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虎色变是条件反射。
心理学中的谈虎色变属于条件反射,因为是曾经历的所形成的恐惧。条件反射理论是巴甫版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权学说的核心内容,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
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多次吃过梅子的人,当他看到梅子的时候,也会流口水。这就是他在曾经吃过梅子流口水的基础上完成的,因此是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
1、形成方式不同
非条件反射是不需要经过后天学习就存在的本能反应。条件反射是需要人后天的生活中不断获得的一种经验性行为。
2、神经联系不同
非条件反射是随着有机体的生长发育而出现,是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与生俱来的固定神经联系。而条件反射是发生在人大脑皮层中暂时性的神经联系,任何无关的联系的事物长期一起出现都有可能引起条件反射。
3、反射弧特点不同
非条件反射大多由由较低级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完成,而条件反射必须由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的参与才能完成。
谈虎色变意思原指被老虎咬过的人一谈起老虎,吓得脸色都变了。后比喻一提起可怕的事。就情绪紧张。色:脸色,神色。读音:[tán hǔ sè biàn]。
出处:宋朝《二程遗书》第二卷上:“真知与常知异。常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明朝《论三区赋役水利书》:“有光生长穷乡,谈虎色变,安能默然而已。”
近义:闻风丧胆、心有余悸。
谈虎色变笔顺:
谈总笔画:10笔。1丶(点)、2㇊(横折提)、3丶(点)、4ノ(撇)、5ノ(撇)、6丶(点)、7丶(点)、8ノ(撇)、9ノ(撇)、10㇏(捺)。
虎总笔画:8笔。1丨(竖)、2一(横)、3乛(横撇/横钩)、4ノ(撇)、5一(横)、6乚(竖弯钩)、7ノ(撇)、8⺄(横折弯钩/横斜钩)。
色总笔画:6笔。1ノ(撇)、2乛(横撇/横钩)、3ㄱ(横折)、4丨(竖)、5一(横)、6乚(竖弯钩)。
变总笔画:8笔。1丶(点)、2一(横)、3丨(竖)、4丨(竖)、5ノ(撇)、6丶(点)、7乛(横撇/横钩)、8㇏(捺)。
谈虎色变是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理论是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核心内容。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后天形成,有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两种形式。
词语应该是借用谈虎色变的成语,可以根据谈虎色变来理解。根据谈虎色变的意思不难看出,谈钱色变寓意大概就是一提到钱脸上就非常的吃惊或者惊慌失措。当然如此失态的具体原因一般要看语境了。字数限制不好多说了。
题库内容:
色:脸色。原指被老虎咬过的人才真正知道虎的 厉害 。后 比喻 一提到自己 害怕 的事就情绪 紧张 起来。
成语出处: 《二程全书·遗书二上》:“ 真知 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
成语例句: 有光生长穷乡, 谈虎色变 ,安能默然而已。
繁体写法: 谈虎色变
注音: ㄊㄢˊ ㄏㄨˇ ㄙㄜˋ ㄅㄧㄢˋ
谈虎色变的近义词: 闻风丧胆 刚听到一点风声就惧怕不已。形容极端虚弱、惶恐 心有余悸 指经历一场危险之后,事后想起还会心跳 那次事故现在想来还是心有余悸
谈虎色变的反义词: 面不改色 遇事从容镇静,毫无惧色 谈笑自若 在特殊场合或异常情况下,也能与平常一样以极其自然的神态谈论欢笑
成语语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心有余悸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紧缩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turn pale at the mention of the name of
俄语翻译: меняться в лице при одном упоминáнии о тигре
日语翻译: 虎(とら)の话(はなし)で颜色(かおいろ)が変(か)わる(おくびょうな例(たと)え)
其他翻译: <德>es schon mit der angst zu tun bekommen,wenn etwas schreckliches erwǎhnt wird<法>pǎlir à la seule évocation d'un danger
成语谜语: 论灯谜青出于蓝
读音注意: 色,不能读作“shǎi”。
写法注意: 谈,不能写作“淡”。
以上就是关于谈虎色变是什么反射全部的内容,包括:谈虎色变是什么反射、谈虎色变是什么意思、谈虎色变是什么反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