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沃县的历史沿革

曲沃县的历史沿革,第1张

有众多古籍文献可考,曲沃为古晋都绛之所在地,其名始见于西周初期。我国古代辞书《尔稚》在《释氺》一章中记载,“沃泉悬出,悬出,下出也”,其中之“沃泉”古指由上向下流的泉水,“沃泉”处史学界考定为今天的曲沃县景明瀑布;东汉刘熙在《释名》一书中进一步作出解释,“水……悬出曰沃。水从上下,有所灌沃也。”;《诗经·唐风·扬之水》一篇中也写道,“扬之水,白石凿凿。素衣朱襮,从子于沃……扬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绣,从子于鹄”,诗中所描写的“沃”即指曲沃,“鹄”指今天的曲沃县安鹄村;叙述最为完整的是,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时任曲沃知县的湖南湘潭人士张坊主持修正的《曲沃县志》中称,“晋国以绛山为宗,绛水(今沸泉)出绛山之南,沸涌而东,西北经青玉峡,东流袱石罅至白石山,悬而为沃泉。又东折白水村,九曲而北入于浍、西流入汾。凡曲沃、新田两都襟带,皆此沃水之所潆洄盘旋也,是为曲沃命名之由。”几经史料佐证,不难看出,曲沃之名,源以“绛水”为根,“沃泉”为线,取其曲,取其沃,故名曲沃。

据《史记·晋世家》记载,周成王初立时,唐(今山西翼城、曲沃一带,为尧后裔)有乱,周公灭之。约周成王十年(公元前1054年),“成王与其弟叔虞戏,削桐叶为珪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遂封叔虞于唐地。这便是史学界所谓的“桐叶封唐”之由来。

公元前1020年前后,叔虞故,其子燮父继位,将国号改为晋,自号晋君,于晋水入浍之处建新都,取名曰翼(今曲沃县与翼城县接壤地带)。

西周穆王年间(约公元前10世纪),晋成侯徙都曲沃(今县城西南1公里处)。此间,历成、厉、靖、釐、献五世。

公元前811年,晋穆侯将国都迁于绛,后世称“故绛”(今曲沃县中东部和翼城县西部一带)。

公元前746年,穆侯之孙昭侯迁都于翼,公元前745年(周平王二十六年),封其叔成师(桓叔)于曲沃,号“沃国”。历桓叔、庄伯、武公三世,曲沃渐成为晋国当时的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公元前724年,曲沃庄伯入翼杀孝侯,晋立鄂侯于鄂(“鄂”指晋之别都,时间较短)。鄂侯6年死,哀侯复都翼。

公元前716年,曲沃武公姬称继位,史称晋武公。武公即位后,厉兵秣马,整经略武,实力大大增强,于公元前679年代晋成功,定都曲沃。

公元前669年,晋献公“聚邑曰绛”(此“绛”在原有“绛”的基础上扩大了范围,今天的曲沃约三分之二的地域在其内),次年迁都于此。历献、惠、怀、文、襄、灵、成7公。

公元前636年,晋献公二公子重耳即位,史称晋文公,定都曲沃(包括今天曲沃全境、翼城西部、侯马东部),自此拉开了晋国称霸150余年的恢宏巨幕。

公元前585年(简王元年),晋景公迁都新田,亦称绛,后世称“新绛”(今曲沃西、侯马东)。历景、厉、悼、平、昭、顷、定、出、哀、幽、烈、孝、静13公。

公元前376年(周安王二十六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曲沃属魏。

秦,置绛县,曲沃属之。

西汉,亦置绛县,属河东郡。

东汉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改绛县为绛邑县,仍属河东郡。

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改绛邑县为曲沃县,属正平郡,县名自此历代无更改。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废正平郡,曲沃县改属绛郡。十年后徙至今乐昌镇;唐朝时属绛州;宋朝时属绛州绛郡;金初属绛州,兴定初年属晋安府;元复属绛州,大德九年(公元1305年)改属平阳路;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属平阳府;清末属河东道;中华民国时期直属山西省;1949年属临汾专区;1954年属晋南专区。

1958年11月,撤县并入侯马市。

1963年5月,恢复曲沃县,县址驻侯马镇,仍属晋南专区。1970年属临汾地区。

1971年侯马市析出,恢复曲沃县,县政府驻城关,自此曲沃无变更。

明代遗存线刻“绛县师”石碑

明代线刻“绛县师”石碑系我国尊老爱老实物象征

打开电脑,在百度键入“绛老”词条搜索,与之相关的词章多到难以数计,可见“绛老”知名度之高,堪称高寿老人的专用热词。追根溯源,“绛老”发生地正是我省运城市的绛县。

感人故事源远流长

《春秋左传·鲁襄公三十年》(前543)载:“二月,癸未,晋悼夫人食舆人之城杞者。绛县人或年长矣,无子,而往与于食。有与疑年,使之年。曰:‘臣小人也,不知纪年。臣生之岁,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于今三之一也。’吏走问诸朝,师旷曰:‘鲁叔仲惠伯会郤成子于承匡之岁也。是岁也,狄伐鲁。叔孙庄叔于是乎败狄于咸,获长狄侨如及虺也豹也,而皆以名其子。七十三年矣。’史赵曰:‘亥有二首六身,下二如身,是其日数也。’士文伯曰:‘然则二万六千六百有六旬也。’赵孟问其县大夫,则其属也。召之,而谢过焉,曰:‘武不才,任君之大事,以晋国之多虞,不能由吾子,使吾子辱在泥涂久矣,武之罪也。敢谢不才。’遂仕之,使助为政。辞以老。与之田,使为君复陶,以为绛县师,而废其舆尉。”

将上文释义成现代文的意思是:“二月二十二日,晋悼公夫人请为婆家杞国筑城的民工吃饭,问一位老人的年纪,对方未直言,而是说出生那一年,是正月初一甲子日,已过了四百四十五个甲子日了,最末一个甲子日到今天正好是二十天。随行官吏算不出他的年龄,便回朝问博学的大夫师旷。师旷精确计算后答:“老人生于鲁国叔仲惠伯会郤成子的那一年(前616年,晋灵公五年),已活了26660天,满73岁了。”(古代以干支纪日,60天为一个甲子日,445个甲子日,共22670天,减去10天,等于26660天。总天数除以每年365天,等于73岁。)主持国政的正卿赵武非常佩服老人的学识和智慧,向其道歉,免除其徭役,聘其为绛地县师。从此,后人把德馨寿高的老者尊称为“绛老”或“绛人”“绛生”。唐代刘长卿《奉寄婺州李使君舍人》诗曰:“天清婺女出,土厚绛人多。”宋代秦观《代谢历日表》曰:“宣布诏条,预识金穰之岁;省观风俗,不疑绛老之年。”宋代苏辙《赠史文通奉议》诗之二曰:“早岁识岩客,近时逢绛生。”特别在故事发生地绛县,对“绛老”更是推崇之至,建亭立碑,以示纪念,载入历代县志,至今仍珍存着明代遗存的线刻“绛县师”石碑,成为我国尊老爱老的实物象征,绛县也因此被誉为“天下第一县”。

生态环境得天独厚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绛县位于我省南部,运城市东北端,素有“七山三岭一分川”之称。平均海拔约750米。县境东部和南部由长90多华里、纵深20多华里、总面积达670平方公里中条山环抱,属中条山国家森林公园境域,被郁郁葱葱的植被所覆盖,构成罕见的天然氧吧区域。绛县境内续鲁、磨里、里册、陈村、紫家、冷口等6条山峪里群峰耸峙、沟深峪长,晋水、涑水、浍水、沸水、绛水、洮水皆发源于此。水质清澈纯净,汇聚成涑水河、浍河、黑河、大交河4条平川季节性河流。在大交、横水等平川地区,星罗棋布着220处泉水,仅列入北魏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里的就有沸泉、贺水、范必、大郡、溢沟等5处。该县属于北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多风干燥,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晴朗,冬季严寒少雪。年平均气温117℃,地面温度135℃,年平均日照22811小时,无霜期平均为219天,非常适宜人类的繁衍生息。据绛县有关部门检测,截至2015年,绛县森林覆盖率358%,高出全国2166%的比率1414%;地下水的砷、镉、铬等30项含量均为合格,水质优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824%;全年二级空气质量标准天数超过运城市的平均水平。

绛县山川相宜,土地肥沃,水质优良,物产极为丰富。深山老林里遍布人参、鹿茸、麝香、党参、地黄、远志、柴胡、防风等野生药材;丘陵坡面长满山楂、樱桃、钙果、核桃、红枣、山葡萄等即食鲜果;阡陌田间出产麦、谷、豆、玉米、薯等五谷杂粮。这些纯天然物产均富含营养成份,长期享用自然有益于健体延寿。

老话讲:“人活七十古来稀。”而绛县却留下诸多高寿有为的事例。《史记》载:生于绛县尧寓村的帝尧活了118岁;春秋时,晋文公62岁才当上国君,由于其见多识广,又起用了狐偃、赵衰等一批与自己年龄相仿的老臣辅佐,短短8年就使晋国发展成中原霸主;乾隆版《平阳府志·卷之二十八方技》载:“曹鹤徵,绛县人,素性耿介,取舆不苟,家饶,偶遇异人授于针法,每日门聚百馀。病愈,毫不索谢,远来者或赠以酒食,坚介屡以金帛致谢,圣弗受。年九十八岁,面红须白,鹤发童颜,里中呼为曹神仙。”

自古至今,绛县的好山好水好产品闻名遐迩。据绛县有关部门统计,人均期望寿命比全国高16岁;80岁以上老人5000余名,占总人数的17%,比全国的14%高出03%。

优美的自然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得绛县成为人类繁衍生息的胜境宝地。

尊老风气世代相传

由于广受传统孝道文化的熏陶,尊老爱老的观念在绛县久以深入人心,也因而代有才人。晋国乐师、谋臣师旷(约前609-前527)年轻时入宫服务悼公、平公40年,赢得国君的高度尊敬和信任,在70高龄时,晋平公仍舍不得让他卸职。汉刘向《师旷劝学》载:“(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甲寅科状元、绛县籍张观(985-1050),德才兼备,深得仁宗信任,先后任太常丞、三司度支判官、知制诰、翰林学士、左司郎中、中丞、知府、同知枢密院事等要职,笃行于孝,在河南许川任知府时,上书皇帝,愿以官转授任州从事的父亲。宋真宗感念其诚,授其父亲为京官相府卿。父亲病故,张观哀伤之极,竟服孝而终。

清光绪《绛县志·人物》载:陈佐周,陈村里人,年十五,父所性卒,哀毁甚,非杖不起。事母,李氏不命之退而不敢退;母或谴责必跪受,汤药必亲尝。徒步百里延医,遇盗将杀之,忽虎出丛薄间,盗骇遁,虎亦逡巡去。母殁寝柩,次三年不入室。

在绛县,矗立着清道光年间建造的乔寺碑楼和南樊石牌坊。乔寺碑楼是周禄在的后代、亲眷、伙友、乡邻为其建造的功德碑楼;南樊石牌坊是贾宗洛为其祖李恭人建造的贞节坊。作为古代尊老敬老的实证,它们以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代以来,绛县尊老敬老的风气更是蔚然成风。县、镇、村每年都要表彰一批好媳妇、好婆婆,带动了全县社会风气的好转,连续多年荣获省、市综合治理先进县。

今年以来,绛县县委、县 响应山西省委“文化强省”和运城市委“古中国、新运城”的战略构想,充分利用独有的“绛老”人文资源,把建设长寿之乡列入“十三五”规划,并举全县之力开展“绛老”文化研究、优化生态环境、研制健康食品、发展养老事业,培育“绛老”旅游景区,把“绛老”文化发扬光大。

刘玉栋

明代遗存线刻“绛县师”石碑

明代线刻“绛县师”石碑系我国尊老爱老实物象征

打开电脑,在百度键入“绛老”词条搜索,与之相关的词章多到难以数计,可见“绛老”知名度之高,堪称高寿老人的专用热词。追根溯源,“绛老”发生地正是我省运城市的绛县。

感人故事源远流长

《春秋左传·鲁襄公三十年》(前543)载:“二月,癸未,晋悼夫人食舆人之城杞者。绛县人或年长矣,无子,而往与于食。有与疑年,使之年。曰:‘臣小人也,不知纪年。臣生之岁,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于今三之一也。’吏走问诸朝,师旷曰:‘鲁叔仲惠伯会郤成子于承匡之岁也。是岁也,狄伐鲁。叔孙庄叔于是乎败狄于咸,获长狄侨如及虺也豹也,而皆以名其子。七十三年矣。’史赵曰:‘亥有二首六身,下二如身,是其日数也。’士文伯曰:‘然则二万六千六百有六旬也。’赵孟问其县大夫,则其属也。召之,而谢过焉,曰:‘武不才,任君之大事,以晋国之多虞,不能由吾子,使吾子辱在泥涂久矣,武之罪也。敢谢不才。’遂仕之,使助为政。辞以老。与之田,使为君复陶,以为绛县师,而废其舆尉。”

将上文释义成现代文的意思是:“二月二十二日,晋悼公夫人请为婆家杞国筑城的民工吃饭,问一位老人的年纪,对方未直言,而是说出生那一年,是正月初一甲子日,已过了四百四十五个甲子日了,最末一个甲子日到今天正好是二十天。随行官吏算不出他的年龄,便回朝问博学的大夫师旷。师旷精确计算后答:“老人生于鲁国叔仲惠伯会郤成子的那一年(前616年,晋灵公五年),已活了26660天,满73岁了。”(古代以干支纪日,60天为一个甲子日,445个甲子日,共22670天,减去10天,等于26660天。总天数除以每年365天,等于73岁。)主持国政的正卿赵武非常佩服老人的学识和智慧,向其道歉,免除其徭役,聘其为绛地县师。从此,后人把德馨寿高的老者尊称为“绛老”或“绛人”“绛生”。唐代刘长卿《奉寄婺州李使君舍人》诗曰:“天清婺女出,土厚绛人多。”宋代秦观《代谢历日表》曰:“宣布诏条,预识金穰之岁;省观风俗,不疑绛老之年。”宋代苏辙《赠史文通奉议》诗之二曰:“早岁识岩客,近时逢绛生。”特别在故事发生地绛县,对“绛老”更是推崇之至,建亭立碑,以示纪念,载入历代县志,至今仍珍存着明代遗存的线刻“绛县师”石碑,成为我国尊老爱老的实物象征,绛县也因此被誉为“天下第一县”。

生态环境得天独厚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绛县位于我省南部,运城市东北端,素有“七山三岭一分川”之称。平均海拔约750米。县境东部和南部由长90多华里、纵深20多华里、总面积达670平方公里中条山环抱,属中条山国家森林公园境域,被郁郁葱葱的植被所覆盖,构成罕见的天然氧吧区域。绛县境内续鲁、磨里、里册、陈村、紫家、冷口等6条山峪里群峰耸峙、沟深峪长,晋水、涑水、浍水、沸水、绛水、洮水皆发源于此。水质清澈纯净,汇聚成涑水河、浍河、黑河、大交河4条平川季节性河流。在大交、横水等平川地区,星罗棋布着220处泉水,仅列入北魏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里的就有沸泉、贺水、范必、大郡、溢沟等5处。该县属于北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多风干燥,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晴朗,冬季严寒少雪。年平均气温117℃,地面温度135℃,年平均日照22811小时,无霜期平均为219天,非常适宜人类的繁衍生息。据绛县有关部门检测,截至2015年,绛县森林覆盖率358%,高出全国2166%的比率1414%;地下水的砷、镉、铬等30项含量均为合格,水质优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824%;全年二级空气质量标准天数超过运城市的平均水平。

绛县山川相宜,土地肥沃,水质优良,物产极为丰富。深山老林里遍布人参、鹿茸、麝香、党参、地黄、远志、柴胡、防风等野生药材;丘陵坡面长满山楂、樱桃、钙果、核桃、红枣、山葡萄等即食鲜果;阡陌田间出产麦、谷、豆、玉米、薯等五谷杂粮。这些纯天然物产均富含营养成份,长期享用自然有益于健体延寿。

老话讲:“人活七十古来稀。”而绛县却留下诸多高寿有为的事例。《史记》载:生于绛县尧寓村的帝尧活了118岁;春秋时,晋文公62岁才当上国君,由于其见多识广,又起用了狐偃、赵衰等一批与自己年龄相仿的老臣辅佐,短短8年就使晋国发展成中原霸主;乾隆版《平阳府志·卷之二十八方技》载:“曹鹤徵,绛县人,素性耿介,取舆不苟,家饶,偶遇异人授于针法,每日门聚百馀。病愈,毫不索谢,远来者或赠以酒食,坚介屡以金帛致谢,圣弗受。年九十八岁,面红须白,鹤发童颜,里中呼为曹神仙。”

自古至今,绛县的好山好水好产品闻名遐迩。据绛县有关部门统计,人均期望寿命比全国高16岁;80岁以上老人5000余名,占总人数的17%,比全国的14%高出03%。

优美的自然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得绛县成为人类繁衍生息的胜境宝地。

尊老风气世代相传

由于广受传统孝道文化的熏陶,尊老爱老的观念在绛县久以深入人心,也因而代有才人。晋国乐师、谋臣师旷(约前609-前527)年轻时入宫服务悼公、平公40年,赢得国君的高度尊敬和信任,在70高龄时,晋平公仍舍不得让他卸职。汉刘向《师旷劝学》载:“(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甲寅科状元、绛县籍张观(985-1050),德才兼备,深得仁宗信任,先后任太常丞、三司度支判官、知制诰、翰林学士、左司郎中、中丞、知府、同知枢密院事等要职,笃行于孝,在河南许川任知府时,上书皇帝,愿以官转授任州从事的父亲。宋真宗感念其诚,授其父亲为京官相府卿。父亲病故,张观哀伤之极,竟服孝而终。

清光绪《绛县志·人物》载:陈佐周,陈村里人,年十五,父所性卒,哀毁甚,非杖不起。事母,李氏不命之退而不敢退;母或谴责必跪受,汤药必亲尝。徒步百里延医,遇盗将杀之,忽虎出丛薄间,盗骇遁,虎亦逡巡去。母殁寝柩,次三年不入室。

在绛县,矗立着清道光年间建造的乔寺碑楼和南樊石牌坊。乔寺碑楼是周禄在的后代、亲眷、伙友、乡邻为其建造的功德碑楼;南樊石牌坊是贾宗洛为其祖李恭人建造的贞节坊。作为古代尊老敬老的实证,它们以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代以来,绛县尊老敬老的风气更是蔚然成风。县、镇、村每年都要表彰一批好媳妇、好婆婆,带动了全县社会风气的好转,连续多年荣获省、市综合治理先进县。

今年以来,绛县县委、县 响应山西省委“文化强省”和运城市委“古中国、新运城”的战略构想,充分利用独有的“绛老”人文资源,把建设长寿之乡列入“十三五”规划,并举全县之力开展“绛老”文化研究、优化生态环境、研制健康食品、发展养老事业,培育“绛老”旅游景区,把“绛老”文化发扬光大。

是同一个地方。百度百科,维基百科都已说明。

晋国之古曲沃地在今闻喜县,还是曲沃县,历来颇有争议;至今不但闻喜、曲沃两县仍争执不休,而且名家之著中持闻喜说的还大有人在。对这桩晋国史中的公案,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从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看古曲沃地在今曲沃县

《史记·晋世家》:“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毛诗·唐诗》有“成侯南徙,居曲沃。”从时间上推断,此曲沃地当在晋始封之领域,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见到成侯时扩张领土的记载。乾隆年间曲沃知县张坊考之曰:“晋国以绛山为宗,绛水出绛山之南,沸涌而东,西经青玉峡,东流伏石罅至白石山,悬而为沃泉(即,景明瀑布),又东经白水村,九曲而北于浍,罅西流汾。凡曲沃、新田两都襟带,皆此沃水之所潆洄盘旋,是为曲沃命名之由。”

曲沃地名的来历,是与其境内的“沃泉”有着直接关系的。“尔雅”所谓“沃泉悬出”。汉刘熙《释名》曰:“水从上下,有所灌沃也。”即指此水,史称绛水·沃泉,曲沃人至今仍称之为“曲泉”。而翻遍能见到所有的闻喜县志并没有这种关于曲沃地形地貌的记载。

从史料记载看古曲沃地在今曲沃县

张坊 《曲沃徵》:“今之沃犹古之沃也,何分于今古哉。新城为太子城,城乃今县治。故城在县西南二里,至今遗址宛然,即是晋成侯所徙之都,桓叔之封之国也。绛山不改,沃水常流,祖宗诸陵之魂魄,新城世子之英灵,千年如在,呼之可即出也。况其见于毛诗、春秋、国语、左传、史记、前汉书者原有一一确证,何尝有在今闻喜之疑据,及闻喜为今曲沃之明文也。”

最早提到古曲沃与闻喜有关系的是汉末汝阳的应劭,他在对《汉书·地理志》注解时认为:“闻喜,今曲沃,秦改为左邑,汉武帝于此闻南越破,改曰闻喜。”汉末以后的注疏、注解、索引,多以讹传讹,牵强附会,坚持这个观点。而闻喜县志持此说,始于明万历年间闻喜人李汝宽《曲沃辩》,直到1993年的闻喜县志仍以名人注疏为依据而持古曲沃为今闻喜说。实际上身为闻喜人氏,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深秀已经在《闻喜县志》光绪版所述的沿革中讲得很清楚。其论点主要有三:一是据柳宗元的考证“桐叶封弟”不可靠,晋国时,则县之为桐乡何以称焉,“大抵议论虽正事实未覆,及文人相通弊终不可据为典要也”;二是秦属河东郡东为桐乡县,西为左邑县,两县并列,汉武帝以桐乡改闻喜,则左邑县仍在也,而应劭则把两县并为一县于闻喜县下注曰:秦为左邑,“心计偶粗遂致读之者名实愈紊”;三是“又案班志曰:闻喜古曲沃。晋武公自晋阳徙此,唐撰晋书亦袭此语。后屡寻求始知,刘昭此注书欲以后书证前书之讹,特晋字下脱一阳字耳。昭若曰曲沃与晋阳相去六七百里则武公之非自晋阳徙也不必问己。又在绛县下自注曰,晋武公自曲沃徙此,是又以故绛为今日之绛县矣。非武公之好迁乃孟坚之多误也。”(《中国地方集成》卷60《闻喜县志》民国版)

查民国版《闻喜县志》古迹,仅有晋城,又名避暑城;清原城,晋蒐兵于清源;左邑城在县东三十里,晋武公自晋阳徙此,诗所谓从子于鹄是也。并无新城、下国之说。也没有其它晋国时期的古迹可考。我们在同期的曲沃县志,看看对 “新城”“下国”是如何解释的:“新城即今内城。左传:骊姬使言于献公。曰:曲沃君之宗也,宗邑无主,则民不威。若使太子主曲沃,可以威民。公说,使太子居之。闵公元年,公将上军,太子申生将下军灭耿,灭魏还,为太子城曲沃,号新城。僖公五年,太子自缢于新城,其祠墓在今治外城下西门外。”“下国,即沃国城。晋都古绛踞绛浍之源,沃居于下,故称下国。《左传》,晋侯改葬共太子,狐突适下国遇太子即此。其在新城西南。故曰新城西偏。(沃国,即曲沃古城——在县治西南二里,西周晋成侯徙曲沃。)(厉侯、靖侯、釐侯、献侯、五侯居此)。昭侯封成师于沃,即此。古鹄邑,在城南十里。唐风扬之水篇:从子于沃,从子于鹄。”《左传》曰:“沃曲治也,鹄曲沃邑也,今为安鹄等”(中国地方志集成卷49《曲沃县志》民国版)。从人物记载看,晋时,仅有程离字子华,面见昭喜侯一事。与曲沃县志中记载晋时众多的人物事件相差之多,无法比拟。

从考古发现看古曲沃地在今曲沃县

孙永和、张庆奎《古曲沃地域考析》(山西教育出版社《新田文化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9月第一版)一文指出,从1973年起考古工作者多次对距闻喜县城南5公里的上郭村古城遗址进行了调查发掘。从上郭村到村东北25公里许的丘家庄一带,是一处西周晚期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区。经过历年发掘,出土遗物较为丰富,有“荀侯匜、贮子匜、陈公孙檀父旅壶”“刖人守囿”车等重要青铜器,还在上郭村村北一所小学内发现一段城墙,有学者据此便认为该处为曲沃城。但细查出土铜器铭文,却难以发现与曲沃有明确和直接的关系。参加该处发掘的考古专家也认为:“推断这个城即曲沃古城,目前的考古资料难以说明问题,其次这里的遗址也有充分调查,而已发现的墓葬规模也远未达到公侯一级的标准。”但一点可以基本得到共识,这里就是秦汉时期的左邑县城。而且该文还指出,从考古结果可知,西周初期的文化遗存,主要分布在翼城、曲沃两县之内,又比较集中在翼城的翔山以西,曲沃的汾河以东,浍河以北,翼城、曲沃两县的崇山以南的长形地带。晋侯墓地所在的曲村·天马遗址,则是其中心。1980年以来该遗址发掘工作成果辉煌,已发掘墓葬千余座。根据调查和勘探得知,其春秋墓葬区埋葬总量可能超过2万座墓葬。这里当是目前所知规模最大的周代墓地,与闻喜境内发现的春秋时期遗址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摘自《山西日报》

       摘要:木有本,水有源,大千世界一切事物皆有其本源,而我们中国人素来自认为“龙子龙孙”、“龙的传人”,自然也有我们对于“龙”这种文献记载中的神物的崇拜的缘由。而本篇文章,就以周秦时代南越程溪浦口龙母豢龙的故事作为依据,通过对历代文献记载的辨析,论述历代南中国人与“龙”的特殊渊源及情结。

一、探寻“南龙”之源

(一) “南龙”何物

       所谓“南龙”,就是指中国南方地区传说中的龙,这是相对于北方地区传说中的龙而言的。在今天的中国,各地“龙”的形象大体一致,为集鹿角、驼头、蛇身、龟眼、鱼鳞、虎掌、鹰爪、牛耳、蜥腿于一体的神兽形象,这种龙形象最初源于中原地区,如河南省濮阳市就有距今六千多年的“中华第一龙”图腾文化,后来随着华夏文化圈的不断扩大,这种产自中原的龙形象逐渐传播到全国各地,所以就有了今天中国各地龙形象大体一致的结果。而据笔者考证,古代中国南方地区的龙形象与中国中原地区的龙形象是有所区别的,古代南方地区所说的龙实际上就是鳄鱼一类的生物。西汉《淮南子·原道训》载:“九疑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人民断发文身,以象麟虫。”唐朝《史记正义》载:“交趾周时为骆越,秦时曰西瓯,文身断发避龙。”也就是说,在远古时代的南越地区,越人“陆事寡而水事众”,他们生活中很多事都与水有关,而水里又有可以伤人的“麟虫”、“龙”,所以越人就断发、文身,身上纹满“龙”的图像,就像与水中的“龙”一样,“烂然成章以像龙子者,将避水神也”;这里的“麟虫”与“龙”,就是指远古时代鳄鱼一类的生物,因为这类生物大都潜伏于水中、很少在陆上伤人,所以平时经常要涉水的越人就干脆在身上纹出它们的图像,就如它们的儿子一样,以此来获取它们的好感、谋求不受他们的伤害。远古越人敬“龙”而远之、自认为“龙子”的心理,在古代南方地区一直传承,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等到秦朝统一南越后,越人的这种心理收到了来自中原的龙图腾文化的影响,开始发生质的改变,越人逐渐对“龙”产生爱意,并且以自诩“龙子”为荣,这是后来南中国人同样自认为“龙子龙孙”、“龙的传人”现象的重要原因。

(二)“龙母”何人

所谓“龙母”,就是指养育龙的老母亲,“龙母”既是古代中国南方地区越人养龙的第一人,也是古代中国南方地区越人的文化符号。在历史上,最早记载“龙母”的文献是晋朝《广州记》:“程溪浦口有蒲母养龙,列断其尾,因呼掘龙,时人见之,则土境大丰而利涉。”其次是南朝《南越志》:“昔有温氏媪者,端溪人也,居常涧中捕鱼以资日给。忽于水侧遇一卵,大如斗,乃将归,置器中。经十日许,有一物如守宫,长尺余,穿卵而出,因任其去留。稍长尺五,便能入水捕鱼,日得十余头。稍长二尺许,得鱼渐多。常游波中,萦回媪侧。媪后治鱼,误断其尾,遂逡巡而去。数年乃还。媪见其辉色炳耀,谓曰:‘龙子今复来也?’因盘旋游戏,亲驯如初。秦始皇闻之,曰:‘此龙子也,朕德之所致。’留使者以玄珪之礼聘媪。媪恋土,不以为乐,至始兴江,去端溪千余里,龙辄引船还,不逾夕至本所。如此数四,使者惧而止,卒不能召媪。媪殒,瘗于江阴,龙子常为大波至墓侧,策浪转沙以成坟。人谓之掘尾龙。今人为船为龙掘尾,即此也。”这两则文献记载的“蒲母”和“温氏媪”为同一人,相传她居住于程溪浦口,一天在水边拾得一卵,带回家中,一日有状如“守宫”的异物破卵而出,长大后就能为温媪捕鱼,一日异物被温媪误断其尾,于是在水中游离而去,数年才返回,温媪见其身耀光芒,知其是“龙”,于是便问道“龙子今复来也”,温媪与“龙”就这样又重新生活在一起,因为温媪和“龙”的感情深厚如母子,所以温媪也就被时人尊称为“龙母”了,这也是古代中国南方龙传说、龙母传说的最早版本。文献中的“守宫”,就是我们俗称的壁虎、四脚蛇、盐蛇,是蜥蜴的一种,文献云温媪所拾巨卵产“一物如守宫”,也就是后来温媪所称的“龙子”,这也说明文献中龙母温媪的“龙子”形象是由最初的“南龙”鳄鱼类生物形象演变的,由于文献出现于晋朝、南朝,所以这里的“龙”就是南北地区龙图腾文化交媾后的产物,既有其原生态特征,也有北方文化的影子。

(三)人龙传奇

       发生在程溪浦口的龙母豢龙的传说,在中国人与龙和谐共处的系列传说中独树一帜,谱写了人与自然共存史上的传奇。首先是该传说起源的地理位置特殊,它起源于周秦时代的南越之地,它是南中国土生土长的传说而不是外来传说,具有开辟南越地区文化的性质,此后南中国人自称为“龙子龙孙”、“龙的传人”也是名正言顺的;其次是该传说起源的时间敏感而特殊,整个龙母系列传说经历了从周末的分崩离析再到秦朝的春秋大一统的历程,它的深刻意义就体现于龙母传说从地方走向中央,只有大一统的时代才能出现大一统的神灵,因而龙母就是民间信仰的出现在秦朝大一统后的神灵,她俨然成为南越地区从混乱走向统一、从草昧走向开化的这样一个特殊的文化符号;最后是该传说还充分彰显了人伦道德、人道主义的精神,它有别于“批逆龙鳞”、“叶公好龙”式的以人、龙为儿戏的龙传说,而用龙母施恩、龙子报恩这样的最朴实无华的事迹来彰显仁道、孝思、良俗的精神,南越的龙母传说如同中原的三皇五帝传说一样,是能够构建一个地域的最初的道德框架的传说,它所彰显出来的精神就是南越地区最初的道德基石。

二、探析龙母文化之源

(一)龙母故里

       历史文献如《广州记》、《南越志》等记载龙母为“程溪浦口”、“端溪”人氏,可见这两处有文字记载的地方即是龙母故里,也是南中国最早版本龙传说起源的地方。实际上,文献记载的“程溪”是一条河流的名称,即是指今天广东省云浮市境内的降水河,“程溪浦口”就是指降水河的出水口处,专指降水河与西江汇流的一带地域的名称;而“端溪”,是指西汉时期设的端溪县,该县管辖范围包括今粤西大部分地区,其时程溪流域就在端溪县辖内,因而南朝文献又称龙母为端溪人。后晋《旧唐书》载:“都城,汉端溪县。东百步有程溪,亦名零溪,温妪养龙之溪也。”元朝《孝通庙记》载:“媪死,乡人葬之程之左澨、绛水之滨。”明嘉靖《德庆州志》载:“(州东)八十里曰灵溪水,一名程溪,源出新兴县,北流百余里,经儒林、富禄二里入于江。水口有石崖,高十余丈,水由此下,其势如降,故又名降水。古有温媪者居水口,没后著灵异,因祀之。故〈志〉云龙侧山间黄猿闻钟鼓声则出而取馂余果食之。”又载:“有黄猿,州程溪出。”明嘉靖《广东通志》载:“程溪之水出焉顾微<广州记>:‘程溪浦口有蒲母养龙,列断其尾,因呼掘龙,时人见之,则土境大丰而利涉。’乃古悦城县水曲也,一名灵溪水,水口有崖,高十余丈,水由此下,其势如峰。<州志>误以蒲为温氏。陈献章诗:‘山作旌幢拥,江絣镜面平。舟航乘晓发,云物入冬晴。鼓到江心绝,槎冲石角横。经过悦城曲,无语笑浮生。’”清乾隆《东安县志》载:“青旗山,在城东北六十里,开展若旗,横连蔽日。楚怀王时,龙母寄寓程溪,即其地也。后迁庙悦城,以此为照镜山。树林茂密,有三足鹿驯伏其中,官船至,辄先鸣。康熙癸巳岁,大饥,乡人诣庙乞以山木赈,许之,自是斧斤相寻,遂成濯濯云。”根据历朝历代充分的文献记载,可以准确认定,今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都杨镇降水村即龙母温媪故里无疑,这个区域是龙母毕生活动的地方,也是其豢龙、终老、归葬的地方,这里就是周秦龙母传说、龙母文化的源头。

(二)龙母身世

       有关龙母温媪的历史文献记载,均未提及其身世如何,即使偶尔提及也会写明“其先不可考”,文献一般称龙母为“蒲母”、“温媪”、“温妪”、“龙姥”,足见龙母是以一位年龄较大的寡妇的形象出现的,加上其本身又是周秦时代南越地区的普通女子,所以文献未提及其先人也是有道理的。而后世根据历史文献对龙母的不同称呼,就推论出龙母的不同姓氏,有以《广州记》称龙母为“蒲母”而推论龙母为蒲姓者(如明嘉靖《德庆州志》),有以《南越志》称龙母为“温媪”而推论龙母为温姓者(如明嘉靖《广东通志》);笔者认为,“蒲母”可能只是对在长满蒲草的江溆居住的老妇人的称呼,而“温媪”则是对温姓老妇人的称呼,当然,这些称呼都是后世文学作品的描述,不一定准确,或者历史上的龙母并未有任何姓氏称呼。另外,在后世的诸多文献中,对龙母身世的记载又有了各种形式上的丰富、完善,比如以龙母为孀妇、织布女等等,这些无非是后人对于“龙母”这个文化符号及历史人物形象所产生的臆测;如福建湄洲妈祖林氏一样,从最初的“女巫”形象,到后来的“都巡检季女”形象,到最后的“天上圣母”形象,这些只不过是后人对于先人的各类描述及幻想而已。

(三)龙母遗存

       龙母文化是指龙母传说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包括龙母次生态传说、龙母纪念场所、龙母信仰习俗等等,作为龙母文化起源地的都杨镇降水村,就有着前述的这类文化遗存。在龙母次生态传说方面,降水村有龙母驯鹿、龙母治水、龙母降潜牛、龙母点金鱼、龙母会八仙、龙母浴龙洞、龙母过铁场等传说;在龙母纪念场所方面,降水村有程溪祖庙、龙母墓、程溪河、青旗山、龙脊山等场所;在龙母信仰习俗方面,降水村有过龙母诞、过龙子诞、赛龙舟等习俗。这些与龙母传说息息相关的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征,最初起源于降水地区,后来通过西江水道传播到整个岭南地区乃至于海外,并在不同的地区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庞大的龙母文化圈。

三、探索龙母信仰之源

(一)图腾同异

龙母信仰,归根结底,是一种“母凭子贵,母以子尊”的信仰,该信仰既强调龙母为主神、龙子为次神,又强调龙母的神位及神力源于其豢养的龙子,所以龙母信仰本身是含有古代龙图腾崇拜的影子的。而提到古代龙图腾,又分为佛教龙神、普通蛟龙、纯水神龙、泛水神龙等几方面的龙系图腾。

1佛教龙神:顾名思义,这类龙是佛教经典中的龙神,这种龙在佛教中的地位并不高,一般是以诸阿罗汉中修行勇猛有最大力者、护法的形象出现的,所以才有“八部天龙”、“八大龙王”、“九龙浴佛”、“龙象”等说法,这类龙神一般为佛陀、菩萨、罗汉的护法,在民间并不会受到重视,更加不会引起一个地区的信仰。

2普通蛟龙:这类蛟龙一般为传说中江、海、湖、溪居住的生物,这类生物与其他生物无疑,并无什么过人的能力和神力,偶尔还会为祸人间,所以常常会有被人间法力高强者收服的情况,如民间有关禅宗六祖在韶关南华寺收服孽龙并将龙女带回新兴化作龙山温泉、端州知府包拯在龙河边收服孽龙的传说等,凡此种种,皆源于这类生物。

3纯水神龙:这类龙,为单纯的司水龙神,一般为传说中各地水域的水神,如四海龙王、泾河龙王、井龙王等等,这类龙一般有较规范的宗教编制,在引起一定区域的信仰,但这类信仰的影响力并不大,只能在小范围中发挥影响。

4泛水神龙:这类龙,为广泛意义的司水龙神,其本身带有神兽的影子,而且兼具呼风唤雨、祈福消灾的各种功能,而且其本身的神力不会局限于一个区域,而是可以出没在任何一个地方,所以这类龙能够在大范围中发挥大影响、形成庞大的信仰圈。

上述四大龙系图腾中,降水村崇拜的龙图腾就属于最后一种,这种图腾崇拜加上龙母传说的神圣光环,自然就衍生出独具特色的龙母信仰,形成了庞大的龙母信仰圈。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离降水村不远的六合村曾发掘出一座汉代墓葬,墓葬中出土的陪葬品带有鲜明的龙图腾崇拜现象,这就说明自秦汉以来都杨地区龙图腾信仰已经形成了,这与周秦时代龙母传说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地缘联系的。

(二)龙母信俗

       龙母信俗起源于秦汉年间,之后经过历了朝历代的丰富、完善,历时二千余年,长盛不衰。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七日和八月十三日的“龙母诞”以及七月廿一日的“龙子诞”期间,西江流域的善男信女都会到程溪祖庙贺诞,贺诞方式各种各样,有行香、舞狮、舞龙、设醮开坛、茶果值神、圣驾巡游、唱酬神歌、演酬神戏、放花炮、放香灯、摆米龙等等,每项活动都带有强烈的祈福祝圣色彩,每一个流程都与龙母信仰有关。两个“龙母诞”和一个“龙子诞”被善信统称为“程溪三诞”,每逢“三诞”期间,程溪祖庙里里外外都是人山人海、香火鼎盛、民俗活动纷呈,就连西江航道上的航船在途经程溪祖庙前的江面上时,也会鸣放鞭炮,以示庆贺,足见龙母信仰对岭南社会影响之深远。龙母信俗,俨然就是云浮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云浮的一张文化名片,岭南文化因为它的传承而更加丰富多彩。

(三)信仰分布

       龙母信仰起源地为都杨镇降水村,而在龙母身后两千多年间,龙母信仰早已分布神州大地,在远离降水的他乡落地生根。龙母信仰是水神信仰,因而该信仰分布的地区大多为水乡,如西江流域的南宁、梧州、肇庆、佛山、中山、广州、香港等城市,大多建有龙母庙,并且流传有龙母在当地显灵的传说,而这些传说又大都与水有关,这正是龙母水神信仰的具体体现。而在龙母故里云浮市本地,同样也有龙母信仰的密集分布,如铁场龙母庙、云雾山龙母庙、马王塘龙母庙、春岗山龙母庙、桐岗龙母庙、稔村龙母庙、湾中龙母庙、北区龙母庙、沙朗龙母凤庙、六都白马庙、连滩张公庙等等,这些都是以龙母为主神或次神的庙宇,每到龙母诞期间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民俗活动庆祝。另外,龙母信仰也有走陆路北上的,如韶关扶溪龙母庙、新余昌山庙等等,这两处庙宇均以龙母为主神、均始建于唐代,是目前所知较早的龙母信仰分布地,在传播龙母文化的事业上作出过特殊贡献。以上所列种种,均为降水龙母信仰的传播地,它们同奉都杨镇降水村为文化起源地,奉降水程溪祖庙为祖庭。

四、探讨龙母研究之源

(一)前人追述

对于龙母传说的研究,大概是自近代容肇祖始,此后几十年间,有不少民俗专家、学者也加入到龙母传说研究的行列中,他们对有关龙母传说的历史文献进行了研究,并得出相关结论,于是有大量研究龙母的文章面世;然而,大部分专家、学者研究的资料本身就是存在问题的,他们却以此为正统文献,并最终得出龙母是广西人、龙母是先秦百越女首领之类的结论,在笔者看来,这些结论下得未免为时过早、荒谬虚诞。在前人对龙母传说追述的文献中,以晋朝《广州记》、南朝《南越志》为正统,以后晋《旧唐书》、宋朝《太平寰宇记》为权威,以明嘉靖《德庆州志》及明嘉靖《广东通志》为客观。根据前述,《广州记》、《旧唐书》、《德庆州志》、《广东通志》均明确记载龙母是程溪(即降水)人,而《南越志》载龙母仙逝后葬于江阴,江阴即江南,因程溪在西江之南,故云,又《太平寰宇记》与《南越志》所载无异。由此可以确定,在大量有关龙母传说的历史文献中,龙母的籍贯、生活地、归葬地均在西江中游南岸程溪浦口,所有与此相悖的说法都是宋、明以后某些文人杜撰、曲解出来的谬说。

(二)异音杂说

       自宋、明以后,就开始出现有别于传统文献的异音杂说,别有用心地制造龙母是广西人、龙母在德庆悦城长大的谬论,对于这类谬论的出现及其荒谬之处,笔者在此前所撰《正本清源话龙母》一文中已有详细说明,此处不赘,而笔者想进行说明的,是“悦城龙母”一说。或者对龙母传说有所了解的人,都听说过“悦城龙母”,从而误以为龙母是今天肇庆市德庆县悦城镇人,其实这是错误的。唐、宋时期,的确有龙母生活于“悦城”一说,但此“悦城”非彼“悦城”,古人所说的“悦城”是指以“悦城”命名的城邑,而非今人以为的悦城镇,古代的降水地区同样属“悦城”管辖范围之内。唐《阅城君庙记》载:“姥温姓,阅城人也。阅城为秦南越邑,代谓之曰龙母。”可见,秦朝时已有“阅城”之邑,龙母就属于“阅城邑”人;刘宋以后,在西江流域相继设立乐城县、悦城县,当时该县的辖地忽大忽小、忽北忽南,最初县治在今高要区境内,而且有一段时间悦城县管辖范围还不包括今德庆县悦城镇,可见当时的“悦城”并不是仅限于今悦城镇范围,到唐代以后,悦城县的管辖范围还包括了今降水地区,因而唐、宋人追述龙母,偶尔会提到“悦城”。明朝成化年间,岭南大儒陈献章在程溪浦口外的西江上泛舟,写有《渡程溪》一诗,诗中有“经过悦城曲,无语笑浮生”一句,明嘉靖《广东通志》在记载程溪水况时便如此记录道:“程溪之水出焉顾微<广州记>:‘程溪浦口有蒲母养龙,列断其尾,因呼掘龙,时人见之,则土境大丰而利涉。’乃古悦城县水曲也,一名灵溪水,水口有崖,高十余丈,水由此下,其势如峰。<州志>误以蒲为温氏。陈献章诗:‘山作旌幢拥,江絣镜面平。舟航乘晓发,云物入冬晴。鼓到江心绝,槎冲石角横。经过悦城曲,无语笑浮生。”《广东通志》载程溪为“古悦城县水曲”,则说明此地即属古悦城县辖。又唐代《元和郡县图志》载:“程溪水,东去(悦城)县一百步。”此文献虽未注明当时的悦城县治在何地,或者在方位上表述有误,但仍能说明程溪在悦城县辖内。又明末清初《天下郡国利病书》载:“降水埠,在州东七十五里悦城乡,北岸近大河。”实际上降水埠所在地在明朝时已经属晋康乡,但此则文献仍载降水埠在悦城乡,则说明此地历史上曾属悦城管辖,正如同时代的《广东新语》载东安县青旗山属德庆州一样。直至清朝,德庆州官方修《德庆州志》时,仍在《州境总图》中描绘出西江南岸东安县洚水河(降水河),并用文字注明“洚水即程溪”,所以可以确定降水河即程溪、程溪曾属悦城县,因而“悦城龙母”一说实际上是历史的产物,而非今天大部分人所理解的意思。

(三)研究启示

       降水村作为龙母文化的起源地,却往往被研究龙母文化的学者们所忽视,这无疑是龙母文化研究事业之殇。最早关注并研究降水村龙母文化的学者应该是中山大学的李文博士,李博士曾在2005年时到降水村考察龙母文化,之后其在发表的《西江流域的人群流动与龙母神话》论文中写道:“在洚水临西江的岸边,有被当地人称为‘程溪庙’的旧址。2005年被村长领着去看的时候还见地基上供着香炉。当地一位宾姓的八十多岁的老人说,程溪庙里供的‘程溪娘娘’是龙母的大姑。”但遗憾的是,李博士并未发现降水村正是龙母文化起源地,反而是以降水村龙母文化作为悦城镇龙母文化的附属进行研究的,当然,其在论文中也并未对两地龙母文化产生时间的先后进行比较,也并未认定悦城镇就是龙母文化起源地。此后,也有不少学者开始陆续加入到研究降水村龙母文化的队伍,但大部分人仍然未能摆脱陈旧论调的阴影,仍然在清朝地方志书的谬说上进行研究、结论,最终得出的结果与真正的龙母文化是相去甚远。笔者认为,研究任何一种文化都必须秉承正本清源、去伪存真的学术精神,目光要长远、胸襟要广阔,要依史不依人,不能明知前人已误但仍在前人的错误上一错再错,用正确的历史观去面对所有的历史问题,只有如此,所得出的结论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结语:西江是一条充满母爱的江流,在西江上游贵州北盘江流域,就有遁水圣母养育竹王的传说,在西江中游广东程溪流域,就有龙母养育掘尾龙的传说,无论是“竹王”还是“掘尾龙”,他们都是无父无母的“江流儿”,都是被人间母亲养育后而成了人格化的存在、为人间做了不少好事,从而与其养母一道被后人尊为祖先神。二千多年前在程溪浦口上演的“人龙情未了”故事,成为此后二千多年间南中国人念念不忘的话题,通过一代代人的口耳相传,逐渐成为一种脍炙人口的传说,并形成独具特色的龙母文化圈。龙母传说的诞生,成功消除了南北信仰文化的隔阂,令到历代南中国人与“龙”之间产生了特殊的渊源和情结,同时也让历代南中国人以自称“龙子龙孙”、“龙的传人”为骄傲。

学魏之先,毕公高之後也。毕公高与周同姓。武王之伐纣,而高封於毕,於是为毕姓。其後绝封,为庶人,或在中国,或在夷狄。其苗裔曰毕万,事晋献公。

献公之十六年,赵夙为御,毕万为右,以伐霍、耿、魏,灭之。以耿封赵夙,以魏封毕万,为大夫。卜偃曰:“毕万之後必大矣,万,满数也;魏,大名也。以是始赏,天开之矣,天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今命之大,以从满数,其必有众。”初,毕万卜事晋,遇屯之比。辛廖占之,曰:“吉。屯固比入,吉孰大焉,其必蕃昌。”

毕万封十一年,晋献公卒,四子争更立,晋乱。而毕万之世弥大,从其国名为魏氏。生武子。魏武子以魏诸子事晋公子重耳。晋献公之二十一年,武子从重耳出亡。十九年反,重耳立为晋文公,而令魏武子袭魏氏之後封,列为大夫,治於魏。生悼子。

魏悼子徙治霍。生魏绛。

魏绛事晋悼公。悼公三年,会诸侯。悼公弟杨干乱行,魏绛僇辱杨干。悼公怒曰:“合诸侯以为荣,今辱吾弟!”将诛魏绛。或说悼公,悼公止。卒任魏绛政,使和戎、翟,戎、翟亲附。悼公之十一年,曰:“自吾用魏绛,八年之中,九合诸侯,戎、翟和,子之力也。”赐之乐,三让,然後受之。徙治安邑。魏绛卒,谥为昭子。生魏嬴。嬴生魏献子。

献子事晋昭公。昭公卒而六卿强,公室卑。

晋顷公之十二年,韩宣子老,魏献子为国政。晋宗室祁氏、羊舌氏相恶,六卿诛之,尽取其邑为十县,六卿各令其子为之大夫。献子与赵简子、中行文子、范献子并为晋卿。

其後十四岁而孔子相鲁。後四岁,赵简子以晋阳之乱也,而与韩、魏共攻范、中行氏。魏献子生魏侈。魏侈与赵鞅共攻范、中行氏。魏侈之孙曰魏桓子,与韩康子、赵襄子共伐灭知伯,分其地。

桓子之孙曰文侯都。魏文侯元年,秦灵公之元年也。与韩武子、赵桓子、周威王同时。

六年,城少梁。十三年,使子击围繁、庞,出其民。十六年,伐秦,筑临晋元里。

十七年,伐中山,使子击守之,赵仓唐傅之。子击逢文侯之师田子方於朝歌,引车避,下谒。田子方不为礼。子击因问曰:“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贫贱者,行不合,言不用,则去之楚、越,若脱躧然,奈何其同之哉!”子击不怿而去。西攻秦,至郑而还,筑雒阴、合阳。

二十二年,魏、赵、韩列为诸侯。二十四年,秦伐我,至阳狐。二十五年,子击生子罃。

文侯受子夏经艺,客段干木,过其闾,未尝不轼也。秦尝欲伐魏,或曰:“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文侯由此得誉於诸侯。

任西门豹守邺,而河内称治。

魏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教寡人曰‘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李克对曰:“臣闻之,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文侯曰:“先生临事勿让。”李克曰:“君不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寡人之相定矣。”李克趋而出,过翟璜之家。翟璜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李克曰:“魏成子为相矣。”翟璜忿然作色曰:“以耳目之所睹记,臣何负於魏成子西河之守,臣之所进也。君内以邺为忧,臣进西门豹。君谋欲伐中山,臣进乐羊。中山以拔,无使守之,臣进先生。君之子无傅,臣进屈侯鲋。臣何以负於魏成子!”李克曰:“且子之言克於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君问而置相‘非成则璜,二子何如’克对曰:‘君不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是以知魏成子之为相也。且子安得与魏成子比乎魏成子以食禄千锺,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子之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恶得与魏成子比也”翟璜逡巡再拜曰:“璜,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

二十六年,虢山崩,壅河。

三十二年,伐郑。城酸枣。败秦于注。三十五年,齐伐取我襄陵。三十六年,秦侵我阴晋。

三十八年,伐秦,败我武下,得其将识。是岁,文侯卒,子击立,是为武侯。

魏武侯元年,赵敬侯初立,公子朔为乱,不胜,奔魏,与魏袭邯郸,魏败而去。二年,城安邑、王垣。

七年,伐齐,至桑丘。九年,翟败我于浍。使吴起伐齐,至灵丘。齐威王初立。十一年,与韩、赵三分晋地,灭其後。十三年,秦献公县栎阳。十五年,败赵北蔺。

十六年,伐楚,取鲁阳。武侯卒,子罃立,是为惠王。

惠王元年,初,武侯卒也,子罃与公中缓争为太子。公孙颀自宋入赵,自赵入韩,谓韩懿侯曰:“魏罃与公中缓争为太子,君亦闻之乎今魏罃得王错,挟上党,固半国也。因而除之,破魏必矣,不可失也。”懿侯说,乃与赵成侯合军并兵以伐魏,战于浊泽,魏氏大败,魏君围。赵谓韩曰:“除魏君,立公中缓,割地而退,我且利。”韩曰:“不可。杀魏君,人必曰暴;割地而退,人必曰贪。不如两分之。魏分为两,不强於宋、卫,则我终无魏之患矣。”赵不听。韩不说,以其少卒夜去。惠王之所以身不死,国不分者,二家谋不和也。若从一家之谋,则魏必分矣。故曰“君终无适子,其国可破也”。

二年,魏败韩于马陵,败赵于怀。三年,齐败我观。五年,与韩会宅阳。城武堵。为秦所败。六年,伐取宋仪台。九年,伐败韩于浍。与秦战少梁,虏我将公孙痤,取庞。秦献公卒,子孝公立。

十年,伐取赵皮牢。彗星见。十二年,星昼坠,有声。

十四年,与赵会鄗。十五年,鲁、卫、宋、郑君来朝。十六年,与秦孝公会杜平。侵宋黄池,宋复取之。

十七年,与秦战元里,秦取我少梁。围赵邯郸。十八年,拔邯郸。赵请救于齐,齐使田忌、孙膑救赵,败魏桂陵。十九年,诸侯围我襄陵。筑长城,塞固阳。

二十年,归赵邯郸,与盟漳水上。二十一年,与秦会彤。赵成侯卒。二十八年,齐威王卒。中山君相魏。

三十年,魏伐赵,赵告急齐。齐宣王用孙子计,救赵击魏。魏遂大兴师,使庞涓将,而令太子申为上将军。过外黄,外黄徐子谓太子曰:“臣有百战百胜之术。”太子曰:“可得闻乎”客曰:“固愿效之。”曰:“太子自将攻齐,大胜并莒,则富不过有魏,贵不益为王。若战不胜齐,则万世无魏矣。此臣之百战百胜之术也。”太子曰:“诺,请必从公之言而还矣。”客曰:“太子虽欲还,不得矣。彼劝太子战攻,欲啜汁者众。太子虽欲还,恐不得矣。”太子因欲还,其御曰:“将出而还,与北同。”太子果与齐人战,败於马陵。齐虏魏太子申,杀将军涓,军遂大破。

三十一年,秦、赵、齐共伐我,秦将商君诈我将军公子卬而袭夺其军,破之。秦用商君,东地至河,而齐、赵数破我,安邑近秦,於是徙治大梁。以公子赫为太子。

三十三年,秦孝公卒,商君亡秦归魏,魏怒,不入。三十五年,与齐宣王会平阿南。

惠王数被於军旅,卑礼厚币以招贤者。邹衍、淳于髡、孟轲皆至梁。梁惠王曰:“寡人不佞,兵三折於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利吾国”孟轲曰:“君不可以言利若是。夫君欲利则大夫欲利,大夫欲利则庶人欲利,上下争利,国则危矣。为人君,仁义而已矣,何以利为!”

三十六年,复与齐王会甄。是岁,惠王卒,子襄王立。襄王元年,与诸侯会徐州,相王也。追尊父惠王为王。

五年,秦败我龙贾军四万五千于雕阴,围我焦、曲沃。予秦河西之地。

六年,与秦会应。秦取我汾阴、皮氏、焦。魏伐楚,败之陉山。七年,魏尽入上郡于秦。秦降我蒲阳。八年,秦归我焦、曲沃。

十二年,楚败我襄陵。诸侯执政与秦相张仪会齧桑。十三年,张仪相魏。魏有女子化为丈夫。秦取我曲沃、平周。十六年,襄王卒,子哀王立。张仪复归秦。

哀王元年,五国共攻秦,不胜而去。

二年,齐败我观津。五年,秦使樗里子伐取我曲沃,走犀首岸门。六年,秦来立公子政为太子。与秦会临晋。七年,攻齐。与秦伐燕。

八年,伐卫,拔列城二。卫君患之。如耳见卫君曰:“请罢魏兵,免成陵君可乎”卫君曰:“先生果能,孤请世世以卫事先生。”如耳见成陵君曰:“昔者魏伐赵,断羊肠,拔阏与,约斩赵,赵分而为二,所以不亡者,魏为从主也。今卫已迫亡,将西请事於秦。与其以秦卫,不如以魏卫,卫之德魏必终无穷。”成陵君曰:“诺。”如耳见魏王曰:“臣有谒於卫。卫故周室之别也,其称小国,多宝器。今国迫於难而宝器不出者,其心以为攻卫卫不以王为主,故宝器虽出必不入於王也。臣窃料之,先言卫者必受卫者也。”如耳出,成陵君入,以其言见魏王。魏王听其说,罢其兵,免成陵君,终身不见。

九年,与秦王会临晋。张仪、魏章皆归于魏。魏相田需死,楚害张仪、犀首、薛公。楚相昭鱼谓苏代曰:“田需死,吾恐张仪、犀首、薛公有一人相魏者也。”代曰:“然相者欲谁而君便之”昭鱼曰:“吾欲太子之自相也。”代曰:“请为君北,必相之。”昭鱼曰:“奈何”对曰:“君其为梁王,代请说君。”昭鱼曰:“奈何”对曰:“代也从楚来,昭鱼甚忧,曰:‘田需死,吾恐张仪、犀首、薛公有一人相魏者也。’代曰:‘梁王,长主也,必不相张仪。张仪相,必右秦而左魏。犀首相,必右韩而左魏。薛公相,必右齐而左魏。梁王,长主也,必不便也。’王曰:‘然则寡人孰相’代曰:‘莫若太子之自相。太子之自相,是三人者皆以太子为非常相也,皆将务以其国事魏,欲得丞相玺也。以魏之强,而三万乘之国辅之,魏必安矣。故曰莫若太子之自相也。’”遂北见梁王,以此告之。太子果相魏。

十年,张仪死。十一年,与秦武王会应。十二年,太子朝於秦。秦来伐我皮氏,未拔而解。十四年,秦来归武王后。十六年,秦拔我蒲反、阳晋、封陵。十七年,与秦会临晋。秦予我蒲反。十八年,与秦伐楚。二十一年,与齐、韩共败秦军函谷。

二十三年,秦复予我河外及封陵为和。哀王卒,子昭王立。

昭王元年,秦拔我襄城。二年,与秦战,我不利。三年,佐韩攻秦,秦将白起败我军伊阙二十四万。六年,予秦河东地方四百里。芒卯以诈重。七年,秦拔我城大小六十一。八年,秦昭王为西帝,齐湣王为东帝,月馀,皆复称王归帝。九年,秦拔我新垣、曲阳之城。

十年,齐灭宋,宋王死我温。十二年,与秦、赵、韩、燕共伐齐,败之济西,湣王出亡。燕独入临菑。与秦王会西周。

十三年,秦拔我安城。兵到大梁,去。十八年,秦拔郢,楚王徙陈。十九年,昭王卒,子安釐王立。

安釐王元年,秦拔我两城。二年,又拔我二城,军大梁下,韩来救,予秦温以和。三年,秦拔我四城,斩首四万。四年,秦破我及韩、赵,杀十五万人,走我将芒卯。魏将段干子请予秦南阳以和。苏代谓魏王曰:“欲玺者段干子也,欲地者秦也。今王使欲地者制玺,使欲玺者制地,魏氏地不尽则不知已。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王曰:“是则然也。虽然,事始已行,不可更矣。”对曰:“王独不见夫博之所以贵枭者,便则食,不便则止矣。今王曰‘事始已行,不可更’,是何王之用智不如用枭也”

九年,秦拔我怀。十年,秦太子外质於魏死。十一年,秦拔我郪丘。

秦昭王谓左右曰:“今时韩、魏与始孰强”对曰:“不如始强。”王曰:“今时如耳、魏齐与孟尝、芒卯孰贤”对曰:“不如。”王曰:“以孟尝、芒卯之贤,率强韩、魏以攻秦,犹无奈寡人何也。今以无能之如耳、魏齐而率弱韩、魏以伐秦,其无奈寡人何亦明矣。”左右皆曰:“甚然。”中旗冯琴而对曰:“王之料天下过矣。当晋六卿之时,知氏最强,灭范、中行,又率韩、魏之兵以围赵襄子於晋阳,决晋水以灌晋阳之城,不湛者三版。知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为参乘。知伯曰:‘吾始不知水之可以亡人之国也,乃今知之。’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魏桓子肘韩康子,韩康子履魏桓子,肘足接於车上,而知氏地分,身死国亡,为天下笑。今秦兵虽强,不能过知氏;韩、魏虽弱,尚贤其在晋阳之下也。此方其用肘足之时也,愿王之勿易也!”於是秦王恐。

齐、楚相约而攻魏,魏使人求救於秦,冠盖相望也,而秦救不至。魏人有唐雎者,年九十馀矣,谓魏王曰:“老臣请西说秦王,令兵先臣出。”魏王再拜,遂约车而遣之。唐雎到,入见秦王。秦王曰:“丈人芒然乃远至此,甚苦矣!夫魏之来求救数矣,寡人知魏之急已。”唐雎对曰:“大王已知魏之急而救不发者,臣窃以为用策之臣无任矣。夫魏,一万乘之国也,然所以西面而事秦,称东藩,受冠带,祠春秋者,以秦之强足以为与也。今齐、楚之兵已合於魏郊矣,而秦救不发,亦将赖其未急也。使之大急,彼且割地而约从,王尚何救焉必待其急而救之,是失一东藩之魏而强二敌之齐、楚,则王何利焉”於是秦昭王遽为发兵救魏。魏氏复定。

赵使人谓魏王曰:“为我杀范痤,吾请献七十里之地。”魏王曰:“诺。”使吏捕之,围而未杀。痤因上屋骑危,谓使者曰:“与其以死痤市,不如以生痤市。有如痤死,赵不予王地,则王将奈何故不若与先定割地,然後杀痤。”魏王曰:“善。”痤因上书信陵君曰:“痤,故魏之免相也,赵以地杀痤而魏王听之,有如强秦亦将袭赵之欲,则君且奈何”信陵君言於王而出之。

魏王以秦救之故,欲亲秦而伐韩,以求故地。无忌谓魏王曰:

秦与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无信,不识礼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此天下之所识也,非有所施厚积德也。故太后母也,而以忧死;穰侯舅也,功莫大焉,而竟逐之;两弟无罪,而再夺之国。此於亲戚若此,而况於仇雠之国乎今王与秦共伐韩而益近秦患,臣甚惑之。而王不识则不明,群臣莫以闻则不忠。

今韩氏以一女子奉一弱主,内有大乱,外交强秦魏之兵,王以为不亡乎韩亡,秦有郑地,与大梁邺,王以为安乎王欲得故地,今负强秦之亲,王以为利乎

秦非无事之国也,韩亡之後必将更事,更事必就易与利,就易与利必不伐楚与赵矣。是何也夫越山逾河,绝韩上党而攻强赵,是复阏与之事,秦必不为也。若道河内,倍邺、朝歌,绝漳滏水,与赵兵决於邯郸之郊,是知伯之祸也,秦又不敢。伐楚,道涉谷,行三千里。而攻冥阸之塞,所行甚远,所攻甚难,秦又不为也。若道河外,倍大梁,右上蔡、召陵,与楚兵决於陈郊,秦又不敢。故曰秦必不伐楚与赵矣,又不攻卫与齐矣。

夫韩亡之後,兵出之日,非魏无攻已。秦固有怀、茅、邢丘,城垝津以临河内,河内共、汲。必危;有郑地,得垣雍,决荧泽水灌大梁,大梁必亡。王之使者出过而恶安陵氏於秦,秦之欲诛之久矣。秦叶阳、昆阳与舞阳邻,听使者之恶之,随安陵氏而亡之,绕舞阳之北,以东临许,南国必危,国无害乎

夫憎韩不爱安陵氏可也,夫不患秦之不爱南国非也。异日者,秦在河西晋,国去梁千里,有河山以阑之,有周韩以间之。从林乡军以至于今,秦七攻魏,五入囿中,边城尽拔,文台堕,垂都焚,林木伐,麋鹿尽,而国继以围。又长驱梁北,东至陶卫之郊,北至平监。所亡於秦者,山南山北,河外河内,大县数十,名都数百。秦乃在河西晋,去梁千里,而祸若是矣,又况於使秦无韩,有郑地,无河山而阑之,无周韩而间之,去大梁百里,祸必由此矣。

异日者,从之不成也,楚、魏疑而韩不可得也。今韩受兵三年,秦桡之以讲,识亡不听,投质於赵,请为天下雁行顿刃,楚、赵必集兵,皆识秦之欲无穷也,非尽亡天下之国而臣海内,必不休矣。是故臣愿以从事王,王速受楚赵之约,而挟韩之质以存韩,而求故地,韩必效之。此士民不劳而故地得,其功多於与秦共伐韩,而又与强秦邻之祸也。

夫存韩安魏而利天下,此亦王之天时已。通韩上党於共、甯,使道安成,出入赋之,是魏重质韩以其上党也。今有其赋,足以富国。韩必德魏爱魏重魏畏魏,韩必不敢反魏,是韩则魏之县也。魏得韩以为县,卫、大梁、河外必安矣。今不存韩,二周、安陵必危,楚、赵大破,卫、齐甚畏,天下西乡而驰秦入朝而为臣不久矣。

二十年,秦围邯郸,信陵君无忌矫夺将军晋鄙兵以救赵,赵得全。无忌因留赵。二十六年,秦昭王卒。

三十年,无忌归魏,率五国兵攻秦,败之河外,走蒙骜。魏太子增质於秦,秦怒,欲囚魏太子增。或为增谓秦王曰:“公孙喜固谓魏相曰‘请以魏疾击秦,秦王怒,必囚增。魏王又怒,击秦,秦必伤’。今王囚增,是喜之计中也。故不若贵增而合魏,以疑之於齐、韩。”秦乃止增。

三十一年,秦王政初立。三十四年,安釐王卒,太子增立,是为景湣王。信陵君无忌卒。

景湣王元年,秦拔我二十城,以为秦东郡。二年,秦拔我朝歌。卫徙野王。三年,秦拔我汲。五年,秦拔我垣、蒲阳、衍。十五年,景湣王卒,子王假立。

王假元年,燕太子丹使荆轲刺秦王,秦王觉之。三年,秦灌大梁,虏王假,遂灭魏以为郡县。

太史公曰:吾适故大梁之墟,墟中人曰:“秦之破梁,引河沟而灌大梁,三月城坏,王请降,遂灭魏。”说者皆曰魏以不用信陵君故,国削弱至於亡,余以为不然。天方令秦平海内,其业未成,魏虽得阿衡之佐,曷益乎

地腹的解释

(1)犹言内地,腹地。《书·禹贡》“北过 降水 , 至于 大陆” 汉 郑玄 注:“《地说》云: 大河 东北流,过 绛水 千里,至大陆,为地腹。”《河图绛象》:“ 河 导 昆仑 ,名地首……东流至 绛水 ,千里至大陆,名地腹。” (2)指大地的深处。 明 袁宏道 《 玉京 洞》诗:“深如谷,高如屋。穴云心,穿地腹。”

词语分解

地的解释 地 ì 人类生长活动的 所在 :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 之一 )。地心说。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 江河 、 湖泊 的部分:陆地。地下。 地球表面的 土壤 :土地。田地。地政。 地主 。 地球上的 腹的解释 腹 ù 一般指人和脊椎 动物 躯干的一部分, 介于 胸和骨盆 之间 ,包括“腹壁”、“腹腔”及内脏(通常称“肚子”):腹部。腹膜。腹水。腹泻。腹疾。心腹(喻极 亲近 的人)。腹稿。腹诽(指口里不说而心里不以为然。亦作

沱江的历史和地理

沱江的发源地,是四川盆地西北缘的九顶山,又名茶坪山。这座山里的东、中、西三处分别流出许多溪流,逐渐汇成三条较大的支流:西边一条湔江,长139公里;中间一条石亭江,长141公里,东边一条绵远河,长180公里;它们汇合在金堂赵镇附近,才正式成为沱江干流。因为绵远河最长,所以现在把它定为沱江的正源,另外两条上源支流就算旁支。

沱江上源的三支,很早就受到人们的注目。中国正史中最古老而又系统的地志——《汉书·地理志》中,就记载了它们的情况。当时湔江称为湔水,出自绵县玉垒山;石亭江称为雒水,出自雒县章山;绵远河称为绵水,出自绵竹县紫岩山。这三条河从深山走出的地方,都形成比较大的冲积扇,我们的祖先们就模仿岷江都江堰那样,让水流象一把摺扇似的分成许多股,化为引水灌溉的水利工程。湔江山出口处名堂叫堋口,在历史上水流曾被一分为二、一分为三,最多时竟一分为九;清末民初就建有湔江堰;石亭江出山口处名叫高景关,清代就将水流引作三股,建成朱家堰、李家堰、火烧堰,民国时合称朱李火堰,绵远河出山口处名叫汉旺场,清代形成绵江堰,以后发展为官渠堰、宋家堰、硼砂堰,民国时合称官宋硼堰。这些引水渠,与平原上的河道差别不大,经常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变化多端,与现代引水工程有很大的不同。

本来,一条江河总有它自己的流域。所谓流域,是指这个区域里的水流,全都汇集到这条河里去,因而流域的周边,总是被连绵不断的分水岭所包围着。沱江西北的九顶山,分水岭很分明,东北有绵竹与安县分界线上的山冈一直延伸到德阳罗江,与龙泉山脊相连,再向南伸往乐至、安岳、大足、荣昌,把沱江与涪江水系隔开,分水岭也很清楚;但西南方的成都平原上,由于地势平坦,分水岭不够分明,留下一个大缺口。两千多年前兴修都江堰引水干渠时,自西向东开了几条人工河道,其中最主要的两条,是蒲阳河的下段青白江和柏条河的下段毗河,它们在金堂赵镇汇入沱江;于是就把岷江的水,源源不断地送到沱江里来,使沱江成为混血儿。而沱江流域的北部西缘,这张大口,使“流域”这个概念受到了大大的冲击。

四川许多树枝状的河流,上源经常是三股,好象三叉戟一般。本来沱江上源也是一把三叉戟,但西边又从岷江射来两股箭,使它变成五大股。它们从东到西是绵远河、石亭江、湔江、青白江、毗河,其中前三条是纯种,后两条是异族,最后汇合到一个大家庭里,江名也就定为沱江。这时,它遇到了横梗在面前的龙泉山,就一穿而过,形成一道名叫金堂峡的知名峡谷。有些地理书,怕读者弄昏了头脑,在讲到沱江时往往只从金堂峡谈起,避开了水源杂交的上一段。

古往今年,沱江的上源五支有许多不同名字,如毗河又叫郫河、毗桥河和前江,湔江又叫半淙水和中江;石亭江又叫妥江、沉犀江和后江,绵远河又叫绵阳河。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下不少传说。毗河流域里的新都繁阳山,据说是汉代道教天师张道陵修炼的地方,上面还有浴丹池、通仙井和麻枯洞;石亭江南边七里,有着东汉孝子姜诗的家。姜诗的老母爱喝石亭江的水,因为那水甘洌可口;爱吃石亭江的鱼,因为那鱼鲜美无比。姜诗夫妇每天总让小儿去挑水捕鱼,供奉老母。有一天,这可怜的孩子失足落水,淹死在石亭江中,姜诗夫妇忍住悲痛,瞒着母亲,亲自挑水供水供鱼的重担,只说儿子到成都求学去了。到了冬天,还假装缝制棉衣,送往成都,实际上是把棉衣和泪水一齐抛向江里。姜诗夫妇的孝心,终于感动了上帝,他家门口忽然涌出一股清泉,味道和石亭江一样的甘甜,每天早晨,泉水里还蹦出一对鲤鱼,让姜诗维持母孝之道。至今,这个孝泉还在,但鲤鱼早已没有,泉池周围形成了一个大集镇,名叫孝泉镇。

沱江在金堂峡河段:古代称为金堂江,以下又称中江。过了金堂峡,进入汉代叫做牛县的简阳,所以江名又称牛水或牛江,唐代那里又称雁水或雁江。接着,江流通过资阳、资中县境,古代又有资江之名。资中县东南江边有个唐明渡,相传安禄山造反时,是唐明皇带着杨贵妃逃亡摆渡的地方,这段江流又称珠江。接着,沱江又流过内江,包围城市绕了半圈,留下李白的著名诗句。接着流过富顺县,那里的江名又称金川,宋代方志上称力釜川,釜就是锅,说江流环绕县城,很象一口锅。沱江两岸崩落的大石留在江心里,叫作“三台七曜石”,实际上那是七块巨石分为两层,也算是古代的一处名胜。接着,江流到达泸州,汇入长江,在泸州那里,晋代《华阳国志》提到江中有“大阙、小阙”,那可能呈十分巨大的礁石。相传沱江汇入长江之处,江面十分宽阔,夏天涨起了洪水,“两江环合,弥漫浩渺”,好象大海一般,泸州人把这种景色称为“海观”,而且曾在江边盖起了一座海观楼。据说《封神榜》里的周朝大官尹吉甫就生在那里。尹吉甫的儿子尹伯奇,因为忍受不了后母的虐待,曾在山腰一块大石上作曲弹琴,抒发心中的悲愤,最后跳进江中自尽。那块石头后来称为抚琴台。由于诸葛亮《出师表》里有“五月渡泸”这句话,于是后人在泸州江边上修起了一座渡泸亭。东面的堡子山,又称得功山,相传是诸葛亮渡江前扎营的地方,山下有条小溪,名叫马谡溪,相传马谡的部队就驻扎在那里。不过,从宋代起,考古家们研究过孔明渡泸的地方,大家都认为他渡的是金沙江,而不是这条沱江。

现在再从沱江干流转到它的支流。

沱江最大的几条支流:发源于简阳东境龙泉山的绛溪河,古称绛水、赤水,长75公里,在简阳县城处从右岸汇入沱江:发源于金堂东南龙泉山的资水河,又名阳化河,古称资溪,长114公里,在资阳县北昆仑渡从左岸汇入沱江,发源于仁寿县北境龙泉山的球队溪河,古称珠溪,长140公里,在资中县球溪口从右岸汇入沱江,发源于安岳西境山丘的蒙溪河,古称大蒙溪水,长120公里,在资中县东南蒙溪口从左岸汇入沱江;发源于安岳县南山丘的大清流河,古称清流溪、玉带溪,长122公里,在江内县郭北乡从左岸汇入沱江,发源于荣县北境尖山子的釜溪河,上游称荣溪河、旭水河,到自贡又称盐井河,古称荣溪、荣川,长146公里,在富顺邓井关从右岸汇入沱江,发源于大足县北境山丘的濑溪河,过荣昌县后称胡市河。古称耶水、龙溪、岳阳溪,思晏江,长238公里。是沱江最大支流。在泸县胡市从左岸汇入沱江。

分析一下沱江支流的古今河名,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内涵。绛溪河之所以称“绛”,因为水色带红,特别在洪水期间更是如此;资水河居然借用了古代干流资江之名;球溪河的名字好象从天上掉下来似的,找不到什么依据,很可能是古名“珠溪”的误写,釜溪河显然是借用了古代干流名称“釜川”,据说在这条河的发源地,古代曾有个荣隐先生在山中修道,并留下一个石洞,而濑溪河是因为它古代有条支流叫作濑波溪。

最后,让我们小结一下沱江的地理数据:它从绵元河的头算起,总长634公里:计算下来的流域面积是278万平方公里;干流平均比降是335‰;天然落差有2354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是455立方米每秒。汇水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共有60条。

沱江是长江左岸的一级支流,发源于九顶山南麓,全长702公里。河道平均比降043‰。大的支流有60条,千支百脉,展布成一个不封闭的流域,这是因为西北端有来自岷江的连通水道存在。

沱江流域形状瘦长,四边与岷江流域相邻,东边与涪江流域相接,总面积279万平方公里。有19个市、县、区全部在流域中,另有17个市县部分在流域内。流域南北长约380公里,东西平均宽只有73公里。自贡、内江、大足一线是流域最宽的地方,大约有150公里;龙泉山一带最窄,只有49公里。流域里除北端出露古生代岩层以外,其余地区都是三迭、侏罗、白垩纪的砂岩、砂质粘上岩,粘土岩互层,地震烈度不高。

沱江流域北部上游是山区,出山就是平原,然后进入丘陵。地势自西北的东南倾斜,地质构造简单,溪流水系发育,流域内气候宜人,土地肥沃,耕地集中,人烟稠密,名城接踵,重镇连绵。整个流域中生活着1740万人,有着1694万亩耕地。在利用天然资源方面,农、林、牧、副、渔五业齐全;在农业种植方面,稻、薯、麦、棉、麻、菸、蔗、玉米、花生种类俱备。金堂的柑桔、简阳的棉花,什邡的烤烟,资阳的花生,内江的甘蔗,安顺的红麻,乐至的蚕桑,无论是品质和产量都十分引人注目。置身于平原区,一望平畴,春来菜花金黄,新秧翠绿,田园境色,美不胜收。放眼中下游丘陵区,梯田层迭,塘池交错,除了裸露的红色岩坡几乎找不到一块荒废的土地,由于燃料缺乏,繁茂的草木已经采伐殆尽,水土流失严重,但勤劳的人民年年冬闲都要挑沙面土,把坡上冲到坡下的泥土,一担一担地挑到原处,每年总要把坡上田地重新塑造一遍。

岷江起源于阿坝州的松藩县弓杠岭南麓隆板沟,自北向南流经松藩、茂县、汶川三县,折东入都江堰,通过鱼咀过安澜桥分流外江、内江,再各按二分法继续分流奔腾直下。外江主流叫江安河,经玉石,穿温江,流过双流。温江至双流一段,叫金马河。因河中曾挖出金马而得名。据档案记载和历史考察,清以前这里的主流不是金马河,是杨柳河。1998年,双流县城北白河龙江村段一个白亩砂石场开挖,揭开了岷江万年洪江古河道的神秘面纱。证明杨柳河前的岷江主流又是洪江。再进一步考察,历史上的这条古河洪江,从北向南穿越成都平原西部。先从都江堰出水后,经流崇州,穿越温江,流过双流,在新津与都江堰外江分流下来的西河、羊马河、石鱼河等五河汇合,再经彭山江口,入乐山注入长江。内江穿宝瓶口后,沿途分走马河、清水河、沱江河、柏条河、东风渠等滚滚东南去。清水河经郫县入成都,成都府河、南河两江环绕,穿九眼桥,过双流华阳镇,再经古镇黄龙溪与借田下来的鹿溪河汇合人彭山江口,从而形成岷江一个庞大的水利自然浇灌体系。

岷江水系岷江又称汶江、导江,以“岷山导江”而得名。发源于岷山弓杠岭和郎架岭,全长735公里, 流域面积 14万平方公里;全河落差 3560米,水力资源 1300多万千瓦。岷江是长江上游水量最大的一条支流,都江堰以上为上游,以漂木、水力发电为主;都江堰市至乐山段为中游,流经成都平原地区,与沱江水系及众多人工河网一起组成都江堰灌区;乐山以下为下游,以航运为主。岷江有大小支流90余条,上游有黑水河、杂谷脑河;中游有都江堰灌区的黑石河、金马河、江安河、走马河、柏条河、蒲阳河等;下游有青衣江、大渡河、马边河、越溪河等。

古蜀人饲养桑蚕并以蚕丝制作丝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600年的新石器时代末期,他们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穿上布衣的人群。

岷江流至都江堰,地势由高山峡谷突变为平原,河床陡然开阔,水势趋缓,为都江堰渠首工程的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形条件。此处位于呈扇形伸展的成都平原的顶部,海拔739米,是整个都江堰灌区的制高点,良好的地理位置,使都江堰既可扼制住刚出峡谷的岷江水势,使其不能直泻成都平原,又可因地势高而控灌整个都江堰灌区,是设置渠首枢纽的最佳位置。

都江堰渠首工程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和人字堤、外江闸、工业引水拦水闸等附属工程组成。其中,三大主体工程充分利用了周围的地形环境和岷江河床弯道环流的水流规律,相辅相成,布局合理,配合巧妙,协调运行,在整个渠首工程中起主导作用,很好地完成了引水、泄洪、排沙等任务,使都江堰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无坝引水枢纽。

都江堰以其“历史跨度大、工程规模大、科技含量大、灌区范围大、社会经济效益大”的特点享誉中外、名播遐方,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都江堰是由渠首枢纽、灌区各级引水渠道,各类工程建筑物和大中小型水库和塘堰等所构成的一个庞大的工程系统,担负着四川盆地中西部地区7市(地)36县(市、区)1003万余亩农田的灌溉、成都市 50多家重点企业和城市生活供水,以及防洪、发电、漂水、水产、养殖、林果、旅游、环保等多项目标综合服务,是四川省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水利基础设施,其灌区规模居全国之冠。

都江堰渠首枢纽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三者有机配合,相互制约,协调运行,引水灌田,分洪减灾,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神奇功效,使中外专家、学者、和游人无不为之倾倒。渠首三大主体工程修建在岷江出山口处。这里群山环抱,大江中流,气势恢宏,景色绝佳。堰功人物,代代相济;文人墨客,多会与此。都江堰灌区是四川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是四川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带。“物华天宝,地杰入良”,历史上有“天府之国”的美誉。灌区内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都市华彩及城镇风光,异彩纷呈,美不胜收。灌区水利,星罗密布,各展风韵,各具特色,令人赏心悦目,“人民渠、东风渠、三合堰、通济堰,碧水落伯;黑龙滩、三岔湖、鲁班水库,湖光涟滟;龙泉洞穿,天工开物,灵水泉涌”。全灌区呈现出“长龙地上走,银河天际流;彩虹起深谷,高峡出平湖”的壮丽图景。

都江堰用她的乳汁,哺育西蜀大地,创造了“天、地、人、水’和谐共荣的光辉典范。在人类向21纪跨越的伟大进程中,都江堰将显示出她更加辉煌的新姿。都江堰渠道工程位于青城山麓的岷江干流上,距成都55公里,创于古蜀国开明王朝。

都江堰这一复杂、巨大而又巧妙、绿色的工程,使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天人合一”的理想在此达到了至高的境界。换而言之,它是符合今天全球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等思潮的楷模。

岁月悠悠,江水悠悠,都江堰经历了无数王朝的更迭,却依然是源头活水涌流不绝。伴着国运的兴衰,他像一位历史老人,饱经忧患,蹒跚而行。特别是近代以来。国运不昌,堰务不振,到本世纪40年代末,都江堰灌区面积由历史上的 300余万亩,萎缩到 282万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都江堰的改造与发展开始了一个新纪元。国家先后投资75亿元对古老的都江堰进行了规模宏大的改造和建设。

从 50年代初至 60年代末,扩灌成都平原及周边高地,灌溉面积达678万亩。80年代初,由南北中三路打通横亘于成都平原东部的龙泉山,建成黑龙滩、三岔、鲁班等大中小型水库300多座,把都江堰的水源源不断地引到“十年九旱”的广大丘陵区囤蓄灌溉,使灌区面积扩大到了858万亩。

目前,都江堰灌区已形成由渠首枢纽,灌区各级引水渠道、各类工程建筑物和大中小型水库、塘堰等,构成的一个庞大的工程系统。灌区工程规模庞大,现有干渠55条,长2437公里,支渠536条,长5472公里,斗渠5460条,长12037公里,斗渠以上建筑物5万余座。其中干渠工程有水闸 998座,隧洞 334座,渡槽 415座,涵管 965座,倒虹管91座。蓄水设施有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8座,小型水库326座,塘堰48万处,总蓄水能力15亿立方米,形成了具有都江堰灌区特色,引、蓄、提相结合的工程格局,使滔滔岷江,任凭调遣。“东流不尽秦时水,西望长陪太守祠”。历史在这里跨越了2250个春秋。

前有古人,后有来者。都江堰的汩汩银流,奔腾不息,从李冰的时代一直流淌到今天。为了继承李冰开创的业绩,历代治蜀者均把堰务作为安邦定国、保土安民的大计。川西人民更是前仆后继,百折不回,与岷江凶猛无比的夏潦秋汛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拼搏。

历汉、晋、唐、宋,都江堰的灌溉面积由初期的 70万亩扩大到 200万亩;至明、清又增至300万亩。长期受到都江堰孕育的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早在汉代就成为全国著名的五大都城之一;到了隋代,已经是“水陆所辏,货殖所萃”的大都会;唐时更发展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商业中心,时称“扬一益二”(扬州第一,益州第二)。元初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游记中对成都发达的水上商运写到:“河中船舶舟楫如蚊,运载着大宗的商品,来往于这个城市”,足见成都经济之繁荣

都江堰灌区位于四川盆地西部,介于东经 103029’-105024’、北纬 290 24’-31029’之间,地跨岷、涪、沱三江,东临清江。总体规划面积为286万平方公里,现灌区幅员面积232万平方公里,受益范围包括成都、德阳、绵阳、乐山、眉山、遂宁、资阳7市37个县(市、区),总体规划灌溉面积1500万亩,目前实际灌溉面积1007万亩。都江堰灌区主要由成都平原区、岷江、涪江、沦江流域部分丘陵区及龙泉山低山区组成。成都平原区:面积约067万平方公里,占灌区幅员面积的234%,海拔450-730米。岷涪沱三江丘陵区: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占灌区幅员面积的对717%,海拔400-500米。龙泉山低山区:位于平原区与丘陵区之间,面积约014万平方公里,占灌区幅员面积的49%,最高海拔1050米。灌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降雨丰沛。多年平均气温15l℃-17 3℃;多年平均降雨量880-1250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8751-12221毫米。

毗河、中河、北河于县城赵镇的三江半岛汇流成沱江。沱江从三江半岛之梅林公园东下1O公里许,切开龙泉山,形成险峻的沱江小三峡——鳖灵峡、明月峡、九龙峡。鳖灵峡为沱江第一峡;全长 08公里,相传此峡为古蜀王望帝相鳖灵所凿,山崖上现还有“三皇庙”供奉鳖灵;明月峡长 65公里,因江流逶迤前行,弯状似月,故叫明月峡;九龙峡长 1公里,从明月峡进入九龙峡,只见右岸有九条凸出地面的山脊,沿山而下,穿江而过,又顺左岸的山势窜上山巅,如九条蛟龙戏于山水之间,人称“九龙过江”,故此峡名日九龙峡。

洪雅旅游十八景 炳灵严王峡--瓦屋山镇北端,观赏千米长峡碧波如镜、索桥凌空的壮观景色,瞻仰灵祠遗址,追怀鳖灵治水业绩,体味浓郁的羌风楚韵。

青白江区地处成都近郊,原为古蜀三都之一的新都属地,距西南中。心城市成都25公里,与闻名世界的广汉三星堆遗址相邻,因境内有清白江大河流过而名。水路以毗河通向川东,故开发甚早,可追溯到殷商时期,古蜀鳖叉开凿金堂曾在此留下足迹。

以上就是关于曲沃县的历史沿革全部的内容,包括:曲沃县的历史沿革、狐偃 后代 古人尊称寿高德馨的老者为“绛老”、秦国的曲沃和现在的曲沃是不是同一个地方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6515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