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招生、配额生、择校生有什么区别

统招生、配额生、择校生有什么区别,第1张

统招生、配额生、择校生区别为:性质不同、录取标准不同、未招满不同。

一、性质不同

1、统招生:统招生是指全日制普通高校统一招生选拔考试,依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内统一招录的高校学生。

2、配额生:配额生是录取学校给予配额志愿的考生。

3、择校生:择校生是对学校招生计划的补充,录取方式是以志愿为顺序,以分数为依据,择优录取,招满为止。

二、录取标准不同

1、统招生:统招生在录取时,各示范性高中学校人为划定最低录取线,通过分数标准才可录取。

2、配额生:配额生在录取时,各示范性高中学校不人为划定最低录取线,而是在分配到各初中学校配额生计划内根据报考条件录取。

3、择校生:择校生是在满足各示范性高中学校人为划定的最低录取线前提下,以分数择优录取。

三、未招满不同

1、统招生:统招生对未招满的学校,以志愿为准,选择下级志愿报考考生录取,不低于人为划定最低录取线。

2、配额生:配额生对未完成配额生招生计划的剩余指标市招考办收回统一改录配额统招生。

3、择校生:择校生对未招满的学校,以志愿为准,选择下级志愿报考考生录取,不低于人为划定最低录取线。

什么是“择校生”

择校生是对学校招生计划的补充,学校的录取方式是以志愿为顺序,以分数为依据,择优录取,招满为止。此外,有些考生和家长希望进入理想的学校,即使低于最低录取分数线也强烈要求进学校学习,对这种情况,学校也会考虑他们的需求,这部分学生也叫择校生。

一种理解是否“选择学校”。与普通老百姓对“择校”的朴素的理解相一致,与“择校”的字面意义相一致。“择”就是“选择”的意思,“择校”就是“选择学校”,因此,“择校生”的必要条件是要有“选择”的操作或动作,只要是“选择非教育部门指定的普通高中就读”,也就是选择的学校不属于“教育部门指定的普通高中”,不论分数高低,都属于“择校生”。无校可择(例如:一个县区市内只有一处公办普通高中学校,或 教育行政部门指定 一处初中的毕业生只能报考指定的一处普通高中)、或未进行选择(例如:只报考一处普通高中,择校志愿和统招志愿是相同的),都没有产生“选择”的操作或动作,因此,不属于“择校”。

“择校生”政策的基础是普通高中的“划片招生”政策,不进行“划片招生”就不会有“择校生”。 但是,“划片招生”有“区域歧视”的嫌疑。不在一中招生片内的人,还未出生就已经注定了没有报考一中统招生的权利。

第二种理解根据分数(成绩)的高低确定是否是“择校生”。与目前所有高中校干和招生人员 的理解 是一致的,也就是,一处高中学校当年招生总数的70%是统招生、30%是择校生;按中考成绩来划分,被学校录取的成绩较高的70%的学生是统招生,成绩较低的30%的学生是择校生,与是否存在“择校”动作无关。

例1:一个县只有一处普通高中学校,全县想升高中的初中毕业生只能报考这所唯一的学校,没有第二所学校可供选择;这唯一的一处普通高中招生的学生,有30%是择校生(要收取择校费)。

例2:某县有多处普通高中学校,但普通高中招生实行“划片招生”的办法;一处普通高中只能从指定的几处初中招收初中毕业生(指统招生),各高中不能跨片招生;例如 二中只能从二中的招生片内招生,二中不能从一中的招生片内招生;一处初中学校的毕业生,只能报考指定的一处高中(指统招生)。例如:某一位初中毕业生属于一中招生片,该考生的统招志愿是一中(他只能报考一中,不允许报考其它高中),该考生的择校志愿也是一中,择校志愿和统招志愿是相同的,统招志愿和择校志愿都是“教育部门指定的普通高中”,没有“择”校,没有“选择非教育部门指定的普通高中”,但他仍然被录取为“择校生”,要缴纳“择校费”。

例3:某初中毕业生,家住在一中附近,与一中相邻,祖祖辈辈都住在这儿,他的统招志愿和择校志愿都是报考的一中,他应该报考一中 并且只报考了一中,没有“择”校,但他被录取为一中的“择校生”,要缴纳“择校费”。

第三种理解是对“择校生”的完整正确的理解:择校生是指初中毕业生未达到学籍所在区域所报考志愿的高中录取分数线,并且要求选择非教育部门指定的普通高中就读的学生。这部分学生除按规定缴纳正常学费、课本费等费用外,还应按培养成本一次性缴纳择校费。(后来规定 缴纳择校费的学生不再缴纳学费。) 因此,判断是否是“择校生”,有三点:一是 分数够不够,二是 有没有“选择高中”,三是 选择的是否为 非教育部门指定的普通高中。 第一条,“初中毕业生未达到学籍所在区域所报考志愿的高中录取分数线”,也就是分数不够,分数低;第二条,“选择非教育部门指定的普通高中就读”,也就是要有“选择学校”的动作或操作;第三条,仅有“选择学校”的动作或操作还不够,还必须是选择了“非教育部门指定的普通高中”,也就是 选择的普通高中 不属于“教育部门指定的普通高中”。如果尽管有“选择”学校的动作或操作,但选的是教育部门指定的普通高中,也不属于“择校”。上述三点必须同时具备 才属于“择校生”;缺少任何一条,均不属于“择校生”。

择校生的招生也是有计划的。择校生招生计划和统招生招生计划是同时制定、同时批准、同时公布的。实际上,是先确定全校的招生计划,然后再将招生计划数乘以07就是统招生计划,将招生计划数乘以03就是择校生计划;因此,如果统招生计划属于“计划内”的话,择校生计划也一样属于“计划内”的。

总之,择校生可分两类:一是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近年来的原则为相对就近,按照县(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划定的学区就学。不在指定学区就学,自行选择其他学校就读的即为择校生。按照现在的政策,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生中考时一律不享受指标生和推荐生待遇;二是高中阶段择校生。就是那些在中考的时候没有到达普高学校统招分数线但是达到择校分数线,占用择校计划被录取的需要交15万或18万择校费的考生。

中考定向生是在扣除正取生后,对成绩达不到正取分数的同学才有用而定向生,是按达不到正取分数后,按报考A校的人,他们的成绩从高到低录取的。一般来说中考定向生比正常缴费生的录取线降20分来收。详细说,中考的定向生是指在本校已经考入地区的重点高中后,名词最靠前但又没有达到重点分数线的学生可以不用择校,以正取生的资格进入重点高中,这样可以更保险,万一考得不是太理想,还有定向的希望。对于定向生来说,报志愿也有很多讲究,其中有一点特别重要:定向志愿必须放在普高批的第一志愿。

也就是说,具有定向生资格的考生,如果第一志愿填报的是一中定向生,第二志愿填报的是三中的定向生,那么,只有一中的定向生才有效。录取时,首先他会先看你的A等级有几个,然后再看你的3科总分(前提是必须符合他的切线)这样才有可能。

统招生,就是学校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的当年实际招生名额。这里包括了指标生名额,还有学校自主招生的名额。择校生,是指考生达不到学校规定的底分指标,或者在该学校的招生范围之外的学生,他根据自己的希望,非要在某只学校就读的,这就是择校生。例如实验中学招生大约1100人,那么各个学校的所有报名考生自己先排名次。例如:某某初中先排名20名到638分,那么这20名考生就是以指标生的身份录取的,可能有的初中620分,有的640。然后再统招,这样在将全市全部未录取的考生分数排名,最后录取到632分,也就是对外公布的分数,而各个初中的指标生分数是不公开的。或者说有的学校指标生分数比632少,那么就只有指标生了。中考,到底什么是统招生,什么是指标生?指标生的分数为什么比统招生的分数低。

定向生,是指部分普通高中拿出部分招生计划分配到一定范围的学校招生,所在范围的初中校必须将指标生的名额在该校公示。指标生计划由市分配到区,各区再分配到各初中校,在校初中校毕业生均可填报指标生志愿,并且只能填报在指标生志愿栏内,若不填报也可放弃。指标生录取控制线控制在该校统招生分数线下20分以内,如果在此控制线上不能完成指标生计划,则收回指标纳入统招生计划。

择校生是指初中毕业生未达到学籍所在区域所报考志愿的高中录取分数线,这部分学生除按规定缴纳正常学费、课本费等费用外,还应按培养成本一次性缴纳择校费。缴纳择校费的学生不再缴纳学费。

也就是说,“择校生”与“统招生”的区别在于:择校生交费多而统招生交费少,择校生在入学前要一次性缴纳一定的费用。现在的“择校生”就是前些年的自费生。

定向生是指为了帮助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工作环境比较艰苦的行业培养人才,保证他们得到一定数量的毕业生而制定的一项政策。考生自愿填报有关高等学校定向就业招生志愿并按有关政策一旦被录取为定向生,须在入学注册前与高校及定向就业单位签订有关定向就业协议。

统招生,指通过参加由教育部组织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等正规化考试并被录取,毕业后由教育部颁发认证文凭的考生,包括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

择校生是对学校招生计划的补充,学校的录取方式是以志愿为顺序,以分数为依据,择优录取,招满为止。此外,有些考生和家长希望进入理想的学校,即使低于最低录取分数线也强烈要求进学校学习,对这种情况,学校也会考虑他们的需求,这部分学生也叫择校生。

以上就是关于统招生、配额生、择校生有什么区别全部的内容,包括:统招生、配额生、择校生有什么区别、择校生是什么意思、定向生和择校生什么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6762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