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信历史典故是什么

手信历史典故是什么,第1张

手信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shǒu xìn,是中国古代礼品称呼。那么网友们知道手信历史典故是什么吗?感兴趣的网友们,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手信

1、在周朝时,外出访友邦客必须带着礼物,当时也称为“贽”。礼物不必太多,夏天是一束肉脯,冬天一只雉鸟;大夫是一只雁鸟,卿是一只羔羊,完全看本人的等级而定。

2、主人受了贽礼,等客人离去时,仍然尽数奉还,礼物是象征性的,只是臣下献给国君,卑下者献给尊长者的礼物是不奉还的。可见古今中外的交际来往,都离不开送礼这个内容。

3、送给老师的礼物、学费叫贽敬。一只鹅、一包枣,礼物虽轻,送的却是情意。

4、直到今天,初次见面的客人来访,阔别多年的旧友重逢,总得象征性地送点“手信”:几斤水果、一两包糖、一盒点心,乃至少到一束鲜花、一根羽毛。

5、古往今来,潮人世代相沿,迎春佳节登门拜年或探亲访友、赠别饯行,常特意携带礼品致送,以深表情意。这些随带礼物人们常惯称为“手信”。

6、广东话里的“手信”,就是人们通常出远门回来时捎给亲友的小礼物。并非按计划买来的大件或贵重商品,而信手捎来,故称“手信”。

7、近年来手信的意义范畴逐渐扩大,趋向于礼品的含义。

以上就是对于手信历史典故是什么的相关内容。

澳门手信就是澳门传统食品。像杏仁饼、牛肉干、猪油糕、光酥饼、姜糖、花生糖等等,澳门人将这些既是零食也是礼物的东西,统称为“手信”。

澳门买手信推荐逛点:

1、清平直街及福隆新街。

2、大三巴街。

3、氹仔官也街。

可根据口味喜好选择:

1、加蛋饼蛋香味够浓,松化可口。

2、车厘哥夫纽结糖甜得来有花生味和奶香。

3、柠檬王办公室**的金牌零食。

4、芝麻饼有点像叉烧酥,无馅,表面洒芝麻。

所谓“手信店”,其实就是我们这里的“土特产店”

该行业主要是指经营传统饼食、地方特产、香烟和酒类,供作礼品用的小型店号。手信店依时尚的变化而不断更改经营的内容。本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来澳门的游客,特别是港客,访亲拜友总喜欢带上小盒传统糕饼作手信;70年代末期以来则改带各类精美糖果、酒类等。同时,港客返港,总会捎带上糕饼、咸鱼海味和地方小食。

过去,在港客往来码头必经之道的新马路一带,手信店成行成市,其中不少,是老字号的店铺。随着新口岸港澳码头建成启用,原来新马路一带的旧式店号渐趋淡静,从而促成手信销量剧跌。到80年代末,澳门共有以经营手信为主的店号70多家,其中约有10家兼营批发酒类及罐头行澳门的中西酒罐头商号大都是由士多办馆、超级市场或手倌食品店实行多元化经营。在澳门,市面上供应的中式酒除少量是本地酿造外,大都从内地进口,进口中国酒除了供应市场外,还有相当部分是澳门用作原料加工,作为泡制药酒的酒底。中国酒在澳门销售的市道有旺淡季之分,一般以秋冬为旺季,夏天为淡季,内地输澳的中国酒由南光和南粤公司代理。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及洋酒作为宴席必备饮品,洋酒在澳门的销售量逐年增加。澳门洋酒销用量最集中的是酒楼和娱乐场所,包括夜总会、酒吧和酒廊。洋酒多数由香港转口销往澳门,以法国白兰地为主,其次是威士忌。澳门出售的罐头分为肉类和果菜两类,罐头全部进口,主要来源地有中国内地,台湾、香港、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其中,内地罐头售价低廉,为市民欢迎,其销量约占市场的1半,但中高档的酒楼,西餐馆和酒店用的罐头则多是由香港、台湾、美国、丹麦、英国和葡萄牙等地进口。中国罐头由南光贸易公司总经销,由中国土特产公司、捷成公司、黄华公司及华新公司分销。

手信是粤港地区常用的语言,书面语其实就是“礼物“的意思,一般用于外出旅游归来带的那类礼物。

手信(礼物)的选择种类多样,旅游的可以带些当地的特产小吃,比如云南的鲜花饼、内蒙的奶酪片,越南的咖啡等。也可以带一些当地的特色工艺,明信片之类。

以上就是关于手信历史典故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手信历史典故是什么、澳门手信是什么东西、手信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5026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