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工具的演变一共经历了几个时期

劳动工具的演变一共经历了几个时期,第1张

劳动工具的演变一共经历了4个时期。

在权威的世界考古学里,古代生产工具的发展历程被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也有些专家学者认为,在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之间还横亘着一个玉器时代。

1、石器时代

石器,用岩石作为原材料制成的器物,是人类发展初期阶段的主要劳作工具。石器时代距今6000万~200万年,是人类历史中最古老的时代,那时候的人还没有学会使用自然火,食物的来源主要是采集果子和狩猎动物,人类食用的肉类都是生食,代表文明的火种的使用还未出现。

后来,火的利用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自然寿命,人类智慧逐渐开化,开始使用简单的石器。根据石器发展的不同阶段,一些学者将石器时代又划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也有人将旧石器时代和新时期时代之间列出了一个过渡的中石器时代。

在人类劳作的最初阶段,人们利用石斧、石锛等砍伐灌木,劈地造田,开创了“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后来,农业进一步发展,原始人类利用石锄、石铲、石耜、石犁、骨耜等翻土耕种,还创造了石刀、石镰、蚌镰等收割工具,再利用石磨、石棒等工具进行研磨,进一步加工粮食。

由此可见,石器在当时劳作的全过程中都担任了重要角色,是人类参与劳作所使用工具中的主力军。

2、玉器时代

玉器时代是我国考古学者命名的一个时代,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21世纪初,我国一些著名地质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等根据80多年来我国考古工作的成果,提出了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在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之间应该有一个“玉器时代”,这是我国所独有的。

它出现在石器时代的中晚期,其年代范围大致在距今5500~4500年间,即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等所处的时代,差不多也正是风胡子所说的“以玉为兵”的黄帝时期。有的学者也将玉器时代归类到石器时代中,认为其是石器时代的分支,因为其并非以玉器为主要生产工具来命名。

玉器在当时较少用于劳作,“以玉器为兵”主要体现在商代和周代,而后人们逐渐发现,金属兵器的杀伤力远强于石器兵器,所以玉器逐渐转为装饰品和礼器。玉器更多代表着权力,玉质礼器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对应时期的墓穴出土了大量的玉礼器。东西方文化早期的差异也在于石器时代和铜器时代之间是否有着璀璨的玉器文明。

中国是世界上开发和使用玉器最早的国家,已有1万多年的历史,相比于西方国家,中国的玉器时代有着明显的发展特征。

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远古人类经过长期的劳动和生活实践,开始形成了“玉源于石”的看法,人们认为,玉石是自然界产生的,是天然存在的,是大自然的馈赠,是一种有灵性的具有庇佑作用的神物,非人力所能创造。

玉石又是一种独特的石,经过后天的人为打磨可以变得更加圆润美艳,自此,玉器逐渐从石器中分化,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玉器生产业。

石器是玉器的先驱,玉器是石器的高级阶段,如今博物馆收藏的远古玉器都是史前先辈们发挥其创造力和实践能力走向新文明的体现。远古时期玉器的产生是中国玉文化发展的基础,从石器到玉器,也意味着从物质制造走向了精神创造,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飞跃。

玉器时代主要是指兴隆洼文化时期、仰韶文化中晚期、大溪文化中晚期,以及红山、大汶口、屈家岭、齐家、龙山、良渚等文化时期。

齐家文化被发掘于中国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等地区,是铜石并用的时期,其名字来源于甘肃的齐家坪遗址,是黄河上游地区非常具有考古价值的一类文化。我国出土了多件齐家文化时期的石器、玉器、铜器。

3、青铜器时代

青铜器时代指的是以青铜器为主要劳动工具的时期,青铜的稳定性强、耐腐蚀、易加工,古代时期被称为“金”“吉金”,青铜器的原材料为铜以及锡、镍等元素的合金,它的铜锈为绿色,因此得名“青铜器”。

青铜器出现于铜石并用的新石器时代之后和铁器时代以前,世界各国进入这一时期的时间有早有晚,各不相同。在世界范围内,青铜器时代的范围是公元前4000年左右至公元初年。

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欧洲进入了青铜器时代,伊朗南部同期也已经开始使用青铜器;埃及和印度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开始制造青铜器。

北非以外的非洲和埃及地区使用青铜器较晚,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初年;美洲则更晚,直到将近11世纪,冶铜才开始实现规模化,中国则在公元前3000年前就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

夏商时期开始出现青铜农具,到西周时期青铜器在劳作中应用广泛,有铜斧、铜铲、铜锄、铜锸、铜镰等,到了秦朝时期,青铜器的种类繁多,发展到鼎盛,被用作生产工具、礼器、兵器、乐器等。由于外形精美、数量繁多、应用广泛,能够代表当时精湛的制作水平,青铜器被称为一部“活生生的史书”。

我国出土了若干工艺精美的青铜器物,具有珍贵的历史研究价值,足以说明当时我国的青铜器制作工艺领先于世界。第一批进入青铜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有四坝文化、良渚文化、齐家文化、二里头文化和夏家店下层文化。

4、铁器时代

随着人们对金属冶炼技术的掌握,古代人民开始在冶铜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冶铁技术。随着对铁的认识逐渐加深,人们发现铁质工具远比铜质工具锋利,实用性更强,因此人们开始将铁器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用以提高劳作效率。

春秋战国时期,铁和畜力被运用到农业生产上来,在耕地、播种、收获、加工等过程中,铁质农具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代表工具有铁犁、铁锄、铁镰等。从此,农具便发展到了以铁犁牛耕为特征的时期。

当人们在冶炼青铜的基础上逐渐掌握了冶炼铁的技术之后,铁器时代就到来了。铁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预示着农业进入了精耕细作阶段。

元朝时农业生产的铁具已达180种,2009年出土于甘肃省临潭县磨沟寺洼文化墓葬的两块铁条是目前中国出土的最古老的铁器,它们将中国古老冶炼铁器技术提早到了公元前1510年到公元前1310年。

劳作工具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劳动,如果将劳动进一步细分,可以分为重复性劳动和创造性劳动,其中创造性劳动是使人们脱离低级动物的根本动力。当然,创造性的劳动绝对离不开创造性的工具,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智慧的古人发明了无数解放人类双手的劳作工具。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尽管远古时期的场景无法重现,但这些遗留下来的古代劳作工具却能够穿越千年,向现代人诉说古人类精妙绝伦的制作工艺和千百年前那些耕种劳作的故事。

旧石器时代(原始社会):打制石器——石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等。

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磨制石器——斧、锈、凿、刀等。

青铜时代(奴隶社会):青铜器——以青铜器为原材料的礼器和兵器。

铁器时代(封建社会):铁器——各种生活用具如剪刀、镰刀,锤子。

动力工具时代(现代社会):以蒸汽、石油、电力等为动力的现代工具。

从古至今,劳动工具由石器到动力工具,更为专业化,规模化,更为高强度,高精度,高力度。

劳动工具的不断进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先进文明的到来。

劳动工具的解释

即“ 生产工具 ”,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用来 直接 对 劳动 对象 进行加工的物件。

词语分解

劳动的解释 ∶为了 某种 目的或在被迫情况下从事体力或脑力工作不劳动者不得食 ∶特指体力劳动田间劳动下放劳动 ∶ 劳驾 ; 麻烦 只是劳动老伯不当详细解释操作;活动。《庄子·让王》:“春耕种,形 足以 劳动。”《三国志·魏志 工具的解释 ∶原指工作时所需用的器具把手工生产的工具改成半机械化。;;《记一辆纺车》 ∶后引申为为达到、完成或促进某一事物的手段语言是人类交际的最 重要 的工具详细解释人在生产过程中用来加工制造产品的器具。 毛泽

以上就是关于劳动工具的演变一共经历了几个时期全部的内容,包括:劳动工具的演变一共经历了几个时期、古今劳动工具的变化、劳动工具的解释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8080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