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小学科学课自制教具的思路:
中小学科学课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一,课改为实验教学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为自制教具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课题。
有人提出:“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要不要自制教具”。我认为,不但要自制教具,而且要大力提倡自制教具,这是为什么呢?自制教具出自以下两个原因,一是教育教学的原因;二是经济原因。
教育教学原因是新的课程改革,需要大量的自制教具,自制教具活动是课改的一个突破口。教师参与自制教具活动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如:制作根系标本时,常规的做法是干制,但做带根瘤的标本时,干制无法保存侧根上的根瘤,通过反复实验,采用了另外一种思路,“浸制”。浸制的方法是把大豆根洗净,装入输液瓶中,根的顶端插入已打孔的4号胶塞孔内,并向瓶内注入保存液,待注满液体后,盖上胶塞,奇迹出现了,大豆直根上的侧根,在保存液中自然伸展,装满保存液的输液瓶起到了一个放大作用。这件根系标本的制作就是一种创新,这件教具我们就称它为创新教具。如果教师不参与自制教具活动,就不可能出现新的制作方法。
经济原因是目前全国普遍存在教育经费紧张的问题,学校没有钱购买工业产品。尤其我县山区和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他们很少见到教具。随着市场经济,工业产品都在考虑经济效益,所以他们在设计制造时,削弱了教具的直观性。如:学具中的小磁铁实验,制作只有两厘米长,架在微小的旋转架上,学生很难看到排斥和吸引现象,因此购买这些小产品还不如自己设计自制的好。同样做这个实验只用两根小废钢锯条,磁化后就是两块自制的磁铁,再做一个旋转架,实验就可以完成了,这件教具可见度大,可以做排斥与吸引实验,还可以做磁力线实验等,这件教具不但教师会做,学生也会做,这样的制作省时、省力又省钱,实验效果明显。
自制教具不但中小学科学课仪器室中有,纵观国际上一些大校、名校,在他们的实验室中有80%的教具也都是自制的,国内外一些著名的实验室中,也有相当数量的自制教具,为什么有这么大数量的自制教具,原因是自制的教具用者得心应手。
教育部十分重视自制教具工作,在教学仪器配备目录中也注出了可自制的教具内容。据统计中小学科学课能自制的教具就有430多种,按品种计算可自制的不少于1/3。按件数计算,可自制的教具不少于1/2。大量的自制教具研制与开发急待我们去完成。
教师参与自制教具有利于教学方法的改革,中小学科学课教师,开展自制教具活动,有力于促进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在教具研制过程中,是学习课标,吃透教材,拓宽知识领域,促进形象思维,开发教师潜能的过程。
目前抚宁县在新课改中,开展了全县性的标本采集制作活动,在传统的“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的教学活动中,老师只传授教材所规定的内容,在科学课讲植物一课时,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的方式变了,观察实验要让学生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如讲“植物的根”一课时,教材中只涉及到了一两种植物的直根、须根,老师拿出根的标本让学生看,并引导“大自然中植物的根都是什么样的,想了解吗?”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说:“想!”老师随即说:“好,那我们就到大自然中去看一看,去寻根”。科学考察回来后,同学的归纳出了农作物、蔬菜、野生植物的根,当地就有60多种。同学们不但了解了各种植物,同时还做出了标本。同学们写出的调查报告,制做出的标本,就是很好的校本教程,探究活动使学生拓宽了知识视野,学会了探究的方法,掌握了标本制作技术,了解了各种植物的形态、种类,又为学校标本室提供了标本,自制教具真是一举多得。
中小学科学课自制教具工作,要抓住课改的机遇,发挥优势,抓住季节,就地取材,采集标本,收集自制教具材料,自制教具。抚宁县是河北省自制教具示范县,在这次课改中又根据教育部下发的中小学科学课课程标准,开展了大规模的自制标本,教具、学具活动,他们抓住了课改的机遇,根据教学所需,从实际出发,拓宽了自制教具活动的领域。抚宁县境内有全国著名的柳江地质公园;有几百里长的海岸线;有著名的天马山、背牛顶;有两条著名的大河(洋河和戴河);有著名的南代河休疗圣地;还有著名的荷花园。我们根据教材内容,除了常规的教具、学具的制作,各地还开展了地方特色、标本制作活动。如柳江盆地的一些学校,根据科学课内容,采集制作了大量的矿石、岩石、古生物化石、卵石等标本;南戴河沿海地区制作了海洋动植物、贝类标本;丘陵地区制作了沙土、粘土、壤土、风化土、腐质土等土壤标本;平原区制作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昆虫标本,还有鸟、鱼、虫、各种动物标本等。
纵观中小学科学课,自制教具,前景广阔,只要我们认识到位,科学课的自制教具就能促进实验教学的发展,就会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就会培养出创新人材。
二、中小学科学课自制教具与实验教学的联系:
中小学科学课自制教具与实验教学的联系十分密切,两者“形同手足”。课改中出现一套好教材,必须有相映的教具与之配套,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才能完成新的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任务。
(一)中小学科学课中的自制教具在实验教学方法改革中有独特的作用。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还要针对教学内容选出实验教学新的教学方法,每一位教师又都希望自己的教学方法是成功的,这种成功,不只是把新课程中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在这些方面自制教具活动至少有以下几点作用。
1、自制教具与实验教学紧密结合,师生用自己研制的教具、学具做实验,得心应手,教具的性能通过研制,师生了解,教师授课道理讲的清楚,学生操作,加深了理解,记忆深刻,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如:讲气体热 冷缩一课时,大家采用不同材料不同方法共同研制各种验证器材。如:输液瓶与U型管结合的实验器;气球与小瓶结合的实验器;青霉素小瓶与U型玻璃管结合制作的微型实验器;废注射器与输液瓶连接自制的实验器等各种实验器材,研制活动培养了师生动脑能力、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
2、自制教具过程中,大家想办法,比比看,看谁做的成功。小制作活动激发了师生的创造精神。如:在讲“机械”一课时,课上要有斜面、杠杆、齿轮、滑轮等实验器材,斜面、杠杆、齿轮等材料好收集,滑轮很难找得到。这就要求我们课前开展小制作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出主意想办法,要求自己去找材料去研究制作,有的同学用易拉罐制作滑轮;有的用电池盖制作;有用青霉素药瓶胶盖制作;有的用一片铁片制作;有的用木板制作等,课前教师组织了小制作评比,大家选出的只有一件用一片铁片制做滑轮获得了创新奖,创新奖的评出,激发了孩子们的创新思想、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并且发挥了自制教具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3、师生动手自制教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和实践性,培养了学生克服困难,与科学探索精神。如:讲“固体热胀冷缩”实验时,传统的教具是铜球过圈,实验中费时费力,为了改变这个实验,研制了一件偏转式指针实验器,用一根火柴就完成了实验。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有偏转轴式,滚动式、电路组合式,还有用新材料启辉器的元器件制作的。
只这一件教具就有十几种做法,教具的研制过程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并与教材和实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4、自制教具活动使师生学会了使用简单工具和工具的制作方法,提高了师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都能动手组装实验器材,维修实验器材。也就是说师生动手能力要强,传统实验教学,由其是分组教学,老师要一组一组的准备实验,调试仪器,维修器材等,有的老师不会使用简单工具,更谈不上研究与制作。新课程标准是让学生象老师那样会选择实验器材,会安装、会调试、会维修,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完成实验,自制教具活动满足了新课标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如自制教具缺少工具,大家就千方百计去研究自制工具如:镇子、锤子、小钢锯、冲子、及画线工具等。
5、通过师生共同研制教具,密切了师生关系,拉近了教与学的距离。新的课程标准要求科学课程要大力推进教育方式的变革,坚持“学中做”与“做中学”共同发展,大力强化“做中学”。师生通过开展自制教具的研制活动,更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做”与“学”的关系外,还要把做出的教具更好用于实验教学,用好自制教具,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更密切师生关系。
体育的
自制羽毛球
准备材料:空饮料瓶一只,泡沫水果网套两只,橡皮筋一根,玻璃弹子一只。
制作过程:
1取250毫升空饮料瓶一只,将瓶子的上半部分剪下;
2将剪下的部分均分为8份,用剪刀剪至瓶颈处,然后,将每一份剪成大小一致的花瓣形状;
3将泡沫水果网套套在瓶身外,用橡皮筋固定在瓶口处;
4将另一只泡沫水果网套裹住一粒玻璃弹子,塞进瓶口,塞紧并露出1厘米左右;
5剪下半只乒乓球,将半球底面覆在瓶口上,四边剪成须状,盖住瓶口后用橡皮筋固定住。
6美化修饰后,一只自制羽毛球完成了。用羽毛球拍打一打,看看效果怎么样?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制作科学课教具全部的内容,包括:如何制作科学课教具、自制学具怎么做啊、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