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某吸附指示剂pka=2,作为银量法的指示剂,ph应控制在为什么

以某吸附指示剂pka=2,作为银量法的指示剂,ph应控制在为什么,第1张

沉淀滴定中的吸附指示剂,多为一些有机弱酸,能离解出带一定颜色的阴离子,此阴离子被沉淀吸附后,阴离子的结构发生改变,颜色则发生改变,借以指示终点因此,滴定条件下,溶液中要有足量的吸附指示剂阴离子,否则,无法指示终点如:荧光黄的PKa=7,酸性太弱,如果在PH小于7的条件下使用,抑制了荧光黄的离解,离解出的阴离子很少,无法指示终点,通常在PH=7—10的条件下使用再如:二氯荧光黄,PKa=4,酸性比荧光黄稍强,可在PH=4—10的条件下使用题目中的吸附指示剂PKa=2,弱酸性比较强,使用条件比较宽,可在PH=2—10的条件下使用

是对的

当银离子进入

浓度较大的溶液中时,AgCl将首先生成沉淀,沉淀完全后,稍过量的

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指示滴定终点。

2滴定条件

(1)指示剂的用量:指示剂的用量直接影响本方法的准确度。

的浓度过高直接提前了滴定终点,且自身颜色影响终点判断。但是过低也会使终点滞后。实际滴定时,一般在总体积为50到100ml的溶液中加入5%重铬酸钾指示剂1到2ml。

(2)用重铬酸钾作指示剂,滴定不能在酸性溶液中进行,因指示剂重铬酸钾是弱酸盐,在酸性溶液中

与氢离子结合,使

浓度降低过多,在实际的滴定终点推迟形成

沉淀,甚至不能形成。也不能在碱性溶液中进行,因为

将形成

沉淀因此,实验证明了用铬酸钾指示剂法,滴定只能在近中性或弱碱性溶液(pH65~105)中进行。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溶液里含有能与

形成配合物的离子存在,例如铵离子,当浓度高到一定的数值,调整PH也不能准确滴定,因AgCl和

皆可生成配位离子而溶解,在实验之前必须除去这些例子。

(3)滴定时应该剧烈震摇,震摇可以释放出被卤化银沉淀吸附的卤素离子,防止终点提前。

3主要应用范围

本法多用于

的测定,而不能用于

。这是因为

形成的银盐沉淀对于他们自身有着强烈的吸附作用,震摇也无法释放

。也不适用于用氯化钠标准溶液直接滴定银离子,因为在银离子的试液里滴加重铬酸钾指示剂会立刻沉淀,转化为氯化银的速度极慢,重点推迟。因此,使用Mohr 法滴定银离子时必须采用返滴定法。[2]

银量法测定氯离子为什么先和氯反应再和指示剂反应

(1)根据题给信息:它是利用加入的银离子能与氯离子反应产生沉淀,当氯离子完全反应时(化学上一般认为离子浓度小于10-5mol/L时,沉淀就达完全),会与指示剂反应,产生有色沉淀,表明达到滴定终点,题中指示剂为K2CrO4,故涉及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 2Ag++CrO42-=Ag2CrO4↓;故答案为:Ag++Cl-=AgCl↓、2Ag++CrO42-=Ag2CrO4↓;(2)已知工业盐中含有超标NaNO2等杂质,根据题给信息AgNO2也是沉淀(淡**)会干扰滴定终点观察,故需加氧化剂除去亚硝酸根离子;故答案为:工业盐中含有NaNO2 也可以和Ag+产生沉淀,会影响实验结果,用氧化剂可以将其氧化为硝酸盐,从而消除对实验的影响;(3)除杂的原则之一是不引入新的杂质且不影响试验,只有C还原产物为水,不引入新的杂质也和硝酸银不反应,高锰酸钾有颜色干扰试验,K2Cr2O7会和银离子沉淀,氯酸钾也和银离子沉淀,故选C;故答案为:C;(4)根据题给信息:K2CrO4为指示剂,于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测定Cl-的分析方法,故滴定前需调节PH和加入指示剂;故答案为:用适量的碱将溶液调成中性或弱碱性,滴入适量的K2CrO4作指示剂;(5)化学上一般认为离子浓度小于10-5mol/L时,沉淀就达完全,c(Cl-)=1×10-5,根据AgCl(白色)Ksp=20×10-10,则c(Ag+)=20×10101×105=2×10-5,因Ag2CrO4(砖红色) Ksp=20×10-12,则c(CrO42-)=20×1012(2×105)2=5×10-3故答案为:5×10-3;(6)AgNO3 +NaCl=AgCl↓+NaNO3 1mol 585g cmol/L×VmL×10-3L/mL mm=585g×cV×103mol1mol=585cV×10-3g,样品中NaCl含量的计算式为:585cV×103×10m×100%;故答案为:585cV×103×10m×100%.

可以用絮凝沉淀、溶剂萃取法,氧化还原方式,银量法,氧化铋法以及超高石灰铝法这五种方法来去除废水中的氯离子。

1、絮凝沉淀、溶剂萃取法

絮凝沉淀主要利用絮凝剂作用氯离子,将其絮凝以至沉淀去除,如复合絮凝剂;溶剂萃取是利用萃取剂将含氯离子的化合物萃取去除。

2、氧化还原方式

采用电解或电渗析、还原方式将Cl-去除。

应用方法有电解、电渗析、加氧化剂等。电解是当污水通电后,电解槽的阴阳级之间产生电位差,趋使污水中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发生氧化反应,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发生还原反应,从而使得废水中的污染物在阳极被氧化,在阴极被还原,或者与电极反应产物作用,转化为无害成分被分离除去。

3、银量法

银量法将含银离子物质与氯离子相结合, 生成氯化银沉淀物, 达到去除氯离子的目的。

4、氧化铋法

氧化铋法是原液中加入氧化铋试剂后, 其在酸性条件形成的铋离子, 在一定PH范围内铋离子与氯离子水解生成难溶于水的氯氧铋沉淀, 以去除原液中的氯离子。

5、超高石灰铝法

超高石灰铝法又称弗氏盐法, 最早出现在1987年, P M Friedel研究Al Cl3的化学反应时发表的一篇文章。弗氏盐法是将含氯废水加入氧化钙和偏铝酸钠, 经过一定条件的反应, 形成钙氯铝化合沉淀物, 以达到去除氯离子的目的。

硝酸银(AgNO3)、氯化钠(NaCl)或硫氰酸铵(NH4SCN)

扩展资料:

银量法:沉淀滴定法是通过滴定方式来测定被测物质含量的方法,其中,利用生成难溶性银盐来进行测定的方法叫做银量法 。银量法可以测定银离子,氯离子,碘离子等,也可以测定经过处理能定量转化为这些离子的有机物。

三种溶液配置方法:

(一)硝酸银滴定液

1间接法配制

2标定用基准氯化钠标定,以荧光黄指示液指示终点。

3贮藏置玻璃塞的棕色玻瓶中,密闭保存。

(二)氯化钠滴定液

1配制100克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

2用托盘天平称量的氯化钠,倒入烧杯中。

3用量筒量取90毫升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里,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

4用量筒量取554毫升的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

5用量筒量取398ml水,倒入烧杯中。

6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并贴上标签。

(二)硫氰酸铵滴定液

1间接法配制

2标定用硝酸银滴定液标定,以硫酸铁铵指示液指示终点。

银量法是指生成银盐沉淀的沉淀滴定分析法,通常根据使用的指示剂不同分成莫尔法、佛尔哈德法和法扬司法,他们依次使用铬酸钾、铁铵矾和吸附指示剂。

用银量法测定氯化铵时,实际测定的是氯离子。可分别采用莫尔法、佛尔哈德法和法扬司法测定。

莫尔法采用硝酸银标准溶液为滴定剂、铬酸钾为指示剂,滴定反应为

Ag+

+

Cl-

=

AgCl

↓。过了化学计量点后,银离子便于铬酸根生成砖红色的铬酸银沉淀指示终点的到达。注意,滴定的pH值不能超过72,否则, AgCl

将会因生成银氨络离子而溶解导致测定失败。

佛尔哈德法采用返滴定法测定氯化铵含量,方法为:加定量过量的硝酸银标准溶液至试液中使氯离子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过量的硝酸银采用铁铵矾为指示剂、用硫氰酸铵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为终点。由于该方法在酸性介质中进行,因而铵根离子无干扰。但要阻止氯化银沉淀转化为硫氰酸银沉淀,通常可采取过滤除去AgCl沉淀或加硝基苯包裹AgCl的方法阻止这种转化。

法扬司法用AgNO3标准溶液为滴定剂、荧光黄为指示剂,滴定至粉红色为终点。与莫尔法类似,滴定的pH值不能超过72,否则, AgCl

将会因生成银氨络离子而溶解导致测定失败。

正确答案:D

解析:银量法中铬酸钾法的反应条件是:中性介质,所以1题答案为B;银量法中铁铵矾指示剂法的反应条件是:硝酸性溶液,所以2题答案为D;银量法中吸附指示剂法的反应条件是:胶体溶液,所以3题答案为C

以上就是关于以某吸附指示剂pka=2,作为银量法的指示剂,ph应控制在为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以某吸附指示剂pka=2,作为银量法的指示剂,ph应控制在为什么、银量法可以用于样品中碘的测定对还是错、银量法测定氯离子为什么先和氯反应再和指示剂反应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5616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