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语的产生过程

中介语的产生过程,第1张

中介语的5个产生过程:

(1)语言迁移。

(2)目的语规则的过分概括。

(3)训练迁移。

(4)第二语言习得策略。

(5)交际策略。

文化对中介语可变性的影响:外语学习者本民族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是造成跨文化语用失误而形成中介语的重要原因。在实践中则可运用错误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对因此而形成的中介语进行归类、分析,以便选择适宜的外语学习策略,提高学习者的外语水平。

中介语是外语学习者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它处于母语与目标语的中间状态,并随学习者学习的发展逐渐接近目标语的正确形式。Ellis也认为,顾名词意,中介语系统既非学习者标准的母语,也非学习者所学到的地道外语,而是介于母语和外语之间的一个独特系统。

从构词法的角度看,“inter”意为“介于……之间”“interlanguage”则指介于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语言,或者说是学习者在外语学习过程习得(学得)的具有过渡性质并兼具目标语和母语特征的语言系统,只不过两者在其中所占比重不同--目标语特征的比重越大,学习者的外语水平越接近目标语的正确形式。

中介语的主要特征

1、开放性:开放的中介语体系呈现出阶段性逐渐进化的特征。

2、灵活性:新语言规则进入中介语系统后有极强的扩散力,中介语系统不断重组,体现出灵活且不断变化的特征。

3、系统性:中介语在任何阶段都呈现较强的系统性和内部一致性。

此前,科德与1971年提出“个人特异方言”和后来的“学习者的语言”。美国语言学家奈姆瑟于1971年提出“近似系统”等。

中介语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其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伴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度的动态语言系统。

1、可渗透性就是说中介语的发展是分阶段的,但并非固定在某个阶段不变,它随着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高及新知识对原有知识的不断渗透,其错误也不断得到修正而更靠近目的语。

2、系统性中介语虽然有错误,但它也是一个合法的语言系统,也有一整套规则,而学生就是这一整套规则的创造者。比如英语中学时态时刚开始可能分不清过去将来现在,就自己创造一套自以为正确的语法系统。我们自己也会有这样的经验。

以上就是关于中介语的产生过程全部的内容,包括:中介语的产生过程、文化对中介语可变性的影响、1971年科德提出的什么和什么与中介语相近的概念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6924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