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实和西方文化有关,麦克阿瑟不是无敌的,他不仅在菲律宾输了,而且在朝鲜战场上也没有占到便宜,最后被杜鲁门给免职了,但是这并不影响麦克阿瑟的个人魅力,在美国人看来麦克阿瑟那张扬而又桀骜不驯,笑对失败、超然前进的具有狼一般性格代表了美利坚文化,并不因为他曾经失败过。正如麦克阿瑟在其著名的演讲《老兵永不死》所说:我的生命已近黄昏,暮色已经降临。我昔日的风采和荣誉已经消失。它们随着对昔日事业的憧憬,带着那余晖消失了。昔日的记忆奇妙而美好,浸透了眼泪和昨日微笑的安慰和抚爱。我尽力但徒然地倾听,渴望听到军号吹奏起床号的那微弱而迷人的旋律,以及远处战鼓急促敲击的动人节奏。我在梦幻中依稀又听到了大炮在轰鸣,又听到了滑膛枪在鸣放,又听到了战场上那陌生、哀愁的呻吟。然而,晚年的回忆经常将我带回到西点军校。我的耳旁回响着,反复回响着:责任,荣誉,国家。
注;责任,荣誉,国家是美国西点军校的校训,麦克阿瑟是该校自创校以来最年轻的校长
这个人就是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麦克阿瑟出生于美国阿肯色州的一个军人家庭,1899年麦克阿瑟以优异成绩考入美国西点军校,开始了自己的戎马生涯。而在西点军校麦克阿瑟的成绩一直也是名列前茅,这也为之后的传奇一生打下了基础。
在军事上麦克阿瑟有着极其出众的天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麦克阿瑟率领“彩虹”师奔赴法国参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因其在战争中的出色表现,在一战结束后麦克阿瑟已经成为一名准将。在二战珍珠港事件爆发后,麦克阿瑟率领盟军对日作战。在二战中麦克阿瑟发明了“跃岛战术”,在1943年盟军采用了麦克阿瑟的战术,对轴心国日本造成了极大的打击。在1944年麦克阿瑟晋升成为五星上将。
纵观麦克阿瑟的一生,这位传奇的将军在战场上永远会给敌军最大的压力。他性格里透露着凶狠和决断,这让他在面对重要事件时总能拿出果断的对策,也总能抓住对手的弱点将其击溃。但是麦克阿瑟也有很大的缺点,那就是过于张扬而且从来不认为自己有错。这样的性格也使得他最后被解职。
相比于其他指挥官,麦克阿瑟似乎就是为军队而生,治军严格但却从不缺少人情味,他那篇《老兵不死》至今让人怀念。麦克阿瑟的一生有好也有坏,但是不可否定的是他一直是美国人民心中的最好的五星上将。
朝鲜战争,美国前后投入兵力48万,阵亡36516人(包括2830非战斗伤亡)、负伤92134人、失踪8176人、被俘7245人。
抗美援朝中国牺牲了多少人
中国军人牺牲了大约:阵亡183108人(其中34000为非战斗死)、负伤383218人、25621失踪、21400被俘。
美国军人牺牲了大约:36574人(包括2830非战斗伤亡)、负伤103284人、失踪7926人、被俘4714人。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10月25日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朝鲜战争为啥美国不打了1、朝鲜是一个狭窄的山地国家,在中国军队依托山地地形及错综复杂的坑道,使得美军正面推进是非常困难(那个年代没有钻地炸弹,也没有武装直升机),因此如果要想取得胜利,必须进行大的迂回作战,也就是扩大战争范围,一个是对中国大陆进行军事打击,一个是大规模的两栖登陆在朝鲜后方登陆(都需要抽调美国在其他地方的军力组成两栖部队或是打击部队)。
2、麦克阿瑟军队开始反攻,1951年4月初将战线再次推进到了38线。美国政府最高决策者与麦克阿瑟将军产生重大分歧,麦克阿瑟认为美国要想取得全胜就必须扩大战争范围(也就是对中国本土进行军事打击)。而美国最高决策机构认为,欧洲是美国的战略重心,扩大战争有可能导致美苏爆发战争,美国在欧洲力量薄弱,有可能输掉欧洲。因此美国总统在4月12日解除了麦克阿瑟将军的全部职务。
所以美国最高决策层决定将战争范围限制在朝鲜半岛防止战争扩大,导致美苏对抗,这也意味着在以山地为主的狭窄的朝鲜半岛,美军从正面进行推进也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推进到38线可以满足以最小的限度的体面和保障以后的安全的最低条件停战。
美国陆军五星上将麦克阿瑟 全名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公元1880年1月26日生于阿肯色州小石城一军人世家。卒于公元1964年4月5日 小学毕业后入西得克萨斯军校中学。1899年考入美国陆军军官学校(西点军校)。190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在工程兵部队任职,赴菲律宾执勤。1905~1906年随其父赴日本、中国、印度及东南亚地区考察军事。回国后曾一度兼任西奥多·罗斯福总统随从副官。1912年调陆军部任职。1917年任陆军第42师参谋长,赴法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9年任西点军校校长,推行一系列改革。 1922年再赴菲律宾,任马尼拉特区司令。1925年晋少将,回国任第3军区司令。1928年任驻菲美军司令。1930年任美国陆军参谋长,大力促进美军现代化建设。1935年任菲律宾军事顾问,翌年被授予菲律宾陆军元帅称号。1937年退出美军现役。1941年7月复入军界,任远东美军司令。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菲律宾指挥美菲军抵御日军进攻,因作战失利被迫放弃马尼拉,退守巴丹半岛。1942年3月被调往澳大利亚,不久出任西南太平洋盟军总司令。他强调太平洋战场的重要性,对“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持异议。1942年7月~1943年1月指挥西南太平洋盟军取得巴布亚战役的胜利,随后挥师西进,运用“蛙跳”战术多次实施两栖登陆,至1944年7月夺取新几内亚。同年10月开始实施菲律宾战役,12月攻取莱特岛。1945年1月率部在吕宋岛登陆,3月初攻占马尼拉,7月占领整个菲律宾群岛。8月被任命为盟军最高统帅,执行对日占领任务。9月2日代表盟国接受日本投降。 在占领日本期间,全面推行民主改革,对日本战后历史产生重大影响。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任“联合国军”总司令,命令美国第8集团军进入朝鲜,协同韩国军队固守釜山地区。9月指挥美军在仁川登陆,随后越过三八线侵占平壤,并向鸭绿江推进。后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有力反击下,被迫退守三八线以南地区。因竭力主张扩大侵朝战争规模,公开指责杜鲁门总统的全球战略,于1951年4月被解职。回国后曾参加总统竞选,失败。1952年出任雷明顿-兰德公司董事长。 麦克阿瑟,美国历史上杰出的、也是颇有争议的将领,他所受到的赞誉和非议都超过了其他美国将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耀眼的将星中,他既不像艾森豪威尔那样平易近人,也不像巴顿那样热情豪放,更不像马歇尔那样公正无私。他的确是一个个性极其复杂而多彩的人。崇拜他的人认为,他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人;批评他的人认为,他是个自高自大,徒有虚名的五星上将。 纵观麦克阿瑟的一生,他确实不同于美国历史上任何其他一位将领。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美军中最年轻的准将,后来又成为美军中最年轻的少将和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他是惟一一位参加过三次重要战争的美国将军。同时,他也是对太平洋地区影响最深的美国人。 军事评论界认为,麦克阿瑟的确取得过辉煌的成就,赢得过耀眼的荣誉。这些荣誉他当之无愧,但也不可避免地使他本来优良的品质,渐渐溶进狂妄自大、唯我独尊、好出风头、爱慕虚荣、喜欢颂扬的毛病。这些毛病带给他的倔强个性又常常使他的一些计划和设想得以强行通过,并获得极大成功;而这反过来,更使他坚信自己的判断力和正确性,更加重了他的这些毛病,以至于最后发展到公然抗上的地步。如此看来,正是他的高傲自负成就了他的军事奇迹,也正是他的高傲自负断送了他的军事生涯。 麦克阿瑟一生说话无数,一生中最有号召力的话是: “我出来了,但是我将回来!” 为什么这句话是最有号召力的话呢?这还要回到他军事生涯最大的一次败仗说起。1941年12月7号,太平洋战争爆发了,当时麦克阿瑟正在菲律宾任美军总司令。他率领美军在那里顽强地抗击日本军队激烈地进攻,但是仍然抵御不住。麦克阿瑟拒绝罗斯福总统让他撤离菲律宾的建议,他就找出父亲留给他的科尔特45型手枪,他准备在关键时刻自杀,决心与菲律宾共存亡。 1942年2月8号,罗斯福总统以国家的名义,再次命令麦克阿瑟和他的妻子、儿子立即撤离菲律宾, 2月22号、23号,罗斯福和马歇尔连续给麦克阿瑟发电报,让他撤离,并答应麦克阿瑟撤到澳大利亚之后,组建新的战区让他担任总指挥,准备反攻。那么,在接到罗斯福总统和当时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的电报之后,这位斗士哭了,掉泪了。他对自己的妻子说:“我生在陆军,长在陆军,一生习惯于服从命令,可是我这个命令是真的难以服从啊!”最后,他请求总统允许他在必要的时候撤离,罗斯福这时候才答应。那么,1942年3月11号深夜,麦克阿瑟在陆军部的一再催促下,这才携带妻子和儿子登上PT-41型渔雷快艇撤离了战火纷飞的菲律宾,去澳大利亚接管西南战区的指挥权。4月9号,在菲律宾巴丹半岛作战的75000名美军官兵向日军投降。5月6号,在菲律宾哥黎希律岛作战的15000名美军投降,日军占领了菲律宾全境。 菲律宾战役是麦克阿瑟从军以来遭到的首次失败,而且败得是那么惨!所以,他非常悲伤地讲:“我没有想到,美军历史上最庞大的一次缴械投降会发生在我的手里!”那么,他认为,这是自己的奇耻大辱!尽管他到了澳大利亚,他到澳大利亚之后接受到英雄般的欢迎——毕竟他在菲律宾顽强抗击日军那么长时间,可是麦克阿瑟这个一向自负、高傲的将军,在史诗般地、英雄般地欢迎他的人面前,他真的高兴不起来。他对新闻记者讲,他强调:“总统命令我冲破日本人的防线,从菲律宾撤离到澳大利亚,目的是让我组织对日本人的反攻,主要目标是解放菲律宾。现在我出来了,但是我将会回来!”“我出来了,但我将会回来!”当时,美军战时新闻局认为,这句话好啊,因为美军当时是最黑暗的时候,他连连败退。这个时候麦克阿瑟说了这么句话,美国战时新闻局准备用这句话作秀,鼓舞人们抗战的信心。 可是,却建议麦克阿瑟将这句话改了,改成说我们将会回来。麦克阿瑟是坚决不同意,不,不是我们,而是我将回来。个性跃然于纸上!那么,战争给人类带来死亡与哀伤,而死亡与哀伤一旦注入人类的血液,往往发酵成力量和不屈。有时,人们经历了失败,换来的是刻骨铭心的感悟和坚定不移的决心。麦克阿瑟拒绝修改这句话,与其说是这位名将倔强而高傲,不如说这位名将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我个人认为,一位名将之所以有无穷的个人魅力,就在于他敢于为自己所做的一切——胜利的和失败的一切负责任,这也就是他坚持说“我将会回来”,而不是“我们会回来”的原因之所在。 那么,在此后的太平洋战争中,麦克阿瑟始终把这句话作为激励自己一切行为的座右铭,从巴布亚新几内亚到印度尼西亚,从印度尼西亚到菲律宾,为了这个“我将会回来”的使命,他在整个西南太平洋和日军英勇奋战。甚至,不惜和自己的同僚——太平洋战区司令尼米兹在争夺主要方向上翻脸!不惜与罗斯福总统争夺战略优先权,要求罗斯福总统将美军的战略中心放在亚洲,而不是欧洲!所以,在他的感召下,这句话已经远远超出他个人的感情恩怨,成为所有在西南太平洋战区作战的美军、英军,以及被日军占领的这些国家人民反抗日本侵略斗争的一个信念——“我将会回来”! 1944年10月20号,麦克阿瑟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诺言!这一天,他乘坐纳尔维什号旗舰,指挥28万大军在莱特岛登陆!当时,美军第一骑兵师占领滩头阵地后,岸上的战斗还远没有结束呢,他就登岛!他刚走到悬梯的时候又回去了,当时副官说,你要干什么?他说,我要换一套新衣服!卡其布的新军装,带着太阳镜,五星上将帽,涉着大腿以上的海水,趟着水上岸了——噘着下巴,昂着头!有这张照片,麦克阿瑟这张照片很经典的。 他上岸之后,正赶上一场暴雨;别人给他打伞,他拒绝了!他雨中发表了如下讲话,其中有一句话,他说:“菲律宾人民,我——美国陆军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回来了!”麦克阿瑟当时语气深沉,眼角挂着泪珠。这篇讲话,他号召大家为神圣的死者,为了子孙后代继续战斗,夺取那正义的胜利!麦克阿瑟的泪光,他发表讲话的时候眼睛盈着泪的——这个不屈的斗士,这个泪光折射的是名将那种敢于负责任的勇气,敢于承担起责任,通过努力承担起责任而带来欣慰——而真正地能感悟到这种欣慰的正是将军本人!这是他一生当中最有感召力的话。 麦克阿瑟一生中最得意的时候,是二战在他手里终结,是他主持了日本的受降仪式。在反法西斯各国人民的共同打击下,日本终于投降了! 1945年8月30号14点零5分,杜鲁门总统授权麦克阿瑟,让他以盟军最高司令的身份飞抵日本厚木机场,接受日本的投降,并且负责以后对日本的军事占领和重建。 麦克阿瑟高兴啊,整整打了4年之久的这场仗——如果是从美军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算起,从1941年打到1945年,二战终于在他手里结束了!他立即致电杜鲁门:“我对您如此慷慨地给予我的信任深表感谢!”他高兴!所以,他准备筹办一个盛大的有纪念意义的仪式,让全世界都看到,日本人是怎么样低下那不可一世的头颅的!他对别人讲:“我绝对不会像艾森豪威尔将军那样,会在一个阴暗的房间让德国人去投降!”欧战结束的时候,投降仪式非常不排场,麦克阿瑟就认为艾森豪威尔接受德国人投降不太排场,他说:“我不,绝不!”他高兴! 可是,麦克阿瑟主持投降仪式,美国海军不高兴了!海军认为,整个太平洋战争期间,更多的是我海军打的。那么,现在取得胜利之时,你却让一个陆军将领走到幕前站在中央,摘取果实,似乎给人一种感觉,整个太平洋战争,麦克阿瑟是战胜日本的统帅。海军不高兴了!于是,海军向杜鲁门总统建议,即便投降仪式由陆军军官主持,那么仪式应该在海军军舰上举行。海军提出建议。这是一个。 第二个建议,如果麦克阿瑟是代表盟军签字,接受日本人投降,代表盟军受降。那么,海军应该代表美国政府。杜鲁门最后接受了这个建议,同意在海军密苏里战列舰上举行受降仪式。 为什么找密苏里号战列舰来举行受降仪式呢?原来,杜鲁门总统的家乡是密苏里州的,这艘战列舰以他家乡的名义来命名的。那么,当时密苏里号战列舰的舰长是哈尔西,也是美国海军五星上将,他立即向安纳利斯海军学院博物馆发电,请求把1853年美国佩里准将率领的美国军舰第一次到日本插上的国旗送到战场,送到我这艘战列舰上,挂在舰首上。当时挂了两面国旗,一面就是这面国旗,让这面国旗高高挂在舰首来俯视即将签署日本投降书的甲板。 1945年8月28号,第一批美军占领横须贺。 29号,哈尔西的第三舰队驶进东京湾,麦克阿瑟是30号下午两点19分乘坐C-54运输机在军乐声中降落,降落在日本厚木机场。然后,下榻在新大饭店。然后,做了很多准备。随后,英国、法国、苏联和中国代表相继抵达日本。 9月1号,尼米兹冒着倾盆大雨来到新大饭店会晤麦克阿瑟,两个人谈得非常融洽。但是,这个时候麦克阿瑟又提出一个建议——他突然想起一件事,他对尼米兹说:“我一生中从来没有在舰上升起我的将旗,应该在受降的那艘舰上把我的将旗升上。”所有的美军将军都有将旗,有自己的旗子。当时,尼米兹说,这交给我的副官办。尼米兹的副官拉马尔中校就非常为难。他为什么为难?因为一艘军舰只有一个旗杆挂将旗的,就挂这艘舰的将旗。换句话说,密苏里战列舰上只能挂尼米兹的将旗。那么,拉马尔中校说,那怎么办呢?就请示尼米兹,尼米兹说,我不管,这是你自己的事情。我想,你有智慧,会想出办法的。 拉马尔跟其他军官商量一下,想出一个辙,准备把麦克阿瑟的陆军红色将旗,尼米兹的海军蓝色将旗,并排升到主桅杆,就是一个桅杆升两面将旗。后来,拉马尔在后来的回忆录讲,他说:“两面五星上将的将旗一起升到同一根主桅杆上,这是海军史上第一次,我想,可能也是最后一次。”这是9月1号发生的事情。 9月2号,9月2号是个礼拜天,阴云密布,天阴,一片灰蒙。上午7点钟,各国记者,包括日本的记者都齐聚密苏里号战列舰上。除了我方才说的美国国旗,在另外一个地方还有一面美国国旗,这个美国国旗也有说道,不是一般的美国国旗,这面美国国旗是什么呢?是1941年12月7号,太平洋战争爆发,珍珠港被袭击之后,挂在美国国会的那面旗。麦克阿瑟给要来了,挂上失败与胜利,均印在这面国旗,这面国旗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时候,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到重创的时候,它是见证者,现在同样它是见证者。 8时3分,密苏里号战列舰走上第一批高级军官。8时5号,舰上哨声大作,扩音器响起了《海军上将进行曲》,升上了海军上将军旗。那么,尼米兹从南达科他号舰登上这艘密苏里号战列舰上。8时43分,麦克阿瑟登上了这艘舰,军乐队奏《陆军上将进行曲》。麦克阿瑟当时神色庄重地看到,军乐队在陆军上将进行曲的乐曲中升上了他的陆军上将将旗,当时他得意地跟尼米兹握了手。8时56分,美国兰斯多恩号巡逻舰接到指令,将日本投降的代表送上密苏里号战列舰。走在最前面的就是日本的外交大臣重光葵,是个瘸子。他代表日本政府签字,投降。日本海军代表,海军军令部作战部部长富冈定俊;日本陆军代表,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军队,签字投降。他们站在2号甲板,站定之后,扩音器放起美国国歌,《星条旗永不落》国歌奏完之后,麦克阿瑟、尼米兹走到桌前,他发表讲话,麦克阿瑟发表讲话,他主持,他说:“日本帝国政府和日本皇军代表前来签字!” 麦克阿瑟命令他们,并且看着他们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代表日本政府,代表日本军军队签上自己的名字。日本人签字之后,麦克阿瑟坐下来,他同时掏出五支钢笔签字! 签字为什么用五支钢笔啊?他签字回过头,让两个人站在他的后面,一个是当时在菲律宾作战的英军司令亚瑟·帕西瓦尔少将——他后来抵抗不住投降了;一个就是当时在菲律宾他下面的一个将军,叫温赖特将军。这两个都囚禁在中国沈阳的日本战俘营。麦克阿瑟专门从日军的战俘营将这两个将军给叫过来——头天8月3日,这两个将军来到饭店和麦克阿瑟会面,麦克阿瑟搂着他们热泪盈眶,因为麦克阿瑟走了,把烂摊子给温赖特了,温赖特后来抵抗不住,投降了。麦克阿瑟把他们招呼过来,站在他的椅后。然后,麦克阿瑟用第一支笔签字——他不是道格拉斯吗?DOUG,把这个几个字母签了,回头把这支笔赠送给温赖特;然后,用第二支笔写下LAS,回头又回赠帕西瓦尔;用第三支笔写下了他的姓MACARTHUR,把这支笔交给了美国国家档案馆收藏;还有两支笔签署他的官衔,就是盟军总司令,一支笔赠送给他的母校西点,最后一支笔赠送给他的妻子琼保存。所以,他的签字用五支笔,反映了将军的个性! 那么,麦克阿瑟签完字之后,尼米兹代表美国政府签字。而后以次签字的是中国、英国、苏联、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荷兰、新西兰等等国家的代表。签完字以后,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日本代表拿着文件的副本,呆板地鞠了一个躬,离开了密苏里战列舰。麦克阿瑟签字的时候,乌云密布,灰雾蒙蒙。那么,现在太阳出来了,约两千架美军飞机以密集队形,雷鸣般地从美国第三舰队,从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空掠过,庆祝这一胜利!所以说,麦克阿瑟一生中最得意的时候就是他主持了日本的受降仪式,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是在他手里结束的。 在二战结束之后,麦克阿瑟曾经参加共和党的提名,进行美国总统竞选的提名,但他没有成功。后来,他又参加了朝鲜战争。后来朝鲜战争不久,他由于跟杜鲁门的战争政策产生分歧,被解职。 麦克阿瑟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几乎在刚会走路的时候,就学会了骑马和打枪;13岁时,他就进入西得克萨斯州军校,在那时就显露出打仗所需要的才华;19岁时,他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著名的西点军校,毕业时被破例授予上尉军衔;38岁时,他出任著名的“彩虹师”师长,成为美军历史上最年轻的准将;39岁时,他出任西点军校校长,后来被誉为“西点之父”;50岁时,他成为美军历史上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
《无人生还》小说里的凶手是第六个“死”的法官。这个法官与医生合作装作中枪死亡,然后把医生偷偷约到海边杀掉,让大家以为他死了。他想剩下的两个人就不用他动手就可以看着他们互相残杀了。
《无人生还》讲的是八个素不相识的人受邀来到海岛黑人岛上。他们抵达后,接待他们的却只是管家特夫妇俩。用晚餐的时候,餐厅里的留声机忽然响起,指控他们宾客以及管家夫妇这十人都曾犯有谋杀罪。众人正在惶恐之际,来宾之一忽然死亡,噩梦由此开始了。
餐桌上有十个小瓷像。从第一天晚上开始的几天时间里,每天都有人按着儿歌里述说的方式死去,每死一个人,餐桌上的瓷瓶就会少掉一个。一时之间,人人自危,都希望能找出一个办法拯救自己的生命。
可是海上起了大风浪,不可能寻得救援或者逃出生天。唯一的求生办法就是找出凶手。谁是凶手呢?荒岛已经被他们搜寻数遍,不可能有容身之处,所以凶手必然在他们中间。幸存着的人们彼此怀疑,彼此试探,可是一切的警戒一切的提防还是没有能阻止那最后一刻的到来。风浪停息了,岛上的明争暗斗也停息了,只留下了十具尸体……无人生还。
扩展资料:
在《无人生还》这部小说里,阿加莎一方面揭示出人性贪婪、自私、罪恶的真实面貌,折射出受害者受冤、无处申诉的现实,完成了“文学反映生活”、“文学即人学”的文学使命;另一方面又表达着伦理与法律和谐发展的现实诉求,践行着“文学净化灵魂”的社会功用。从这两个意义上来说,她的作品不仅是通俗的,又是严肃的,更是富于社会内涵的。
在《无人生还》中,阿加莎设置了不少隐喻。一开篇,她就在悬念丛生的信件中加入了别墅主人U·N·0这个极富隐喻的署名。正如小说主角在质疑主人身份时所讨论的那样,U·N·0是个极富于基督教意味的名字,代表的是一个未知数,看似恶作剧的凶杀案在暗讽现实生活中无辜者受冤、罪人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的同时,赋予了深刻的审判内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无人生还
1951年5月21日,“联军”总司令李奇微看着军用地图上的铁原,听着情报官汇报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全线后撤的情报。突然间,李奇微发现这可能是结束这场战争的最好时机,如果能快速穿插到志愿军腹地并快速占领志愿军后勤关键的铁原,那么就可以毕其功于一役,彻底结束这场在错误时间、错误地点和错误的对象发生的战争。
学的倒是很快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后,用顶尖的步兵战术以及过人的战斗意志让麦克阿瑟的在圣诞节前结束战争的豪言壮语成为了战争史上最著名的“国际玩笑”。
历经了四次战役后,麦克阿瑟的目的不仅没有达到,甚至被志愿军一度赶到了北纬37度线。
而在此前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意外死亡,接任的李奇微可以说能力不错,很快就意识到了志愿军的短板。
发现志愿军“礼拜攻势”的李奇微开始故意避开志愿军的锋芒,开始大肆利用制空权对志愿军的后勤补给线发动轰炸,待志愿军补给用尽时一举反扑。
不得不说李奇微的战术很有效,志愿军一时间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双方进入了相持阶段。
但战争到了这一步,美方已经意识到了战争继续下去将没有任何意义,希望可以通过谈判来结束这场战争。
而当时的我们刚刚解放不久,国内一片百废待兴的景象。所以,通过谈判结束这场战争也是可以接受的。
但要让漂亮国主动提出谈判几乎是不可能的,毕竟漂亮国不要面子的?所以在外交等方面耍尽了阴谋。
我们为了让漂亮国认识到当时的局面以及可以在一个平等、公平的环境下进行谈判,于是志愿军发动了第五次战役。
但由于麦克阿瑟彻底和杜鲁门闹掰,被撤了职,李奇微成为了“联军”的最高司令,他的战术在第五次战役中被“联军”彻底贯彻,以至于志愿军虽然势如破竹,但战果一直不大。
而就在1951年5月21日这一天,彭老总意识到了不能再这么下去,前线的勇士们补给也不够了,于是下达了前线后撤的命令。
但于此同时李奇微也下达了反扑的命令,同时他注意到了铁原这个志愿军后勤补给的关键地方,如果能一举占领这里,就可以彻底切断志愿军南北的联系,从而将志愿军主力彻底消灭在“三八线”以南。
但铁原位于志愿军的大后方,不是说占领就能占领的,但很快他就有了办法。李奇微想到了战争初期志愿军的穿插战术,正是这种穿插,屡屡将“联军”陷于死地。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李奇微的脑海中形成了。志愿军靠着两条腿都可以实现长距离穿插,难道他清一水的机械化部队不行?
于是他立刻下令让新任第八集团军司令的范弗里特率部以最快的速度穿插到铁原并不惜代价占领铁原。
细思极恐的时刻若是让李奇微的这个战术完成实施,那么“三八线”以南的志愿军真的就难了。
彭老总再得知李奇微的计划后也是惊出了一身冷,由于第一批入朝作战的部队此时南冲得太猛,根本来不及回防铁原,而第二批入朝作战的部队还没有到位,此时的老总身边根本就无兵可用。
正当彭老总准备亲率警卫团上阵阻敌之时,一个好消息传来了,63军此时已经距离铁原不远,可以及时赶到铁原布防阻敌。
彭老总再对时间进行了一番分析后第一时间就对63军下达了阻敌至少15天的命令,尽管如此,但彭老总却依旧满心忧虑。毕竟一个军的人数实在是太少了,20多公里的防线,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本就有所伤亡,建制不全的63军能完成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吗?
如果63军守不住铁原,那“三八线”以南的数十万志愿军就危险了。
誓死坚守阵地接到命令后,63军军长傅崇碧第一时间就对下辖的187、188、189三个师的师长下达了就算战至最后一人也要守住阵地的命令。
一场艰难且惨烈的阻击战就这样打响了。范弗里特为了尽快攻占铁原,亲自在前线督战,用远超作战规定的弹药量对187、189师防守的阵地进行了疯狂的轰炸。
但63军的将士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在铁原筑起了一座钢铁长城,让范弗里特见识到了什么叫真正的战士。
白天丢掉的阵地,63军在夜间就会阻止敢死队夺回来。但就算师这样,在6月5日,范弗里特还是攻破了63军的第一道防线。
眼间形势危急,彭老总下令让“三八线”以南的志愿军加速南撤,终于在63军坚守铁原的第12天完成了撤离和布防。
很难想象第63军在这12天里经历了何等艰难的战斗,一个连接着一个连的打光,不少战士更是把自己宝贵的生命永远地留在阵地上。
作为军长的傅崇碧有几次都要率警卫亲自加入战斗,作为儒将出身的他都如此抉择,不难看出此战之艰难。
虽然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尤其是军人。但在战后,彭老总亲自嘉奖63军时,傅崇碧军却流着泪、伤心地和彭老总说63军打光了。
傅崇碧军长是为了麾下将士的牺牲流泪,也是为了63军打光了流泪,更是为了63军能完成这个光荣的任务而流泪。
结语铁原阻击战细细想来是真的后怕,如果不是当时63军正好已经撤到了铁原附近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而且,63军当时也是从前线撤下来的疲惫之师,并没有完整的建制和充沛的精力、体力,战士们完全是凭借着过人的毅力坚守了12天。如果英雄们当时没能守住铁原,后果不堪设想。
虽然铁原阻击战确实细思极恐,但在伟大的志愿军面前没有如果,他们总是能不辱使命,也从来没有让人民失望过,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
以上就是关于为什么二战时麦克阿瑟在菲律宾输了还被当作英雄一样赞扬全部的内容,包括:为什么二战时麦克阿瑟在菲律宾输了还被当作英雄一样赞扬、在美国人眼里,最杰出的军事指挥官应该是谁、抗美援朝美国牺牲了多少人 真实伤亡数字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