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戟沉沙铁未销。
出自唐代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自己磨洗后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唐代诗人杜牧的《赤壁》中,“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两句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更妙的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议论,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折戟沉沙铁未销。
出自唐代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自己磨洗后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1、自将磨洗认前朝的将释义:拿起。
2、原文:《赤壁》
作者杜牧 朝代唐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翻译: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古代兵器)沉没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一、译诗:
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
我把它仔细磨洗,认出是三国的遗迹。
倘若当年,东风不将周瑜助,
那么铜雀高台春光深,
深锁住,江东二乔,沦为曹公妾。
另注:
(一支深埋在泥沙里的断戟,虽然历时久远,但并未完全锈蚀。我把它拣起来磨洗干净,还能认出是三国赤壁之战的遗物。如果不是东风帮助周瑜获得火烧曹军的胜利,恐怕吴国的国色大乔、小乔就要被幽禁在曹操的铜雀台上了。)
二、鉴赏:
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这大内容、大主题却是通过"小物""小事"来显示的。诗的开头两句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汉末分裂动乱的年代,想到赤壁之战的风云人物,后二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
《赤壁》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赤壁》。
原文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被水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之后,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之一。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有感而作。
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以上就是关于"自将磨洗认前朝"前面一句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自将磨洗认前朝"前面一句是什么、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两句诗有什么作用、“自将磨洗认前朝”的前一句是什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