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藏了座“湘西小城”,人们一出门就爬坡,坐船比走路多

洞螈2023-04-24  20

对于很多南方人来说,“陕西”这两个字略等于黄土飞扬。其实,陕西有1/3的地方和南方不相上下,有山有水,风光明媚。

尤其是川陕交界的大巴山区,隐藏着许多美丽的小城,却不为外界所知。其中,最特别的当属 安康市的紫阳县 ,这座县城被人们称作“小重庆”,建在一整座山上,人们一出门就在坡上,不是在上坡,就是在下坡。

这里水系也很发达,乘船和坐公交车一样普遍,县城里专门设了个港口,停靠班船。

紫阳位于陕西南部,地处陕西、四川、重庆三地交界的地方,西南紧挨着四川省万源县,东南临近重庆市城口县,北有秦岭,南有巴山,中间一条汉江穿城而过,任河与汉江的交汇处就形成了紫阳。

一般来说,河口交汇处都会有相对开阔的冲积平原,适宜于修建城池。然而,紫阳这里的地形却是山高峡深,找不到半亩平地。就是在这样的地形条件下,紫阳人硬是在山上安居下来。从汉江沿岸开始,建筑物向山脊攀升,直到一整面山坡都被密密麻麻的房屋所覆盖。

这就是陕西独一无二的山城紫阳。

紫阳的名字,起源于道教南派创始人张伯端(紫阳真人),传说紫阳真人曾在这里修行。现在,在紫阳县城对面的文笔山公园还有紫阳真人的雕像,紫阳沟里还有紫阳真人宫。

观赏紫阳风光最好的地方就在紫阳县城对面的文笔山上,最高处有座紫阳阁,这是一座6层方塔,站在最高层上,凭栏眺望,可以把紫阳县城尽收眼底:

左边任河从西南汇入汉江,中间,汉水绕了一个弯,舒展长臂,把紫阳城抱在怀里;右边,汉江蜿蜒东去,逐渐消失在深深的山谷中……

紫阳最著名的是茶 。这里山高云雾多,出产的茶甘甜而鲜爽,紫阳富硒茶在唐朝曾作为贡茶供宫廷享用,在清代紫阳毛尖茶已成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

紫阳最有名的茶园在焕古镇,但其实,这里种茶就像别处种菜一样普遍,茶园随处可见。

紫阳石板房 也曾经是一道风景线,据说过去的紫阳老城石板房很常见,人们用青石板代替瓦片,一片摞着另一片叠放在屋顶上,远远望去,像千层薄脆饼一样,一下雨又像鱼鳞闪着幽光。紫阳城对面的文笔山上,就有很多这样板岩,石头自然形成层理,人们就地取材很方便。

现在,紫阳县城的石板房大部分已经被高楼大厦所取代,只有在老城拐角的巷子里,还能看见一两个屋顶覆盖着这样的石片。在紫阳周边的乡村里,也有不少石板房仍然保存完好。

紫阳也被称为“民歌之乡”,这里的民歌和贵州、湘西一带其实是很相似的。“正月采茶哟,是啊新年咯,收拾那个打扮哟 上茶山咯~”“久不撑船来忘了河,秀才提笔忘了字”“三个斑鸠飞过弯,两个成双一个单……”很有湘西山歌的味道。

紫阳的 美食 也很有特色,蒸盆子很有名气,还有油糍、浆粑,酸辣魔芋,汉江鱼等。这里的人说着一口南方话,爱吃米饭炒菜,饮食的口味也偏酸辣,还真的挺像“湘西小城”呢!

你去过紫阳吗,对这里印象怎么样?

陕南的土地,贫瘠而荒凉。几千年来,这块土地没有给人留下太多的记忆,无论是古代的帝王,还是现代的伟人,都很少从这里走过。行走在陕南,莽莽的群山遮住了我们投向远方的视线,那些裸露在外的石头,像大地的伤疤一样触目惊心,总让我们感觉到揪心的疼。

从安康出发,顺着汉江,一路向上,行约八十公里,就到了紫阳。一直以来,紫阳素以富硒茶、金钱橘和山歌而闻名,但是,对于我,一个土生土长的紫阳人来说,最先让我记住的,不是茶的芳香,也不是橘的甜美,更不是山歌的悠扬,而是老家那简陋而又古朴的石板房。

石板,学名页岩,紫阳人管它叫石瓦。与别处的石板相比,紫阳的石板独具风格,就像千层饼一般,每一层之间可以用凿子剥离开来,这样剥下的石板,不过几毫米厚,却非常结实,好一点的石板面积可以达到三四平方米,可是就是那样大的石板,如果不借助工具,是很难把它砸碎的。这样开采的石板的过程,紫阳人叫做开瓦。刚开出的瓦,泛着青色的光芒,用手轻敲,会发出金属般的声响,听之清脆悦耳。

石板房的建造过程极其简单,选好地基,平整夯实以后,就可以开始建房了。紫阳人对建房特别重视,一定要看看黄历,选一个好的日子才动工。动工那天,条件好一些的人家,甚至会大摆酒席请客。建房的过程单调而劳累,按照确立好的墙基线,放好墙板(修筑石板房的一种工具,用两块长木板和一块短木板组成,高约五十厘米),先在底部砌好根基,然后把和好的泥倒在上面,就可以开始打墙了,用自制的墙槌,把那些松散的泥土夯实。第一圈(紫阳人叫第一板墙)打好之后,后面的墙就只用泥土不用石头打上去,在打墙的同时,还要扇墙,把一些匀称的细泥摁在墙上不平整的地方,用扇板(一种自制的工具)扇平,使墙面光滑。到了第六板墙之后,就可以安楼附(读音),楼附上面将来铺上楼板,房子就成了上下两层。安好楼附后,再打三四板墙,就可以打垛子了,打垛子的时候,前后都不再打墙了,左右两边和每间房中间的垛子每一板都少打一些,逐渐收缩成“金”字形,一般连垛子都只有十四五板墙高。墙打好以后,就要安檩子,把跟房子宽度一样长的木头搭在垛子上。在檩子上面钉上椽子,就可以在上面盖瓦了。盖瓦是一个技术活,技术好的人,盖的房透光却不漏雨,技术差的人,盖的房子看起来很严实却会漏雨。瓦盖好以后,一座房子也就建成了,等屋里干好以后,就可以入住了。

相对于现代城市建筑来说,石板板房的建造要环保的多,我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这样一个数据,用钢筋水泥建造的房子,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需要五百年左右才能被自然界所销蚀,而且建造水泥房子所需的各种材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还会制造大量的污染来侵害着我们本就已经十分脆弱的环境。相比较而言,石板房的建造用的是最自然的材料,建造出来的当然是最自然的房屋,建造石板房的那些泥土、石头都取之于自然,一旦房屋被推倒,那些东西就还给了自然,没有对自然的丝毫伤害。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建造石板房的黄土有着良好的保暖隔热功效,住在石板房里,冬暖夏凉;而且,我最近看到一份资料上说,紫阳人用来盖房子用的石板,不仅有遮风避雨的作用,还可以预防核辐射。

住在石板房里面的人,,和石板房一样,有着淳朴的性格,作为一个紫阳人,我对紫阳人有着比别人更深的了解,没有多少花言巧语,没有多少弯弯绕绕,一切都是那么简单而又自然。紫阳的男人们就如同石板房的土墙一般,大地的厚重与朴实是他们人格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无论走到哪儿,他们依旧保留着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豪放;紫阳的女人就如同石板房上的瓦,虽然柔弱,却如石板一般坚强,无论命运怎么坎坷,经历过多少风雨,在她们的脸上,始终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我是在石板房里长大的,对于我来说,石板房不仅仅只是遮风避雨的地方,它是儿时母亲温馨的怀抱,更是父亲厚实的肩膀。现在,我的人生列车即将驶过第三十个站台,但是对于老家的石板房,我依旧有着孩子般的依恋。每次回老家的时候,看到石板房前面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听着那一声声亲切的问候,少年时代的那些甜蜜回忆都会像**一般在脑海闪过,我的嘴角都会不经意地上扬。

在很多人看来,包括很多紫阳人,石板房就是贫穷落后的象征,因为石板房没办法装修得像水泥房屋那样豪华,没办法把一些现代化的家具安放进去,最要紧的是石板房的缝隙可以钻进老鼠,甚至是蛇。于是,大家纷纷抛弃了老家的石板房,有钱的走进城镇,买下了或者建造了符合现代化要求的钢筋水泥的火柴盒,没钱的也纷纷推倒曾经的土屋,在原址上建造平房。每次回老家的时候,看到曾经让我熟悉的石板房正在逐渐减少,我的心里总有几许惆怅:石板房记录着我对过去时光的所有回忆,如果有一天,老家的石板房全部消失了,我又到哪里去寻找那些曾经走过的岁月呢?

一、检查及处理的方法,如果石板房子漏水了,首先应先明确以下几个问题一、常见漏水的部位有:

屋面板如果做了防水层,可能防水层老化开裂,雨水通过防水层及屋面板渗出;

屋面板如未做防水层,靠自身混凝土及面层砂浆防水,由于温差影响,屋面板混凝土及面层砂浆会出现裂缝,导致渗水;

屋面板周边与女儿墙连接处,防水未处理好,也容易引起渗水;

屋面与排水口连接处防水不到位,也可能引起渗水(专业术语叫细部未处理好);

窗周边未按照规定做,窗周边与墙体之间有缝隙渗水;

外墙砌筑时有可能留有孔洞,如脚手架横向水平杆孔,抹灰时未封堵密实,引起渗水

暴风雨时,雨水可能从窗扇底部灌入。

二、石板房屋漏水的处理方法:

雨停外墙稍干时,注意仔细查看外墙面及屋面,有潮湿痕迹处为渗漏部位,可拍下照片;要掌握好时间,勤观察,被太阳晒干或被风吹干后,就找不到痕迹了;

仔细查看屋面裂缝情况很重要;查看时必须注意安全,不得冒险;

自己初步确认渗漏部位后,请专业人员进行防水修复。

三、注意事项:

专业人员进行防水修复,建议包工包料;按规定防水保修期为5年;

屋面做防水施工,必须在屋面完全晒干后进行,要将屋面板内残留的水晒干。

布依族石板房最有特点的地方就是它的屋面了。大部分的建筑都是悬山顶式,屋面均为双坡排水。有些布依族的村寨喜用裁切得比较工整的鳞状屋面板,每块石片的厚度为2厘米左右,高低叠压,错落有致,宛若鱼鳞;也有的则是形状各不相同的天然板材,将这些不同形状的乱石铺得像瓦片一样,而又不至于叠得太厚,这也正是布依族人民的智慧所在。石片在屋面形成自然的弧线,利于排水,而不用像瓦片屋顶那样留出排水沟。

屋脊也不用脊瓦,而是将屋面一侧的石片伸出,压住另一侧石片,然后再在屋脊上像瓦一样砌上整齐的石片,形成一道屋脊。屋顶每个坡面的边缘都用较大的石板,中间部分用稍小一些的石板。这样既利于形成屋面曲线,又牢固结实,不易被风掀掉。有些屋面会把某块石片换成玻璃有利于采光。不过屋顶上的石片十年左右要翻修一次,将风化的石片换掉。

屋顶薄石片,巧布成的任意鳞纹,自然天成,给人以强烈的美感。

1房基:民居依山而建,一般都有较高的台基。依坡而建的住宅前部台基兼作挡土墙,后部高出地面30~50厘米,四周用块石或片石砌筑,内部填土夯实找平。饲养牲畜的民居顺着石头路上的台阶直接进到室内,牲畜间与室外形成半地下的关系。室内地面用石板铺砌,既平整又防潮。

2门窗:门的四周用整块的条石砌成,下部留有较高的门槛,洞口尺度较小。窗的洞口开得也偏小,洞顶做成尖拱、圆拱、石过梁等不同形式,有单个洞口也有并列洞口。

少数民居的门以一侧的门轴为中心,向内偏转了45度,不仅有效地遮挡了过往人流的视线,而且使门口形成了一个很有趣味的小空间。这种适宜的处理手法与四合院中影壁对视线空间的限定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3装饰:石板房的装饰重点是在山墙的挑檐处作象征吉祥的“龙口”处理。正立面的“龙口”加工精细,墙角的石柱有整柱,也有接柱,均精细雕凿,与挑出的龙口、墙面配合,显得粗中有细。石板房整体的装修朴实、自然、没有矫揉造作的感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的不断演进,布依族的石板房也在新技术的推动下不断的更新和发展着。局部的布依族村寨已渐渐立起了全国可见的白瓷砖二层小楼,有的村寨开发了旅游资源,很多房屋只保留了屋面形式,实在令人惋惜。不管怎样,传统的石板房建筑中确实有很多我们现在设计也需要的理念和手法,精彩的布依族石板房不愧为我们民族建筑中的一朵奇葩。

板岩是用来做瓦之类的装饰,它并不坚固,石板房本来是由石板建造而成,像贵州的镇宁、安顺等布依族地区盛产优质石料,而石头寨位于贵州西南镇宁县的扁担山,有48个布依山寨,石头寨是其中之一。全寨石屋层层叠叠、依山修建,布局井然有序。房屋建筑均为木石结构,不用一砖一瓦,石屋经久牢固,冬暖夏凉,由寨民自行设计,自行修建,极富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石头寨还是闻名的蜡染之乡;而那里主要为岩溶地貌,石板应该是大理岩质材料,大理岩为碳酸盐轻变质而成,主要灰白色,硬度较大,但容易被酸侵蚀,雨水为酸性的地区最好不要建。

以上就是关于陕西藏了座“湘西小城”,人们一出门就爬坡,坐船比走路多全部的内容,包括:陕西藏了座“湘西小城”,人们一出门就爬坡,坐船比走路多、家乡的石板房的作文、石板房屋顶漏水该怎么办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65011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