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市简称京。
2、天津市简称津。
3、河北省简称冀。
4、山西省简称晋。
5、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
6、辽宁省简称辽。
7、吉林省简称吉。
8、黑龙江省简称黑。
9、上海市简称沪。
10、江苏省简称苏。
11、浙江省简称浙。
12、安徽省简称皖。
13、福建省简称闽。
14、江西省简称赣。
15、山东省简称鲁。
16、河南省简称豫
17、湖北省简称鄂。
18、湖南省简称湘。
19、广东省简称粤。
20、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
21、海南省简称琼。
22、四川省简称川或蜀。
23、贵州省简称贵或黔。
24、云南省简称云或滇。
25、重庆市简称渝。
26、西藏自治区简称藏。
27、陕西省简称陕或秦。
28、甘肃省简称甘或陇。
29、青海省简称青。
30、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
3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
32、香港特别行政区简称港。
33、澳门特别行政区简称澳。
34、台湾省简称台。
扩展资料:
1949年之前,民国各省简称。
1、绥远省简称绥。
2、热河省简称热。
3、辽北省简称洮。
4、安东省简称安。
5、松江省简称松。
6、合江省简称合。
7、辽宁省简称辽。
8、吉林省简称吉。
9、察哈尔省简称察。
10、河北省简称冀。
11、山西省简称晋。
12、黑龙江省简称黑。
13、嫩江省简称嫩。
14、兴安省简称兴。
15、江苏省简称苏。
16、安徽省简称皖。
17、浙江省简称浙
18、福建省简称闽。
19、江西省简称赣。
20、山东省简称鲁。
21、河南省简称豫。
22、湖北省简称鄂。
23、湖南省简称湘。
24、广东省简称粤。
25、广西省简称桂。
26、四川省简称川。
27、贵州省简称黔。
28、云南省简称滇。
29、西康省简称康。
30、陕西省简称陕。
31、甘肃省简称陇。
32、青海省简称青。
33、宁夏省简称宁。
34、新疆省简称新。
35、台湾省简称台。
36、海南特别行政区简称琼。
37、西藏简称藏。
38、蒙古简称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省份简称
都是,具体要根据语境来分析。
在省级单位中,江苏省的简称是“苏”,如果与皖浙等并列使用,那么一定是指江苏省。在口语中,偶尔也用“江”来代指江苏省,如江浙就是指江苏和浙江。因为江苏一词的来源本身就是取了江宁府和苏州府两府各一字而来,故用哪个都可以指代,只是现代约定俗成用“苏”罢了。
在市级单位中,苏州市的简称是“苏”,如果与宁杭等并列使用,那么一定是指苏州市。像我们常说的苏式点心、苏绣等词中的苏也都是指苏州。
1、北京市:简称“京”,取市名中一字。
2、天津市:简称“津”,取市名中一字。
3、河区属古冀州。省会石家庄。
4、山西省简称“晋”。春秋时晋国的所在地。省会太原。
5、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取区名中两字。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
6、辽宁省:取省名首字,简称“辽”。省会是沈阳。
7、吉林省:取首字简称“吉”。省会长春。
8、黑龙江省,取首字简称“黑”。省会哈尔滨。
9、上海市:简称“沪”或“申”。相传吴淞江(又名苏州河)下游近海一段古称“沪渎”,故简称为“沪”;又传战国时春申君(黄歇)被封于此,故黄埔江别称春申江,或简称“申江”,而上海则因此而简称为“申”。
10、江苏省:简称“苏”,取省名中一字。省会南京。
11、浙江省:取首字简称“浙”。省会杭州。
12、安徽省:西部有霍山,又名皖山,故简称为“皖”。省会合肥。
13、福建省:简称“闽”。“闽”或来源于当地的古民族名“闽”,或来源于当地的古国名“闽粤”,或来源于境内最大之河流“闽江”。省会福州。
14、江西省:赣江为省内最大河流,故简称为“赣”。省会南昌。
15、山东省:春秋、五代时期,建都于太行山以西的国家,称太行山以东为“山东”;金以后,“山东”渐成政区名称。春秋时鲁国在此,故简称“鲁”。省会济南。
16、河南省:境内大部分地区均在黄河以南,故称“河南”。古为豫州地,故有“豫”之简称。省会郑州。
17、湖北省:简称“鄂”。古代属鄂州所辖,故称“鄂”。省会武汉。
18、湖南省:湘江纵贯全省,故简称为“湘”。省会长沙。
19、广东省:古为南粤辖地,故简称“粤”。省会广州。
20、广西壮族自治区:秦时为桂林郡辖地,故简称“桂”。自治区首府南宁。
21、四川省:北宋在东部设川峡四路,后简称“四川”,沿用至今,周时有蜀国在此,战国时被秦兼并,设蜀郡,故简称“蜀”。简称“川”则取“四川”中的一字。省会成都。
22、贵州省:明代设立贵州布政司,由上经而得省名,简称为“贵”。秦时属黔中郡,唐时属黔中道,故又简称“黔”。省会贵阳。
23、云南省:以地处云岭以南而得省名,简称“云”。战国时境内东部为滇国辖地,或又因云南有名湖滇池,故简称“滇”。省会昆明。
24、西藏自治区:简称“藏”。自治区首府拉萨。
25、陕西省:战国时境内大部份地区属秦国的疆域,故简称“秦”,省会西安。
26、甘肃省:旧以甘州、隶州两地首字得省名,简称“甘”。境内大部分地区是古代陇西郡的辖地,故又简称“陇”。省会兰州。
27、青海省:简称“青”。由境内的青海湖而得省名,以省名首字为简称。省会西宁。
28、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自治区首府银川。
2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
30、海南省:系新建省。原为广东省一个地区,是我国第二大岛。因明朝在此设琼州府,辖整个海南岛,故简称“琼”。省会海口市。
31、台湾省:简称“台”。省会台北。
扩展资料:
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地方行政区名称。元朝实行的行省制是现代省级行政区的开端,行省属于中央行政机构中书省在地方的派出机构,全称“行中书省”。腹里地区(今河北、北京、天津、山西、山东、内蒙古部分)则由中书省直辖。时全国共10个行省、1个中书省辖地、1个宣政院辖地。
明朝初沿元制,后以行省权力太大,将行省一分为三。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合称为“三司”,皆为省级行政区最高机关,分别掌握行政、司法、军事权力。时全国共14个布政使司、2个直隶地区以及其他边疆行政区。
清朝承袭明制,保留各承宣布政使司,但布政使司辖区直接通称为“行省”,并在各省布政使之上设置固定制的总督、巡抚掌管全省军民事务,布政使成为巡抚属官。时全国共18个布政使司(省)等25个省级行政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全国一级地方行政单位曾一度是大行政区,后历经多次变动,1965年基本稳定下来;1967年设立天津市,1988年设立海南省,1997年设立重庆市,同年收回香港,1999年收回澳门。目前全国共设有34个省级行政区 。
参考资料:
苏是哪个省的简称:江苏省。
江苏省:江苏,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南京,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长江下游;界于东经116°18′~121°57′,北纬30°45′~35°20′之间;东濒黄海,东南与浙江和上海毗邻,西接安徽,北接山东,地跨长江、淮河,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全省总面积面积1072万平方公里,全省共有13个设区市,96个县(市、区)常住人口79986万(2016年末)[1]。公元1667年因江南省东西分置而建省,得名于“江宁府”与“苏州府”之首字。江苏跨江滨海,平原辽阔,水网密布,湖泊众多。海岸线954公里,长江横穿东西425公里,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718公里。全省05平方公里以上、位于城市城区内、作为城市饮用水源地的湖泊湖荡共有137个,湖泊面积达6260平方公里,占江苏国土面积的6%,居全国之首。江苏辖江临海,扼淮控湖,经济繁荣,教育发达,文化昌盛。地跨长江、淮河南北,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拥有中原、江淮、金陵、吴四大多元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著名景点有:中山陵、云龙湖、恐龙园、花果山、太湖、苏州园林等。
政府驻地:南京市鼓楼区北京西路68号
江苏省面积:1072万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3个设区市
气候条件: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型气候
简介:江苏,简称“苏”,省会南京。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长江下游,东濒黄海,东南与上海和浙江毗邻,西接安徽,北接山东,介于东经116°18′~121°57′,北纬30°45′~35°20′之间。江苏省际陆地边界线3383公里,面积102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06%,人均国土面积在全国各省区中最少。江苏省现辖13个省辖市,3个试点省管县(市),省会是南京市。江苏常住人口78659903人,居全国第5位。2012年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居全国各省首位,达发达国家水平。中国统计学会发布的《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DLI)报告》显示,江苏DLI为7383%,居全国各省首位,成为我国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的省份。
江苏的雅称为“苏”、“吴越大地”等。苏州是江苏巡抚的治所,清代省份简称的来源就是按地区古名雅称或者治所城市简称,所以江苏的雅称就是其巡抚驻地苏州的简称“苏”。江苏地处长江经济带,下辖13个地级行政区,是我国经济高度发达的省级行政区之一。
江苏简介
江苏,简称“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南京,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国大陆东部沿海,地跨北纬30°45'~35°08',东经116°21'~121°56',与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山东省接壤。
江苏跨江滨海,湖泊众多,地势平坦,地貌由平原、水域、低山丘陵构成;东临黄海,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江苏地理上跨越南北,气候、植被同时具有南方和北方的特征。江苏总面积1072万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江苏常住人口84748016人。
江苏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吴”“金陵”“淮扬”“中原”四大多元文化及地域特征,自古经济繁荣,教育发达,文化昌盛,共拥有1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各省市的简称都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中国各省市的简称都是什么、“苏”是江苏简称,还是苏州简称﹖、中国二十四个省简称名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