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计数单位中,"兆"是多少

古代计数单位中,"兆"是多少,第1张

兆,十兆,百兆,千兆,京,十京,百京,千京,垓,十垓,百垓,千垓。

我们常用的是十进制计数法,所谓"十进制"就是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大单位等于十个小单位,也就是说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十"。计数单位应包含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两大块。

兆:10的十二次方。 京:10的十六次方。 垓:10的二十次方。 秭:10的二十四次方。 穰:10的二十八次方。 沟:10的三十二次方。 涧:10的三十六次方。 正:10的四十次方。 载:10的四十四次方。 极:10的四十八次方。 恒河沙:10的五十二次方。 阿僧祗:10的五十六次方。 那由他:10的六十次方。 不可思议:10的六十四次方。 无量:10的六十八次方。 大数:10的七十二次方。

人类最早用来计数的工具是手指和脚趾,但它们只能表示20以内的数字。当数目很多时,大多数的原始人就用小石子和豆粒来记数。渐渐地人们不满足粒为单位的记数,又发明了打绳结、刻画记数的方法,在兽皮、兽骨、树木、石头上刻画记数。

12个0。兆写作:1000000000000。兆:代表的是10的12次方。作为数量单位,在古汉语中,表示一万亿。

在公元190年前后(约东汉时期)在一本名为《数术记遗》(东汉 无名氏)的典籍当中,便相 当完整地记载了中国表示数量的数词

一兆是指一万亿,里面有12个零。1兆=10000亿=10000x10^8=10^12,所以有12个零。单位“兆”在古代不同体系中代表不同的数目,具体如下:(1)一般情况,“万”“亿”分别指10^4、10^8,“亿”表示“10^5/十万”这个下数用法已经消失;但“兆”在中国大陆用了“下数”体系中的“10^6/百万”;而“兆”在日本、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指“10^12/万亿”,即上述地区直接使用的“中数”体系的“万亿兆”。(2)电力学上,1兆瓦=100万瓦。(3)信息字节学上,1兆字节=1MB=1048576字节。

兆上面的单位还有:兆、京、垓、秭、穣、沟、涧、正、载、极、恒河沙、阿僧祇、那由他、不可思议、无量大数。

由小到大依次为一、十、百、千、万、亿、兆、京、垓、秭、穰、沟、涧、正、载、极、恒河沙、阿僧祇、那由他、不可思议、无量大数,万以下是十进制,万和亿之间为万进制,即万万为亿,亿以后为亿进制,即亿(万万)亿为兆,亿(万万)兆为京,亿(万万)京为垓以此类推到载。

中国数词表示法当中最大的“极”。

在这本书当中并没有记载,不过却常用在表示无限大的概念。随後则因佛教的传入,与天竺的交流兴盛,所以便又加入了自印度的几个数词:恒河沙、阿僧祗、那由它、不可思议和无量,再次地扩增了中国的数词单位。

这几个从印度传过来的数词,我们可以在佛教的经典上面看到,例如在《无量寿经》中,它们是用在度量时间的长度。

在进入了唐朝时期,因为与日本交流频繁,透过日本的遣唐使,这些数词也就传到了日本。这些数词到了日本之後,又添进了一个新的成员:大数。它原本是与小数相对应的,後来才被引申为一个新的数词。

分类: 电脑/网络

解析:

当然不是~呵呵~~兆=M 是百万从电脑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了!

现实中数字我们用到的最平常的是 亿 当然还有更大的!

有个文摘 一起看看 :

天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了一篇文章,讲Google的来历,原来是来自一个单词googol,一个大数的名字,10的100次方。取保罗万象,穷极世界之意。不过感觉起来10的100次方也不是一个大的多么了不起的数字。

文章里面讲了一些大数,觉得挺好玩的,现在最大的数是googolplex,10的googol次方,也是一个科学家发明的,不知道这样的数有什么意思。按照这个逻辑,我也可以发明一个更大的数,googolplex2,定义为10的googolplex次方。可惜我不是科学家:(

汉语里面也有几个大数: 亿,10 的8 次方;兆,10 的12 次方;京,10的16 次方和垓,10的20 次方。佛经里面还有恒河沙,10 的52 次方;频波罗,10 的56 次方;矜羯罗,10 的112 次方;不可说不可说转,为10 的7 X 2122 次方。

记得很小的时候经常跟小伙伴比谁的数大,那时候觉得最大的数就是亿了,实在没辙了就说“亿亿”,已经是自己在瞎造数了;然后技穷之时耍赖的办法就是“不管你多大我都比你大一亿”,呵呵。那时候如果知道这些拽出一个“频波罗”,“矜羯罗”之类的词岂不很酷?也不知道现在的孩子还玩不玩这种游戏了……

m是兆,在数学2进制中:1M(1兆)=2^10K(2的10次方)=1024K,电脑、通讯方面常用。

在古代数学10进制中:1M(1兆)=10^6=1000000(10的6次方),就是100万。看来古一兆还非今一兆,个十百千万万万猫儿钻兆孔那个兆。

幂的指数

当幂的指数为负数时,称为“负指数幂”。正数a的-r次幂(r为任何正数)定义为a的r次幂的倒数。

如:3的4次方

=3^4

=3×3×3×3

=9×3×3

=27×3

=81

如上面的式子所示,2的6次方,就是6个2相乘,3的4次方,就是4个3相乘。

如果是比较大的数相乘,还可以结算计算器、计算机等计算工具来进行计算。

在我们的数学里,兆做有两种说法。

兆。从中文说法个十百千万亿兆。

一亿等于一万万。一兆等于一亿亿。是十的16次方。

英语里面没有万,所以有些从国外过来的简写中就把百万写成了兆。常用的就像广播频率。MHz称为兆赫。M是百万的简写

个 、十、 百 、千 、万 、亿 、兆、 京 、垓的后面是秭、穰、僧、沟(沟)、涧(涧)、正、载(载)、极、恒河沙、阿僧祗、那由他、不可思议、 无量大海、大数。

中国古代亿以上的大数计数方法有三个体系:这是我国东汉时期的《数述记遗》书中所载。

1、上法,为自乘系统: 万万为亿,亿亿为兆,兆兆为京。这种系统,希腊的阿基米德也采用过。

2、中法,为万进系统,皆以万递进:万、亿、兆、京、垓、秭、穰 、沟(土旁) 、涧、正、载等等(万万为亿 、万亿为兆 、万兆为京等等) 。

3、下法,为十进系统,皆以十递进: 万、亿、兆、京、垓、秭等等,到了近代,直至解放前我国还流行十进的系统,10万为亿,10亿为兆,10兆为京等等。

扩展资料:

这些计数单位的写法为:

万:10的四次方。

亿:10的八次方。

兆:10的十二次方。

京:10的十六次方。

垓:10的二十次方。

秭:10的二十四次方。

穰:10的二十八次方。

沟:10的三十二次方。

涧:10的三十六次方。

正:10的四十次方。

载:10的四十四次方。

极:10的四十八次方。

恒河沙:10的五十二次方。

阿僧祗:10的五十六次方。

那由他:10的六十次方。

不可思议:10的六十四次方。

无量:10的六十八次方。

大数:10的七十二次方

1兆等于10的4次方个亿,即10000亿。

在我国中国的数量单位中,亿代表的是10的8次方,兆代表的是10的12次方,所以1兆等于一万亿。

扩展资料:

《五经算术》:按黄帝为法,数有十等。及其用也,乃有三焉。

十等者,谓“亿、兆、京、垓、秭、穰、沟、涧、正、载”也。

三等者,谓“上、中、下”也。

下数者,十十变之。若言十万曰亿,十亿曰兆,十兆曰京也。

中数者,万万变之。若言万万曰亿,万亿曰兆,万兆曰京也。

上数者,数穷则变。若言万万曰亿,亿亿曰兆、兆兆曰京也。

参考资料来源:数量单位-百度百科

以上就是关于古代计数单位中,"兆"是多少全部的内容,包括:古代计数单位中,"兆"是多少、10兆有多少个零、兆上面是什么单位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5855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