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自哪里起兵

三国刘备自哪里起兵,第1张

物简介 汉昭烈帝刘备(161—223),字玄德,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公元221—223年在位。三国时期的军事家、政治家。汉族,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人,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为三国蜀汉国君王。东汉灵帝末年,因起兵讨伐黄巾军有功而登上汉末政治舞台。三顾茅庐始得诸葛亮辅佐。公元二零八年与孙权将周瑜等大胜曹操于赤壁,其后得到荆州五郡,后又夺取益州。夺取汉中击退曹操后,刘备于公元二一九年七月自立为汉中王。公元二二一年,时曹丕已于去年十月逼迫汉献帝禅让皇帝位,时蜀中又传言汉献帝已经遇害,刘备于是于成都武担之南即皇帝位,年号章武。次年伐东吴兵败,损失惨重,退回白帝城。公元二二三年因病崩逝,享年六十三,谥号昭烈帝,后人尊称称刘备为先主。杜甫作诗: 蜀主窥吴向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外,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长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蜀先主庙》 作者:刘禹锡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刘备生平 刘备(161—223),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刘弘之子。早年丧父,母亲以贩履织席为业。十五岁时从师于当世大儒同郡卢植,并结识了公孙瓒。汉灵帝末年爆发黄巾起义,刘备因镇压起义有功被封为安喜县尉,以鞭督邮故弃官亡命。其后曾任下密丞、高唐尉、高唐令之职。后为贼所破,往奔公孙瓒,被表为别部司马,与青州刺史田楷一起对敌冀州牧袁绍,累次有功而试守平原县令,后领平原相,期间曾派三千兵解孔融被黄巾围困之危。 公元一九四年,曹操借口为父报仇而再度攻打徐州,徐州牧陶谦不能抵挡,向青州刺史田楷求救。刘备以本部千余人从田楷往救之,也被曹操击败。恰好此时张邈陈宫叛迎吕布,曹操根据地失陷,于是回兵兖州。陶谦表刘备为豫州刺史,使屯于小沛。 次年陶谦病故,遗命将徐州交与刘备。刘备又得到糜竺陈登孔融等人拥戴,遂领徐州。公元一九六年,袁术率大军进攻徐州,刘备迎击,两军在盱眙、淮阴相持。这时,为刘备收留的吕布偷袭了下邳。刘备回军,中途军队溃散,乃收余军东取广陵,为袁术所败,转军海西,困顿至极,得从事东海麋竺以家财助军。于是向吕布求和,吕布让刘备驻军小沛。其后袁术派纪灵领步骑三万攻小沛,吕布也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用“辕门射戟”使两家罢兵。不久,刘备再度召集万余人的军队,吕布恶之,于是率军进攻小沛。刘备战败,只能前往许都投奔曹操。曹操表奏刘备为豫州牧,又益其兵,并给与粮草,让刘备屯沛地。至此人称刘备为“刘豫州”。 公元一九八年,与曹操共同攻灭吕布。 公元一九九年,车骑将军董承受汉献帝衣带诏,与刘备密谋诛杀曹操。时曹操正与刘备“煮酒论英雄”,刘备遂与董承等人同谋。恰逢当时曹操派刘备于朱灵一起攻击袁术,途中杀徐州刺史车胄,留关羽守下邳,行太守事,自己还小沛。东海昌豨以及诸郡县多从刘备,刘备遂有兵数万,于是北连袁绍。曹操派司空长史沛国刘岱、中郎将扶风王忠往攻,被刘备打退。 公元二零零年春,衣带诏事发。曹操亲自攻击刘备。刘备军败,北奔袁绍。秋七月,汝南黄巾军首领刘辟等判归袁绍。袁绍使刘备领兵助之,不久为曹仁打败。刘备回到袁绍处,以连结刘表为由,带兵复到汝南,联合黄巾余党龚都,斩杀曹操派来平乱的将领蔡阳。 公元二零一年,曹操亲自讨伐刘备,刘备往投刘表,屯于新野。 202年,刘表命刘备带军北上,到叶这个地方,夏侯惇、于禁、李典率军抵挡。刘备伪退,设下伏兵,李典觉得有诈,劝谏,夏侯惇不听,被刘备打败,幸好李典及时赶来,刘备军力过少,知道相持下去占不到便宜,于是退军。刘备在荆州数年,自觉老之将至而功业未建,遂有“髀肉之叹”。 公元二零七年末,徐庶往见刘备,刘备颇为器重他。徐庶向刘备举荐诸葛亮。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向刘备献上了隆中对。 208年,刘表病死,曹操此时亲率大军南下,次子刘琮投降曹操,长子刘琦联合刘备。刘备从新野撤往江夏,路经襄阳时,很多荆州士人投靠刘备,有人劝说刘备抛弃他们,轻骑前进,但刘备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到当阳时,竟有十余万众,辎重数千辆,日行十余里,乃大败于当阳之长坂,此时恰好遇上前来打探情报的鲁肃,劝说刘备与孙权联合,共同对抗曹操。刘备于是转从汉津港去往夏口,派诸葛亮只身前往东吴游说抗曹。孙权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军率军三万,与刘备并力,在赤壁大破曹军,追到江陵。刘备迅速夺取荆南四郡,又与周瑜围攻曹仁于江陵。此时庐江雷绪率部曲数万口投奔刘备,大大增加了刘备的实力。 公元二零九年,刘琦卒。群下推举刘备为荆州牧,孙权稍畏刘备之势,将其妹嫁给刘备。次年态度强硬的周瑜病逝于巴丘,孙权欲使刘备为自己挡住曹军,于是在鲁肃的建议下借南郡给刘备。 建安十六年,刘璋听从张松建议,派法正邀请刘备助自己对付张鲁,法正、庞统因劝刘备图取益州。刘备遂留诸葛亮关羽等守荆州,自将数万步卒入蜀,与刘璋会于涪。期间张松法正庞统皆劝刘备袭杀刘璋,刘备以事情太过仓猝,恐失人心拒绝。于是北到葭萌,厚树恩德以收众心。 建安十七年,公元二一二年,张松事情败露被杀,刘备于是与刘璋反目。刘璋派遣刘璝、泠苞、张任、邓贤、吴懿等在涪阻击刘备,都被刘备打败,吴懿投降。刘璋又派李严费观统帅绵竹诸军,此二人亦降。刘备军力益强,乃分遣手下平定各个属县,同时调诸葛亮、张飞、赵云等率军入蜀。刘备进军雒城,庞统在攻城时意外中箭身亡,年仅36岁。雒城近一年才被攻克,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共围成都。时刘备建宁督邮李恢刚好说降马超。马超于是率军屯城北,一时城中震怖。刘备于是派简雍说降了刘璋,领益州牧,启用诸多人才。是岁建安十九年。 建安二十年,孙权派吕蒙袭取荆南四郡,刘备率军五万下公安,与孙权连和,割江夏、长沙、桂阳给孙权。 建安二十三年,刘备起兵攻汉中,采纳法正的计谋,夜袭夏侯渊。夏侯渊被黄忠斩杀。 建安二十四年,曹操亲自攻打汉中,刘备仗汉中天险,谨守壁垒不战。曹操进不能进,运粮困难,无奈退军。但此战对蜀中压力也相当大,一度打到“男子当战,女子当运”(青壮男子从军作战,妇女后勤运输)的地步,兵力疲敝不堪,且曹操虽退军到长安,犹虎视汉中,汉中压力依然不减。此时群下上刘备为汉中王。拜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关羽起兵围襄阳,水淹七军,抓住于禁,斩杀庞德,围困曹仁于樊城,自许都以南纷纷响应关羽,一时间关羽威震华夏。不久曹、孙联合,先是徐晃率众击退关羽,羽退回汉水以南,以水军隔绝汉水,襄阳仍然被困。接着吕蒙白衣渡江,劝降南郡守将糜芳、公安守将士仁,兵不血刃占据荆州地界。关羽后方突失,走投无路,最后在临沮被俘惨遭杀害。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薨,享年66岁。次子曹丕继任魏王之位,其后废汉献帝,建立了魏朝,称魏文帝。当时盛传献帝已经遇害,甚至魏国边境大臣苏则也不知详情,误信流言为献帝发丧。次年,刘备乃于成都称帝,立国号为汉,史称蜀汉,称昭烈帝,蜀汉国政权正式建立。 次年,为夺回荆州,出兵攻打东吴(兵力不详,通常认为在5~10万之间)。其先,蜀军士气旺盛,势如破竹,先后击破陆逊部将李异、刘阿等。陆逊坚守不战。时过一年,蜀军士气低落。陆逊趁蜀军战意已无之时用火攻,蜀军大败,刘备逃至白帝城,在此驻扎。孙权为持续孙刘联盟,遣使求和。 章武三年(223年)四月,刘备病情恶化,从成都招来丞相诸葛亮,以后事、刘禅、江山托之。二十四日(6月10日),刘备病故于白帝城,享年63岁。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刘备年表 161年(1岁):出生于涿郡,以卖草鞋为生。 184年(24岁):应征入伍,讨伐黄巾起义军。 194年(34岁):徐州牧陶谦病逝,刘备受托接任徐州牧。 195年(35岁):与吕布议和,驻扎小沛。 196年(36岁):吕布派兵进攻,战败投靠曹操。 199年(39岁):借兵灭袁术、占徐州、反曹操。 200年(40岁):投靠袁绍,后逃亡。 201年(41岁):投靠刘表,但不为信任。 207年(47岁):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 208年(48岁):结盟孙权,赤壁之战大败曹操。 209年(49岁):任荆州牧,与孙权联姻。 211年(51岁):自与副军师庞统等入川。 214年(54岁):劝降刘璋,夺取益州,领益州牧。 215年(55岁):孙权派兵攻打荆州,后刘、孙议和,分占荆州。 219年(59岁):攻陷汉中,进位汉中王。 221年(61岁):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或蜀。 222年(62岁):为夺回荆州,兴兵伐吴,兵败。 223年(63岁):崩于白帝城永安宫。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刘备家庭 孝景皇帝生十四子。第七子乃中山靖王刘胜。胜生陆城亭侯刘贞。贞生沛侯刘昂。昂生漳侯刘禄。禄生沂水侯刘恋。恋生钦阳侯刘英。英生安国侯刘建。建生广陵侯刘哀。哀生胶水侯刘宪。宪生祖邑侯刘舒。舒生祁阳侯刘谊。谊生原泽侯刘必。必生颍川侯刘达。达生丰灵侯刘不疑。不疑生济川侯刘惠。惠生东郡范令刘雄。雄生刘弘。弘不仕。刘备乃刘弘之子也。(此项从演义,事实上刘备宗谱史书上历来有争议,且由于刘胜有120多个儿子,这项考证极其困难。) 祖父 刘雄,被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 父 刘弘,东汉末年官吏。 妻 昭烈皇后,又称甘夫人,沛人,刘备的爱妾,贤内助,刘禅的生母。也是蜀中有名的美人。曾于长坂坡被困,幸得赵云解救。后病死,谥皇思夫人,后再追谥昭烈皇后,与刘备合葬。 糜夫人,糜竺的妹妹,刘备在徐州落难时,糜竺将她嫁给刘备。 孙夫人,孙权的妹妹,曾与刘备结成政治婚姻。刘备入蜀后两人离异,孙权接她回到东吴。(演义记为孙仁,汉晋春秋记为孙仁献,甘露寺记作孙尚香,均不可信) 穆皇后,名吴苋,吴懿的妹妹,刘备入蜀后纳为夫人,后为汉中王后。刘禅即位时,尊她为皇太后,住长乐宫。延熙八年病死,与刘备合葬。 子 刘封,刘备养子。本姓寇,后因不援助关羽而令他被擒杀,刘备将他问罪,赐死。 刘禅,刘备长子,甘夫人所生,后登上皇位。蜀灭亡后,成为魏的俘虏。 刘永,刘备次子。穆皇后所生。先为鲁王,后封为甘陵王。与刘禅宠臣黄皓不和,被刘禅疏远。后东迁洛阳,拜奉车都尉,封为乡侯。 刘理,刘备三子。穆皇后所生。先为梁王,后封为安平王。早卒,谥为悼王。 孙 刘璿,刘禅长子,十五岁被立为太子,蜀亡后,钟会在成都作乱,被乱兵杀害。 刘瑶,刘禅二子,蜀亡后投降。死因同刘璿。 刘琮,刘禅三子,蜀亡后投降。死因同刘璿。 刘瓒,刘禅四子,蜀亡后投降。死因同刘璿。 刘谌,刘禅五子,北地王,反对谯周降魏的提议,被刘禅逐出宫,蜀亡后自杀。 刘恂,刘禅六子,蜀亡后投降。死因同刘璿。 刘璩,刘禅七子,蜀亡后投降。死因同刘璿。 刘胤,刘理长子,封为哀王。十九岁卒。 刘辑,刘理次子,东迁洛阳,拜奉车都尉,封乡侯。 曾孙 刘承,刘备曾孙,刘理之孙,刘胤之子,封为殇王,二十岁卒 刘玄,刘永之孙,蜀亡后投降,避过永嘉之乱,居于四川成都。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人物评价 三国志评曰:“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讬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刘元起:“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 陈登:“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 袁绍:“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 程昱:“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 曹操:“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将生忧寡人。”、“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刘晔:“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 孙胜、贾诩:“刘备雄才。” 郭嘉:“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为之死用。嘉观之,备终不为人下,其谋未可测也。古人有言:‘一日纵敌,数世之患。’宜早为之所。” 诸葛亮:“刘公雄才盖世,据有荆土,莫不归德,天人去就。”、“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伏惟大行皇帝迈仁树德,覆焘无疆,昊天不吊,寝疾弥留,今月二十四日奄忽升遐,臣妾号啕,若丧考妣。乃顾遗诏,事惟大宗,动容损益;百寮发哀,满三日除服,到葬期复如礼;其郡国太守、相、都尉、县令长,三日便除服。臣亮亲受敕戒,震畏神灵,不敢有违。臣请宣下奉行。” (上表刘禅)赵戬:“刘备其不济乎?拙于用兵,每战则败,奔亡不暇,何以图人?” 傅干:“刘备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 孙权:“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周瑜:“刘备以枭雄之姿。”陆逊:“刘备世之枭雄。” 张辅:“刘备威而有恩,勇而有义,宽宏而有大略。” 张松:“刘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雠也,善用兵,若使之讨鲁,鲁必破。鲁破,则益州强,曹公虽来,无能为也。” 刘巴:“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 钟会:“益州先主以命世英才,兴兵朔野,困踬冀、徐之郊,制命绍、布之手,太祖拯而济之,与隆大好。” 杨戏的《季汉辅臣赞》中赞昭烈皇帝:“皇帝遗植,爰滋八方,别自中山,灵精是钟,顺期挺生,杰起龙骧。始于燕、代,伯豫君荆,吴、越凭赖,望风请盟,挟巴跨蜀,庸汉以并。乾坤复秩,宗祀惟宁,蹑基履迹,播德芳声。华夏思美,西伯其音,开庆来世,历载攸兴。” 习凿齿曰:“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顾,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其终济大业,不亦宜乎!”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孙彦军饰) 刘元起:“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 陈登:“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 袁绍:“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 程昱:“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 曹操:“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将生忧寡人。”、“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 刘晔:“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 孙胜、贾诩:“刘备雄才。” 诸葛亮:“刘公雄才盖世,据有荆土,莫不归德,天人去就。”、“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伏惟大行皇帝迈仁树德,覆焘无疆,昊天不吊,寝疾弥留,今月二十四日奄忽升遐,臣妾号啕,若丧考妣。乃顾遗诏,事惟大宗,动容损益;百寮发哀,满三日除服,到葬期复如礼;其郡国太守、相、都尉、县令长,三日便除服。臣亮亲受敕戒,震畏神灵,不敢有违。臣请宣下奉行。”(上表刘禅) 张松:“刘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雠也,善用兵,若使之讨鲁,鲁必破。” 赵戬:“刘备其不济乎?拙于用兵,每战则败,奔亡不暇,何以图人?” 傅干:“刘备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 孙权:“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周瑜:“刘备以枭雄之姿。” 陆逊:“刘备世之枭雄。” 张辅:“刘备威而有恩,勇而有义,宽宏而有大略。” 张松:“刘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雠也,善用兵,若使之讨鲁,鲁必破。鲁破,则益州强,曹公虽来,无能为也。” 刘巴:“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 钟会:“益州先主以命世英才,兴兵朔野,困踬冀、徐之郊,制命绍、布之手,太祖拯而济之,与隆大好。” 杨戏的《季汉辅臣赞》中赞昭烈皇帝:“皇帝遗植,爰滋八方,别自中山,灵精是钟,顺期挺生,杰起龙骧。始于燕、代,伯豫君荆,吴、越凭赖,望风请盟,挟巴跨蜀,庸汉以并。乾坤复秩,宗祀惟宁,蹑基履迹,播德芳声。华夏思美,西伯其音,开庆来世,历载攸兴。” 习凿齿曰:“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顾,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其终济大业,不亦宜乎!”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刘备琐事 1《典略》曰:平原刘子平知备有武勇,时张纯反叛,青州被诏,遣从事将兵讨纯,过平原,子平荐备于从事,遂与相随,遇贼于野,备中创阳死,贼去后,故人以车载之。 这件事一方面显示了刘备的武勇,但更多的是刘备的急中生智和临危不惧,想想看,若是刘备只是一介武夫,十分勇敢的与贼兵拼命,或是慌张被杀,还会有日后的昭烈皇帝吗? 2《三国志》:郡民刘平素轻先主,耻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语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魏书》曰:刘平结客刺备,备不知而待客甚厚,客以状语之而去。是时人民饥馑,屯聚钞暴。备外御寇难,内丰财施,士下者,必与同席而坐,同簋而食,无所简择。众多归焉。 这不仅仅是刘备礼贤下士的真实写照,也说明了刘备的个人修养和超凡的人格魅力。 3《九州春秋》曰:备住荆州数年,尝于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因生肉而感概,千古英雄,几人有如此气概? 4《汉魏春秋》曰:刘琮乞降,不敢告备。备亦不知,久之乃觉,遣所亲问琮。琮令宋忠诣备宣旨。是时曹公在宛,备乃大惊骇,谓忠曰:“卿诸人作事如此,不早相语,今祸至方告我,不亦太剧乎!”引刀向忠曰:“今断卿头,不足以解忿,亦耻大丈夫临别复杀卿辈!”遣忠去,乃呼部曲议。 刘备在这种危急的境况下,仍然能保持镇静,不怒气冲冲,可见此时的刘备经过了岁月的洗练,不再是当年怒鞭督邮的年轻人了。 5先主与曹公争,势有不便,宜退,而先主大怒不肯退,无敢谏者。矢下如雨,正乃往当先主前,先主云:“孝直避箭。”正曰:“明公亲当矢石,况小人乎?”先主乃曰:“孝直,吾与汝俱去。”遂退。 势危而不肯退,由此可见,刘备不仅不是窝囊废,而且十分勇敢好战,而法正与刘备的君臣之情,也是值得称道的。 6曹公遣刺客见刘备,方得交接,开论伐魏形势,甚合备计。稍欲亲近,刺者尚未得便会,既而亮入,魏客神色失措。亮因而察之,亦知非常人。须臾,客入厕,备谓亮曰;“向得奇士,足以助君补益。”亮问所在,备曰:“起者其人也。”亮徐叹曰:“观客色动而神惧,视低而忤数,奸形外漏,邪心内藏,必曹氏刺客也。”追之,已越墙而走。 这件事后人认为其疑点重重,破绽多多,但无论如何,只通过谈话就了解了一个人的能力,这都显示了刘备极强的知人识人能力之强。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关于刘备的成语

出生: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涿县原属燕地,在东汉末年,属幽洲。《三国志》上说,刘备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

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章武三年三月,刘备托孤于诸葛亮,夏四月二十四日,刘备病逝,享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帝,庙号烈祖,葬惠陵。

点击:11244次

刘备(公元161年7月16日—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根据《三国志·先主传》,刘备是汉朝的宗室,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备虽然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但是他父亲早死,家境贫寒,与母亲赖贩草鞋、织草席度日,生活非常艰苦。

他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是三国时期着名的政治家。

公元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史称蜀或蜀汉,占有今四川、云南大部、贵州全部,陕西汉中和甘肃白龙江一部分。

公元223病逝于白帝城。终年63岁,谥号昭烈帝,庙号烈祖,葬惠陵。

后世有众多文艺作品以其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纪念。

刘备大事年表:

年份(公元) 年龄 事件

161 1 出生于涿郡

约163~170 3~10 父亲刘弘去世。期间读过私塾

约170~175 10~15 刘备随母亲在涿县街头编织、贩卖草鞋、草席为生

175 15 受母命,拜师大儒卢植,期间结识师兄公孙瓒

177 17 卢植受命出任扬州庐江太守,刘备与公孙瓒辍学回乡

177—184 17—24 活动于家乡涿郡一带,期间结识同郡张飞、河东关羽等人

184 24 应征入伍,讨伐黄巾起义军

194 34 徐州牧陶谦病逝,刘备受托接任徐州牧

195 35 与袁术对垒时被吕布偷袭后方,后与吕布议和,驻扎小沛

196 36 吕布派兵进攻,战败投靠曹操

199 39 借兵灭袁术、占徐州、反曹操

200 40 被曹操击败后投靠袁绍,后率军骚扰曹操不利,逃亡。

201 41 投靠刘表,但不为信任

207 47 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

208 48 结盟孙权,赤壁之战使曹操大败

209 49 任荆州牧,与孙权联姻

211 51 自与副军师庞统等入川

214 54 劝降刘璋,夺取益州,领益州牧

215 55 孙权派兵攻打荆州,后刘、孙议和,分占荆州

219 59 攻陷汉中,进位汉中王

221 61 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或蜀

222 62 为夺回荆州,兴兵伐吴,兵败

223 63 驾崩于白帝城的永安宫

刘备性格:

笼络豪杰,深得人心

刘备寡言少语,喜怒不形于色,能谦恭待人,城府极深。刘备年轻时师从东汉大儒卢植不爱读书,喜欢弄狗骑马,喜欢结交豪爽之士。因此,青年时代就有不少年轻人争相依附他,这是他性格的优点。

刘备入蜀后,实行拉拢当地豪门士族的政策,发还他们的田地和房屋,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因而深得民心。

识人善用,君臣融洽

刘备礼贤下士,慧眼识才。在爱才、用才上,尽管刘备、曹操、孙权三人有共同的特点,但刘备比他们两人更胜一筹,在用人方面,毛主席曾对人评价:“刘备这个人会用人,能团结人,终成大事。这是他成功的关键。”

陈寿也评价刘备为:“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刘备创业之初,势单力薄,颠沛流离。虽然两次占据徐州,但都最终失败,但是他注意收买人心,不论什么情况,他都以民为先。后来,三顾茅庐得诸葛亮,有了着名的“隆中对”,形成自己的立国纲要。他一生重用诸葛亮,如鱼得水,共谋大业。他在乡党之中得到后来勇冠三军的关羽、张飞,重用行伍出身的魏延,成功地镇守了汉中这个战略重地……从另一方面说明刘备知人善任的本色,很会笼络人心。

坚忍不拔,终成大事

刘备性格中还有坚韧不拔、屡败屡战的优点。刘备创业之初,艰辛异常,东奔西走如丧家之犬,依靠袁绍时,受到节制,依附曹操时,曹操众谋臣想诛杀他。曹操两次都免杀,并以礼相待,后他又趁机逃脱,联吴拒曹。他也曾依赖刘表,却被刘表暗地里提防,忍辱存身,以图称霸。可见他有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是一个打不败、拖不垮的硬骨头。

宽以待人,心胸广阔

夷陵之战中,刘备大军溃败,部将黄权再不得已的情况下,率军投降曹魏,当时大臣们都劝刘备将黄权全家满门抄斩,刘备却说,黄权投降曹魏是不得以的举动,还说:“黄权并没有辜负我,是我辜负了黄权!”,身居高位,有如此广阔的胸襟,实为难得,所以后世人都以宽以待人评价刘备。

刘备典故:

曹操问裴潜

《世说新语·识鉴》曰:曹公问裴潜曰:“卿昔与刘备共在荆州,卿以备才如何?”潜曰:“使居中国,能乱人,不能为治;若乘边守险,足为一方之主。”

裴潜评价刘备居国不治,守边为主。

死里逃生

《典略》曰:平原刘子平知备有武勇,时张纯反叛,青州被诏,遣从事将兵讨纯,过平原,子平荐备于从事,遂与相随,遇贼于野,备中创阳死,贼去后,故人以车载之。

这件事一方面提到了刘备的武勇,但更多的是刘备的急中生智和临危不惧,想想看,若是刘备只是一介武夫,十分勇敢的与贼兵拼命,或是慌张被杀,还会有日后的昭烈皇帝吗?

感化刺客

《三国志》:郡民刘平素轻先主,耻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语之而

汉昭烈帝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称其为先主。

扩展资料

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讨伐董卓等活动。因其始终坚持以德服人的行为准则,受到了海内外名士的尊敬,至有陶谦、刘表等放弃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基业,而是选择将自己的领地徐州、荆州让给刘备统领。

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其临死前举国托付给诸葛亮的行为被陈寿赞为古今之盛轨, 后世众多文艺作品以刘备为主角。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之纪念。

中文名:刘备

别名:刘玄德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

出生日期:公元161年(辛丑年)

逝世日期:公元223年(癸卯年)6月10日

职业:皇帝,政治家

主要成就:建立蜀汉

谥号:昭烈皇帝

庙号:烈祖

在位:221年04月—223年06月10日

享年:63岁

陵墓:惠陵

出生于幽州涿郡涿县,涿郡即今天的河北省涿州市古代行政区划单位名称。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以后,涿郡作为行政区划单位名称不再使用。

涿州市地处华北平原西北部,北京西南部,京畿南大门。东临固安,西接涞水,北通北京,南到高碑店。涿州市隶属于河北省。涿州市总面积7425平方千米。截止至2010年12月,涿州市全市户籍总人口约为6455万人。1986年9月24日,撤涿县,以涿县辖区建涿州市,仍属保定地区。

人物形象:

由于《三国演义》在民间的广泛流传及其巨大影响,一些历史人物真实形象被文学作品颠覆了,刘备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三国演义》的作者将历史上颇能体现刘备血性及神勇的几件事移花接木给了张飞、关羽,并将刘备亲自指挥的两次全胜曹操集团的漂亮战役记在了诸葛亮名下,刘备被塑造成一个爱哭、大小事依附于人、性格仁柔有余而阳刚不足的忠厚长者的形象。

人们对刘备的真实形象产生了很大的误会。我们透过陈寿的《三国志》来看,历史上真实的刘备是一个很有人格魅力和血性并富于军事韬略的英雄人物。

本 名

刘备

别 称

蜀先主

字 号

字玄德

所处时代

三国(蜀汉)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涿郡涿县

出生时间

161年

去世时间

223年6月10日

以上就是关于三国刘备自哪里起兵全部的内容,包括:三国刘备自哪里起兵、刘备的出身很是怎样的、刘备简介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7807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