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有什么消化特点

羊有什么消化特点,第1张

羊属反刍动物,羊胃由瘤胃、网胃、重瓣胃和真胃四部分组成,并且容积很大,约占消化道总容积的三分之二,其中瘤胃最大,占全胃总容积的79%,能大量采食。瘤胃除机械作用外,因有大量的纤毛原虫和细菌等对羊体有益的共生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不仅能帮助消化饲料中的纤维素,还能转化尿素及重碳酸铵里的氮素为本身蛋白质,合成必需氨基酸和各种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K。羊能充分利用粗饲料,能消化纤维素达50%~80%,比马高近1倍;对杂草的利用率可达90%以上。

羊的肠管是家畜中肠管最长的,总长度约为29~31米,相当于体长的27~29倍,因此能更好地消化吸收粗饲料中的营养物质。而羊的小肠是羊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所以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羊的盲肠和结肠中也繁殖着大量的微生物,但消化饲料的能力不如瘤胃,在这里可消化大约19%的饲料干物质。

一般来说,导致羊出现不反刍的主要原因就是采食了露水比较多的草或者是食用了过多的粮食。羊出现不反刍的现象,体内的瘤胃会不能正常的反刍,羊会出现涨肚,停止采食等症状,对羊的生长发育具有比较严重的影响,并且严重的话还会导致羊死亡。

在生产养殖中,造成羊不反刍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食道梗塞,一种是瘤胃积食。这两种情况都会造成羊不反刍,并且针对每种原因,养殖户应采取的治疗措施也应该有所差别。

如果是食道梗塞造成的羊不反刍,养殖户应尽早帮助羊排除食道内的堵塞物,可以用手或者是一些工具将羊食道内的堵塞物夹出。而如果是瘤胃积食造成的羊不反刍,养殖户可以对羊的瘤胃部分用手掌进行按摩,促进瘤胃蠕动。并且需要注意的是饲喂羊的时候,应避免使用变质或者酸败的饲料进行饲喂,否则羊很容易会因为瘤胃积食造成羊不反刍。

草食消--减少胀肚和预防积食的饲料添加剂

这是根据外形叫的,牛的瓣胃其内部结构呈叶片状,故得名百叶,它可以将食物磨细,利于消化。羊的瓣胃上面有很多的小疙瘩,同时这些小疙瘩能给小羊一个消化食物的条件,胃部通过蠕动来研磨吃进去的草料,这些小小的疙瘩像修道者提炼的仙丹,又因为其分布非常散乱,因此被大家称之为散丹。

扩展资料

牛、羊的胃为多室胃,由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组成。前三个胃黏膜内无腺体,主要起贮存食物和发酵、分解纤维素的作用,又称为前胃。仅皱胃的黏膜内有腺体,具有真正的消化作用,属于有腺胃,称真胃。成年牛胃的容积一般为110~235L,瘤胃约占80%,网胃5%,瓣胃7%~8%,皱胃8%~9%。四个胃共占体重约25%。羊胃容积一般为13~23L;各胃所占比例基本与牛相似,不同之处是网胃大于瓣胃。

(1)瘤胃是成年牛最大的一个胃,呈前后伸长,左、右稍压扁的椭圆形囊,几乎占据整个腹腔的左侧,其下半部还伸到腹腔的右侧。瘤胃的前端接网胃,与第七至八肋间隙相对;后端达骨盆腔前口;左侧面与脾、膈及左侧腹壁接触;右面与其他内脏如瓣胃、皱胃、肠、肝、胰等接触。背侧缘隆突,借腹膜和结缔组织附着于膈脚和腰肌的腹侧;腹侧缘隔着大网膜与腹腔底壁接触。瘤胃的前端和后端有前沟和后沟,左侧面和右侧面有左纵沟和右纵沟。在瘤胃胃壁的黏膜面,有与其外表各沟相对应的肉柱。沟和肉柱共同围成环状,把瘤胃分成较大的背囊和腹囊,背囊较长。由于前沟和后沟很深,在瘤胃背囊和腹囊的前后两端,分别形成前背盲囊及前腹盲囊、后背盲囊及后腹盲囊。羊的瘤胃后背盲囊短而后腹盲囊长。瘤胃的前端以瘤网口通网胃。瘤网口的腹侧和两侧有向内折叠的瘤网胃襞;背侧形成一个穹隆,称瘤胃前庭,该处有瘤胃的入口,贲门口,与食管相接。

(2)网胃为一椭圆形囊,略呈梨形,前后稍扁,位于瘤胃背囊的前下方,季肋部的正中矢状面上稍偏左,与六至八肋间相对。前面凸,紧贴膈和肝;后面平,与瘤胃房贴连;网胃的下端,称网胃底,与膈的胸骨部接触。网胃的入口是瘤网口;网瓣口位于瘤网口的右下方,与瓣胃相通。在网胃壁的内面有食管沟,起于贲门,沿瘤胃前庭和网胃右侧壁下行,达网瓣口。由两个隆起的黏膜厚褶组成,即食管沟唇,两唇稍呈交叉状,当幼畜吸吮乳汁或饮水时,可通过食管沟两唇闭合后形成的管道,经瓣胃底直达皱胃,随着牛年龄的增大、饲料性质的改变,食管沟闭合的机能逐渐减退。由于网胃的解剖位置较低,加之牛用舌采食,混杂于饲草中的金属异物易落入网胃底部。当网胃胃壁肌肉强力收缩时,尖锐的金属异物会刺穿胃壁,造成创伤性网胃炎;而网胃的前面又紧贴膈,膈的胸腔面邻心包和肺,所以金属异物有可能刺破膈进入胸腔,刺伤心包或肺,严重时继发创伤性心包炎。所以在饲养管理上要特别注意,严防金属异物混入饲料。

(3)瓣胃位于腹腔右季肋部的下部,与第七至十一肋骨相对。牛的瓣胃外形为圆形,左、右稍压扁,坚实。壁面隔着小网膜与膈和肝等接触,脏面与网胃、瓣胃及皱胃等接触。分别有网瓣口和瓣皱口通网胃和皱胃。两口之间有瓣胃沟,液体和细粒饲料可由网胃经此沟直接进入皱胃。瓣胃黏膜形成各种不同高度的褶称为瓣叶,瓣叶表面粗糙,密布小乳头。根据瓣叶的宽度,可分为大、中、小和最小四级,共约百余片,所以瓣胃又叫“百叶胃”。在瓣皱口两侧的黏膜,形成一对皱褶,称为瓣胃帆,有防止皱胃内容物逆流入瓣胃的作用。·

(4)皱胃为有腺胃,呈一端粗一端细的梨形囊状,位于右季肋部和剑状软骨部,在网胃和瘤胃腹囊的右侧,瓣胃的腹侧和后方,大部分与腹腔底壁紧贴,约与第八至第十二肋骨相对。皱胃黏膜光滑、柔软,在底部形成12~14片与皱胃长轴平行的螺旋形黏膜褶,由此增加了黏膜的内表面积。黏膜内有大量胃腺存在,分泌胃液,参与消化。

成年牛的胃由瘤胃、网胃、辫胃、皱胃组成。

瘤胃最大,占四个胃总容积的80%,内有大量微生物生长繁殖,很大一部分饲料在此消化。

网胃占四个胃总容积的5%,其功能如同筛子,将随饲料吃进去的重物如钉子、铁丝等存留其中。

辫胃占四个胃总容积的7%,其功能主要是吸收饲料内的水分,挤压磨碎饲料。

皱胃又称真胃,占四个胃总容积的8%,其作用与单胃动物的胃相同,可分泌消化液与消化酶,消化在瘤胃内未消化的饲料和随着瘤胃食糜一起进入真胃的瘤胃微生物。

犊牛出生时前三个胃体积很小,基本不具备消化功能,随着犊牛的生长和采食植物性饲料的增加,前三胃不断发育,功能逐渐形成,十二月龄才完全达到成年水平。

内脏营养更好些!

1、羊肚

羊肚即羊胃,有补虚、健脾胃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虚劳、消渴、盗汗、尿频等病症。把羊肚煮烂,空腹食用,可以治疗虚寒胃痛、消渴,效果明显。

2、羊肝

羊肝有益血、补肝、明目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肝邪之病,对于改善虚劳、夜盲症、白内障等疾病也有一定作用。

3羊胆

羊胆有清热解毒、明目的功效,对风热目赤、热毒疮疡有一定作用。对肺结核,尤其是早起浸润型病变者,可将新鲜羊胆的胆囊口用线扎紧,用清水洗后隔水蒸1-2小时,早晨空腹或睡前吞服,每天1只,有一定的疗效。

4羊血

羊血有止血、祛瘀的功效,生饮可以解诸毒。中毒者饮羊血一升,即可缓解。把羊血煮熟,拌醋食用,对治疗大便下血有很好的作用。

以上就是关于羊有什么消化特点全部的内容,包括:羊有什么消化特点、羊的胃口不怎么好该咋办、同样都是瓣胃,为何牛的叫百叶,羊的叫散丹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7407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