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是哪儿

梅州是哪儿,第1张

位置、范围、面积

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东北部连福建省的武平、上杭、永定、平和县,西部和西北部接江西省寻乌、会昌县和本省河源市的龙川、紫金、东源县,东南部邻揭阳市的揭东县、揭西县、潮州市湘桥区、汕尾市的陆河县、潮州市饶平县。全境地理座标位于东经115。18’至116。56’、北纬23。23’至24。56’之间,全市总面积1589962平方公里。

全市辖梅江区、梅县、平远县、蕉岭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等6县、1区,并代管兴宁市。市政府设在梅江区江南新中路。梅州高速公路至广州384公里,至深圳345公里。梅州普通公路至广州434公里,至深圳398公里,至汕头191公里。有民航至广州航线,空中距离为316公里。

地质、地形、地貌

梅州市地质构造比较复杂,主要由花岗岩、喷出岩、变质岩、砂页岩、红色岩和灰岩六大岩石构成台地、丘陵、山地、阶地和平原五大类地貌类型。全市山地面积占243%;丘陵及台地、阶地面积占566%;平原面积仅占137%左右;河流和水库等水面积占54%。

山脉 市境地处五岭山脉以南,地势北高南低,山系主要由武夷山脉、莲花山脉、凤凰山脉等三列山脉组成。市境内主要高峰有铜鼓峰,海拔1560米;项山甑,海拔1530米;凤凰髻,海拔1497米;银窿顶,海拔1357米;七目嶂1318米;阴那山五指峰1297米;明山嶂1357米;鸿图嶂1277米;西岩山1230米;皇佑笔1150米。

盆地 境内主要盆地有兴宁盆地,面积302平方公里;梅江盆地,面积110平方公里;蕉岭盆地,面积100平方公里;汤坑盆地,面积100平方公里。

河流 境内主要河流有韩江,全长470公里(梅州境内长343平方公里),流域30112平方公里(梅州境内14691平方公里);梅江,全长307公里(梅州境内长271公里),流域面积14061平方公里(梅州境内10888平方公里);汀江,全长323公里(梅州境内55公里),流域面积11802平方公里(梅州境内1333平方公里);同时还有琴江、五华河、宁江、程江、石窟河、格梅潭、松源河、丰良河等。此外,东江亦沿市境西北的兴宁市边境流过,在梅州境内河段长248公里,流域面积260平方公里。

气候 梅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气候区的过渡地带。以大埔县茶阳经梅松口、蕉岭县蕉城、平远县石正、兴宁市岗背为分界线,平远、蕉岭、梅县北部为中亚热带气候区,五华、兴宁、大埔和平远、蕉岭、梅县南部为南亚热带区。

2006年各县(市)年平均气温为213—228℃,7月气温最高,月平均气温为284—292℃;1月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除丰顺外,其余各县(市)为-132—143℃之间。2006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81℃,7月21日在大埔气象站测得;极端最低气温为―04℃ ,1月8日在大埔气象站测得。

2006年年日照时数为14887-18119小时。

≥01毫米的年雨日为147-152日,各县差别不大。年雨量为17194-24301毫米,与常年比较,除蕉岭趋于正常外,其余各县均偏多。其中平远、丰顺、大埔、梅县偏多1-3成,兴宁、五华偏多4-6成。

梅州地处低纬,近临南海,太平洋和山地的特定地形影响,形成夏日长,冬日短,气温高、冷热悬殊、光照充足、气流闭塞、雨水丰盈且集中的气候,有利于发展立体生态农业和多种商品生产。但因此形成的干旱、暴雨、强对流天气和冻害等又成为影响梅州市的主要灾害性天气。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梅州市已发现的矿产有54,已开发利用矿产有40种,共有矿区274个。金属类有铁、锰、铜、铅、锌、钨、锡、铋、钼、银、锑、钒、钛、钴、稀土氧化物等,非金属类有煤、石灰石、瓷土、石膏、大理石、钾长石等。

水资源 梅州市水资源丰富,境内多年平均降雨总量2516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287亿立方米,过境客水量127亿立方米。全市人均拥有本地水资源量2579立方米。境内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3137万千瓦。地下热水资源丰富、水温高、水质好、流量大。如丰顺汤坑邓屋温泉,水温高82-91℃,流量达4459公升/秒。

动物资源 梅州市动植物种类繁多,经济价值较大的主要兽类和鸟类有200多种,两栖、爬行类动物有100种以上。

植物资源 境内有2000多种高等植物,经考察采集和记载的就有1084种,隶属于182个科、598属。其中蕨类植物19科、29属、41种;果子植物7科、11属、14种;双子叶植物134科、471属、908种;单子叶植物22科、87属、121种。按树种分类有:材用植物,药用植物,油脂植物,芳香植物,纤维植物,淀粉植物,果类植物,蜜源植物,鞣料植物,还有属于花卉、观赏和庭园绿化类的野生植物。

老一辈人口中所说的梅县指的就是现在的梅州市,因为现梅州市的行政区域在很长一段时期内(1912-1988)叫梅县。

1912年后废除州府制,梅州改成梅县,下辖梅州镇,1979年梅州镇由区级升格为县级称梅州市,1983年称梅县市(梅县+县级梅州市),1988年广东实行市管县体制之后,梅县成为梅州市下辖的一个县,2013年10月之后梅县成为梅州市下辖的一个区叫梅县区。

所以,“梅县”两个字在海内外的知名度远远高于梅州市,海外梅州籍的华侨一般认为自己的祖籍是“梅县”,广东省其他地市的居民一般也习惯称呼梅州市为“梅县”,外地人问梅州地区的人来自哪里或是哪里人时,一般情况下都会说来自梅县或涯系梅县人,其实就是指来自梅州或我是梅州市人的意思。

一、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

地理位置坐标为北纬 23°23'~24°56',东经115°18'~116°56'之间。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

辖梅江区、梅县、平远县、蕉岭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代管兴宁市。总面积1587606平方公里。

二、梅县属梅州的一个县,马上要升为区

三、百度地图很方便查。

梅州,别名:嘉应府、嘉应州、浔州、荆州、奇昌府。作为梅州人,你知道“梅州”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吗关于梅州这个名字的由来有几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梅州位于广东省的东北部,与福建、江西接壤。因盛产梅花而得名。另一种说法是:据粤东著名圣贤记载,汉初,梅丝随刘邦灭秦而封于此,故改名梅州,这是梅州这个地名第一次出现。梅州的县市怎么样据说,这些县市有的由皇帝命名,有的则根据地形和环境来命名。你知道它们都是从哪里来的吗

作为梅州人,你不知道“梅州”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吗梅州名称源于丰顺县“丰顺”的名称历史悠久,据县志记载:崇祯明初(1628年)曾设丰顺营;据丰良东莞Col石刻记载:清顺治九年(1652年),吴刘奇所刻“金堂巩固”碑上的一枚石印上,有“吴府丰顺”四字。梅州蕉岭县名由来蕉岭县自建县以来,先后有“镇平”、“蕉岭”两个县名,并有“蕉阳”、“蕉岭”的别称。据《慈源》胶陵文章:“城跨胶陵,县以岭而名。”也就是说,蕉岭县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城北那座小山叫“蕉岭”,那座小山为什么叫蕉岭呢相传古时候这一带种植香蕉树,香蕉林因此得名。

梅州县名由来平原县《阅史方略》第103卷:“武平县接壤,安远因名。”由于武平与安远的分界,故“平原”一词也有平定距离之意。梅州市大埔县名称由来因有大埔县,大埔村。全乡为缅怀塔布先生的美德,联合上访,命名为“塔布县”。后来在朝代发生争执,为讨好双方,改名为大埔县谐音。梅州市名称源于兴宁市东晋设兴宁县,在宁江境内命名,称该县繁荣无麻烦而命名。此后,它逐渐发展成为位于广东、江西和福建交界处的区域性重贸易中心,一度被称为“小南京”。

以上就是关于梅州是哪儿全部的内容,包括:梅州是哪儿、梅州市和梅县有什么区别、广东梅县在哪里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5146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