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的非理性观念指的是什么

心理学上的非理性观念指的是什么,第1张

当我们遇到生活中的人和事时, 每个人心里会产生许多想法, 这些想法有理性的, 有非理性的, 而非理性的想法常造成不愉快, 影响我们的生活。所谓非理性观念指不合理、夸张的、绝对化、完美主义,易引起负面情绪及造成困扰的荒谬想法。

10种非理性信念

1 我应该得到四周每一个人的喜爱与赞许。

2 一个人必须非常优秀、完美, 且在各方面都有成就, 这样才是有价值的人。

3 有些人不好, 邪恶卑鄙, 他们应该受到严厉的责备与惩罚。

4事情都应该是自己所喜欢或期待的样子,假如事情不是自己所期待或所喜欢的就很糟。

5人的不快乐是外在因素所引起的, 人们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忧伤和烦闷。

6对可怕危险的事, 我们必须非常小心, 应该时时刻刻忧虑它可能发生。

7逃避困难或责任, 要比面对它们容易。

8一个人必须依赖他人, 且必须有一个强者为靠山。

9一个人的过去经验和历史是对他目前行为是很重要的决定因素,过去的影响永不消失。

10一个人碰到种种问题, 都应该找到一个正确的答案, 否则那将是糟透的事情。

非理性主要是指一切有别于理性思维的精神因素,如情感、直觉、幻觉、下意识、灵感;也指那些反对理性哲学的各种非理性思潮,如惟情论、意志论、生命哲学、无意识、直觉论、神秘主义、虚无主义、相对主义等。

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主要表现在:

1、情感、意志、欲望和需要等非理性因素,它们本身虽然不是人的认识能力,但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动与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马克思认为,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

2、在认识过程中,幻想、想像、直觉、灵感等非逻辑的方式,和思维的逻辑形式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对认识的发展和飞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认识运动的辩证性表现为,认识的发展不是单纯无逻辑或者非逻辑的跳跃,而是逻辑的循序渐进与非逻辑的跳跃的有机的统一。逻辑因素与非逻辑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共同促成人的认识由感性向理性、由现象向本质的飞跃。

有哪些非理性的观念

非理性信念由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大师艾利斯(Albert Ellis)在1955年首次提出,他认为人天生就具备了非理性的人格倾向,以下是我给大家带来的有哪些非理性的观念,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头脑中的谬见是多种多样甚至是环环相扣的,因为一个人认识到他的幻想或谬见之日,就是其顿悟之时。越是灵活和开明的人,获得顿悟也就越多,其人生的情感方式和能力也会随之改进和发展。我们的人生,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心理学家威廉姆詹姆斯说过:“地球上的芸芸众生,唯有人才能改变他们自身的存在方式,唯有人才是命运的创造者,人类可以通过改变自身的内心世界而改变自身的外在世界,这就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发现。”诚然,剔除观念中的谬误虽然需要科学方法的指导和别人帮助,但关键还在于自身的努力。

只有通过调整人的思想,即对非理性的、非现实的思维提出质疑,才能给人带来和谐的情感和协调的行为。下列是3种生活中常见的非理性观念:

(1)我必须得到我生活圈里的每一个人的宠爱和认可,尤其是那些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人的宠爱和认可。实际情况是任何人都不可能被所有的人宠爱和认可。如有这样的观念则会给自己带来沉重的包袱。一个人并不需要得到每个人的宠爱与认可。当你不被人认可时,应冷静分析内在原因,如是自己的责任,要努力纠正;如是别人的责任,也不用太计较。

(2)危险或者可怕的事情随时可能会出现,我必须经常地考虑和提防,做好最坏的准备。这种观念如长时间地持续,可能导致焦虑症。它还会引出其他的并发症,分散人的注意力。减弱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实际情况却是:焦虑是有害无助的,应集中精力做好当前的事。

(3)我应当依靠别人。这种依赖意识和自卑感,会使人一味地寻求“后台”的庇护。理智的人应用自己的行动表明,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独立的人格,自己做准备,自己负责。他们尽管在有些时候也接受别人的帮助,但那绝对是暂时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自我意识最容易沉湎于自己的一些既定感觉,并且不由自主地按照固定的思维模式重复,强调着自己。这种重复强调虽然有助于形成一个个具体的有特性的个人,但它也僵化一个人,使其难有新的视角,新的发现,新的创造,新的超越。不过,社会和客观环境却在不断地变化着,不管人们情愿与否,都必须接受现实,调整自己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势,即所谓的适应。

旧的观念可能大多是消极的`,但由于人们习惯的认可使其有了稳固的“领地”,几乎每个人对自己的先人之见都不会提出疑问。所以,从传统观念转向新的观念时所要经历的精神阵痛和困惑是难以避免的。

对观念的培养,还要能够接受生活中的种种提问。比如:你曾沮丧过吗你曾有过焦虑,孤独与敌意吗挫折使你灰心过吗你认为自己形象怎么样你对大多数人是喜欢还是讨厌对像这样的问题做出及时的、有思考的回答,会使人获得新的生命力。我们要特别注意训练自己,不要去相信一些对你讲述过而未经检验的传统假象和错觉。

健康观念体系建立的基础是深入思考,反复实践。我们必须学会坚持用正确的、理智的和现实的思维方法去思考,并指导行动,从而剔除旧有的错误,那么充实的人生就在我们的面前。

常见的非理性信念

艾利斯在1962年总结了人们最常见的11种非理性信念,分别是:

(1)人们绝对需要一位生活中重要人物的喜爱或赞许。

(2)个人应该在各方面(至少在某一方面)有成就,有才干,能胜任,这样才会被视为有价值的人。

(3)人绝对不能犯错,如果犯了错,就应该受到谴责,马上去死。

(4)如果遇到与自己希望不一致的事情,那就会很糟糕。

(5)人的不快乐是外在因素引起的,人没有能力去控制自己的悲伤与情绪困扰。

(6)应该经常把危险或灾难性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挂在心头。

(7)逃避困难、挑战与责任要比面对他们容易。

(8)人应该依靠别人,而且需要一个比自己强的人做依靠。

(9)人的行为受到过去经验的影响,只要一件事情对他产生了影响,那么这种影响就会持续一辈子。

(10)我们应该对别人的困难与情绪困扰感到不安。

(11)对于任何一个问题,都应该有正确的、完美的解决办法,如果找不到,就会很糟糕。

;

艾利斯·阿尔伯特共总结了11种非理性信念,如下:

1、受到几乎所有的、对我而言有重要意义的人的喜爱和认可,这是必要的。

2、我必须是一个全能的、独当一面的人,在所有重要的方面都必须获得成功,那样才有价值。

3、这个世界必须是公正的。人们必须公正而周全的做事,否则它就是一个邪恶的家伙,用该受到严厉的谴责和惩罚。

4、如果事态的发展并不像我预期的那样,那将是糟糕透顶。

5、我对自己的消极情绪(如焦虑、愤怒和抑郁等不快)无法控制,因为这些情绪是由于外部事件决定的。

6、如果某件事情是危险可怕的,我应该持续不断地为此而烦恼,并应该仔细地考虑时间发生的可能性。

7、逃避直面现实生活中的困难比承担生活中的责任更加容易一些。

8、我对别人非常依赖,需要一个比我强的人做后盾,否则我的生活很难过好。

9、我过去的经历是引起现在情绪和行为的主要原因;这些经历将永远影响着我。

10、如果我关心某人,那我就应该对他遇到的问题和烦恼而焦虑、愤怒和忧郁。

11、对所有的问题而言,几乎都有一个正确而完美的解决办法。如果找不到这样的办法,就是非常糟糕的。

扩展资料

非理性信念有3个主要特征,分别为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

1、绝对化要求。是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它通常与 “必须”,“应该”这类字眼连在一起。比如:“我必须获得成功”,“别人必须很好地对待我”,“生活应该是很容易的”等等。

2、过分概括化。这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一个方面是人们对其自身的不合理的评价,另一个方面是对他人的不合理评价,即别人稍有差错就认为他很坏、一无是处等。

3、糟糕至极。这是一种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了,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一场灾难的想法。这将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如耻辱、自责自罪、焦虑、悲观、抑郁的恶性循环之中,而难以自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非理性信念问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合理信念

非理性观念主要特征:

1.绝对化要求:

是指个体以自己的主观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一事物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必须、完全、应该、理应,务必、完全、绝对;情态动词

2.过分概括化:

以偏概全。一旦转向他人就一味责备,并产生愤怒和敌意,与表白型多话同时出现。从不、总是、老是、无法、非常、永远、几乎没、毫无价值、一无是处、一点也不;副词

3.糟糕至极:

是一种对事物的可能后果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一种灾难性预期的非理性观念。不容易、一团糟、毫无希望、困难重重;形容词

是指个体难以理性思考,凭直觉或经验做出判断的知觉、思考或行为倾向,是非理性的一种表现形式,也被称为直觉、灵感、潜意识等,其英文原意是指“不经思考的”、“直接的”等,因此也被称为自发性知觉、自发性思考、不假思索的行为等,是理性思考的对立面,源自人类早期生活经验和面对问题时的直觉反应,与理性思维相对,也可称作潜意识、下意识或无意识,是非理性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包括直觉、灵感、潜意识、习惯性等。

irrationality; unreason; the irrational。

双语例句:

1、这对当下而言是个巨大挑战,可能需要“非理性”的回应。

This is a grand challenge for our age and it may require an "irrational" response

2、他们不是非理性的,或者有杀人倾向的什么人。

They're not irrational, potentially homicidal maniacs, to start。

3、就像对转基因的非理性恐惧一样,其实一般来讲,我们人类足够英明,能够快速小心地处理好这些问题。

As with hysteria about genetic modification, we humans are generally wise enough to manage these problems with speed and care

以上就是关于心理学上的非理性观念指的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心理学上的非理性观念指的是什么、什么是非理性思维、有哪些非理性的观念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5571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