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国宝

中国四大国宝,第1张

如下:

1、大熊猫

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英文名称:Giant panda),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体色为黑白两色,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现存的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

2、金丝猴

仰鼻猴属(学名:Rhinopithecus):有5种,川金丝猴(模式种)、滇金丝猴、黔金丝猴、越南金丝猴、缅甸金丝猴。体型中等,51-83厘米不等,尾长与体长等长。毛色以金黄或黑灰色为主。鼻孔与面部几乎平行,俗称“朝天鼻”,是对高原缺氧环境的适应,鼻梁骨的退化有利于减少在稀薄空气中呼吸的阻力。

由于世界上最早发现的仰鼻猴是生活在中国的四川、陕西、甘肃的川金丝猴,这一属的动物通常被称为金丝猴,它的英文名字直译成中文是仰鼻猴。这一属共有五种动物,都分布在亚洲。

3、白鳍豚:

白鳍豚(学名:Lipotes vexillifer)亦称:白鳍鲸、白鳍、白旗、白夹、青鳍、江马、中华江豚、扬子江豚及长江河豚等,是中国特有的淡水鲸类,仅产于长江中下游。

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白鳍豚种群数量锐减,2002年估计已不足50头,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白鳍豚自成一科,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也是世界上12种最濒危的动物之一。2007年8月8日,《皇家协会生物信笺》期刊内发表报告,正式公布白鳍豚功能性灭绝。

4、白唇鹿:

白唇鹿(学名:Gervus albirostris):体形高大,体长约2米,通体被毛十分厚密,毛粗硬且无绒毛,毛色在冬夏有差别。鼻端两侧、下唇记下颌白色。在臀部尾巴周围有**斑块,因此当地人也称它为“黄臀鹿”。雄性白唇鹿具角,角的主干扁平,故也称其“扁角鹿”。

白唇鹿是一种典型的高寒动物,栖息地海拔在3000-5000米,植被主要是高山针叶林和高山草甸。它们的食物主要是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以集群方式活动,群体的规模因季节和栖息环境的差异而不同。仅在中国有分布,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地带的高山草原地区,包括了青海、甘肃、四川西部、西藏、云南北部五个省。

大熊猫。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现存的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全世界野生大熊猫不足1600只,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大熊猫栖于中国长江上游的高山深谷,为东南季风的迎风面,气候温凉潮湿,其湿度常在80%以上,它们是一种喜湿性动物。

扩展资料:

特点:

1、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

2、大熊猫最可爱的特点是它那胖嘟嘟的身体和他那内八字慢吞吞的行走方式。这是因为它们生活的环境里面,有充足的食物,没有天敌,没必要行动很快。

3、大熊猫性情总是十分温顺,初次见人,常用前掌蒙面,或把头低下,不露真容。它们很少主动地攻击其他动物或人,在野外偶然相遇时,总是采用回避的方式。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熊猫

中国七大国宝是国酒茅台,国玉和田玉,国粹京剧,国花牡丹,国宝大熊猫,国服旗袍,国珍松花粉。

耗时三年才完成、共有三千多人参与编纂工作的《永乐大典》,被称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可如今,大典的下落却成为了一个谜。正本的下落目前无法确定,副本则是已经确定缺失了2422卷,列强在晚清时候也曾行掠夺行径。

关于正本的下落,一部分人认为大典的正本应该是随英宗葬在了陵墓之中,这是基于明朝由殉葬书籍的传统而提出的。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正本可能已经不存在了,而这种说法则是基于文渊阁失火的史实。但是,就目前而言,没有人能够真正确定究竟正本在何处。

国宝的珍贵

作为王羲之的杰作,《兰亭集序》有着千古的第一行书的美誉,真迹却是不知所踪。我们可以从历史中了解到,唐太宗特地在遗诏中强调让《兰亭集序》给自己陪葬。如此说来,《兰亭集序》应该在昭陵之中。但是,在温韬将昭陵挖掘一空之后,并没有发现《兰亭集序》。

从此,这件宝贝便失去了下落。有人认为,可能是温韬没有发现藏在昭陵之中的《兰亭集序》,也有人认为这件宝贝应该在乾陵之中。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四大国宝全部的内容,包括:中国四大国宝、我们国家国宝是什么、中国七大国宝是哪七个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7066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