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电位和标准电位有什么不同

条件电位和标准电位有什么不同,第1张

分析化学中,在一定条件下氧化形和还原形的分析浓度都为1mol/L时的电位,称为条件电位。标准电极电位是以标准氢原子作为参比电极,即氢的标准电极电位值定为0,与氢标准电极比较,电位较高的为正,电位较低者为负。如氢的标准电极电位H2←→H+

为0000V,锌标准电极电位Zn

←→Zn2+

为-0762V,铜的标准电极电位Cu

←→Cu2+为+0337V。金属浸在只含有该金属盐的电解溶液中,达到平衡时所具有的电极电位,叫做该金属的平衡电极电位。当温度为25℃,金属离子的有效浓度为1mol/L(即活度为1)时测得的平衡电位,叫做标准电极电位。

先要找出氧化物和还原物,再判断可能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随后比较氧化物-还原产物与还原物-氧化产物的标准电极电位,如果前者高,则反应可以发生,否则反应不能发生。 如果有多个氧化物,则标准电极电位较高的先反应。如果有多个还原物,则标准电极电位较低的先反应。 注意在查标准电极电位的时候应注意反应条件,如在酸性溶液中就要用酸性条件下的Cr(VI)-Cr(III),否则会发生错误。

麻烦采纳,谢谢!

电极电位是电化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研究电沉积过程经常要用到的一个概念。它是指金属作为电极浸入含本金属盐的溶液中,在表面形成双电层时,所测得的相对于参比电极的电位。

电极电位是金属离子进入电解质溶液中后,在金属表面排列形成双电层时表现出的电极特性。从双电层的结构我们可以推知,在双电层中的金属电极表面一侧和溶液中异种离子排列的一侧相当于一个平行的平板电容,在这两极之间是存在电位差的。但是这个电位的绝对值目前是无法直接测到的,只能采用间接的方法测量。在标准状态下(25℃,lmol/L浓度),每一种金属都有一个稳定不变的电极电位,这就是标准电极电位。当发生电极反应时,比如发生电沉积时,金属电极的电位会发生变化。

影响电极电位的因素主要有离子浓度、测定时的温度、溶液的酸度以及气体的分压等。

那个公式你都知道了吧?所谓标准,也就是在各个环境因素都符合国际标准的情况下测得的电极电位。但是这么严格的环境,不是每一个实验室都能做到的,那么在与标准环境不同的情况下,怎样来衡量电极电位呢?这时候提出条件电极电位。所谓条件,也就是与标准环境不同的环境,是有条件的,温度高了,还是低了,氧化型的浓度大了,还是还原性的浓度低了。称为条件。在这个时候电极电位跟标准有什么不同呢?为了表达实验结果是有意义的,可以将在不同条件下测得的电极电位进行校正,就是运用了那个公式。在条件变化了的情况下电极电位较之标准电极电位产生了怎样的变化。

以上就是关于条件电位和标准电位有什么不同全部的内容,包括:条件电位和标准电位有什么不同、怎么从标准电极电位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什么是电极电位,影响电极电位的因素有哪些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6819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