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晒太阳才是正确的

如何晒太阳才是正确的,第1张

正确晒太阳的方法如下:

1、晒太阳时,隔着玻璃是达不到效果的,最好是在户外,使皮肤暴露在阳光下,让肌肤与太阳直接接触,才是正确的做法。

2、晒太阳前应避免吃些光敏性事物,例如:灰菜、芹菜、菠菜、小白菜等。

3、晒太阳的时候要多晒背部、手脚以及腿,晒手脚和腿可以增加钙的吸收,让自己的骨骼更加健壮,晒后背有利于驱除寒气。

晒太阳的好处:

1、预防癌症

人体缺乏维生素D,会提高癌症的发病几率,晒太阳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美国加州大学圣地哥分销的学生曾经研究对比过新墨西哥和纽约结肠癌的发病率,发现后者结肠癌的发病率是前者的三倍。

原因是纽约的日照要比新墨西哥短很多,人们晒太阳的机会大大减少了。

2、帮助补钙

晒太阳能够帮助人体获取维生素D,而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利用,降低缺钙引起的腿部抽筋。

对于婴幼儿来说可以有效的预防软骨病、佝偻病。

对中老年人来说又能有效的防治骨质酥松、类风湿性关节炎。

3、降低感染

适当的接受紫外线的照射,可以有效的杀死皮肤表层的细菌,增强皮肤的抵抗力,从而降低皮肤感染的几率。

4、预防贫血

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 骨髓细胞制造红细胞,提高造血功能,有效的达到预防贫血的效果。

晒太阳的坏处:

晒太阳的坏处就是晒过头了会发生皮炎、黑色素沉着、灼伤甚至皮肤癌

1、日光皮炎

日光性皮炎,又称多形性日光疹,是一种常见于中青年女性的光感性皮肤病,春夏多见,常反复发生。

应尽量避免强烈日光照射,外出时注意遮光或搽防光剂如5%~10%对氨基苯甲酸酊或乳剂、5%二氧化肽霜等。

可于发作季节前试行小量长波和(或)中波紫外线照射并逐渐延长照射量,以提高皮肤对紫外线的耐受力。

2、色素沉着

太阳光里紫外线很多。

当紫外线(B波、A波)照射到皮肤上(B波即UVB作用于皮肤基底层,而A波更厉害,作用于皮肤的真皮层),肌肤就会处于自我防护的状态,藉由紫外线 麦拉宁色素,激活酪氨酸酶的活性,来保护我们的皮肤细胞。

酪氨酸酶与血液中的酪氨酸反应,生成一种叫“多巴”的物质。

多巴其实就是黑色素的前身,经酪氨酸氧化而成,释放出黑色素,肌肤表皮层就会形成雀斑、晒斑、黑斑等。

3、皮肤灼伤

长时间晒太阳会灼伤皮肤,也伤眼睛。

美国《哈芬顿邮报》近日指出,短时间接触紫外线会灼伤眼球,而长期接触紫外线则会导致眼睑癌、白内障和斑点退化症。

美国眼科专家卡尔梅伊博士提醒,即使在冬天也应该注意眼部防晒。

①买一副好太阳镜,镜框边缘贴合脸部的太阳镜可全方位防护紫外线。

②出门戴宽沿帽子,帽子可抵挡一半紫外线,深色宽沿帽的保护作用更好。

③11点至14点太阳紫外线最强,最好避开这段时间出行。

4、患皮肤癌

美国科学家发表研究报告再次证实,太阳晒得越多,罹患皮肤癌的风险就越大。

此次研究首次显示一个人在其一生的累积日照强度与黑素瘤形成的可能性直接有关。

黑素瘤是一种最严重的皮肤癌。

平均每年接受的日照强度每增加10%,男性患黑素瘤的几率就增加19%,女性则增加16%。

如何晒太阳更健康

1佩戴**或绿色的太阳镜

最适合在阳光下佩戴的太阳镜是**或绿色的镜片。

**镜片的太阳镜能100%过滤紫外线A波,允许红外线和83%的可见光穿透镜片。

绿色镜片的太阳镜能过滤99%的紫外线A波,而且绿色还是天然镇定剂,能让你在炎热的天气里神清气爽。

建议你不要在晒太阳时选择粉红色太阳镜,粉红色镜片只能过滤掉95%的紫外线A波和一些波长较短的可见光,只适合你在紫外线不怎么强的阴雨天佩戴。

2穿件红色衣服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自然疗法专家发现,红色能散发出一种神奇的辐射长波,它能迅速“吃掉”有可能对皮肤造成潜在损伤的短波紫外线,让对健康有益的中波和长波紫外线进入身体。

3随身携带淡盐水

阳光会使你体温上升,水分通过汗液形式排出体外。

晒太阳时,你除了口干外,很难意识到自己正在轻微“脱水”。

建议你在晒太阳时随身带一小瓶加少许盐的矿泉水,矿泉水中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配合钠盐作用,能有效平衡身体中的电解质水平,让你不会因为失水过多而感到头晕眼花。

紫外线是一种比可见光波长还短的光线,它可以根据波长分为三种:

a光:短期效应会造成晒红、晒黑、光敏感反应,长期则会产生皱纹、黑斑、皮肤老化。

b光:短期效应是晒红、晒黑、晒伤,长期影响会长皱纹、黑斑、皮肤癌。

c光:因臭氧层无法到达地表,短期看不出来,但长期会产生皮肤癌。

我们可以清楚了解,容易造成晒伤的是b光;也就是说,当你兴高采烈的到海滩去晒得又红又痛,还脱了一层皮回来,就是紫外线b光的短期作用。“室内紫外线晒黑法”就是利用“趋吉避凶”的原理,避开紫外线b光,只用紫外线a光,这样短期内就可以达到晒黑的效应,却没有晒伤的顾虑。也就是在装设有许多紫外线a光灯管的机器内,循序渐进的增加曝晒的时间,来达到逐渐变黑的目的。当然“黑”跟“美”能不能画上等号是见仁见智的问题。

健康教育常常说要多晒太阳才健康,说这样才会有充分的维他命d;这样的观念其实只对了一半。根据研究,除了婴幼儿而外,我们每天只需要晒一点点太阳,就足以应付我们身体制造维他命d的需求。除非您像小龙女一样终年躲在古墓里不见天日,否则要缺乏维他命d其实并不容易。

紫外线对于我们人体,除了这么一点好处,就几乎全都是坏处。举凡皱纹、黑斑、皮肤老化及皮肤癌都是紫外线对我们皮肤长期的影响,这些长期的影响,都不会一时半刻出现,而是日积月累,对我们的皮肤,产生“不可逆”的伤害。我们原本的肤色越白,黑色素越少,对紫外线的抵抗力越弱,累积“不可逆”的伤害也就越快。

因此,西方政府早就大力宣导“多晒太阳不健康”的观念,美国的食品药物管理局更是积极的想把“室内紫外线照射法”规定成只能应用在治疗某些皮肤病上。当然我们东方人因为肤色较深,累积“不可逆”的伤害较慢,所以大家比较不在意,但是等到皱纹、黑斑、皮肤老化已经出现,可就来不及了!所以,在这里只能提醒想变成“黑美人”的各位,小心紫外线a光的长期累积效应。若一定要赶“黑潮”,平日请别忘了依照每日气象局预报的紫外线指数做好防晒,否则将来皱纹、黑斑、皮肤老化出现时,可就很难解决了喔。

如何晒太阳?

1、把握好晒太阳的时机

一天之中,有两个时间段最适合晒太阳。第一,上午6时到10时,此时红外线占上风,紫外线偏低,使人感到温暖柔和,可以起到活血化瘀功效。第二,下午4时到5时,此时正值紫外线中a光束占上风,可促进肠道内钙、磷的吸收,有利于增强体质,促进骨骼正常钙化。健康人每天应坚持晒太阳30至60分钟。

2、晒太阳时不要穿得太多

秋冬天,很多妈妈给宝宝穿得像球一样,这样很难达到晒太阳的目的。因为冬季太阳中的紫外线相对较弱,穿得太厚,紫外线难以透过衣服到达皮肤。所以尽量不要捂得太厉害,最好选择宽松、柔软的棉质类衣服。晒太阳时,可以给宝宝戴一顶有帽檐的小帽子。因为年龄特别小的宝宝,毛发较稀疏,而且头颅骨骨板薄,对紫外线的抵抗能力较差;另外,带帽檐的帽子还可以保护宝宝的眼睛。

3、晒太阳时间不用太久

晒太阳的时间不用太久,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了,或者晒会儿太阳又到树下凉会儿再晒,特别注意太阳光线猛烈的时候不要晒伤皮肤。

4、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

冬季天气寒冷,有些人喜欢在屋里隔着玻璃晒太阳。但是隔着玻璃晒太阳能补钙吗?中医专家指出,隔着玻璃晒太阳,没有什么补钙效果。这是因为玻璃能够吸收发挥作用的紫外线,隔着玻璃晒太阳实际上没什么作用。因此专家建议人们应该走出去,在空气新鲜阳光明媚的地方晒太阳。

5、晒太阳时最好穿红衣

专家表示,冬日晒太阳最好选择红色的衣服,因为红色的辐射波能迅速“吃”掉杀伤力很强的短波紫外线。

6、多晒手脚、腿和背部

怕脸晒黑的人可以伸出手脚直晒,也可以晒后背,不论身体哪部分皮肤,只要太阳能直接晒着就可起到同样作用。同时,晒手脚还可以去寒气,利关节,晒后背,则能驱除脾胃寒气,有助改善消化功能,还能疏通背部经络,有利心肺。

7、晒太阳前后最好不要洗澡

因为洗澡会将皮肤中合成活性维生素D的材料7-脱氢胆固醇洗去,降低了阳光促进人体吸收钙的作用。所以,妈妈们带宝宝晒太阳前后,不要给宝宝洗澡,以免影响宝宝对钙的吸收。

8、不要吃饱后晒太阳

有人认为,吃饱后晒太阳可促营养吸收,这也是不可取的做法。晒太阳前不要吃芥菜、莴苣、螺、 虾、蟹、蚌等光敏性食物,以免引起光敏性药疹或日光性皮炎。

9、防止阳光直射眼睛

虽然冬季的阳光不如夏季来得“暴力”,但还是会对眼睛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晒太阳的时候别忘了配副墨镜或者带顶帽子,遮挡照射眼部的光线。

10、晒完太阳要及时增加衣服

宝宝晒太阳后,身体可能会变得热乎乎,有些家长会因此而不给孩子加衣服。实际上,阳光下毛孔是打开的,回到阴冷的室内容易吸收潮气,导致感冒。除非你的居室环境很暖和,否则千万要记得加衣服。

11、晒太阳后要及时补水

晒太阳时宝宝因为流汗运动等原因会损失一部分水分,所以晒完太阳之后家长应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分。同时,应该及时给宝宝洗脸并涂上润肤露,避免宝宝皮肤过于干燥而出现皮肤问题。

12、晒完太阳不能马上进屋

由于室外光线较强而屋内相对较弱,眼睛一时间难以适应,会出现眼花看不清的现象。为了防止眼睛昏花,最好花几分钟时间先让眼睛看看暗处,再动身进入室内。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晒太阳才是正确的全部的内容,包括:如何晒太阳才是正确的、晒太阳的好处与坏处是什么、晒太阳对身体有什么好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6241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