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倾听是什么意思

白莲子2023-04-25  25

>同理倾听就是带着同理心去倾听,同理心来源于希腊字,它的意思是“情绪进入”,表示一种理解能力----觉察他人之个人经验的能力。“同理心”---辨识或感觉他人的情绪能力。同理心是“人际知识”的基础,是与他人和睦的能力。

1同理心的要素(同理心的三要素)

1)有同理心者对于他人的感受,有效及精确地了解与体会,然而同时能够维持一定的距离。2)有同理心的人了解怎样的情绪县长或“引发”哪些情绪。

3)有同理心的人与人沟通的方式让人觉得能够接受、理解。

2同理心倾听的意义:意图了解的倾听,也就是说追寻、了解他人的动机、心愿及情况;同理倾听进入他人内心的准则,以他人看世界的眼光来看世界,了解并感受他人的感觉。

3同理倾听的本质:不在于想同意他人,而在于你完全地、深刻地了解他,情绪上与理智上全然投入,不是单纯、单一地听,它涵盖的范围广,是用你的耳朵、眼睛和心来倾听。

现在,看到许多文章了里面都会提到同理心和共情能力这两个词,提到现代人非常需要有这两个特点,是一个人高情商的重要特点,我就想看看这两个词到底代表什么含义,到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需要注意什么。

看了一下百度解释,同理心(Empathy),亦译为“设身处地理解”、“感情移入”、“神入”、“共感”、“共情”。泛指心理换位、将心比心。亦即设身处地地对他人的情绪和情感的认知性的觉知、把握与理解。 主要体现在情绪自控、换位思考、倾听能力以及表达尊重等与情商相关的方面。简单说,就是常说的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有时候,我们不理解别人的一些行为和做法,甚至误解别人的意思,这都是缺乏同理心的一种表现,主要是没有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不理解别人的感受。对于一个相同的问题,每个人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会有不同的看法,进而有不同的做法,一千个莎士比亚的笔下会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要想真正理解他人,就要从别人的角度去看待和思考问题。人在社会生活,会和各种各样的人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发现一个人处理一件事情不符合自己的想法,甚至不符合常理,先不要着急定性和下结论。因为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同,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就会不同,要想真正理解比人的做法,就要有同理心,从别人的角度是看待问题。比如在一所大学里面,农村来的同学可能比较抠门,没有那么大方,不经常请客吃饭,其实不是他想这样做,可能只是他就是没有空余的钱做这些事情,可能他家庭给他的钱就够他进行学习和基本的生活。工作中,同事出现的一些矛盾,可能的原因就是虽然都想把工作做好,但是大家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使不到一起。同理心就要求我们看到问题的时候,不要着急,不要妄下结论,稍微等一等,尽量去理解别人,这样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就能够明白事情发生的原因。

百度解释,共情(empathy),也称为神入、 同理心 ,共情又译作同感、同理心、投情等。 由人本主义创始人 罗杰斯 所阐述的概念,却越来越出现在现代 精神分析 学者的著作中。不管是 人性 观还是心理失调的理论及治疗方法似乎都极为对立的两个理论流派,却在对共情的理解和应用上,逐步趋于一致。共情似乎为现代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的融合搭起了一所桥梁。本质上共情和同理心是一个意思,这两个词的英文都是empathy,也是一种心理学名词。共情是心理咨询师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要能够深刻理解找他咨询的人,这样才能解决面对的问题。共情引申出来一个共情能力,也叫移情能力 , 指的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这个词也经常用在孩子教育上,要对孩子有共情心,要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不要以为的压迫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主能力。

共情和同理心虽然是一个意思,但是在使用上好像略有不同,同理心更多用于成人之间互相理解,共情侧重于感受对方的情绪,是一种教育上经常推崇的方法。例如孩子遇到了困难,情绪受到了影响,家长一般不要先入为主的从自己的角度去说教,去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去教孩子该怎么办,实际上家长第一点应该尝试理解孩子的情绪,去分担和化解孩子的负面情绪,然后再慢慢去解决问题。人类是有情绪的,情绪会影响到人的心理甚至生理的一些反应,孩子更是这样,还没有学习过怎么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往往会受到情绪的影响。家长首先要做的是共情,体会和理解孩子的情绪,安抚过后再想办法。

需要注意的是,在职场中打拼的人,同理心很重要,但是也不可一味滥用,因为凡事都讲同理心,只考虑别人的感受,只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别人的所有要求都答应,这样的话就容易成为别人眼里的老好人,容易总是让自己受委屈,会形成一种“讨好型”人格。具有讨好型人格的人由于无法关注自己的事情,无法专注于自己的成长,会废掉自己的能力培养,长期以往,别人会把你当成容易支配的廉价的劳动力。所以职场中运用同理心也要有个度,该有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诉求要即使表达,在不损害别人的利益的情况下,通过努力最大限度的获得自己的成功。

      在我看《好好说话,第一步学会倾听》这本书之前,我对于同理心这个词的理解,确实是跟书里面所写的一样的:是想当然的是以为分享自身的经验就等同于同理心。但是书上说,他这样做的时候,在分享自己的经验的时候已经把焦点转移到了自己的身上,而另外一个人就会觉得自己不受重视,不被认同遭到了误解,这就是伤害。

        书上说尽管同理心也是一种主动的想象。但他基本上是接纳多于创造。当我们欣赏一件艺术品时,我们每个人的独特反应都有它的意义。但是当我们去听别人说话时,最重要的是理解力而不是创造力。

  同理的倾听就像仔细阅读一首诗,消化每一个字,去了解文字背后所要传达的意思。

第一次知道原来对于同理心而言,最重要的是在倾听时的理解力。我一直苦恼于跟人聊天时抓不住别人想要表达的意思。所以说我缺乏的还是一种理解力。这种同理心该怎么去培养呢?

这就是我今天的收获。对于同理心而言,理解力比创造力更为重要。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的意思是没有经历过别人经历过的痛苦,就不要无根据的发言劝他人大度。不要轻易去揣测和指责别人,别把自己当圣人,学会尊重每一个人生,在没有万分必要的情况下不要过多言语。

说到底,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就是要求人们要有同理心,不要想当然。同理心是指暂时进入对方的内心世界,不带任何评价地去感受对方的感受和经验,敏锐觉察对方经验意义的改变。

这种同理心是不仅能正确感知对方的感受,还对他人的处境有合适的共情性回应。同时同理心是对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感同身受和关心,是影响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

扩展资料:

像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这种讲求同理心的句子,它背后的原则:

1、我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我。

2、想他人理解我,就要首先理解他人。将心比心,才会被人理解。

3、别人眼中的自己,才是真正存在的自己。学会以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并据此改进自己在他们眼中的形象。

4、只能修正自己,不能修正别人。想成功地与人相处,让别人尊重自己的想法,惟有先改变自己。

5、真诚坦白的人,才是值得信任的人。

6、真情流露的人,才能得到真情回报。

以上就是关于同理心倾听是什么意思全部的内容,包括:同理心倾听是什么意思、同理心和共情能力、对于同理心的理解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67124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