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鳖怎么做才好吃

老鳖怎么做才好吃,第1张

鳖,又称甲鱼。它是一种水生爬行动物,无鳃,靠肺呼吸,生活在江河湖海中。每年5、6月产卵时节,鳖长得最为肥实丰满,是食用的大好时机。我国自古把鳖作为美食,周代宫廷膳已有食用它的记载,以后历代都把它当成筵席上的上乘名菜。

鳖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维生素A,还含有脂肪、糖、烟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D以及动物胶、角蛋白、碘等物质,营养价值极高。不论是红烧,还是清炖,味道都极鲜美,特别是它背甲周围的柔软表皮部分,肥而不腻,是其肉质中最美的部分。

鳖的肉、甲、头、血都有很好的医疗作用,因而,它历来被视为滋补佳品。鳖肉味甘性平,有滋阴、清热、益肾健胃、养血壮阳、凉血散结等多种功效。夏季气候炎热,最易伤及人体阴津与气分,此时吃些甲鱼,可起到补益气阴,健脾开胃,增进体质的作用。此外,还适用于阴虚发热、久疟、脱肛、子宫下垂、崩漏、带下、慢性痢疾等症。癌症病人在手术切除后及放射治疗或化学药物治疗中出现口干内热的阴虚血弱表现时,食用甲鱼,可起到辅助治疗作用,有益于恢复健康。甲鱼的壳(也称鳖甲)有较强的清热作用,且能通血脉、散疲结,对于肝脾肿大、月经不调或月事不通等症,极为适合(1)红烧甲鱼

原料:鳖肉1000克,鸡翅2付,火腿50克,蘑菇10克,鸡清汤1500毫升。食盐、料酒、酱油、胡椒粉、白糖、味精各适量。

制法:将鳖切成肉块;鸡翅剁去尖。切成两段;火腿用热水洗净,切成厚片;蘑菇洗净。将鳖肉、鸡翅、火腿、蘑菇一并放在砂锅内,加入鸡清汤和食盐、料酒、酱油、胡椒粉、白糖。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炖煮2小时左右。注意加水,防止烧干。待鳖肉熟烂后停火,酌加少量味精。佐餐食用。

功用:滋阴补肾,益气养血。适用于阴血亏虚所致的骨蒸潮热、颧红、盗汗、心烦失眠、痔疮便血、男子遗精、女子崩漏、带下和脾虚气陷所致的气短懒言、疲乏无力、肛门脱垂等。

(2)团鱼汤

原料:鳖500克,羊肉250克,草果3克。姜片、胡椒粉、食盐、味精各适量。

用法:将鳖宰杀、洗净,切成小肉块;羊肉洗净,与鳖肉一并放在砂锅内。加入草果和适量生姜、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炖煮2小时左右,注意加水,防止烧干。待肉熟烂后停火。酌加少量食盐、胡椒粉和味精。佐餐食用,饮汤、吃肉。

功用:滋补肾阴,温养脾胃。适用于肾阴亏虚所致的头晕耳鸣、潮热盗汗、腰膝酸软和脾胃亏虚所致的脘腹冷痛、饮食减少、食后腹胀不舒等症。

(3)补髓汤

原料:鳖1只,猪脊髓200克,葱、姜、胡椒粉、味 精各适量。

制法:将鳖宰杀、洗净,切成肉块,放在砂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和姜、葱、胡椒粉。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炖煮2小时左右,注意加水,防止烧干。待鳖肉煮熟后投入洗净的猪脊髓再煮,猪脊髓熟后停火,酌加少量味精。佐餐食用,吃肉喝汤。

功用:滋阴补肾,填精益髓。适用于肾阴亏虚所致的头晕、目眩、健忘、腰膝酸痛、夜寐多梦、盗汗遗精等。

(4)二母元鱼

原料:鳖500克、贝母5克、知母5克、前胡5克、柴胡5克、杏仁5克。食盐、料酒各适量。

用法:将鳖宰杀、洗净,切成肉块,放在大碗内;将五味中药洗净,装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也放入碗内;酌加适量黄酒和食盐,再加入清水,没过肉块。放在蒸锅中蒸炖1小时左右,以鳖肉熟烂为度。趁热分顿食用。

功用:滋补肝肾、养阴退热。适用于阴液不足所致的口干咽燥、长期低热不退等。

能 等老鳖脖子伸出到最长,想翻过身时,对准一刀斩下,控净血,洗净后放入沸水中稍微烫一下捞出,刮净黑皮,再放入沸水煮约5分钟捞出,揭开老鳖盖,取出五脏,剁去爪尖,再剁成方块,用沸水氽过。刮去老鳖盖上的脏物薄皮。 锅内放油,用旺火烧热,下入葱、姜、蒜片、八角炝锅,出香味后烹入清汤、料酒,下鳖块,烧沸去浮沫,改用中火烧约45分钟,至鳖块熟烂,汤呈乳白色时,改旺火,放入精盐、味精、香油,调好口味即成。 食用甲鱼时不能与鸡蛋、兔、猪、鸡、鸭肉以及苋菜等同食,否则无益。还应注意的是,吃甲鱼一定要宰食活的,不能吃死的,因为甲鱼体内含较多的组胺酸,死后极易腐败变质,组胺酸可分解产生有毒的组胺物质,食后会引起中毒。

后日就是端午节,如果用几件物品来形容端午节的话,艾草定是必不可少的一种,也是最具代表的一种。每到端午节来临之时,家家户户的大门上都会插上艾草,那么插艾草到底有什么作用呢?有句老话说: “端午不戴艾,将来变老鳖” ,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艾草与老鳖有啥关系?

农历的五月是太阳最毒的时候,也是一年中阳气最盛之时,所谓阳极而阴生,正是阴和阳分争之时,因此五月也被称为“毒月”和“恶月”,而五月初五更是“九毒日”之首,也被叫做“恶月恶日”,所以端午节不仅是一个祭祖的节日,也是驱疫的日子。

无论是插艾草,饮雄黄酒,还是打午时水以及系五色绳,其目的都是为了驱疫。当然除了插艾草之外,很多地方还会插菖蒲,其实这两种草的作用都差不多。菖蒲叶子像韭菜,因此也被叫做“ 尧韭”,是一种可以提取芳香油的原料,含有浓郁的香气,而且还有毒,如果菖蒲叶吃多了以后,还可能导致人产生幻觉。

艾草与菖蒲差不多,都有一种香味,而这种香味是可以驱逐蚊虫等小动物的。所以人们经常把艾草和菖蒲捆绑在一起,悬挂在屋檐下或者插于门上,其作用就是用来驱逐蚊虫的。因为五月天气炎热,正是蚊虫活跃的时候。

其实最初的艾草就是用来驱蚊的,相传在武王伐纣之时,有一次很多人都得了痢疾而卧床不起。有一位神医叫萧艾,当时他也患了痢疾,也就是拉肚子,但他依然带病给士兵诊治。有一次他偶然被驱蚊用的野草堆绊倒了,他自己也被烧伤了。

结果他发现被这种野草烧过之后,疾病居然好了,于是他就想到用这种野草燃烧后熏烧病人,结果很多人都被他治好了,于是武王就用“萧艾”的名字给这种野草赐名,这就是艾草。久而久之,艾草就成了平安的代名词。

比如古人尊称老人为“艾”,形容年轻女人的容貌就为“少艾”,在《诗经》中还有“保艾”一说,意思就是保护容易,保养皮肤的意思。在《史记》中更是把平安无事叫做“艾安”,由此可见古人对艾草钟爱程度。

在以前 社会 ,很多疾病都是通过蚊虫的叮咬来传播的,所以人们对蚊虫是非常害怕的。由于艾草的香味可以驱逐蚊虫,所以就有了插艾草的习俗。而端午节时正是艾草香味最浓的时候,所以人们就在端午节插艾草。

端午不戴艾,将来变老鳖

老鳖就是野生的甲鱼,在八十年代以前的小河里经常能见到,而老鳖与蚊子可以说是天敌,在《埤雅》一书中说道: “生鳖遇蚊叮则死,死鳖得蚊煮则烂,而熏蚊者复用鳖甲。物相报复如此,异哉。”

意思就是生鳖最怕蚊虫叮咬,然而蚊虫又怕鳖甲熏,意思就是鳖盖,这就是一物降一物的原理。所以以前的高档蚊香就是用老鳖盖磨成粉末而做成的,比艾草驱蚊要高级得多,当然并不是说效果比艾草好,而是因为档次高。

比如在《封神榜》中有一位龟灵圣母,其实就是老鳖,被准提道人收服后封住了法力,放在莲池中喂养,结果就被一群蚊子给咬死了。因为蚊虫正是老鳖的克星。而端午节插艾草的作用就是驱蚊的。

所以 “端午不戴艾,将来变老鳖” 的意思就是如果端午节不插艾草,就会像老鳖一样被蚊虫叮咬,最终就变成鳖盖了。

[名称] 鳖甲Carapax Amydae 别名:团鱼甲(江苏)、水鱼壳(湖南)、团鱼壳(江西)、鳖盖(陕西、河南)、脚鱼壳(湖北)、上甲(湖北、甘肃、河北)、甲鱼(江苏、浙江)、鳖壳、鳖盖子(山西)、王八盖子(河北)、团鱼甲(湖北)。

[产地及销售习惯] 主产于长江流域之湖北沔阳、黄陂、监利、孝感,安徽安庆、芜湖,江苏镇江、扬州,河南商城、固始、沁阳,湖南常德、邵阳,浙江吴兴、嘉兴,江西九江等地。此外,四川、福建、陕西、甘肃、贵州亦产,以湖北、安徽二省产量最大,畅销全国并出口。

[化学成份]

含动物胶、碘质、维生素丁等。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为卵圆形或椭圆形的骨片,背部微隆起,前后端微向内卷曲。长约10~23厘米,宽8~17厘米,厚约5毫米。背甲中央有不显明的骨节隆起,两侧各有八条左右对称的横凹纹。背面为灰褐色并有皱褶及突起状斑点。甲的边缘呈齿状,类白色。腹面灰白色,有骨隆起明显,两侧对称的肋各8条。质坚硬。臭微腥,味咸。

以身干、个大、无残肉、洁净者为佳。

[效用]

[性味] 咸、寒。

[功用] 滋肾潜阳,软坚散结。

[主治] 骨蒸劳热、疟母、胁下坚硬、腰痛,经闭症瘕等症。

[用量] 10g~20g。

[禁忌] 虚而无热者忌用。

东北老鳖盖子,

我小的时候夏天常吃。

专门吃那种壳的边缘

和肚子下面是**的那种。

吃的时候把上面的壳拿掉,

拔掉他的头,会把他的肠子

带出来,然后撒一点盐拌一下

,放到油里炸,下面的壳酥脆

,身体里都是白色的高蛋白。

也就算是一个美味啦。

以上就是关于老鳖怎么做才好吃全部的内容,包括:老鳖怎么做才好吃、老鳖肉能吃吗、后日是端午,老话说:“端午不戴艾,将来变老鳖”,是啥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5168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