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年间,发生过哪些重大事件

cwm2023-04-24  23

光绪帝即清德宗,名爱新觉罗载湉,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在位34年,驾崩时年仅38岁,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下光绪帝在位34年中国近代史上发生哪些大事。

同治十三年(1874年)同治帝驾崩于养心殿,年仅十九岁,爱新觉罗载湉继承大统,次年改元光绪。

光绪元年(1875年)正月,光绪帝即位,英国借马嘉礼案强迫清政府签订《烟台条约》。

光绪七年(1881年)三月,慈安太后去世于钟粹宫,追封为孝贞皇后。

光绪九年(1883年)五月,法军进攻越南河内的纸桥,挑起中法战争。

光绪十年(1884年)八月,法舰炮轰福建马尾造船厂,挑起马尾海战。

光绪十一年(1885年)二月,中法越南战争结束。九月,改台湾府为行省,刘铭传为台湾巡抚。设立海军事务衙门,命醇亲王奕寰总理,节制调遣沿海水师。

光绪十三年(1887年)正月,光绪帝亲政。

光绪十四年(1888年)二月,改清漪园为颐和园,诏修颐和园。

光绪十五年(1889年)正月,光绪大婚礼成。二月,慈溪太后归政。

光绪二十年(1894年)七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九月,北洋水师在黄海与日军海战。十二月,北洋水师在威海卫一战中惨败。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三月,李鸿章代表清廷在日本马关议和,签订《马关条约》。四月,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六月,康有为与梁启超在北京组织“强学会”。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四月,沙俄诱订《中俄密约》,获取中东铁路权,将侵略势力深入东北三省。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选派宗室王公出洋有游历。召见康有为,开始维新变法运动。八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垂帘听政。光绪帝被囚于瀛台。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四月,义和团起义,打进北京城。七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光绪帝和慈禧太后逃亡西安,珍妃死于宫中。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奕劻和李鸿章与十一国公使签订《辛丑条约》。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七月,孙中山在日本成立同盟会。清廷派五大臣出洋考察,掀起立宪运动。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光绪帝死于瀛台。次日,慈禧去世。十一月,溥仪即位于太和殿,第二年,改元宣统。

 翁同龢 , 光绪二十一年(1895)三月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清政府与日本签定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首发动的维新变法运动正在兴起。四月初,他们联合在北京应试的1300名举人发动"公车上书"提出了废约拒和,迁都抗战、变法图强等主张,迫切希望得到光绪帝的支持。

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光绪帝希望得到一种政治力量的支持,通过一番改革改变清政府积弱不振的局面。作为光绪帝师傅的翁同龢积极支持光绪帝的主张,但他深知光绪帝手无实权,实权控制在西太后手中,而西太后不可能支持光绪帝改革。因此他认为光绪帝要实行改革,必须得到以康有为等人为首的维新派的支持。鉴于此种认识,翁同龢积极赞助维新变法,甘愿充当光绪帝与维新派联系的桥梁。

四月的一天,翁同龢以一品大员的身份,屈驾前往刚刚就任仅有六品官的工部主事康有为的住处,拜访康有为,但因康有为外出没有遇上。康有为得知后,受宠若惊,立即回访。翁同龢热情接待康有为,两人进行长时间的交谈。康有为详述列强纷争,非变法不能立国的道理。翁同龢表示赞同,并向康有为透露了光绪帝无实权的实情。分别之时,康有为送给翁同龢有关变法的两本书。翌日,翁同龢到毓庆宫书房向光绪密报了与康有为会晤的情况,光绪帝极为高兴。恰巧此时都察院呈送了康有为的奏折,光绪帝看后,连声称好。翁同龢乘机将康有为夸奖了一番。从此,光绪帝开始注意起康有力等维新派,而翁同龢同维新派的来往日益频繁,关系越来越密切。并且翁同龢时常把维新派送给他的有关变法的书籍呈送光绪帝。翁同龢实际上已成为光绪帝与维新派的桥梁。

光绪二十一年(1895)六月,为宣传维新变法,维新派在北京成立了强学会。强学会成立后,翁同龢带头入会,并从户部拨给强学会一笔经费。强学会创办《强学报》,发行《中外纪闻》,极力宣传维新变法,一时声势大振,因而遭顽固派的反对,结果被查封。强学会被查封后,应维新派要求,翁同龢又借一个御史奏请开设官书局为名,使强学会变成了京师官书局,继续宣传维新变法。

光绪二十一年(1895)十月,翁同龢令其亲信陈炽起草了12道变法诏书,准备清光绪帝陆续颁布。西太后得知后,极为气愤,指责翁同龢揽权、狂悖,遂下令裁撤毓庆宫汉书房,将翁同龢逐出毓庆宫。但他并不灰心,继续赞助维新变法。

光绪二十三年(1897)十一月,康有为向光绪帝上奏了一封长达五六千字的奏折,请求光绪帝从速变法。遭顽固派阻挠,上书未能到光绪帝手中。

康有为上书不达,翁同龢多方面周旋,后光绪帝命翁同龢等总理衙门大臣代为传活。问话中,康有为详细阐述了自己维新变法的理论,翁同龢表示赞同。翌日早朝,翁同龢向光绪帝汇报了询问康有为的情况,乘机将康有为夸奖了一番、光绪帝听后非常满意,且传谕康有为:以后有所陈奏随时呈上;命令总理衙门此后凡康有为的奏折可直接呈送。此后,光绪帝和维新派的关系日渐密切。在这中间,康有为的奏折大多由翁同龢呈送光绪帝;而光绪帝对康有为的询问,也大多都是通过翁同龢而传达。

光绪二十三年末(1897)沙俄强占旅大,光绪帝焦急万分。光绪二十四年(1898) 一月二日,光绪帝召见王公大臣,极言时危,认为变法乃当务之急。顽固派大臣沉默不语,表示反对。翁同龢则大发感慨,积极支持光绪帝的变法主张,讥讽顽固派大臣在民族危亡之时麻木不仁。

同年一月,康有为上书光绪帝,请求开办制度局。光绪帝表示赞同,翁同龢随声附和,并力荐康有为主持开办制度局。顽固派则纷纷起来反对,致使翁同龢等力主开设制度局的计划落空。

光绪二十四年(1898)四月二十三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维新变法运动正式开始。诏书是翁同龢亲自拟就的,前后曾数易其稿。

维新变法运动正式开始后,顽固派极为恐慌,将矛头指向翁同龢,接二连三地上书弹劾翁同龢,结党乱政,揽权误国;西太后恐变法后影响自己的地位、削弱自己的权力,遂决定罢免翁同龢。

四月二十六日即维新变法正式开始后的第四天,翁同龢同往常一样,未待天亮就来到朝房,和其它大臣一静候皇上召见。一会儿,太监传呼诸大臣进宫,着翁同龢勿入。翁同龢听后,不禁心头一怔,凭借他数10年官场经验,他立即预感到某种不测的事情即将降临到自己头上。时过三刻,诸大臣陆续返朝,御前大臣传翁同龢听旨,翁同龢连忙跪地接旨。当他听到最后的"姑念其毓庆宫行走有年,不忍遽加严谴,翁同龢着即开缺口籍,以示保全"时,老泪纵横,泣不成声。他颤颤危危地从地上爬起来,拂袖掩面缓缓而去。

光绪二十四年(1898)五月,翁同龢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辞别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京城,回到了故乡常熟。但西太后仍不甘心,八月六日戊戌政变后,谕旨严谴翁同龢著即革职,永不叙用,交地方官严加管束,不准滋生事端。

翁同龢回到常熟后,先是住在常熟城内翁氏老宅,遭严谴后又搬到常熟虞山鹁鸽峰下造屋居住,过着孤僧般的隐居生活。光绪三十年(1904)五月二十一日(公历7月3日),翁同龢因病溘然长逝,终年74岁。

咸丰到光绪是14年。清文宗爱新觉罗奕zhu(三声)是1851年当皇帝的,改年号为咸丰元年辛亥,到咸丰十一年辛酉,即公元1861年结束,在位11年。经同治朝代13年,光绪帝于公元1875年登基当皇帝,改年号为光绪元年乙亥。这样从咸丰十一年辛酉,即公元1861年到光绪元年乙亥,公元187年,是十四年。

光绪二十一年。

光绪为中国清朝第十一位皇帝清德宗载湉的年号,前后三十四年。自公元1875年至1908年。

1875年,光绪帝即位,即光绪元年。

1895年,即光绪二十一年。此年中日《马关条约》签定。

光绪二十一年(1895)五月初六日,又第三上书光绪皇帝,提出了变法的步骤和《公车上书》内容的补充说明。上书指出自强雪耻之策是:富国、养民、教士、练兵。前三策已见于《公车上书》。关于练兵,本次上书提出的办法是:一、沉冗兵而合营勇;二、起民兵而立团练;三、练旗兵而振满蒙;四、募新制以精器械;五、广学堂而练将才;六、厚海军以威海外。这次上书递到了光绪手里,光绪阅后,非常重视,命阁臣抄录副本三份,一份呈送慈禧、一份留乾清宫,一份抄发各省督抚将军议处。

光绪二十一年(1895)闰五月初八日,康有为第四次上书光绪皇帝,更加详尽地陈述了“变法曲折之故”。上书再次吁请光绪“尊贤而尚功,保民而亲下”,使有情必通,有才必用。又进一步提出了下情上达、广求人才的具体办法:一、下诏求言;二、开门集议;三、辟馆顾问;四、设报达聪;五、开府辟土。第四次上书正式提出了开设议院的主张,从正面论证了设立议院的必要性。但上书被顽固派拒绝代呈,未能上达。

以上就是关于清光绪年间,发生过哪些重大事件全部的内容,包括:清光绪年间,发生过哪些重大事件、光绪 皇帝小时候的老师叫什么名字、咸丰十年至光绪二十一年中间有几年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65246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