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下面是什么

地球的下面是什么,第1张

哈哈!要我怎么说你呢!你是想知道科学的回答,还是浪漫的回答呀?

用科学的回答是:地球是球状的,从外到内分地壳地幔地核,分别以莫霍面和古氏面为界,地壳又有海陆之分,地幔分上地幔和下地幔,地核分外核、过渡层和内核,内核就是地球的最中心了!这是迄今为止大家都公认的,以后再出现别的什么就不知道了!至于地球下面,好像没有这么说的,地球是一颗行星,在太阳系中绕着太阳运行,出去地球就是太空……

不知道是否满意?

浪漫一点的回答是:地球下面是另一个世界,那里有自己想的一切,没有寒冷,没有烦恼,没有迷茫,没有坏人……那是我们的理想国,可这只是用来想的!

地面以下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地壳又可分为硅铝层和硅镁层,地幔又可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地核又可分为外核和内核其中在上地幔的上部有个软流层,应该是形成岩浆的地方,地幔中软流层以上的部分与整个地壳均是由岩石构成,合称为岩石圈

地球地底下即内部结构分为三个同心球层:地核、地幔、地壳。

地壳:地壳实际上是由多组断裂的,很多大小不等的块体组成的,它的外部呈现出高低起伏的形态,因而地壳的厚度并不均匀:大陆下的地壳平均厚度约35公里,我国青藏高原的地壳厚度达65公里以上。海洋下的地壳厚度仅约5至10公里。整个地壳的平均厚度约17公里,这与地球平均半径6371公里相比,仅是薄薄的一层。

地幔:地幔厚度约2865公里,主要由致密的造岩物质构成,这是地球内部体积最大、质量最大的一层。 地幔又可分成上地幔和下地幔两层。一般认为上地幔顶部存在一个软流层,推测是由于放射元素大量集中,蜕变放热,将岩石熔融后造成的,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和地壳共同组成了岩石圈。下地幔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物质呈可塑性固态。

地核:地核的平均厚度约3400公里。地核还可分为外地核、过渡层和内地核三层,外地核厚度约2080公里,物质大致成液态,可流动。过渡层的厚度约140公里。内地核是一个半径为1250公里的球心,物质大概是固态的,主要由铁、镍等金属元素构成。地核的温度和压力都很高,估计温度在5000℃以上,压力达132亿千帕以上,密度为每立方厘米13克。

地心有3000多千米,就是地球的半径嘛。

目前主流认为,地心主要由铁、镍元素组成,外地核的物质为液态,内地核科学家认为是固态的结构。

这样你就清晰了,地心歪一点是液态,最里面的是固态。但是,这都是人们普遍的理论,还没有可以得到完全的证明。因为目前人类最深才挖几十千米,地心总共有几千千米,人类还没挖到中间呢,目前对地心的结论都是根据科学推测出来的。

地球结构从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地壳、地幔和地核 三层之间的两个界面依次称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地壳的厚度约33公里,上部由沉积岩、花岗岩类组成,叫硅铝层。地壳的下部由玄武岩或辉长岩类组成,称为硅镁层。地幔又可分为下地幔、上地幔。下地幔顶界面距地表1000公里,密度为47克/立方厘米,上地幔顶界面距地表33公里,密度34克/立方厘米,因为它主要由橄榄岩组成,故也称橄榄岩圈。地核又称铁镍核心,其物质组成以铁、镍为主,又分为内核和外核,内核的顶界面距地表约5100公里,约占地核直径的1/3,可能是固态的,其密度为105—155克/立方厘米。外核的顶界面距地表2900公里,可能是液态的,其密度为9—11克/立方厘米。

以上就是关于地球的下面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地球的下面是什么、地球地面底下是什么、地球地底下有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5685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