则事倍功半。

1、声画平行

当声画平行的时候,起决定作用的既不单是听觉上的元素,也不单是视觉上的元素。这种设计画面与音乐的方法,最为常用。比如,画面中是交响乐队在演奏音乐,则观众就要听到音乐;画面中是人物在说话,则观众听到的是相关的对白等等。声画平行看似最简单最熟悉,其实往往反而会造成在细节上的忽略。比如,屋内有源声音,收音机里的说话声,当画面转到屋外,收音机仍然作为有源声音在不断出声,此时则应对收音机的声音做音量的减弱、高、低频的衰减等方面的处理,这样才使声音更符合实际情形,否则,虽然理论上该有的声音都有了,但听上去并不舒服。

2、声音决定画面

当声音决定画面的时候,声音不仅起支配作用,还决定着视觉画面中物体传达出的信息的意义。比如,警察抓小偷的场景,如果配之以紧张刺激、节奏较快的音乐或音响,则表现的是一场紧张的抓捕行动;但如果配之以谐谑幽默的背景声音,暗示的则可能是一场充满喜剧色彩的“游戏”。

3、画面决定声音

画面通过对特殊动作和信息的传达来决定声音。比如,公路上行驶的轿车中正在播放音乐,当画面变为其中一个车轮的特写时,音乐声应该更大。

4、声音和画面共同决定效果

当声音和画面共同决定效果的时候,视觉和听觉元素虽然不同,但互为补充。他们需要在一起创造效果,而不能单独存在。比如,一位老者坐在公园的长椅上,远处是一位妈妈和他的孩子玩耍、恋人手牵着手、少年们踢球,充满欢声笑语喝彩声;与之相伴随的音乐用以表现老人的心理变化,起初感觉是愉快的,接着是孤独的,最后是无奈的。则此时,声音与画面是平等的结合,相互补充,任何一方占优势或是缺席都是不可能的。

5、声画对位

声画对位时,效果是由所有的元素包裹一些不相关的信息共同创造的。比如,画面中是残忍的杀戮场面,而响起的音乐却是柔和优美的,则能使二者产生强烈的对比,更加突出场面的惨烈。

总之,声音和画面应该是一体的、相辅相成的。无论是“主画论”还是“主声论”,看到的都是声音和画面内部的互斥机制,强调的都是声音和画面的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和相互矛盾斗争。画面赋予声音以形态、神韵,声音则回报画面以生命、现实感和生活气息。声音历时性地提供事件、人物和背景,而画面则共时性地展示事件、人物和背景。声音和画面,如骨肉般难舍难分、相得益彰,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声画组合切忌寻常,想要拿高分,就要出其不意,反其道而行之。比如一个人失恋,正常的话应该是一种悲伤的音乐,但如果配上婚礼进行曲这种欢快的曲调,反差效果大,更加显得感情丰满。总之,声画组合一定要有新意,要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扩展资料:

声画对立

声画对立是指声音与画面是在相反、对立的关系中,通过对立双方的反衬作用,表现出更为深刻的思想意义,收到更加感人的艺术效果。

如:《红楼梦》中,林黛玉之死一幕在小说里采用了“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手法分头描写,而在电视剧中就利用声画对立的方法创造了非常好的艺术效果。画面上:潇湘馆里林黛玉已奄奄一息;声音上:远处怡红院里贾宝玉大婚的喜乐之声隐隐传来。声音与画面的悲喜对比更加深此刻的悲剧效果。

词语延伸:

声画对立是在三种声画关系中最具表现力的一种,它往往可以通过对比反差达到很深刻的艺术效果;但它使用起来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一种,如果使用不好,反而会破坏整体效果,所以要慎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声画组合

《西藏的诱惑》的声画关系的特点:“声画对位、声画分离”共同交织在一起给受众谱写了一篇优美的篇章。声音是敲响受众听觉神经的战鼓,在整个影片中作者采用一男一女的读白声交替出现共同讲述着西藏的神秘,讲述着一个个被诱惑的人背后的故事。散文式的解读与“声画对位、声画分离”共同交织在一起给受众谱写了一篇优美的篇章。

声画分立名词解释:又称声画分离,是指画面中的声音和形象不匹配、不同步、不相吻合、互相剥离,即声音和发声体不在同一画面内,声音通常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

声画分立意味着声音和形象具备相对的独立性,它们通过分离形式,在新的基础上求得和谐统一。声画分立,影视片的声画关系。影视中画面的视觉形象跟声音互相离异的声画结合形式。声音和声源形象不在同一画面里,可以是写实音,也可以是非写实音。

声音的作用被突出,不是重复画面已表现的东西,而是以分离的画外音形式,把表现空间由画内扩展到画外,加强了同画面形象的内在联系,丰富了画面的内容,扩大了信息容量,并更加富有感染力。

声画分立意味着声音和画面摆脱了互相间的制约,而具备了相对的独立性。它们通过分离的形式,在新的基础上求得和谐和统一。声画分立的运用使**突破了舞台剧的限制,为**艺术再现生活开拓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声画分立的形式,可以有效地发挥声音主观化作用,还能借此衔接画面、转换时空。

它可以以同一种持续进行的声音为纽带,把一系列表现不同场景、不同内容的画面组接起来,构成自成首尾的蒙太奇段落。声画分立的直接结果,是突出了声音的作用,使它从依附于形像的从属地位解放出来,成为独立的艺术元素。声画分立以分离的形式,加强了声音同画面形像的内在联系,使之更加富于感染力,从而丰富了**的表现手段。

以上就是关于影视后期制作中剪辑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全部的内容,包括:影视后期制作中剪辑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论述电视节目的声画关系的具体形式呢、声画组合 题目行云流水 编导考试 最好能解释下声画组合的要点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8115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