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多欺负不识字的人,我很荣幸是识文写字的人。
世人多欺负不做官的人,我很荣幸是有品级做官的人。
人老了之后就会经常生病,我很幸运到现在都没什么病。
人老了之后就会忧思劳累,我很幸运现在儿女婚事全都操办完毕。
只要心安没有什么其他的想法,身体就会健康不用去担心。
所以说在这十几年来,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我一直都过得非常清闲安逸。
况且到了年纪大的时候,想要的也就没那么多了。
只要冬天有衣服能够过冬,每天都能够吃得饱。
不要说什么房子太小,不过就是睡觉的地方。
马再多又有什么用,一个人又不能骑两匹。
像我一样幸运的人,在人群中有十分之七。
但像我一样知足的,却是没有百分之一。
旁观的人即使很愚钝也有自己的意见,事情到了自己身上即使是贤者也会有失误的地方。
对于他人怎样我不敢评论,只是把我的这些狂言告诉给你们这些侄子们。
狂言示诸侄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
世欺不识字,我忝攻文笔。
世欺不得官,我忝居班秩。
人老多病苦,我今幸无疾。
人老多忧累,我今婚嫁毕。
心安不移转,身泰无牵率。
所以十年来,形神闲且逸。
况当垂老岁,所要无多物。
一裘暖过冬,一饭饱终日。
勿言舍宅小,不过寝一室。
何用鞍马多,不能骑两匹。
如我优幸身,人中十有七。
如我知足心,人中百无一。
傍观愚亦见,当己贤多失。
不敢论他人,狂言示诸侄。
《狂言示诸侄》作者白居易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河南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市)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郑州新郑东郭宅(今新郑市东郭寺村)。白氏祖籍山西太原,白居易的祖父白锽移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市北)。白锽后曾任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县令,和当时邻居新郑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清水秀,遂移家于新郑,白居易本人就出生于河南新郑。卒后葬于河南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的其它作品○ 长恨歌
○ 钱塘湖春行
○ 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 观刈麦
○ 忆江南·江南好
○ 白居易更多作品
原文 :
元寿,宇长寿,河南洛阳人也。寿少孤,性仁孝。九岁丧父,衷毁骨立,宗族乡党咸异之。事母以孝闻。及长,颇涉经史。周武成初,封隆城县侯,邑千户。开皇初,议伐陈,以寿有思理,奉使于淮浦监修船舰,以强济见称。四年,参督漕渠之役,授尚书主爵侍郎。八年,从晋王伐陈,除行台左丞,兼领元帅府属。及平陈,拜尚书左丞。高祖尝出苑观射,文武并从焉。开府萧摩诃妻患且死,奏请遣子向江南收其家产,御史见而不言。寿奏劾之曰:“臣闻天道不言,功成四序,圣皇垂拱,任在百司。御史之官,义存纠察,直绳莫举,宪典谁寄今月五日,銮舆徙跸,亲临射苑,开府仪同三司萧摩诃幸厕朝行预观盛礼奏称请遣子世略暂往江南重收家产妻遇患弥留有日妻若长逝世略不合此行窃以人伦之义,伉俪为重;资爱之道,乌鸟弗亏。摩诃远念资财,近忘匹好,又命其子舍危惙之母,为聚敛之行。一言才发,名教顿尽。而兼殿内侍御史臣韩微之等,亲所闻见,竟不弹纠。若知非不举,事涉阿纵;如不以为非,岂关理识臣谬膺朝寄,忝居左辖,无容寝默,谨以状闻。”上嘉纳之。寻授太常少卿。数年,拜基州刺史,在任有公廉之称。炀帝嗣位,汉王谅举兵反,左仆射杨素为行军元帅,寿为长史。寿每遇贼,为士卒先,以功授大将军,迁太府卿。四年,拜内史令,从帝西讨吐谷浑。寿率众屯金山,东西连营三百余里,以围浑主。及还,拜右光禄大夫。七年。兼左翊卫将军,从征辽东,行至涿郡,遇疾卒,时年六十三。帝悼惜焉,哭之甚恸。赠尚书右仆射、光禄大夫,谥曰景。
(节选自《南书·元寿传》)
译文 :
元寿,字长寿,是河南洛阳人。元寿少年孤苦,天性仁爱孝顺。九岁父亲去世,哀伤过度,十分消瘦,同族同乡之人都觉得他很奇特(与众不同)。待奉母亲以孝闻名。等到长大,博览经史。北周武成初年,被封为隆城县侯、封地千户。隋开皇初年,朝廷商议伐陈,因为元寿有才智,元寿奉命到淮浦监造舰船,以精明干练被人称道,开皇四年,参与监造漕渠(大运河)的工程,被封为尚书主爵侍郎。开皇八年,限随晋王杨广伐陈,任命为行台左丞,兼管元帅府属。等到陈朝平定,被任命为尚书左丞。隋高祖曾经到苑观看射箭,文武大臣全都跟随。开府仪同三司萧摩诃(陈朝降臣)妻子患病将死,奏请让儿子到江南收拾家产,御史见后并来提出谏言。元寿上奏弹动道:“我听说天道不言而行,成功在于四季更选;圣主垂拱而治,责任在于各个部门。御史这个官职,职责在于监察百官,如果正义的法规得不到执行,那么法律还能托付给谁本月五日,圣上出行。亲到射苑。开府仅同三司萧摩诃有幸置身朝臣行列,参与观看盛典,却奏请让儿子萧世略临时前往江南重新收拾家产。他的妻子患病,垂危多日,妻子如果去世,儿子萧世略就不应该去这一趟。我私下认为,伦常的道义之中,夫妻之情非常重要;回报母爱之情,连乌鸟都不会亏负。萧摩诃顾念远方钱财,却忘记身边的'妻子,又让自己的儿子舍弃病危的母亲,做出敛财的事情。这一声请求才说出,名教顿时没有了。但是兼任殿内侍御史的韩微之等人。亲见亲闻,竟然不纠正检举弹劾。如果知道这是错事却不检举,事情就涉及巴结纵容;如果不认为这是错事,难道是明识事理吗我错受朝延重托,忝列左辖之职,我无法容忍沉默不言,恭敬地把情况上奏”隋高祖赞许并采纳了他的意见。不久任命他为太常少卿。几年后,被任命为基州刺史。在任上有公正清廉的称誉。隋炀市继位,汉王杨谅举兵造反,左仆射杨素担任行军元帅,元寿担任长史。元寿每次遇到敌人,总是身先士卒,凭借战功被授予大将军,调任太府卿。隋炀啼大业四年,被任命为内史令,跟随圣上向西征讨吐谷浑。元寿率军驻扎金山,东西连接营寨三百余里,用来围困吐谷浑的首长,等到回京,被任命为右光禄大夫。大业七年,兼任左翊卫将军,跟随圣上征讨辽东,走到涿郡,患病身亡,时年六十三岁。圣上哀悼怜惜,哭得非常悲痛。赠尚书右仆射、光禄大夫,谥号为“景”。
“忝列”是个文言词,大概是看上了其“古色古香”吧,不少人喜欢用它,可往往一用便错。请看:
①首届鲁迅文学奖1995-1996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从两年数以千计的作品中筛了又筛,精选出6篇,《镇长之死》忝列其中,表明陈世旭的小说创作继续迈着坚实的步伐。(《江西日报》199833《“小镇”人物又新篇》)
②郊县不少企业主管部门为调动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在年终普遍采取对经营者实行重奖的办法,奖金多则十几万元,少的也有上千元,连一些亏损企业的经营者也忝列其中。(这是一段新闻报道,转引自《咬文嚼字》1998年第8期)
③另外有几篇虽然不能说它有多大的不足,却也不能说它就是新诗之极品,值得忝列“中国新诗12首”。(《语文学习》1998年第10期《重编新诗篇目刻不容缓》)
什么是“忝列”?“列”是“排列(在某个行列中)”或“居处(于某个位置上)”,可望文见义;关键在于弄清“忝”的含义。按“忝”本义是“羞辱”、“玷辱”或“惭愧”、“有愧于”,如《尚书·尧典》:“否德,忝帝位。”意谓自己无德而有辱于帝位,“忝帝位”即“忝居于帝位”。司马光《训俭示康》:“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前5字是说自己20岁才惭愧地名列科举之榜。“忝”字只用于自谦,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如“忝列门墙”就是惭愧的列于门墙之下为徒(相当于“愧在师门”),“忝居其位”意为居处于位于心有愧。所谓“忝列其中”只能是“列其中”者自己的谦言,意谓自己的才德等是没有资格列于其中的,现在却列于其中,便是辱没他人,自己有愧。既是自谦之辞,别人是不应该代为谦虚的。
例①②③用的是“忝列其中”,以上几个例句都是客观的叙述或介绍,不是当事人的“自谓”。明明是旁述,却要站在当事人自述的角度上“代人谦虚”,显然“大不得体”。自言“忝列”是谦虚,说人家“忝列”则有故意贬损、唐突之嫌。这几个例子中的“忝列”都可以改成中性的“列于”,如果要强调褒义,则应用“荣列”。
华歆字子鱼,是平原郡高唐县人。高唐县是旧齐国的著名都市,官吏们都喜欢游走于大街抛头露脸。华歆当时在县衙为做吏(也是有头脸的人),他每天都是洗完脸出门,公事一毕就回家,并紧闭大门。
曹操证讨孙权时,奏清皇帝任命华歆为军师。魏国(曹操受九锡封为魏王)建立后,任御史大夫,曹丕即任魏王时,拜华歆为相国,安乐乡侯。曹丕代汉称帝后,改任相国为司徒。
黄初年间,曹丕下诏要求宫廷大臣向他举荐独行特立的隐士,华歆推举了管宁,曹丕派车专门去迎接。魏明帝即位,封华歆为博平候,后改任太尉。华歆称病请求退休,愿将太尉一职让与管宁,魏明帝没有同意。在设筵大会朝臣时,派散骑常侍缪袭持诏书宣喻华歆:“朕新接手这些烦杂事务,一日万机,怕的是难分辨是非并做出错误的决断。幸好有有德操的大臣们在朕左右,而您却屡屡以病推辞。量主择君,不肯做官,抛弃荣禄,不就其位者,古人的确曾有过,但周公、伊尹则不然。洁身自好为国家死节的事,是其他人应该做的,但我不敢让您也那样。您应该克服病痛的困扰参加朝会,施惠泽于朕。(朕)将让凳子空着,站在筵席前,命令朝廷百官都各管自己的职事,来等待您的到来,(只有那时)朕才能落座。”又特别叮咛缪袭:“必须在华歆起身赴会时,你才能回来。”华歆不得已,只好赴会。
太和年间,派遣曹真从子午道出兵伐蜀,皇帝也亲临许昌(阅兵以壮行色)。华歆上书说:“自兵乱以来,已经二十多年了,我魏国承奉上天之命,陛下以至高之德,正逢成王、康王的处境,应该成就一代盛世,步尧、舜、禹三王的足迹。虽然今天有二贼(东吴西蜀)凭险割据,如果我们坚持民本思想,使与民休养生息的仁政发扬光大,那么,敌方民众也会被感动,势必抱着小孩,背着行李前来投奔。战争是在不得已时才发动的,不可以轻启战端,要等持时机成熟,我望陛下能把精力集中在治国之道,把讨伐作为后事。况且若出兵讨伐,需千里运粮,这在军事上则处被动;而越过天险深入敌后,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就说今年征兵征差这件事情,已经对农业蚕桑业造成重大损失。治理国家者,是以民众为基础;民众把穿衣吃饭看成天大的事情。能使中国无缺衣乏食、饥寒交迫的祸患,百姓没有离乡背景、四处逃难的冤苦,那是举国的大幸大福。至于二贼的祸乱,可平心静气地坐下来等待时机。我忝居宰相之位,年老与疾病日甚一日,像犬马那样奔波的生命也即将结束,恐怕不再能侍奉和问候陛下,生命将尽,不敢不竭尽属下的忠诚,希望陛下仔细思考,做出决断。”魏明帝(看过《止战疏》后)派人告诉华歆说:“对您能深思熟虑国家的大政方针,朕非常佩服,贼依凭秦岭长江分裂国家,祖父、父亲两人生前一直为消灭他们而不辞劳苦,也没有平定。朕岂敢以为自己比祖辈能行,吹嘘必然能踏平他们!军事将领们认为,不把二贼一一消灭,是无端地自取凋敝,所以朕才检阅军队窥察时机准备出兵。(但是)如果时机不到,周武王曾休兵罢战的先例,就是借鉴,朕以非常谨恭的心情,决不会忘记您的劝戒。”适在此时,秋雨连锦,魏明帝下诏令曹真退军。太和五年华歆亡故,皇帝追赠为敬侯,儿子华表袭其爵位。
忝兄:有愧于是大哥。
忝tiǎn
副词
(1) 表示愧于进行某事——用作谦词
臣忝当大任,义在安国。——陈寿《三国志》
岳应曰:“鄙惪忝帝位。”——司马迁《史记》
(2) 又如:忝眷;忝居。
————————————————
忝,汉字,读音 tiǎn,常见字义为 辱,有愧于,常用作谦辞。
详细字义
◎忝tiǎn
〈动〉
(1) (形声。从心,天声。本义:羞辱,愧对;辱)
(2) 同本义 [disgrace]
忝,辱也。——《说文》
无忝祖考。——《书·君牙》
辟不辟,忝厥祖。——《书·太甲上》。传:“忝,辱也。”
无忝尔所生。——《诗·小雅·小宛》
臣伏受国恩,忝承门荫。——唐· 刘禹锡 《代请朝觐表》
二十忝科名。——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3) 又如:有忝(有愧于;有辱)
(4) 荣幸[做] [have the honor to be]——用作谦词。
(5) 如:忝列门墙;忝在知交
(6) 同“腆”。挺起;凸出 [throw forward]
假僧接刀在手,解开衣服,忝起胸膛,将左手抹腹,右手持刀,唿喇的响一声,把腹皮剖开。——《西游记》
词性变化
◎忝tiǎn
〈副〉
(1) 表示愧于进行某事 [unworthy,thily]——用作谦词
臣忝当大任,义在安国。——陈寿《三国志》
岳应曰:“鄙惪忝帝位。”——司马迁《史记》
(2) 又如:忝眷;忝居
汉语字典
[①][tiǎn]
[《广韵》他玷切,上忝,透。]
[《广韵》他念切,去,透。]
(1)羞辱;有愧于。
(2)常用作谦词。
音韵参考
[广 韵]:他玷切,上51忝,tiǎn,咸开四上添透
[平水韵]:上声二十八琰·去声二十九艳
[唐 音]:tem
[国 语]:tiǎn
[粤 语]:tim2
[闽南语]:thiam2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他点切,音餂。《说文》辱也。《书·尧典》否德忝帝位。《诗·小雅》无忝尔所生。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他念切,音舚。义同。
忝眷
[ tiǎn juàn ]
基本解释
主婚人的谦称。意谓愧为眷属。 明 叶盛 《水东日记·郑氏先世回定仪状》:“主婚从叔祖 竦 ,见任朝奉大夫…… 景定 元年二月初三日, 元德 具状,忝眷朝散大夫新知 韶 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事提点银铜坑冶事 郑竦 谨专送上充侄孙女 庆一娘 回定之仪。”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主婚人称忝眷》:“国朝 钱大昕 《恒言録》云:‘《水东日记》载, 南宋 景定 中, 郑氏 婚书,主婚人称忝眷,下署衔名。’”
详细解释
主婚人的谦称。意谓愧为眷属。
明 叶盛 《水东日记·郑氏先世回定仪状》:“主婚从叔祖 竦 ,见任朝奉大夫…… 景定 元年二月初三日, 元德 具状,忝眷朝散大夫新知 韶 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事提点银铜坑冶事 郑竦 谨专送上充侄孙女 庆一娘 回定之仪。”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主婚人称忝眷》:“国朝 钱大昕 《恒言録》云:‘《水东日记》载, 南宋 景定 中, 郑氏 婚书,主婚人称忝眷,下署衔名。’”
以上就是关于帮帮忙《狂言示诸侄》白居易 的译文!译文!全部的内容,包括:帮帮忙《狂言示诸侄》白居易 的译文!译文!、狂言示诸侄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文言文《南书·元寿传》原文及翻译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