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先抢老百姓,后来觉得不过瘾,他们在向导的带领下,一批直奔圆明园,一批直奔紫禁城。直奔圆明园的八国联军将在座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帝王花园”抢劫一空之后,还放了一把大火,将其烧了个精光。
另外一伙直奔紫禁城的强盗们,砸开了宫门后,比野兽还凶地“嗷嗷”怪叫着冲了进去。
紫禁城中的好东西简直太多了,八国联军不管是光珠明碧,还是金银细软,往兜子里一个劲地猛装,古玩字画,紫檀桌椅这些拿不走的大件,那就是直接毁掉。
有一个意大利的军官大抢了一顿还嫌不过瘾,他在慈禧的凤床上睡了一大觉,第二天早起,他还在木床板上,用尖刀刻写下了一行(意大利语)字:Voglioviolentarel'imperatriceVedovaCixi。
八国联军赖在北京不走,这也不是事儿,远在西安的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急忙降旨,命留守在北京的恭亲王和李鸿章他们还是用万能的银子,赶快把洋人摆平。
恭亲王和李鸿章急忙和联军司令瓦德西谈判,他们不惜血本,砸出了大把白花花的银子,瓦德西一见那堆积如山的银子,马上就签署了退兵的协定。
慈禧太后得到八国联军撤兵的消息,他领着光绪和众大臣从西安回到了北京,紫禁城里的太监们得知慈禧要回宫的消息,急忙开始收拾残破的紫禁城,可是却拿床板上的字迹一点办法都没有,最后有个老太监出了个主意,上后面的仓库中,找一个老床,换下这张被八国联军刻上字的新床。慈禧太后回到北京,入住自己的寝宫,可是她在“吱吱”乱响的老床上睡到半夜,便感觉到不舒服,睡着睡着,她忽然满头是汗,一下子惊醒了过来。
1900年爆发了义和团运动。这事大家都知道。这件事导致了八国联军侵略中国。这是我们从历史书上看到的。
其实呢,是清政府向全世界宣布开战,才有八国联合攻打中国。
清政府向世界宣战的举动是疯狂的,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代价就是由李鸿章签署的庚子赔款条约。
赔多少钱呢。4亿5千万两白银。当时中国的人口4亿5千万,也就是每人一两白银。这笔巨额赔款分39年还清。
有一个人对中国为什么会爆发义和团运动和清政府向世界宣战进行了思考。这思考对我们今天的中国来说,是非常有益的。
这个人不是中国人,是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
1907年,罗斯福一次去打猎,不知怎么就思考了一下中国的现状。人家是总统吗,考虑一下中国的事情,也不是不务正业。
思考之后,他向国会递交了一份咨文。
意思是说,中国发生这么疯狂的事情,是缺乏教育的结果。他建议美国不要拿这笔赔款了,应该把这笔钱用在中国的教育之上。
于是用这钱先办了一个清华学堂,这就是后来的清华大学。
接着又创办了协和医院。
钱用不完,就有一部分用于留学到美国的费用。至今新竹的清华大学,每年还能从美国拿到2000万美元的经费。
中国第一条铁路大家都知道是詹天佑建的。除不知,詹天佑就是当年中国选派美国的的第一批留学生。
这是美国拿到庚子赔款的用途。
再说德国和奥地利。这两个国家在一次世界大战中崩溃了,中国加入了协约国,也就是战胜国,所以他们就不能从中国拿到赔款了。
苏联呢,他们革命了,也就不好意思拿钱了。
英国。法国呢,也跟进,把拿到的赔款用到了中国的教育上。
别国都不拿钱了,荷兰,英国,比利时也跟进了。像荷兰,规定赔款的63%,必须用于中国的水利建设,剩下的用于教育。
这时候,还有一个国家没有提到。这个国家就是日本。这个国家本不想把拿到的钱都吐出来,本来当时日本出兵最多,迫于压力之下,只好拿出一部分钱作中国留学生到日本留学的费用,剩下的部分就在这个各处设立文化机构。这些机构从事的就是特务勾当,为日本侵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从这个事情上来看,重视中国教育的不是中国人,而是外国人。他们认为,这个爆发义和团运动的国家很疯狂,是教育出了问题,是文明的程度不够。而我们却把教育当做了挣钱的机器。
《儒林外史》人物性格特点及主要事件:
1、王冕,历史上真实存的,作者对人物进行了改编。他具有作者理想人物的基本特质。王冕作为一个士人作为一个“名流”,在他身上体现着中国士人的精神。
2、周进,对科举考试极为热衷至痴狂,可惜人到花甲却连个秀才都没中。后几个商人出于怜悯,凑钱帮这个可怜的老头儿捐了个监生。周进欣喜不已,后来借着监生的身份,他居然中了举人,接着又中了进士。
3、范进,时年五十余岁,穷困不堪,腊月还穿单衣,冻得直哆嗦,周进因他想起自己当年的惨状,便将他录取为秀才,后又录为举人,上演了一出“范进中举”的癫狂闹剧。
4、严致和即严监生,严监生就是书没读过太多,他这个监生也是花钱捐来的监生。极为节俭,死前仍念叨着灯中的两茎灯草,严监生怕费油以致到死都难以合眼,直到赵氏挑去一根,他咽下最后一口气。
5、严致中,是一个贡生,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瞧不起自己的胞弟严监生,他是一个十足的衣冠禽兽。编造了一段与汤知县相遇的故事,还夸赞汤知县的为人,只是为了显现对汤知县的了解。
6、匡超人,他本是一个淳朴的农村少年,为人乖巧、做事勤快,其对父亲的一片孝思。在流落他乡时,他受社会影响逐步发生了变化。后一步步走向堕落。他吹牛撒谎,钻取功名,卖友求荣,忘恩负义,变成一个衣冠禽兽。
7、沈琼枝,沈琼枝是教书先生沈大年的女儿,遵父命嫁给盐商宋为富为妻。但到了盐商宋为富府上之后,才知道是一场骗局,盐商宋为富原来是娶沈琼枝为妾。琼枝父状告宋为富,宋重金贿赂知县,把沈大年押回常州。沈琼枝带着金银细软独自去往南京,开始了她新的独立生活。
儒林外史20个人物形象分析:
1、王冕: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作者据此进行了改编。王冕在小说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整个小说的人物塑造上,他奠定了作者理想人物的基本特点。王冕作为一个士人作为一个“名流”,在他身上体现着中国士人的精神。
2、周进:原本是个教书先生,对科举考试极为热衷。可惜到了花甲之年,却连个秀才都没考中。几个商人出于怜悯,凑钱帮这个可怜的老头儿捐了个监生。后来,借着监生的身份,中了举人,接着又中了进士,到广东为官。
3、范进:五十余岁时连秀才都没考中,家中穷困不堪,他腊月还穿着单衣,冻得他直打哆嗦。周进见到他,便想起了自己当年的惨状,在惺惺相惜之下,将他录取为秀才,后来又将他录取为举人,因此上演了一出“范进中举”的癫狂闹剧。
4、严致和:即严监生,清雍正朝规定,秀才中凛生,凛生被选入国子学称贡生,次于凛生、凛生选入国子学成为监生,而且当时一些未能入府、州、县学而欲考举人者。可以出资捐一监生资格参加乡试,或直接出钱捐一监生,此种情况统称之为捐建或者例监。严监生就是书没读过太多,他这个监生也是花钱捐来的监生。
5、严致中:一个贡生,经考选等方式进入设于京师的国子学以后就称为贡生。这类人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严贡生也是因为自己是个贡生而瞧不起自己的胞弟严监生,在作者笔下的严贡生却恰恰相反,是一个十足的衣冠禽兽。
6、匡超人:本是一个淳朴的农村少年,为人乖巧、做事勤快,最后为追名逐利,变成了钻取功名,卖友求荣,忘恩负义的一个衣冠禽兽。
7、沈琼枝:教书先生沈大年的女儿,遵父命嫁给盐商宋为富为妻。但到了盐商宋为富府上之后,才知道是一场骗局,盐商宋为富原来是娶沈琼枝为妾。琼枝父状告宋为富,宋重金贿赂知县,把沈大年押回常州。沈琼枝带着金银细软独自去往南京,开始了她新的独立生活。
8、鲁**:在顾家方面是一等一的贤妻。当蘧公孙的父亲病重之际,鲁**马上收拾家当远去照顾。毕竟,蘧公孙身份是入赘,鲁**不走这一遭也不会被非议,但是她还是坚持道义远赴侍奉。
9、牛布衣:以诗结交诸官府,客死异乡,结局凄惨。生前死后都没有任何诗友来拜访,而且死后还被人冒名顶替,导致声名败尽。
10、虞育德:信奉得之我命。虽然他到了五十岁的年纪,才考中进士。抱着随遇而安的心态,没有因为被指派了闲差而焦虑。
武松识破蒋门神等的奸计,血溅鸳鸯楼,表现了他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和反抗精神。
尽管也曾被人利用,但终究从残酷的现实中,从迷失的自我中醒悟过来,一步一步地克服自己的弱点,渐渐地走向成熟,然而也存在滥杀无辜的缺陷。
故事:
武松一向在快活林帮施恩看场子,谁知有一天孟州城的都监,姓张的,派人带了贴子来取武松往州里走一趟。他是牢城管营与差拨的上司,武松只好跟着去到州城。拜见已毕,张都监对武松爱敬有加,并许将来把丫环玉兰配给武松。武松受此殊遇,誓愿报效张都监。
有天晚上武松正在月下舞棒,听得墙外有人喊捉贼。武松心想张都监如此待我,他家里有贼我一定要帮他打捉。于是提了棒就往前厅奔去,谁知倒被都监家奴给拿下。都监及时出现,在武松房里搜出了平时都监的亲戚送给武松的一些金银细软于是把武松绑赴官府,再次发配,目标恩州牢城。
途经飞云浦,两个公人正想和对面来的蒋门神的两徒弟下手杀害武松,倒被武松一刀一个解决。武松问出一切都是蒋门神和张都监的奸计,蒋门神仗着姐夫张都监的势力又夺回了快活林,所以一定要杀武松解恨。
于是武松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心道:不杀得张都监,如何出得这口恶气!回到张都监家里,男女老少一个不留,直杀到后花园鸳鸯楼,将张都监和另一个狗官也杀死,拿过桌上的酒壶猛灌一通,然后蘸血在墙上写道:杀人者,打虎武松也!逃出城外,直奔十字坡,投奔张青和孙二娘去了。
受主张“积极入世”的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渴望建功立业、功成名就。但是,与现在社会上流行的“拜金主义”不同,儒家对成功人士的标准更为严苛。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伟抱负到立功、立德、立言的具体要求,想要成为一名“君子”不仅得有过人的本领,还得有足以服众的德行和流芳百世的作品,着实不易。
不过,中华文化的魅力更在于它的包容和坚韧。成为“圣贤”的远大目标不一定非要出身富贵,智商250以上的人才有资格俏想,现实当中,绝大多数家境普通、资质平平的人,也都有成就自己的一套方式。
有着“中国古代之最后一人,中国近代之第一人”之称的曾国藩,便是后者的典型代表。
可是,曾国藩一点也不聪明,小时候甚至非常愚笨。笨到父亲为他找的私塾先生都懒得教他,笨到一个小偷半夜跑到曾国藩家偷东西,结果发现曾国藩背一篇课文背了一晚上,还是结结巴巴地背不出来,气急从梁上跳下,当着曾国藩的面非常流利地把书背了一遍,之后扬长而去。
故事很有戏剧性,虽不知真假,却足以说明咱们这位“古今第一完人”在小时候并没有展露什么过人之处,智力可能也就是个中下等的水平。
曾国藩的家境也算不上好,他出生在湖南省湘乡县一个偏僻的农民家庭,家里五百年来没有一个人有过功名。其祖父通过苦干积攒了一点家业供他父亲念书,谁知父亲考了17次,才在43岁那年中了一个秀才。到了曾国藩这一代,情况也没好多少,他五岁启蒙,考了7次才在23岁时中了秀才,这同14岁乡试第一的左宗棠,17岁中秀才的李鸿章以及16岁即中举人的神童梁启超相比不知道慢到哪里去了。难怪左宗棠对曾国藩的评价是“才略太欠”,是个“书憨”。梁启超也说曾国藩“非有超群轶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
被一群聪明人瞧不起的曾小呆同学对自己的智商也没啥自信,他评价自己“生平短于才”、“自问仅一愚人”。在给家里写信时也说,“吾兄弟天分均不甚高明”。以读书、做事为例,别人看完两三行了,他紧赶慢赶也看不完一行;做事情时别人立马就完成了,他必须得想半天才能搞定。总之一句话,智商是硬伤!
那么,这位“笨小孩”是怎么逆袭为晚清第一名臣的?又为何被众人推崇,竟担起“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的赞誉?
一、天道忌巧,勤能补拙
虽然智商不太够,但俗话说得好,“傻人有傻福”。
曾国藩的性格有点像现实版的郭靖和阿甘,虽“笨”但“勤”。因为他们不懂得“聪明人”的偷奸耍滑,投机取巧,所以该下苦功夫就下苦功夫!
事实证明,曾国藩后来能够打通科举这条路,靠的完全就是这股劲。
父亲对年幼的曾国藩影响很大,不求他比别人学得快,但自己一定要学懂!八岁起,曾父便亲自教他读书。从早到晚,教导不停,很有耐心。
这种“笨拙”的学习方式,培养了曾国藩超乎常人的勤奋、吃苦和踏实精神,也为他后来考举人和考进士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所以,“笨拙”看似慢,实则快,就好比盖房子,因为基础打得牢,房子就盖得比别人高。
厚积才能薄发,开了窍后,一顺百顺。
曾国藩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以勤治惰,以勤治庸,一勤天下无难事。
二、修身律己,俭以养德
和“勤”字连在一起的传统美德是“俭”。古人说“俭以养德”,因为 俭朴不仅能节约花费,还能帮助我们学会克制欲望。
曾国藩的厉害之处便在于此,只要他下定决心,便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年轻时,他也曾沉迷于京城里的繁华生活,每天和自己的同学们吟诗作对,吃喝玩乐。他还特意把自己的父亲曾麟书从湖南老家接到北京来住,可是,看到自己的儿子每天过着这样的生活,曾麟书没住几天就受不了了,于是对曾国藩说自己不适应这里,还是回老家吧。临走前,曾父特意写了封信给曾国藩,信里面最后不经意间提醒儿子要节欲、节劳、节饮食。
曾国藩看到这些的时候,心里面十分惭愧。想到自己来京城之后的所作所为与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相差甚远。因此,醒悟之后的曾国藩下了一番苦功,首先把烟给戒了,之后又将俭朴贯穿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总督时期,位高权重的曾国藩依旧不修边幅。赵烈文说他第一次见到曾国藩时,曾国藩“所衣不过练帛,冠靴敝旧”。同治二年(1863),外国人戈登在安庆与曾国藩会面,他惊讶地发现“曾穿着陈旧,衣服打皱,上面还有斑斑的油渍”。
曾国藩的夫人姓欧阳,欧阳夫人在老家一听老公当总督了,就去投奔他,希望过点儿好日子。没想到,到安庆一看,总督衙门破烂得一塌糊涂,老妈子只有两个。这么一大家子,家务怎么操持得过来呢?所以欧阳夫人就自作主张到街上去买了一个丫鬟。曾国藩看见了很生气,说咱家没必要花这个钱,有事自己做,最后逼着欧阳夫人把这个丫鬟给送人了。这不是什么廉洁,他就是觉得没必要。而且曾国藩和林则徐一样有个观念:不给子孙留财。
他自己的生活也很清苦,比如说他有一个规定,“夜饭不荤”,晚饭的时候不吃荤菜。
三、内圣外王,圆融有道
奇怪的是,这么节俭的曾国藩却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清官,因为他收礼。有资料显示,道光二十一年曾国藩至少收受了六名地方官馈赠的银钱,近一百两。道光二十三年,曾国藩去四川出了一趟差(任四川乡试主考),又收了银钱大约六千两。
不过他收礼似乎和敛财又有不同。比如刚当上两江总督的时候,地方官为了巴结他给他办公馆,送家具、被褥、细软。曾国藩一看,说:“不错,你们当差很谨慎,很用心,但这么多东西我不能收。我也不能全不收,我收下这七领草席好了。”
他手下还有一个大将,叫鲍超。鲍超是个粗人,会打仗,也会抢夺战利品,很快就发财了。有一次曾国藩过生日,鲍超带着十六大包的礼物来了。曾国藩一看,带的东西还真不少,就让鲍超打开看看都有什么好东西。打开一看,金银细软、古玩字画,一大堆。
曾国藩就说,我也不能全不收,我只收一样,但是你让我自己挑好不好?然后挑来挑去,挑中了一顶绣花小帽,剩下的完璧归赵。他不问鲍超这钱是怎么来的,也不训导他要廉洁,等等,只是礼送出营而已。
还有一次,他到京城时带了2万两银子的银票在京官当中运作,但是他在两江总督的任上,小金库结余的是3万两,按说他都能带走,但是他没带,只带了2万两。
那剩下的一万两怎么办?他写信给他儿子,说这一万两你替我散给穷人,但是只能偷偷摸摸地散,不要大张旗鼓地散。为什么?因为我不愿意当一个清官。
这件事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曾国藩自己说:“我喜欢美名,别人也喜欢。如果我一味地图自己的美名,那不美之名就归于他人。我不吃肉,我清廉,别人吃完肉吧唧嘴的时候,就会很难堪。如果让他人承担了这样的名声就不好了,不能让他人难为情。
看完这些我们就能明白,曾国藩不像海瑞那样清廉,他有着自己为人处世圆融的一面: 不给他人难堪,但自己内心有所秉持。也就是“外浊内清”、“外圆内方”。
如海瑞、于成龙一般的清官固然非常值得尊敬,但是他们与周围人的关系未必好,做事也得不到同僚的支持。
曾国藩不愿意这样,他信仰的是“内圣外王”,即儒家的道德、君子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让自己在内心里成为一个圣贤。但这还不够,真正的圣贤是要做成事情的。一个人做事能否成功,关键不取决于你自己有多厉害,而取决于你能调动多少资源来帮助你。这个时候技巧就出现了,如果你不仅要追逐内圣,而且要追逐外王,那就不仅要当一个君子,还要有能力调动一切能够帮助你的力量,来帮助你做成这一番事业。
说白了,曾国藩属于对自己的道德要求非常高,但对他人却没有什么精神洁癖,算得上是: 律己严、责人宽。
最后,在这里,我们不想评论曾国藩的历史功过,而是希望大家能通过了解其人生故事,获得一些启发,进而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法论。有人说:“自古圣贤可佩但不可学,唯有曾国藩可佩亦可学。”的确,他用实践证明了:一个资质平平的人,凭借惊人的坚韧与自律,也可以从“愚夫”逆袭为君子,甚至达到“圣贤”的高度!毕竟,好牌太少,学会打好一手烂牌才是王道!
米斗。
旧时米行通常用"米斗"计量,“米斗"是称重粮食的量器,是古代官仓、粮栈、米行必备的用具。官府会定期检验,将查验的年号、官名等信息刻在斗壁,以示准许,可作为标准量器。钱秤通常用来称量名贵药材和金银细软。
米斗的历史沿革
粮食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在古代具有交易量大、流通面广、收支频繁等特点,如交租、纳税、买卖、易物、支付报酬,大都是以粮食作为折算。米斗是随着粮食生产而发展出来的用具,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上写道:“其收赋税于民以小斗受之,其禀予民以大斗,行阴德于民。”
春秋时田釐子任齐国大夫,暗施仁惠于民众,收取赋税时是用小斗量,赐给百姓粮食则用大斗。但是,这一时期各地的米斗,并没有统一的度量标准,米斗的大小容积因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小的区别。直到秦代统一了度量衡,汉代又进一步制度化,十升为斗、十斗为石的标准才被固定下来。
以上就是关于八国联军做了哪些坏事全部的内容,包括:八国联军做了哪些坏事、儒林外史人物性格特点有哪些、儒林外史20个人物形象分析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