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达岭长城的由来的故事是什么

八达岭长城的由来的故事是什么,第1张

八达岭长城

中国长城的一段。位于北京市延庆县西南部。八达岭地处居庸关关沟北口 ,地势高峻险要,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八达岭长城修筑得格外坚固。其关城有东西两座关门,东门额题“居庸外镇”,西门额题“北门锁钥”,建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嘉靖、万历年间曾加以修葺。两门均为砖石结构 ,券洞上为平台,台之南北各有通道,连接关城城墙。京张公路从城门中通过,为通向北京的咽喉。从北门锁钥城楼左右两侧,长城沿山脊延伸,依山而筑。城墙高低不一,平均高度约75米,墙的下宽约65米,顶上宽约58米。可容五马并骑,或士兵十人并行。城墙下为条石台基,上部为巨砖墙壳,内部填以黄土和碎石。墙顶地面铺砌方砖,顶部内侧为宇墙,外侧为垛墙 ,垛墙上有垛口(望口)和射洞,用以镃望和射击敌人。

城墙上每隔 30~40 米或100~200米,于险要处筑一堡垒式堡台。堡台建筑于山脊的高处、城墙的转角处或险要之地。堡台有高有低。高的叫作敌楼,上层有垛口可以镃望射击,下层有券洞、射口可以住宿、射击 、屯储火药和粮食。低的为墙台,高度与城墙差不多,但突出于墙外,四周有垛口,是巡逻放哨的地方,原来上面还有房屋建筑用于士兵休息,现仅存地基。

在八达岭城墙向外眺望,远处还有零散的烟墩,上筑垛口 ,是守卫八达岭长城的警戒设施 。出北门锁钥关门不远,有明隆庆五年(1571)筑成的一座砖城,名岔道城,是八达岭前哨指挥处所在,可驻军 800 余人,并可储备大量的军械于此。八达岭长城在明代盛极一时,到清代后就失去其防御的历史作用,不再修葺。经多年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而日渐荒芜。1949年以后曾多次整修八达岭关城、关门及南北各4个敌台。1978年又重建了居庸关外镇的城楼。八达岭居庸关,翠岭重叠,花木葱茏,早有居庸叠翠之称,古代燕京八景之一,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查看全部2个回答

长城风骏7,新一代互联网皮卡,

即日起至630,购长城风骏全系车型享3000抵6000,1年0息,3000/台置换补贴3重豪礼!长城皮卡连续22年销量见证,品质可靠,价格亲民,值得购买!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告 

什么皮卡好,大锐骐大可为,锐骐6全新大皮卡,8。48万元起

锐骐6皮卡全新搭载日产雷诺M9T柴油发动机,共用日产纳瓦拉底盘及车身,日产优秀品质传承,动力强劲!郑州日产27年合资皮卡制造经验,高刚度坦克级车身,排放及产品力双提升!

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长城不仅是我国第1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是世界中古七大奇迹之一,同时长城也是世界文化遗产,长城所在的地区有华北、华中、西北等,说到长城,我们经常会称之为长城为万里长城,那么万里长城名字的由来是什么呢?万里长城名字的由来,长城这一名称始于春秋战国时期,长城是通用的称谓,秦国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之后,开始修缮和连接长城,这是有了万里长城的称谓。秦汉时期及早期长城已经超过了一万千米,现如今的总长度已经达到了21,000多米,所以才被称为万里长城。

1、长城的由来简介。

2、长城的由来及历史简介。

3、长城的由来简介100字。

4、长城的由来50字。

5、长城的由来20字。

6、长城的由来40字。

1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周王朝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俨狁的袭击,曾筑连续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防御。

2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为了争霸,互相防守,根据各自的防守需要在边境上修筑起长城,最早建筑的是公元前7世纪的“楚方城”,其后齐、韩、魏、赵、燕、秦、中山等大小诸侯国家都相继修筑了“诸侯互防长城”,用以自卫。

3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4长城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西周时期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2万多千米。

5自秦始皇以后,凡是统治着中原地区的朝代,几乎都要修筑长城。

6汉、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都不同规模地修筑过长城。

7从修筑长城的统治民族看,除汉族之外,许多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朝代也修长城,而且比汉族统治的朝代要多。

8清康熙时期,虽然停止了大规模的长城修筑,但后来也曾在个别地方修筑了长城,可以说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没有停止过修筑。

以上就是关于八达岭长城的由来的故事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八达岭长城的由来的故事是什么、万里长城名字的由来是什么、长城的由来简介(长城的由来50字)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5027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