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二简字”,为何仅只用九年便“夭折”了

中国历史上的“二简字”,为何仅只用九年便“夭折”了,第1张

因为太“简”了,简到了没人能看懂的地步。这个“没人能看懂”不是指社会民众,而是指全国所有人,哪怕是那些大学者也对所谓的“二简字”束手无策。说白了,所谓的“二简字”其实就是汉字过度简化的一个畸形产物,所以必然是失败的。

现代人们使用的是“一简字”,也就是经过初步简化而成的汉字。建国后,人们痛定思痛认为中国之所以被西方列强揍,是因为古老的封建文化这个大树已经从根底腐朽了,已经成为了中国人们的拖累,已经不再适合当前社会文化的发展需求了。人们想要进步,想要追赶上世界,就必须彻彻底底的抛弃这颗已经腐烂了的参天大树。

当时中国的科学全部来自向西方的学习,这种学习是全方位的,包括文字。那个时候西方比较流行的是拉丁文,很多中国人从西方回来后认为有改就要从根源上改,彻彻底底的把这颗封建文化大树连根拔起。文字,是文化的基础,人们要学习文化,首先要学习文字,所以文字的改革就问世了。

古老的繁体字,不仅仅在那个时代代表着古老的封建文化,同时在学习难度上也是非常大的。众所周知,在今天,汉字是世界上公认的最难学习的文字。可是,繁体字却比现在的简体字还要难以学习,其难度是成几何倍增的。

这种难度就使得中国普及文化的道路,十分的艰难。于是文字开始简化,出现了“一简字”,也就是现在所使用的这些文字,当然现在和当初的“一简字”还是有些不同的。后来又进行了“二简字”,可惜这个时候“一简字”还没有彻底普及开来,人们还在适应的阶段,冒然进行“二简字”改革的结果就是人们不认识字了。因为改动太大,那些大文人大学者都对眼前的文字感到陌生,因此文字推行的脚步不仅没有快起来,反而陷入了停滞。所以最终“夭折”了。

原因

有专家认为,二简字将汉字的字形过度简化,使得人们在阅读之时虽然方便,但是却丢失了汉字的美感与精髓。甚至在特定的时期,还会使人出现一定的困惑。而且在当时与我们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他们所使用的片假名,其实有很大一部分便是从中国汉字当中提取出去的,二简字的外形更像日本字。也正是因为如此,“二简字”最终被废弃。

影响

由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政府对“二简字”发布和宣传的力度较强,并且在当时已经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包括媒体和报刊都使用“二简字”,加上“二简字”笔画少,书写简单,易于流行,在当时社会上已经非常广泛。

而且,在一些地方“二简字”成为教学用字,因此给一部分学生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些原因都造成了部分“二简字”仍残留在社会里。二简字的动态阅读率为96%,没学过二简字的人也能联系上下文认读二简字。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历史上的“二简字”,为何仅只用九年便“夭折”了全部的内容,包括:中国历史上的“二简字”,为何仅只用九年便“夭折”了、二简字为什么废止、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5435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