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有两个含义:
第一种含义是人物合称,指上古时代汉族传说中的五位部落首领,主要有三种说法,一说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第二种说法指大皞(伏羲)、炎帝、黄帝、少皞(少昊)、颛顼。第三种说法指少昊(皞)、颛顼、高辛(帝喾)、尧、舜。秦国原有四帝(白帝、青帝、黄帝、炎帝)崇拜,加上黑帝为五帝。
第二种含义是指古代汉族神话中的五位天帝。即五方上帝,分别是中央上帝黄帝、东方上帝青帝(伏羲)、南方上帝赤帝(炎帝)、西方上帝白帝(少昊)、北方上帝黑帝(世称玄帝,即颛顼)。
也指五帝时期。五帝有先天五帝和后天五帝之分。人们相信其死后亦成为神,辅佐昊天上帝和先天五帝统治五方。先天五帝在儒教和道教信仰中有不同的称呼。
三皇五帝,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从三皇时代到五帝时代,历年无确数,最少当不下数千年。近代考古在中原地区发现的裴李岗文化、贾湖文化等,从7000年前至10000年前已经进入农业社会,其中出土的具有文字性质的龟骨契刻符号与约3000年前的殷商甲骨文有类同和相似之处。三皇五帝是中华上古杰出首领的代表。具体三皇是谁,五帝是谁,存在多种说法。基本上,无论是按照史书的记载,还是神话传说,都认为三皇所处的年代早于五帝的年代。大致上,三皇时代距今久远,或在四五千年至七八千年以前乃至更为久远,时间跨度亦可能很大;而五帝时代则距夏朝不远,在4000多年前。
“皇”的原义是“大”和“美”,不作名词用。战国末,因上帝的“帝”字被作为人主的称呼,遂用“皇”字来称上帝,如《楚辞》中的西皇、东皇、上皇等。时又有天皇、地皇、泰皇之名,称为“三皇”。在《周礼》、《吕氏春秋》与《庄子》中也始有指人主的“三皇五帝”,《管子》并对皇、帝、王、霸四者的不同意义作了解释,但都未实定其人名。
三皇五帝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现在看来,他们都是部落首领,由于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导者。秦始皇为表示其地位之崇高无比,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基本上,无论是按照神话传说,还是史书的记载,都认为三皇所处的年代早于五帝的年代。但是不同史家对“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义。三皇有五说,五帝也有五说。 [编辑本段]三皇①燧人、伏羲、神农(《尚书大传》);
②伏羲、女娲、神农(《风俗通义》);
③伏羲、祝融、神农(同上);
④伏羲、神农、共工(同上);
⑤伏羲、神农、黄帝(《古微书》)。
最后一种说法由于《古微书》的影响力而得到推广,伏羲、神农、黄帝成为中国最古的三位帝王。此外,汉朝的纬书中称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是三位天神。后来在道教中又将三皇分初、中、后三组:初三皇具人形;中三皇则人面蛇身或龙身;后三皇中的后天皇人首蛇身,即伏羲,后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娲,后人皇牛首人身,即神农。 [编辑本段]五帝</B>
(1)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大戴礼记》);
(2)庖牺、神农、黄帝、尧、舜(《战国策》);
(3)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吕氏春秋》);
(4)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资治通鉴外纪》)。
(5)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伪《尚书序》);以其经书地位之尊,以后史籍皆承用此说。于是这一三皇五帝说被奉为古代的信史;
(6)黄帝(轩辕)、青帝(灵威仰)、赤帝(赤熛怒)、白帝(白招拒)、黑帝(汁先纪)(《周礼·天官》)
1、黄帝(huáng dì)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 ,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2、颛顼(zhuān xū)
颛顼(公元前2342-公元前2245年):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姬姓,号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颛顼生子穷蝉是虞舜的天祖。后来的夏、楚都是他的子孙。
3、帝喾(dì kù)
帝喾(公元前2275-公元前2176年):高辛氏,名俊(一作夋,夔),出生于高辛(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据说是黄帝的曾孙,中华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是《山海经》里天帝帝俊的原型。
4、唐尧(táng yáo)
唐尧(约公元前2188-公元前2067年):姓伊祁,号放勋,古唐国人(今河北省保定市唐县)。中国上古时期方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尧为帝喾之子,母为尧母庆都。十三岁封于陶(山西襄汾县陶寺乡),辅佐挚。十五岁,改封于唐地(今河北唐县),号为陶唐氏。
5、虞舜(yú shùn)
虞舜(约公元前2128年— 约公元前2025年):姚姓,有虞氏,名重华,字都君,谥曰“舜”,是中国上古时代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出生于诸冯(今山东诸城),治都蒲阪(今山西永济市) ,被后世尊为帝,列入“五帝”。史称帝舜、虞舜、舜帝,故后世以舜称之。
扩展资料
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被统称为五帝(中国上古杰出的五位部落首领)。
五帝,亦指五帝时代。原指五方上帝,后演变为上古时代中国传说中的五位部落首领,主要有三种说法,一说指黄帝、颛顼(zhuān xū)、帝喾(kù)、尧、舜。第二种说法指大皞(hào)伏羲、炎帝、黄帝、少皞(少昊)、颛顼。第三种说法指少皞(昊)、颛顼、高辛(帝喾)、尧、舜。
五帝时代的五位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因其伟大,被后世追尊为帝。指的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古代五帝介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帝有两个含义:第一种含义是人物合称,指上古时代中国传说中的五位部落首领,主要有三种说法,一说指黄帝、颛顼(zhuān xū)、帝喾(kù)、尧、舜。第二种说法指大皞(伏羲)、炎帝、黄帝、少皞(少昊)、颛顼。第三种说法指少昊(皞)、颛顼、高辛(帝喾)、尧、舜。
也指五帝时期。五帝有先天五帝和后天五帝之分。人们相信其死后亦成为神,辅佐昊天上帝和先天五帝统治五方。先天五帝在儒教和道教信仰中有不同的称呼。
人物合称
中国上古杰出的五位部落首领
“五帝”指的是谁?根据不同史料记载,有以下五种说法:
(1)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大戴礼记》《史记》);
(2)庖牺、神农、黄帝、尧、舜(《战国策》);
(3)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吕氏春秋》);
(4)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资治通鉴外纪》);
(5)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伪《尚书序》)。
五方上帝
五方上帝:中国神话中的五位上天神灵,又称“先天五帝”、“五方天帝”。即:
东郊青帝 配帝:伏羲 从祀官:句芒 从祀星:岁星 另有从祀:三辰、东方七宿
(代表:春天 神兽:青龙 五行:木)
南郊赤帝 配帝:神农氏 从祀官:祝融 从祀星:荧惑 另有从祀:三辰、南方七宿
(代表:夏天 神兽:朱雀 五行:火)
中郊黄帝 配帝:轩辕 从祀官:后土 从祀星:镇星
(神兽:黄龙五行:土)
西郊白帝 配帝:少昊 从祀官:蓐(rù)收 从祀星:太白 另有从祀:三辰、西方七宿
(代表:秋天 神兽:白虎 五行:金)
北郊黑帝 配帝:颛顼(zhuānxū) 从祀官:玄冥 从祀星:辰星 另有从祀:三辰、北方七宿
(代表:冬天 神兽:玄武 五行:水)
五显大帝
道教信仰的护法神,又称“华光大帝”、“马天君”。
五显大帝,又叫五圣大帝、五通大帝、华光菩萨等,为道家巫觋所祀之神;佛书则谓“华光如来”,俗称“五公菩萨”。
在客家民俗中他是由神到人,又由人到神和神灵。传说玉皇大帝封其为“玉封佛中上善王显头官大帝”,
并永镇中界,从此万民景仰,求男生男,求女得女,经商者外出获利,读书者金榜题名,农耕者五谷丰登,有求必应。江西寻乌县农村,每年农历九月二十八日五显大帝生日这天要举行隆重的庙会,为他祝寿,祈求风调雨顺,田禾大熟。而闽西永定县,五显大帝是财神,特别博得烟商们的虔诚礼拜。每月初一、十五,烟商们都要到设在南门的“五显庙”去焚香上供,每年正月十五至十八迎五显大帝,东西南北四大城门各迎一天。五显大帝回庙后,烟商仃又连忙挑了“五牲”(鸡、鸭、鱼、猪肉、牛肉)、香烛纸炮,赶到庙里去祭礼。
又有一说法为,五显大帝,又称华光大帝诞,全称五显华光大帝诞。诞期在农历九月二十八日。传说华光大帝是火神,有三只眼,故又称三眼华光,他喜欢玩火。一次因玩火烧了玉帝的九龙墩,玉帝大怒,设斋打醮斥令他每年八月初一由天上下凡。每年农历八、九月间,天气干燥,容易发生火灾;华光诞当天,即打醮结束那天,居民把易燃的木炭、纸屑等捆成一把,放置门口,由巫师、和尚挨家逐户收取,集中于纸船,投入江海中焚烧,称之为“送火灾船”。届时家家户户到火神华光大帝庙参拜,供奉柴、米、油、盐,以及元宝、香火等,祈求一年平安。当天还有一系列庆祝活动。供奉五显大帝神像,五通宫则演戏酬神。
供奉五显大帝的`有广东、台湾、澳门、江西和福建等地。农历九月二十八日各地参拜与庆祝五显大帝诞期的习俗基本相同。
台湾文献谓五行大帝,另称五显灵光大帝、五灵官大帝、五灵公大帝、灵光大帝、五显大帝。台湾民俗一书,亦谓五显大帝,又称五显灵官大帝、五显大帝及五行大帝。一为五显大帝,姓王名善、姓马名子贞、姓灵名耀、姓萧名“聪。明。正。直。德”五兄弟。应世显化:五显大帝华光天王佛在宋太祖年间(公元600多年),功成行满即皈依佛道,蒙玉皇上帝加封五显大帝华光天王为“玉封佛中上善五显头官大帝”。永镇中界,护国佑民,供人膜拜,显化救世,灵感非常,香火旺盛,求长寿得长寿,求富饶得富饶,万民求男生男,求女生女,买卖一本万利,读书者金榜题名,有求必应,无感不通,感显应验,永受祭享。
五帝:
黄帝:
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
颛顼(zhuān xū):
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姬姓,号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颛顼生子穷蝉是虞舜的天祖。后来的夏、楚都是他的子孙。
颛顼成为黄帝系下与帝喾并列两系中的一系,成为中华民族人文共祖之一。在流传下来神话传说中,颛顼是主管北方的天帝。
帝喾(kù):
高辛氏,名俊(一作夋,夔),出生于高辛(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据说是黄帝的曾孙,中华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是《山海经》里天帝帝俊的原型。
春秋战国后,被列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帝喾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根基,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周两朝先祖,帝挚、弃、契、帝尧之父。
尧:
姓伊祁,号放勋,古唐国人(今河北省保定市唐县)。
中国上古时期方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尧为帝喾之子,母为尧母庆都。十三岁封于陶(山西襄汾县陶寺乡),辅佐挚。十五岁,改封于平阳(今山西临汾),号为陶唐氏。
二十岁,尧代挚为天子,定都平阳。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后,尧老,舜代替尧执政,尧让位二十八年后死去,葬于谷林(山东省鄄城县)。尧从兄长帝挚那里继承帝位,并禅让于舜。
主要成就:完善政治,治理水患,制定历法
舜:
三皇五帝之一。舜,为四部落联盟首领,以受尧的“禅让”而称帝于天下,其国号为“有虞”,故号为“有虞氏帝舜”,后世以舜简称之,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
舜禅让王位给大禹传了十六字心传,即中华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中华心法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至高文化理论。
他不仅是中华道德的创始人之一,而且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奠基人。
“三皇五帝”包括:伏羲氏、神农氏、黄帝三皇;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五帝,是远古时代的。
三皇五帝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现在看来,他们都是部落首领,由于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导者。秦始皇为表示其地位之崇高无比,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
但是不同史家对"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义。三皇有八说,五帝有六说。具体三皇是谁,五帝是谁,存在多种说法。
基本上,无论是按照史书的记载,还是神话传说,都认为三皇所处的年代早于五帝的年代。大致上,三皇时代距今久远,或在四五千年至七八千年以前乃至更为久远,时间跨度亦可能很大;而五帝时代则距夏朝不远,在4000多年前。
扩展资料:
在中国最早的古史系统之古史传说中,三皇五帝广为流传,到秦或汉时期已有把三皇五帝之说载入史册。“皇”的原义还有“大”和“美”一说,不作名词用。战国末,因上帝的“帝”字被作为人主的称呼,遂用“皇”字来称上帝,如《楚辞》中的西皇、东皇、上皇等。
时又有天皇、地皇、泰皇之名,称为“三皇”。在《周礼》《吕氏春秋》与《庄子》中也始有指人主的“三皇五帝”,《管子》并对皇、帝、王、霸四者的不同意义作了解释,但都未实定其人名。
“帝”原指天帝,人间的“五帝”一词在孟子时尚未出现,他书中只提到“三王五霸”。《荀子》中才有“五帝”一词排在“三王”前,但无人名,只在其《议兵篇》中称尧、舜、禹、汤为“四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皇五帝
不是,夏朝之前的时期属于五帝时期。
五帝有两个含义:第一种含义是人物合称,指上古时代汉族传说中的五位部落首领,主要有三种说法,一说指黄帝、颛顼(zhuān xū)、帝喾(kù)、尧、舜。第二种说法指大皞(伏羲)、炎帝、黄帝、少皞(少昊)、颛顼。第三种说法指少昊(皞)、颛顼、高辛(帝喾)、尧、舜。
秦国原有四帝(白帝、青帝、黄帝、炎帝)崇拜,加上黑帝为五帝。第二种含义是指古代汉族神话中的五位天帝。即五方上帝,分别是中央上帝黄帝、东方上帝青帝(伏羲)、南方上帝赤帝(炎帝)、西方上帝白帝(少昊)、北方上帝黑帝(世称玄帝,即颛顼)。
也指五帝时期。五帝有先天五帝和后天五帝之分。人们相信其死后亦成为神,辅佐昊天上帝和先天五帝统治五方。先天五帝在儒教和道教信仰中有不同的称呼。
历史时期
五帝时代
公元前3076年-公元前2029年
这一时期,在位的君主有:
名 谥号 在位时间 备注
石年 炎帝
轩辕 黄帝
玄嚣 少昊
高阳 颛顼
高辛 帝喾
青阳 帝挚
陶唐 尧
有虞 舜
人物合称
中国上古杰出的五位部落首领“五帝”指的是谁?根据不同史料记载,有以下五种说法:
(1)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大戴礼记》《史记》);
(2)庖牺、神农、黄帝、尧、舜(《战国策》);
(3)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吕氏春秋》);
(4)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资治通鉴外纪》);
(5)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伪《尚书序》)。
注释:因为这些人根本就不是什么“帝”或“王”,他们仅是中国远古时期的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后人追尊他们为帝,所以会有诸多说法。
五帝时代:约公元前3076年至约公元前2029年。
新石器时代,是考古学家假定的一个时间区段,该时代概念大约从1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新石器时代指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这一名称是英国考古学家卢伯克于1865年首先提出的,这个时代在地质年代上已进入全新世,继旧石器时代之后,或经过中石器时代的过渡而发展起来,属于石器时代的后期。
新石器时代并不仅仅只是个时间区段概念,新石器时代和晚期智人出走非洲散布到全世界的过程有密切关系,晚期智人走出非洲之后石器的制作和早期智人差异很大,不再是数百万年以来一直未变过的简单打制切割用途,诞生了一系列种类繁多制作工艺和使用目的发生巨大的变化的新种类石器。
问题一:三皇五帝这个时代是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有没有准确的时间 连夏 这个朝代 是否真实存在都存疑呢 更何况三皇五帝了 ,多年前 中国搞“断代工程”也只凑出了商代,再往上真实整不出来了,没文字,没实物。
只能根据后来的书 钉个时间段,前提是还得就当他真实存在。
黄帝 少典子 前2697年~前2597年 在位101年
少昊 黄帝子 前2598年~前2525年 在位74年
颛顼 韩流子 前2514年~前2437年 在位78年
帝喾 少昊孙 前2436年~前2367年 在位70年
帝挚 帝喾子 前2366年~前2358年 在位9 年
唐尧 帝挚弟 前2357年~前2286年 在位72年
虞舜 瞽叟子 前2285年~前2225年 在位61年
问题二:三皇五帝是指谁,具体什么年代或什么时期? 三皇:女娲、伏羲、神农。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问题三:三皇五帝都是谁及在位时间 三皇:伏羲(前8000年―前7500年)神农(前2718―前2575年)轩辕(前2698―前2401年)
五帝:少昊(前2400年―2317年)颛顼(前2316年―前2239年)帝喾(前2238年―前2164年)尧(前2154年―前2086年)舜(前2085―前2032年
问题四:三皇五帝是什么朝代, 三皇五帝,含义有二:
1指历史人物。三皇,指天皇:伏羲,地皇:神农,人皇:轩辕。五帝,指金帝:颛顼,木帝:帝喾,水帝:尧,火帝:舜,土帝:大禹。
2指历史时期。即“三皇五帝时代”,又称“上古时代”、“远古时代”或“神话时代”。也可以简称为“三皇五帝”。三皇五帝率领民众开创了中华上古文明,近现代考古发现了大量与这一时期相对应的龙山文化遗址,证明三皇五帝时期确实存在。
问题五:三皇五帝都是谁?哪个最早? 三皇五帝历史上说法不一,但从历史功绩来看, 我个人认为:
三皇是
1、遂人氏,发明钻木取火,使人类方便地取得火种,使用火种。
2、伏羲氏,教人们盖房子,饲养牲畜。
3、神农氏,寻找五谷,教人们进行农耕。
五帝是
1、炎帝
2、黄帝
3、唐尧
4、虞舜
5、大禹
问题六:三皇五帝都活了多久 三皇:伏羲(前8000年―前7500年)神农(前2718―前2575年)轩辕(前2698―前2401年)
五帝:少昊(前2400年―2317年)颛顼(前2316年―前2239年)帝喾(前2238年―前2164年)尧(前2154年―前2086年)舜(前2085―前2032年
问题七:三皇五帝各都是什么时间出现的人 三皇时代距今久远,或在四五千年至七八千年以前乃至更为久远,时间跨度亦可能很大;而五帝时代则距夏朝不远,在4000多年前(摘自百度百科)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人)三皇伏羲、女娲、神农(神)
问题八:三皇五帝是那几位呢,比较公认的谢了…朝代在什么时候 关于三皇五帝有很多种说法我只说一种 三皇:伏羲、神农、黄帝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至于朝代嘛这些人都是上古的传说那个时候还没有朝代。那个时候的中国还是部落联盟制的。
问题九:三皇五帝都是谁啊?说的具体点好嘛?按先后顺序 三皇五帝
中国最早的古史系统。中国的古史传说中,到战国时期形成几种“五帝”说;战国末始有“三皇”一词,到汉代才形成几种置在五帝前的“三皇”说。
“皇”的原义是“大”和“美”,不作名词用。战国末,因上帝的“帝”字被作为人主的称呼,遂用“皇”字来称上帝,如《楚辞》中的西皇、东皇、上皇等。时又有天皇、地皇、泰皇之名,称为“三皇”。在《周礼》、《吕氏春秋》与《庄子》中也始有指人主的“三皇五帝”,《管子》并对皇、帝、王、霸四者的不同意义作了解释,但都未实定其人名。
汉代所定的人间历史上的“三皇”有五说:①《尚书大传》为燧人、伏羲、神农。《礼・含文嘉》、《春秋命历序》亦同此说而以燧人居中。②《春秋运斗枢》为伏羲、女娲、神农。③《礼・号谥记》为伏羲、祝融、神农。《孝经钩命决》引《礼》同此,但以祝融居末。④《白虎通》说为伏羲、神农、共工。⑤西汉末的《世经》所排古史系统,在黄帝和颛顼之间加有少昊金天氏,使战国时说的“五帝”中多了一帝。于是有人把原五帝之首的黄帝升为三皇,与伏羲、神农并列。首先是《礼・稽命徵》持此说,张衡上汉顺帝书及其后的皇甫谧《帝王世纪》亦从之。接着是伪《尚书序》宣扬此说,由于它的经书地位,从此伏羲、神农、黄帝成为中国历史中最古的三位帝王。其实上述诸说皆为西汉末以后纬书所编造的神话。
汉代仍传有天神中的三皇,西汉末纬书《春秋命历序》、《始学篇》等以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道教经典中的三皇分初、中、后三组:“初三皇”还具人形(一说他们分别有十二头、十一头、九头);“中三皇”则具人面蛇身或龙身,分别有十三头、十一头、九头(一说以中地皇为有巢氏、中人皇为燧人氏);“后三皇”中的“后王皇”人首蛇身,即伏羲,“后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娲,“后人皇”牛首人身,即神农。汉代画像石和帛画即多此形象。
“帝”原指天帝,人间的“五帝”一词在孟子时尚未出现,他书中只提到“三王五霸”。《荀子》中才有“五帝”一词排在“三王”前,但无人名,只在其《议兵篇》中称尧、舜、禹、汤为“四帝”。《孙子兵法》有“此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句,似亦有四帝、五帝之称(但梅尧臣谓此“帝”字系“军”之讹)。《管子》及《庄子》所屡称“三皇五帝”,也都未指实人名。其实,自西周至春秋战国时记载神话和历史传说文籍中,先后出现了很多古帝或宗神名号,大抵居西边的有黄帝、炎帝以及伯夷、共工、鲧、禹、四岳、稷(弃)、高圉、太王、玄嚣、f极、昌意、青阳等,居东边的有太、少昊挚、颛顼、高阳、高辛、尧、羿、浞、浇、俊(即舜、喾)、契、冥、上甲微等,地区未明的有帝鸿氏、缙云氏、金天氏、烈山氏、陶唐氏(前二者可能在西、后三者可能在东)等,由东而西的有伯翳、非子等,本在东而一部南移的有祝融即重黎,及其后裔八姓(如季连芈姓为楚祖)等等。《庄子・l箧》列举了古帝十二名及全书中屡次提到其他古帝,《六韬》列举了古帝十五名,《逸周书》所列古帝多达二十六名。由于战国后期五行说逐渐建立,凡事都要凑五为成数,于是在上述许多古帝王中,遂有罗列“五帝”的必要,并出现了下列五种五帝说。
①《五帝德》所说的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人。其说根据《国语・鲁语》对他们的赞誉而定。《帝系》为其编造了以黄帝为始祖的世系。《吕氏春秋》及《史记・五帝本纪》承用了此说。
②《战国策・赵策》与《易・系辞》提出的宓(伏羲)、神农、黄帝、尧、舜五人。《庄子》、《淮南子・淑真训》及《三统历》亦承此说。《通鉴外纪》反对三皇五帝说,但其所列最早的帝王仍是此五人。
③《吕氏春秋・十二纪》所载的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礼记・月令》亦同此说>>
问题十:什么是三皇五帝 中国历史的早期现在称为先秦时期,可以划分为皇、帝、王、霸四个时代。中国早期最高统治者称“皇”和“帝”,他们在位的时间就是中国开国之初,古人称之为“三皇五帝”时代。古人理解的“中国”具有“天地人”静态结构和“五行”运转模式。因此,“三皇”指天皇、地皇、人皇。“五帝”指木帝、火帝、土帝、金帝和水帝。后代学者习惯把个人推崇的古皇古帝人选放入以上八个“座位”中,于是就形成了不同的三皇五帝组合。田野考古学所见的中国各地文化面貌有史以来第一次趋同的时代就是“龙山文化时代”。中原龙山文化时代就是三皇五帝时代。
以上就是关于五帝是哪五帝全部的内容,包括:五帝是哪五帝、中国古代三皇五帝中的五帝是指哪五个皇帝、中国五帝时期有哪些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