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特产品是什么

农特产品是什么,第1张

农特产品是什么

农产品农业中生产的物品,如高粱、稻子、花生、玉米、小麦以及各个地区土特产等。国家规定初级农产品是指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及其产品,不包括经过加工的各类产品。以下是我整理的农特产品是什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特产品是什么

农产品

拼音

[nóngchǎnpǐn][1]

中文解释

即农业产品,如高粱、花生、玉米、小麦等

英文解释

farmproduce

产品数据

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价格行情系统监测,与前一日相比,2013年1月8日,肉类、鸡蛋、面粉价格上涨;食用油价格以涨为主;水果、水产品价格微幅波动;大米、奶类价格基本稳定。

中国首次成为其整个财年排名第一的出口市场。美国农业部预测,当前财年对中国和加拿大的农产品出口额将各为190亿美元。过去一年,中国大量购买美国棉花引起关注。中国在10月中旬时曾购买90万吨美国棉花,据信在3月购买了125万吨棉花的未具名买家也是中国。

中国是仅次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棉花出产国,美国是世界第一棉花出口国。整体看,美国2011财年农产品出口创纪录,出口额达1,374亿美元,预计始于10月1日的2012财年出口额将为1,370亿美元。主要出口市场为中国、加拿大、墨西哥、日本、欧盟和韩国。

监测的21种蔬菜中,13种价格上涨,5种价格下降,3种价格持平;普通鲜鸡蛋价格上涨02%;猪后臀尖肉、猪五花肉价格均上涨03%;牛腱肉、牛腩肉价格分别上涨03%、02%,去骨鲜羊肉、带骨鲜羊肉价格涨幅均不足01%;标一粉、特一粉价格分别上涨05%、04%。

在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利益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仅是我国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入社农户的市场工具,使其能从市场上得到最大的利益。

全国农民合作社达到9507万家,成员7221万户,占农户总数的278%。全国各级示范社已突破10万家,开展内部信用合作的合作社已有近2万家,联合社5600多家、联合会2554家。同时,还有149万家合作社在27万个社区设立了23万个直销店,7500万人受益。

农民合作社正由数量增长向数量增长与质量提升并重的方向转变,由注重生产联合向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方向转变,由单一要素合作向劳动、技术、资金、土地等多要素合作方向转变。但是,我国农民合作社存在的问题依然较多,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否则将制约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发展。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关系到国计民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1995年,中国农业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大关;进入21世纪以来,农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2011年达到47712亿元。伴随农业生产总值的稳步增长,中国农业生产经营水平稳步上升,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在农业产业化实现较快发展的同时,中国农产品加工业规模呈快速扩张之势,加工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且经营效益良好。2004年,我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约为9318家;至2011年,这一数量增至20187家,增幅达到16645%。

据统计,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实现工业总产值4413238亿元;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4389610亿元,同比增长3323%;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利润总额237296亿元,同比增长4080%。

初级产品

国家规定初级农产品是指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产品,不包括经过加工的各类产品。包括:

烟叶。是以各种烟草的叶片经过加工制成的产品,因加工方法不同,又分为晒烟叶、晾烟叶和烤烟叶。

晒烟叶是指利用太阳能露天晒制的烟叶;晾烟叶是指在晾房内自然干燥而成的烟叶;烤烟叶(复烤烟叶除外)是指在烤房内烘烤成的烟叶。

毛茶。是指从茶树上采摘下来的鲜叶和嫩芽(即茶青),经吹干、揉拌、发酵、烘干等工序初制的茶。

食用菌。是指自然生长和人工培植的食用菌,包括鲜货、干货以及农业生产者利用自己种植、采摘的产品连续进行简单保鲜、烘干、包装的鲜货和干货。

瓜、果、蔬菜。是指自然生长和人工培植的瓜、果、蔬菜,包括农业生产者利用自己种植、采摘的产品进行连续简单加工的瓜、果干品和腌渍品(以瓜、果、蔬菜为原料的蜜饯除外)。

花卉、苗木。是指自然生长和人工培植并保持天然生长状态的花卉、苗木。

药材。是指自然生长和人工培植的药材。不包括中药材或中成药生产企业经切、炒、烘、焙、熏、蒸、包装等等工序处理的加工品。

粮油作物。是指小麦、稻谷(含粳谷、籼谷、元谷),大豆、杂粮(含玉米、绿豆、赤豆、蚕豆、豌豆、荞麦、大麦、元麦、燕麦、高粱、小米、米仁)、鲜山芋、山芋干、花生果、花生仁、芝麻、菜籽、棉籽、葵花籽、蓖麻籽、棕榈籽、其他籽。

牲畜、禽、兽、昆虫、爬虫、两栖动物类

1、牛皮、猪皮、羊皮等动物的生皮;

2、牲畜、禽、兽毛,是指未经加工整理的动物毛和羽毛;

3、活禽、活畜、活虫、两栖动物,如生猪、菜牛、菜羊、牛蛙等等;

4、光禽和鲜蛋。光禽,是指农业生产者利用自身养殖的活禽宰杀、褪毛后未经分割的光禽;

5、动物自身或附属产生的产品,如:蚕茧、燕窝、鹿茸、牛黄、蜂乳、麝香、蛇毒、鲜奶等等;

6、除上述动物以外的其他陆生动物。

水产品

1、淡水产品。淡水产动物和植物的统称。

2、海水产品。海水产动物和植物的统称。

3、滩涂养殖产品。是利用滩涂养殖的各类动物和植物。

水产品类,包括农业生产者捕捞收获后连续进行简单冷冻、腌制和自然干制品。

林业产品

1、原木。是指将伐倒的乔木去其枝丫、梢头或削皮后,按照规定的标准锯成的不同长度的木段。

2、原竹。是指将竹砍倒后,削去枝、梢、叶后的竹段。

3、原木、原竹下脚料。指原木、原竹砍伐后的树皮、树根、枝丫、灌木条、梢、叶等。

4、生漆、天然树脂。是漆树的分泌物,包括从野生漆树上收集的大木漆和从种植的漆树上收集的小木漆;

天然树脂,是指木本科植物的分泌物,包括松脂、虫胶、阿拉伯胶、古巴胶、黄耆树胶、丹麦胶、天然橡胶等等。

5、除上述以外的其他林业副产品。

其他植物

1、棉花,是指未经加工整理的皮棉、棉短绒、籽棉;

2、麻,是指未经加工整理的生麻、宁麻;

3、柳条、席草、蔺草;

4、其他植物。

上述第一条至第十一条所列农产品应包括种子、种苗、树苗、竹秧、种畜、种禽、种蛋、水产品的苗或种(秧)、食用菌的菌种、花籽等等。

营养价值

不同的农产品有不同的营养价值。

市场价格

产品跌价原因复杂造成产品跌价原因很多,有市场的、社会的,也有经营者本身的原因,归纳起来影响产品跌价的因素有:

1、经营者生产能力过剩,但又不能通过产品改进和加强销售工作扩大销售,只能考虑采取跌价措施。

2、在竞争压力下,迫使经营者通过降价来扩大市场份额。

3、经营者生产成本比其他竞争对手低。

4、竞争对手采取降价措施。

5、产品需求弹性大,降低价格可以扩大需求量。

6、经济形势。在通货紧缩形势下,市值上升,价格总水平下降,应当采取降价措施。

价格趋势

2017年主要农产品价格趋势

一、谷物:

质优口粮或将主导市场

展望2017年,由于库存水平依然偏高,我国谷物仍将持续供给充裕格局,对价格将形成一定压制作用,总体呈弱中趋稳态势,但质优口粮和专用玉米价格仍具上涨空间或将主导谷物市场。预计2017年玉米面积将因收益下降而继续减少,口粮面积受政策支撑将稳中趋增。而以消费为导向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质优、专用谷物品种带来商机,预计未来谷物生产将由数量向质量过渡,质优、专用品种的播种面积将有所扩大。消费方面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认知度日趋提高,质优米面和专用玉米消费数量趋递增态势。

另一方面,以饲用为主的玉米消费将恢复两位数增长。我国玉米工业消费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预计玉米消费将恢复较快增加,并将带动谷物消费继续增长。

二、棉花:

价格可能回落

2016年,我国棉花产量连续第四年下滑至470万吨左右。消费方面,2016年1至11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减少到2396亿美元,国内棉花消费市场略显疲态。

展望2017年,由于2016/17年度美国、澳大利亚等主产国增产,国际棉花供需形势宽松。国内新棉、工业库存与进口棉为储备棉轮出前的市场提供充足的供给,超过900万吨的储备也为抛储期间市场的主动调控奠定了基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16年的棉价上涨可能是昙花一现,2017年棉花价格有望回落。市场走势将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新疆与内地棉花生产支持政策如何平衡,二是滑准税配额是否会再次发放,三是政府对储备棉轮入轮出的具体操作。

三、大豆:

种植面积继续增长

展望2017年,受调结构政策继续实行、大豆玉米比价提高后东北产区玉米种植效益优势趋弱等因素影响,预计2017年大豆种植面积将继续增加。从需求看,2017年上半年生猪养殖利润依然乐观,再加上畜禽规模化养殖进程加快,饲料中豆粕添加将维持在较高比例,拉动大豆压榨消费量稳步增加。但随着国产大豆产量持续恢复性增长,进入压榨领域的数量增加,将抵消一部分大豆进口,预计2017年大豆进口量将保持稳定。

四、油脂:

价格不容乐观

因价格大幅下跌、农户种植收益明显下滑影响播种面积,2016年油菜籽产量为5年来首次下滑。

预计2017年,因种植收益未明显恢复,冬油菜籽播种面积或继续减少。菜籽油继续抛储,“镰刀弯”种植业结构性调整增加葵花籽、花生等油料国内供应量。中加两国就中国进口加拿大油菜籽杂质新规达成共识,新年度油菜籽进口量预期增加。此外,全球棕榈油产量或将恢复,预计食用油籽和植物油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农产品质量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06年4月29日通过,自2006年11月1日起施行。

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健康,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制定本法。

本法所称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

本法所称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指农产品质量符合保障人的健康、安全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第二章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第十一条国家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是强制性的技术规范。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制定和发布,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应当充分考虑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并听取农产品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的意见,保障消费安全。

第十三条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应当根据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要,及时修订。

第十四条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商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相关信息

农产品的困局靠“国十条”或难缓解

农产品的困局或许靠一个“国十条”还难以缓解。王之泰认为,根本出路是解决流通环节多头管理的问题,物流行业实施大部制管理,现在的行业主管部门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物流行业发展需要。

目前可以看到多数的农业电商还是做下行,卖货到农村,只有少数的以社员网为领头羊的农业互联网公司在深耕农产品上行,深入toB业务,帮助农民卖货,并且提供农产品行情平台,为农民提供信息指导,从而引发农民对农业互联网的关注。

河南农特产品有桶子鸡、洛阳宫灯、洛阳唐三彩、洛阳牡丹饼、大京枣等。

1、桶子鸡:是开封特产名菜,以其色泽鲜黄,咸香嫩脆,肥而不腻,越嚼越香几大特点而出名。其主料是鸡,主要烹饪工艺是煮。

2、洛阳宫灯是一种特色传统工艺品,元宵佳节常见的装饰品。品种繁多,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常见的有白帽方灯、红纱圆灯、六色龙头灯、走马灯、蝴蝶灯、二龙戏珠灯、罗汉灯等。

3、洛阳唐三彩:唐三彩是中国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属于唐代生产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

4、洛阳牡丹饼:洛阳牡丹饼是一道美味可口的地方名点,属于豫菜系。相传与武则天有关,以豆类为主料制作糕点,酥松绵软。具有促进人体代谢,降低胆固醇及防止细胞老化功能。

5、大京枣:是开封市的特色传统名食,素负盛名。属于春节过年的必备食品。大京枣古称“蓼花”,它以优质糯米、糖粉、饴糖、植物油等为主要原料,经过制坯、油炸、透浆、拌糖粉几道工序制成。

;

农产品这一块国家出台了很多税收优惠政策,如:

①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本社成员生产的农业产品,视同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业产品免征增值税。

②从事蔬菜批发、零售的纳税人销售的蔬菜免征增值税。对从事农产品批发、零售的纳税人销售的部分鲜活肉蛋产品免征增值税。

③自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包括自有和承租,下同)专门用于经营农产品的房产,暂免征收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对同时经营其他产品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使用的房产,按其他产品与农产品交易场地面积的比例确定征免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④国家指定的收购部门与村民委员会、农民个人书立的农副产品收购合同,免纳印花税。

在进项税额抵扣方面也有计算扣除的规定:

①从小规模纳税人处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以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金额和9%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②取得(开具)农产品销售发票或收购发票的,以农产品收购发票或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9%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③纳税人购进用于生产或委托加工13%税率货物的农产品,按照10%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允许按照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9%的扣除率抵扣进项税额;其中,购进用于生产或委托加工13%税率货物的农产品,按照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0%的扣除率抵扣进项税额。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五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五条第一项规定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农业,是指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牧业、水产业。农业生产者,包括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位和个人。农产品,是指初级农产品,具体范围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确定。

现代农产品向社区营销。

1、农业实现产业化与农业实现现代化的步伐在不断加快,在产业升级与产业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农民千辛万苦生产出来的农产品由于各种原因,经常出现滞销或者销路不畅,农民增收存在一定的风险,农民如何让生产与销售紧跟发展步伐成为一个现实问题,我们知道标准化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如果出现滞销的局面,损失是非常巨大的,产品在有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迈进的过程中,怎么突破销售困局,怎么让我们生产的农产品不愁销售,是所有研究农业问题人士关心的,下面要阐述的不是农业产业政策与农业现代化建设,而是怎么样拓展农产品的销售,谈一些看法。

2、现代农产品的营销定义:现在农产品基本上延续旧的销售办法,以农贸市场为主要源头,向交易集中的菜市场延伸,超市与社区菜市场结合的销售思路,农民种菜,商贩收购,集市销售的模式,有些是自己种自己销售,也有通过合作组织集中采购销售等存在,所以农产品的销售本质上思路仍然以政府主导的大市场为主,不断提出要建设大的贸易市场,建设规模型农产品交易市场,这样的销售方式将在很长时间存在,因此,现代农产品的营销定义有两个部分。

一是做好渠道流通销售模式。

二是直接专营销售模式;第一种模式以政府指导为基础,另外一种纯粹属于新的商业交易模式,模式的手段各有特长,在不断丰富交易的基础上,产品的品质、新技术、特色产品、高价值产品为主要龙头,逐步渗透的办法,经营新的思路,来创造农产品新的价值体现。

1、农产品生产经营现状:

农产品的经营一直关系着两个家庭,一个是生产家庭,一个是消费家庭,两个家庭的顺利对接才是农产品销售与经营的关键所在,如果生产家庭没有办法生产,消费家庭就谈不上消费,而消费家庭买不到需要的农产品,生产家庭生产了也卖不出去,两者互为关系出现的简单问题,到目前位置,已经变得越来越让人揪心,本来只要两个家庭互相需要,那么经营农产品就不是一件难的事情了。

近年来,政府给了不少的农业项目的支持,可是没有收获,为什么?政府也不知道怎么办?道理很简单,很多国家的钱都打水瓢,为什么?中间环节有问题,没有直接用在项目上,中间监督出了问题?农业企业都是农民在做,缺少指导。由于农民他们本身素质有限,所以如何把农产品生产、加工、物流、仓储、销售整合一体,成为现代农业的最大问题,现在所谓的农业专家们都知道农业的问题是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可是他们也不知道怎么销售,只知道弄大批发市场,弄几个什么协会来糊弄农民,农民盲目陷入什么协会的圈套,导致现在农民增收出现困局。

农业营销切忌“嫦娥奔月”,农产品销售的困难很多时候归结在产品的老化,农产品的结构不配套,大多数是政府主管部门喊出的口号,实际上是无力来突破农产品的营销困局面,只是想“嫦娥奔月”,而不做营销与消费市场的研究与突破,抓农民很有手段,但抓销售就迷惑不前,因为前者可以行政手段,而后者是市场手段,由此,在基本盘面上的指导人员,需要强化一体化的专业人才,主管人员要抓生产更要懂市场,而懂市场远远不够,懂市场的所谓农业专家很多,但需要懂营销的就很少,因此,两者或者多者结合,将是关键。

2、农产品经营困局有三大因素:

1、人才:农业产品销售人才很少,也很少有农产品或者农业销售人才交流,目前在农业产品销售大部分是一些农民出生,现在有转型后(初步土地经营升级)的一批人在主导,很难融合现代营销手段,高级农产品营销、策划、销售为一体的“地面营销人才”更是难以寻找,这与我们的农业大国格格不入,最多的是研究与政府主管人员,因此,农产品国内营销人员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市场消费需求,也就是农户家庭到消费家庭之间传播的桥梁被人为阻隔,消费者想知道农产品的信息、质量、品项特点、产地情况、安全情况等等均缺乏对接,依靠农民做不到,依靠政府不精通,只有满大街丢在那里,出现两极分化。

2、产品:在全国有不少农产品接近我们国家最高标准—有机标准,但是标准的使用、建设、管理需要花很多费用,农民承担不起,所以在当地消化,价格低,出不去,很多特色产品由于缺少标准的支持,上市后价格上不去,竞争就下降,农民赚不到钱,结果就不了了之。农产品的周期性与存储特点,决定了产品必须要有严格的经营时间通道,而时间通道掌握在政府部门,比如标准、运输、管理、销售价格等,把很多优质产品浪费在与市场的人为交道里面,而比如生鲜的农产品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因此农民害怕产品进城市,也是一大问题。

3、市场:纯粹的市场是因为我们习惯了对政府主导信息的管理,而全国市场消费阶段停留在批发市场,政府的信息来源也在批发市场,并不清楚消费者想吃什么,怎么吃,吃的代价、吃的便捷、吃的安全、营养,均不是非常清楚,而批发市场是无法掌握直接的消费信息的,所以存在很多产品雷同,高价值的产品不多,也没有人去引导消费者去消费什么样的农产品,所以市场出现盲目现状,大量好的农产品消费者不习惯、进不了餐桌,由此影响到农民的生产,结果农产品新品市场萎缩,高价值产品提不上价格,消费者吃不到,两者又开始对立。

3、那么如何来做农产品的销售呢,在管理与经营上,如何把农民的好产品卖出去,提高农民积极性,能够赚到钱,来继续推动农产品升级,成为关键,而农产品的经营模式成为新农产品销售突破的关键所在。笔者对现代农业营销的定义里面提出农产品的直营销售,成为现代农业营销的突破口,确定什么样的销售,如何才能满足广大消费家庭的实际需求,才是营销思路的延续,我们把消费家庭的分类,就可以看出农产品采取什么样的销售模式,基本上城市消费家庭分为3个类型,一个是工薪消费阶层,一个是年轻白领族与高退休阶层,一个是小康阶层,三个阶层所消费的农产品完全不一样,也很具有代表性,而大多数农产品是不分消费家庭的,爱谁买就卖,因此管理与经营费用增加,损耗非常大,作为农民的销售路数不对,就形成恶性循环。

4、按照三个阶层的消费不同,工薪消费阶层主要消费一般的农产品,也就是常规产品,追求便宜与实惠,大部分销售在农贸市场(菜市场),消费为常规的无公害产品,以限制高农残为主要产品,价格比较优惠量大。年轻白领族与高退休阶层,消费一般以上的产品,追求产品的营养与外观,追求产品的时尚性,比较喜欢净的农产品,价格比普通农产品价格稍高影响不大,比如绿色食品,大棚种植的反季节时令农产品等,追求新鲜,喜欢在超市消费,干净。另外小康阶层的消费者要求比较高,追寻特别的农产品,享受时尚的同时,追求高档,比如出口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等,市场上少见,所以追求安全、营养、高价值是他们的目标。

5、根据不同的消费目标,制订不同农产品的销售方式,才是农产品现阶段提升的有效办法,一般无公害农产品的销售由于成本问题,可以在统一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交易,在各社区的菜市场进行销售,而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可以在社区根据专营销售模式,为自己的产品进行宣传与推广,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对接消费家庭,提升产品的销售方法,也建立可以销售的周年化生产计划,这样的专营销售模式将大大拓宽销售基层面积,不至于产品生产以后不知道怎么办,同样有利于农产品市场的多样化良性发展。

6、绿色与有机农产品直营的10大销售策略:

1、配送策略:市场特定的消费对象,城市在不断扩大,买农产品越来越不方便,特别是安全营养的农产品,因此很多家庭需要有这样的配送渠道,有品质保证的配送渠道,这样的享受,可以体会配送带来高效便捷的销售服务,做好消费家庭的数据库销售目标,建立庞大稳定的销售体系,成就现代消费观念在农产品销售上的突破,也是新的尝试。配送不仅仅是将所需要的农产品送到消费家庭,而是要建立一个消费管道,这个管道包括先进的电子商务、电话、店面等互相配合,协调运行。

2、免费体验策略:把农产品的优、劣完整体现在消费者面前,通过对产品的观、闻、品、验等手段,让消费者明白什么样的产品符合自己的需求,这样将大大拉近消费者的感官识别,从而建立牢固的产品信任感,促进产品的就地就时消费。体验策略运用的产品非常重要,货真价实是体验的关键。

3、教育服务策略:社区服务是销售模式的通常做法,一般是依靠社区的组织关系来进行农产品的教育与消费,通过对物业、居委会的联合,把社区教育与服务的关系建立起来,通过对产品的桥梁作用,把农业的场景从生产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演绎,使消费者明白农产品怎么生产、加工、运输到消费者手中的,通过怎么样的质量检验保证品质,互相共融,保证常年的农产品供应,建立良好的供应关系与渠道,提高信任度,也服务当先,做好教育消费的引导工作。

4、引导对比策略:农产品的销售最好的办法,就是对比,对比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观望,看外观;品尝,尝品质;比较价格、重量、产地、颜色、品牌等,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产品的实质,引导消费者使用产品的诸多好处,消费者通过观望、尝试到消费的过程全部是引导出来的,因此,引导消费策略是农产品销售的重要环节,并不需要广告来扶持。

5、公众公益策略:农产品走公益的策略也很重要,比如与体育结合,现在流行奥运生产的农产品很吃香,还有会议、旅行、餐饮等诸多公益活动的切入,很多活动把农产品介入进去,提高知名度,这样可以大范围在各种渠道进行销售,农产品品牌建设也可以迅速提高。

6、小范围团购策略:农产品做团购优势很大,家庭厨房的所有食品均可以做成礼品销售,通过对农产品的包装与贴牌,把简单的一种农产品包装成消费时尚的礼品包装,特别是水产、水果、粮油、蛋等等,小范围的团购就是在一定有效的单位里面,包括机关食堂、各办事机构、单位等,由于我们国家节日特别多,所以节庆农产品礼品销售将异常火暴。

7、社区活动推广策略:社区推广活动历来是农产品销售的好渠道,也是宣传的最好阵地,社区活动主要要贴近消费家庭的实际需求,比如赠送厨房用具,把活动按照社区的特点安排开来,小区设摊、节日活动庆祝、社区组织活动介入等等,长期不停的搞,把社区当作产品宣传的一块阵地,效果非凡。

8、单位合作推广策略:单位合作的优势很明显,农产品需要走量才好,与单位的合作将起到很好的作用,比如单位配送与单位效益挂钩,机关食堂与单位食堂合作,有效提高产品的使用效果。

9、个体直销策略:农产品在各地可以与当地的社区便利店有效结合起来,比如水站、洗衣店、小卖部、茶楼、社区会所等等,通过对接,把农产品的信息发布出去,这样大大加快产品的直接销售。

10、媒体网络广告策略:在网络上进行产品宣传将越来越流行,什么样的产品均可以在网上找到,网络重点介绍产品的生产、销售过程,重点突出产品的营养价值,什么样的消费者适应,有什么好处,吃了后能对身体有什么改变等,这样的宣传在网上越流行,产品的知名度就越高,越能够与消费家庭融合。必要的时候可以利用电视与报纸传媒结合起来,加快农产品的现代化营销步伐。

现代农产品营销要放开思路,结合成熟的消费观念,把营销的步子迈开,从产品的立项上就要把产品的营销成本计算进去,而不是光光是生产成本,将来农产品的销售重点分为四个环节:生产、加工包装、运输仓储、销售渠道四个部分,而核心的是把好产品通过合理的销售渠道,把产品传输到消费家庭,传输到餐桌上,因此,一个农产品的整条连接要考虑生产的现代化,还要考虑营销的现代化,从田间地头要餐桌的每一个过程都不能忽视。

从目前来看,农产品生产与技术方面没有多少问题,主要是考虑环境与农产品的关系,重点在营销上面,现代农产品的营销要照顾消费习惯、消费心理、消费潜力、消费心态等诸多方面,要从小商小贩的心态里走出来,建立一套可持续发展的农产品营销模式与销售通路,建立农产品身份证制度以外,需要建立农产品消费家庭的识别系统,逐步建立可以稳定发展的高效农业销售体系,这样,任何产品的升级换代将不存在风险,只有市场有保障,产品才有出路,农业现代化才有依靠。

以上就是关于农特产品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农特产品是什么、农产品的增值税免不免呢、农业产品怎么推销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4958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