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五年计划的历史意义

程咬金三板斧2023-04-25  19

第一,恢复被历年战争破坏的的工农业生产活动。

第二,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纳入国家经济整体规划中。

第三,把没收的官僚和买办资本主义资产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经济总体恢复到1945年的水平,为下一阶段的经济大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1、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五”计划,是指我国从1953年到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它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

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要求,“一五”计划所确定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

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2、第二个五年计划

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主持下,编制出《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并于9月交中国***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讨论通过(1956年9月15-27日在北京举行)。

《建议》提出“二五”的基本任务是:继续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推进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巩固基础;

继续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巩固和扩大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在发展基本建设和继续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工业、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相应地发展运输业和商业;

努力培养建设人材,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在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增强国防力量,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

5年内确定的主要指标是:1962年工农业总产值比1957年原计划增长75%左右,工业总产值增长1倍左右,农业总产值增长35%左右,钢产量达到1050-1200万吨;

煤产量19亿-21亿吨,粮食5000亿斤左右,棉花4800万担左右,基本建设投资总额比“一五”增长1倍左右,国民收入比1957年增加50%。

3、第三个五年计划

“三五”计划从1964年初开始研究和编制。1964年5月,由国家计委提出,经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并原则同意了《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年)的初步设想》。

但之后,依据中共中央提出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1965年9月初国家计委重新草拟了《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安排情况的汇报提纲》,明确提出:“三五”计划必须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积极备战,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

“三五”计划的具体任务是: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逐步改变工业布局;发展农业,逐步改善人民生活。强调国防建设,加快三线建设是“三五”计划实施的重要特征。

扩展资料:

五年规划作为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干预形式最早并非源于中国,也非中国所独有。20世纪30年代,苏联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领导苏联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问题时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是按计划进行的”;

其后在1929年4月举行的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制定并通过了1928-1932年国民经济计划,标志着五年计划在苏联的诞生。

苏联从自己的国情出发,通过五年计划取得了辉煌的经济建设成就,到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已经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工业总产值迅速跃升至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战后,随着欧亚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五年计划被社会主义阵营中很大一部分国家所借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五年计划不仅深刻影响了苏联的经济发展,还对战后所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深远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中国从1953年开始制定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2015年结束已经完成总共十二个五年计划/规划。五年计划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体现出了鲜明的阶段性特征。

从1953年开始制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从“十一五”起,“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

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彭斯在中国“两会”召开前夕接受新华社记者电邮采访时说,坚持制定五年规划让中国受益匪浅,这一经验值得西方学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一个五年计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二个五年计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三个五年计划

1基本上完成对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2“一五”计划的制定充分体现了计划工作认真、细致、谨慎、实事求是的原则和注重宏观经济综合平衡的特点

3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开辟了广阔前途

4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把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变成社会主义公有制

5一五”计划工作的实施,为以后的经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新中国的成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为一五计划奠定了政治基础,土地改革为一五计划奠定了经济基础;抗美援朝的胜利为一五计划创造了安定的国际环境。

在国内,国民经济已经得到全面恢复与初步发展,政治趋于稳定,经济秩序恢复正常,社会秩序较为安定,加快经济发展成为全国人民的一致要求,为大规模展开经济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扩展资料:

除了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之外,一五计划时期计划经济体制也得到了完全确立。有明显苏联色彩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不仅是工业化高速推进的需要,也是冷战时期社会主义国家的普遍特点。国家开始干预国民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市场的作用开始被削弱。

为了满足重工业的快速发展,农业与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被人为加速。社会主义改造的迅速完成虽然在短期内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但是遗留下了许多问题,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第一个五年计划

成就:①工矿业成就突出,建成500多个重要项目。②农业生产也按计划完成。③交通运输成就很大,新建铁路30多条;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康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④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得到改善。

原因:①党的正确领导:公布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选派优秀干部到工业路线上去,培养成为领导骨干。②国家正确的方针政策指导,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③中国人民高涨的劳动热情、工人展开劳动竞赛和技术革新运动;科技工作者大显身手;各行各业大力支援工业建设。

意义:①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开辟了广阔前途。②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③积累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建设的宝贵经验。

以上就是关于第1个五年计划的历史意义全部的内容,包括:第1个五年计划的历史意义、“一五”“二五”“三五”计划的内容分别是什么、一五计划的积极意义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67285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