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主义的三原则

描写秋景的诗句2023-04-25  24

理性的原则

在布瓦洛看来,理性是文学的基础,也是文学的目的,遵从理性是艺术达到完美的根本途径。

以理性代替审美,那就只能妨碍艺术的发展。而布瓦洛所强调的理性恰恰是后一种,这从他的具体要求可以看得很清楚。在内容上,他主张表现高贵人物,歌颂王权

在形式方面,布瓦洛强调形式要符合内容的理性要求,因此也必须合乎情理。

例如,对戏剧布瓦洛规定:“对理性要服从它的规范,我们要求艺术地布置剧情的发展,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实”一地、一天完成一个故事,这就是“三一律”。

布瓦洛强调理性原则,在创作中要求感性情感服从理性,

b 自然的原则

在《诗的艺术》中,布瓦洛在强调理性的同时,多次重复亚里斯多德、贺拉斯的“艺术摹仿自然”的观点。

很显然,布瓦洛摹仿自然的原则,实际上是主张儤自然表现情理。

这种所谓合乎常情常理的自然,在人物上要求描写定性与共性。

布瓦洛要求作家“和自然寸步不离”

c 古典的原则

布瓦洛极力推崇古希腊、罗马 的作品。

首先“荷马之令人倾倒是从大自然学来,其次,历史已经证明荷马、柏拉图、维吉尔等人的作品是优秀作品最后,布瓦洛认为,实践已经证明:法国的优秀作品都是摹仿古典作品的结果。

1 文艺综合常识

文艺综合常识 1文艺理论基础及综合常识是什么

1、文艺理论的内容及关系 ①文艺理论四个要素,即艺术家、艺术品、欣赏者、社会生活。

②文艺理论五个专题,即文艺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发生发展论、鉴赏批评论、文艺本质论。 ③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流动--反馈"的过程: (文艺本质论) 社会生活 发生发展论 (文艺创作论)艺术家 艺术品 接受者 (作品构成论) (鉴赏批评论) 2、文艺理论的框架体系和发展轨迹: ①作为框架体系要了解文艺理论的三大组成部分,即:中国古典文艺理论,西方文艺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②作为发展轨迹要了解代表作家和作品。例如: 中国:孔子、孟子的提法;曹丕、陆机、刘勰的作品;李渔、金圣叹、毛宗岗、脂砚斋、王国维的作品。

西方:柏拉图、亚里斯多德、贺拉斯的作品;狄德罗、莱辛、黑格尔、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理论。

2艺考文艺常识都考写什么

标签: 文艺, 常识写清楚些_ _ 机、器。

回答:3 人气:53 提问时间:2008-11-30 12:21答案内容简介《文艺常识》一书,是真诚献给报考艺术院校的广播电视编导、影视制片管理、戏剧影视文学、文化产业管理、文化艺术管理、影视学、摄影、摄像、灯光照明、数字媒体艺术、广播电视新闻学、导演、国际文化交流等专业考生的一部考前参考用书。根据多年来考生对此类读物的迫切需求,经全体编创人员齐心协力,为考生们编写整理了这本书。

其中包括:文艺基础知识、**、电视、文学、戏剧、戏曲、美术、舞蹈、音乐及其他知识等,共几百个条目具体内容的概述。作者认为,高等艺术院校的育人方式应起始于入学考试阶段。

《文艺常识》无论是作用于文艺知识的考前参考,还是作用于文艺知识的传播与应用,这部分功能性的教育与服务工作,都将有助于深化教育改革和拓展学科发展。事实上,类似“小百科”性质的工具书,包括中小学生读物有许多,但却不能满足艺术类院校考生集中阅读、复习和迅速补充知识的需求。

在《文艺常识》的编写过程中,作者参考了大量相关的工具书,从条目的选择到内容的撰写,都尽量考虑到考生在中学所学知识的基础性和宽泛性,向考生提供容量适度的考前知识准备,使考生在文艺知识领域有一个相对集中的学习与补充。本书在部分条目名称的确定和内容的编写上与相关工具书也存在不同之处。

比如,以**、文学和美术部分中的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相结合的编写方式,就使得篇幅更为浓缩也更具有实用性。对于概念性条目内容的撰写,依据近20年来社会发展和文艺观念的演进,尽可能注入较新的理论观点,努力展现条目内容的现代理论内涵和意义。

3文艺理论基础及综合常识是什么

1、文艺理论的内容及关系 ①文艺理论四个要素,即艺术家、艺术品、欣赏者、社会生活。

②文艺理论五个专题,即文艺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发生发展论、鉴赏批评论、文艺本质论。 ③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流动--反馈"的过程: (文艺本质论) 社会生活 发生发展论 (文艺创作论)艺术家 艺术品 接受者 (作品构成论) (鉴赏批评论) 2、文艺理论的框架体系和发展轨迹: ①作为框架体系要了解文艺理论的三大组成部分,即:中国古典文艺理论,西方文艺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②作为发展轨迹要了解代表作家和作品。例如: 中国:孔子、孟子的提法;曹丕、陆机、刘勰的作品;李渔、金圣叹、毛宗岗、脂砚斋、王国维的作品。

西方:柏拉图、亚里斯多德、贺拉斯的作品;狄德罗、莱辛、黑格尔、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理论。

4重要的文学、文艺常识

一、文艺基本理论 艺术 被广泛认同、专门化水平发展很高的媒介表现手段。

其特点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艺术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也是艺术家知觉、情感、理想、意念等心理活动的产物。

根据表现手段和方式的不同,艺术可分为表演艺术、造型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根据表现的时空性质,艺术又可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和时空综合艺术。

艺术风格 艺术家或艺术作品在整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艺术特色和艺术个性。它受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和艺术思想内容的制约。

它的形成标志着艺术家的成熟和作品艺术上的高度成就。研究和探讨艺术风格,有利于促进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的发展。

艺术形式 指作品得以具体表现的内部结构和表现手段,又指作品完成后的具体表现形态。它由艺术结构、艺术语言、艺术表现手法和体裁等因素组成。

艺术形式是艺术内容的表现,它和艺术内容紧密相连,但又具有其相对的独立性。艺术内容决定艺术形式,艺术形式表现艺术内容。

文艺批评 又称文艺评论。指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运用一定的观点,对文艺家、文艺作品、文艺思潮、文艺运动所作的探讨、分析和评价,是文艺学的组成部分。

它以文艺作品为对象,以文艺鉴赏为基础,按照文艺的特点和规律,对文艺作品进行社会学、心理学、美学诸多方面的分析和评价。它随着文艺创作的繁荣而发展深化,又反过来作用于文艺创作。

艺术典型 又称"典型形象"。指以鲜明独特和丰富多彩的个别性,深刻地显示出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本质和规律,并达到了较高艺术成就的艺术形象。

它是艺术家把不够典型的生活材料,按照文艺以个别表现一般的规律,经过艺术的加工改造,构思出具有典型性的艺术意象的过程。去百科查吧。

上面推荐的一本 “艺术常识” 的书看起来还蛮好的。

5编导的文学常识

第一部分 考试环节及科目 一、考试环节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术科考试由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组成,满分300分,其中笔试满分160分,面试满分140分。

二、考试科目 1、笔试(满分160分) ①科目一:综合知识及命题写作(综合知识30分,命题写作50分,共80分) ②科目二:影视作品分析(80分) 2、面试(满分140分) ①科目一:命题演讲、命题讲故事或根据材料编故事(70分) ②科目二:回答考官提问(30分) ③科目三:自我介绍(10分) ④科目四:特长展示(声乐、器乐、舞蹈、曲艺等,30分)第二部分 《综合知识及命题写作》考试大纲 一、综合知识部分 (一)考核目标 具备一定的文学艺术和广播**电视常识和素养,是今后学习和将来从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必不可少的基础和条件。因此,设立综合知识考试科目,旨在达到以下考核目标: 1考查考生对中学语文教材所涉及的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的掌握程度。

2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今后学习和将来从事本专业所应具备的戏剧、戏曲、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常识。 3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今后学习和将来从事本专业所应具备的广播**电视基本常识。

(二)考试形式 1闭卷集中考试,满分30分。 2与命题写作合卷考试,时间共90分钟。

3考试题型为选择题、名词解释题和简答题。 (三)考试要求 1对基本知识识记准确,对基本概念理解正确。

2文字通顺,表述准确。 3卷面整洁。

(四)考核知识点 1文学常识: (1)《诗经》中的民歌代表作与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源头 (2)屈原、《楚辞》与中国文学的浪漫主义源头 (3)《左传》与编年体史书 (4)司马迁、《史记》与纪传体史书 (5)“三曹七子” (6)“唐诗宋词”的重要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7)散文“唐宋八大家”及其代表作 (8)“三言二拍” (9)中国章回小说与四大古典名著的成就 (10)鲁迅小说和杂文的主要成就 (11)郭沫若的诗歌和历史剧作品 (12)茅盾、巴金的长篇小说 (13)老舍的长篇小说和戏剧作品 (14)曹禺的戏剧作品 (15)沈从文、丁玲、周立波的小说和田汉的戏剧创作 (16)“茅盾文学奖” (17)古希腊的神话、史诗和戏剧 (18)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9)巴尔扎克和他的《人间喜剧》 (20)普希金和他的诗歌创作 (21)托尔斯泰和他的长篇小说 (22)高尔基和他的文学成就 (23)海明威、卡夫卡的小说 (24) 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 (25)泰戈尔和他的文学成就 (26)文学体裁的“三分法”与“四分法” 2艺术常识: (1)世界三大古老戏剧 (2)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3)南戏与昆曲及其重要剧作 (4)中国古典四大名剧及其艺术成就 (5)李渔及其戏剧理论 (6)四大徽班与京剧的形成、京剧的“四功五法”、京剧的行当、京剧四大名旦及京剧艺术的三大美学特征 (7)重要的地方戏曲剧种及其代表作品 (8)戏剧的种类,如悲剧、喜剧、悲喜剧等 (9)戏剧性 (10)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及其代表作品 (11)莎士比亚和他的四大悲剧作品 (12)三一律 (13)欧洲现代戏剧之父及其四大社会问题剧 (14)契柯夫及其戏剧代表作品 (15)世界三大戏剧体系 (16)象征主义戏剧、表现主义戏剧、存在主义戏剧与荒诞派戏剧及其代表剧作家和他们的重要戏剧作品 (17)美国现代戏剧之父及其戏剧代表作 (18)民族乐器的基本分类及西洋乐器的基本分类 (19)器乐演奏形式的分类 (20)声乐的分类和演唱形式的分类 (21)古典音乐 (22)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肖邦、威尔地、约翰·施特劳斯、柴科夫斯基等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 (23)音乐的体裁,如交响乐、摇滚乐、爵士乐等 (24)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及通俗唱法 (25)聂耳、冼星海、陈钢、贺绿汀、华彦钧、雷振邦、王洛宾等作曲家及其各自的代表作品 (26)**音乐 (27)民间舞蹈 (28)现代舞 (29)芭蕾舞剧 (30)“文房四宝”与“书法五体” (31)中国绘画的三大题材 (32)顾恺之、阎立本、吴道子、顾闳中、张择端、齐白石、徐悲鸿、黄永玉等画家及。

迷惘的一代(The Lost Generation)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它不是一个有组织、有共同纲领的团体。这个名词源出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她有一次指着海明威等人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一句题辞,于是“迷悯的一代”成了一个文学流派的名称。“迷惘的一代”作家的共同点是厌恶帝国主义战争,却又找不到出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们大多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在美国政府“拯救世界民主”口号的蛊惑下,怀着民主的理想,奔赴欧洲战场。他们目睹人类空前的大屠杀,发现战争远不是他们原来设想的那种英雄的事业,所谓“民主”、“光荣”、“牺牲”都是骗人的东西。他们在战争中经历了种种苦难,了解到普通兵士中间的反战情绪。这在他们心灵中留下了无法医治的创伤。他们的作品反映了这些思想感情。例如,约翰·多斯·帕索斯的《三个士兵》、爱·肯明斯的《巨大的房间》、威廉·福克纳的《士兵的报酬》和《萨托里斯》。厄内斯特。海明威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他到欧洲打过仗,负过重伤。海明威当时对待战争的态度,象其他反战作家一样,只限于厌恶、逃避与诅咒。他对战后的和平生活也不抱希望,所以在作品中迷惘、悲观的情绪较为浓厚。“迷惘的一代”不仅指参加过欧洲大战的作家,也包括没有参加过战争、但对前途感到迷悯和迟疑的20年代作家,例如司各特·菲茨杰拉尔德、托·斯·艾略特和托·马斯·沃尔夫等。“迷悯的一代”主要繁荣在20年代;30年代以后,他们的创作倾向,包括海明威在内,都有了变化。

流浪汉小说(La novela picaresca)又称“饥饿史诗”或“消极抗议文学”,是16世纪《西班牙流浪哈小说选》封面中叶,西班牙文坛上流行着一种独特的小说。它的主人公大多是出身贫寒,有的是孤儿、私生子,童年、少年生活往往不幸,早年一般保持了天真可爱、富于同情心等品格。但当他们一旦脱离家庭、投入社会的怀抱,就感到无法适应,干是为了活命、求得生存,不得不学着去阿谀、钻营、撒谎、诈骗,他们中的不少人终于被社会同化,成为堕落者或狡诈无耻之徒。 作品通常在描写他们不幸命运的同时,也写他们为生活所迫而进行的欺骗、偷窃和各种恶作剧,表现了他们的消极反抗情绪。作品借主人公之口,抨击时政,指陈流弊,言语竭尽嘲讽夸张之能事,使读者在忍俊不禁之余,慨叹世道的不平和人生的艰辛。小说中的流浪汉都是动乱社会的特殊产物,他们是在不断解决与周围环境所产生的矛盾中观察社会,认识社会,从而适应社会,求得个人的发展的;他们没有什么明确的道德标准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常常表现出玩世不恭的态度;在紧要关头,他们往往见机行事,依靠自己的智谋求生存;他们总是以欺骗、偷窃等手段混日子或干些恶作剧,以发泄私愤。所以,这种文学体裁也称为“消极抗议文学”。在题材上,它与中世纪的民间文学有相似之处,以描写城市下层人民生活为中心,并且从城市下层人民的视角观察与分析社会。它往往采取第一人称,以自传的形式描写主人公的所见所闻,以人物流浪史的方式构建小说,用幽默的风格、简洁流畅的语言广泛反映当时人的生活风貌。它较为重视人物性格的刻画,但主人公属于性格通常没有发展。比较典型的流浪汉小说——尤其是长篇一般都写出主人公在社会上如何适应、也即由清变浊的过程。

古典主义

在法国,从17世纪初年至1660年左右,是古典主义逐步形成的阶段,主要表现为古典主义文学语言的定型和各种文学作品体裁的确立。诗人马莱伯和语法家沃日拉等在这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沃日拉采用宫廷与贵族阶层的用语,摒弃平民大众的口语,制订正规法语的规范。古典主义的文学语言,就是这种正规法语,而不是平民的语言。1634年,诗人梅莱在他的悲剧中首次贯彻严格的“三一律”,要求剧情限制在同一件事,发生在同一天(24小时内)和同一地点。古典主义悲剧作家基本上都遵照“三一律”写作。古典主义第一阶段的代表作家有高乃依和帕斯卡尔等。从1660至1688年是古典主义文学最繁荣的时期,代表作家有拉辛、 莫里哀、 拉封丹、博叙埃和布瓦洛等。从1688-1715年,是古典主义盛极而衰的时期,代表作家是拉布吕耶尔、圣西门和费讷隆等人。

"拜伦式英雄"是指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作品中的一类人物形象。他们高傲倔强,既不满现实,要求奋起反抗,具有叛逆的性格;但同时又显得忧郁、孤独、悲观,脱离群众,我行我素,始终找不到正确的出路。例如,抒情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中贵公子哈洛尔德,《东方叙事诗》之一《海盗》中的主人公康拉德,哲理剧《曼弗雷德》中的主人公曼弗雷德,等等。

拜伦式英雄:在拜伦的作品中特别是《东方叙事诗》中,塑造的一系列个人主义反叛者的形象他们烙刻着拜伦的思想气质个性的印记。这些反叛者才能出众,出于个人的原因,起来反抗国家的强权,社会秩序和宗教道德,但没有明确的斗争目的;他们追求个人自由,却又常常把自己关闭在孤独和高傲中,斗争总是以失败告终。他们的精神面貌是反抗、孤傲、浪漫。代表人物:《海盗》中的康德拉。

拜伦式英雄是拜伦的《东方叙事诗》中出现的一系列形象,他们既拜伦画像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他们个个热情勇敢、意志坚强、骄傲孤独、心怀人间悲哀而不惜同命运抗争,最终一般以失败、死亡告终。

拜伦式英雄:在拜伦的《东方叙事诗》中,出现了一批侠骨柔肠的硬汉,他们有海盗、异教徒、被放逐者,这些大都是高傲、孤独、倔强的叛逆者,他们与罪恶社会势不两立,孤军奋战与命运抗争,追求自由,最后总是以失败告终。拜伦通过他们的斗争表现出对社会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同时反映出自己的忧郁、孤独和彷徨的苦闷。由于这些形象具有作者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因此被称作“拜伦式英雄”。

这类人物的思想和性格具有矛盾性:一方面,他们热爱生活,追求幸福,有火热的激情,强烈的爱情,非凡的性格;敢于蔑视现在制度,与社会恶势力誓不两立,立志复仇,因此,他们是罪恶社会的反抗者和复仇者。另一方面,他们又傲世独立,行踪诡秘,好走极端,他们的思想基础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在斗争中单枪匹马,远离群众,而且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因而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拜伦式英雄"是个人与社会对立的产物,也是作者思想的特点和弱点的艺术反映。这类人物形象相继出现于拜伦笔下,这对于当时英国的封建秩序和资产阶级市侩社会进行的猛烈冲击,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但是他们的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和悲观厌世情绪,又往往会给读者带来消极的作用。俄国的文艺批评家另林斯基和诗人普希金都曾指出"拜伦式英雄"的思想弱点及其危害性。

都是悲剧性的孤傲的叛逆者,他们都有非凡的才华和力量,但在腐败的社会中无法施展,他们为自己的无所作为感到痛苦,因自己的才能和感情的虚耗而感到绝望,他们以挑战示威的态度,以异样的勇敢和热情,以不屈不挠的意志和毫不妥协的精神或报复或反抗社会的专制与压迫,在这些主人公身上有诗人本人生活遭遇的明显痕迹 “拜伦式英雄”的美学意蕴:1、浪漫主义的精神实质可归结为个体感性,生命之自由 2、文学之为艺术,既是苦闷的象征,又是自由的象征,拜伦式英雄的超凡人格和自由至上的精神信念与艺术真谛、美的真谛相契合。

以上就是关于新古典主义的三原则全部的内容,包括:新古典主义的三原则、文艺综合常识题库、外国文学--名词解释--高手快帮忙呀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67116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