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抗,电阻,电抗之间的关系,请详细解释,是这样的吗

阻抗,电阻,电抗之间的关系,请详细解释,是这样的吗,第1张

在电力电器、电路、电子电路的设计上会用到的

电阻R(一般叫直流电阻或纯电阻)

电抗X(交流电路的阻碍性质,与交流电的频率有关)

阻抗Z 是电阻和电抗的和称,

Z^2=R^2+X^2 (三角形关系)

硬件类一般都上硬之城看那里比较专业,专业的问题专业解决,这是最快的也是最好的方法,好过自己瞎搞,因为电子元器件的电子型号那些太多了一不小心就会弄错,所以还是找专业的帮你解决。

电容和电感在电路中对交流电引起的阻碍作用总称为电抗。电感具有抑制电流变化的作用,并能使交流电移相把具有电感作用的绕线式的静止感应装置称为电抗器。电力系统中所采用的电抗器常见的有串联电抗器和并联电抗器。串联电抗器主要用来限制短路电流,也有在滤波器中与电容器串联或并联用来限制电网中的高次谐波。220kV、110kV、35kV、10kV电网中的电抗器是用来吸收电缆线路的充电容性无功的。可以通过调整并联电抗器的数量来调整运行电压。 作用主要是抑制电压和电流的浪涌及滤除系统中的谐波。

1、分类不同

电抗类似于直流电路中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在交流电路(如串联RLC电路)中,电容及电感也会对电流起阻碍作用,称作电抗,其计量单位也叫做欧姆。

在具有电阻、电感和电容的电路里,对电路中的电流所起的阻碍作用叫做阻抗。

2、功能不同

在交流电路分析中,电抗用 X 表示,是复数阻抗的虚数部分,用于表示电感及电容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抗随着交流电路频率而变化,并引起电路电流与电压的相位变化。

阻抗常用Z表示,是一个复数,实部称为电阻,虚部称为电抗,其中电容在电路中对交流电所起的阻碍作用称为容抗 ,电感在电路中对交流电所起的阻碍作用称为感抗,电容和电感在电路中对交流电引起的阻碍作用总称为电抗。

3、特点不同

对电阻为0的理想纯感抗或容抗元件,阻抗强度就是电抗的大小。

在电流中,物体对电流阻碍的作用叫做电阻。除了超导体外,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有电阻,只是电阻值的大小差异而已。电阻很小的物质称作良导体,如金属等;电阻极大的物质称作绝缘体,如木头和塑料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阻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抗

电容和电感在电路中对交流电引起的阻碍作用总称为电抗。

电感只能说是电抗的一部分,如果没有电容的话,电感等于电抗。

电容和电感在电路中对交流电引起的阻碍作用总称为电抗,用X表示。

感抗 (XL) 一般是因为电路中存在电感电路(如线圈),由此产生的变化的电磁场,会产生相应的阻碍电流流动的电动力。电流变化越大,即电路频率越大,感抗越大;当频率变为0,即成为直流电时,感抗也变为0。感抗会引起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差。感抗可由下面公式计算而来:

XL = ωL = 2πfL

XL 就是感抗,单位为 欧姆 Ω

ω 是角频率,单位为 弧度/每秒 rad/s

f 是频率,单位为 赫兹 Hz

L是电感,单位为 亨利 H

容抗可由下面公式计算而来:

在交流电的复数分析中,容抗表示为:

容抗的概念反映了交流电可以通过电容器这一特性,交流电频率越高,容抗越小,电容的阻碍作用越小。容抗同样会引起电流与电容两端电压的相位差。当频率等于零,容抗无限大,即直流电不能流过电容器。

扩展资料

因为电路中存在电感电路(如线圈),由此产生的变化的电磁场,会产生相应的阻碍电流变化的感生电动势。这个作用称为感抗。电流变化越大,即电路频率越大,感抗越大;当频率变为0,即成为直流电时,感抗也变为0。

感抗会引起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差。感抗可由下面公式计算而来:

复数分析中: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电抗

以上就是关于阻抗,电阻,电抗之间的关系,请详细解释,是这样的吗全部的内容,包括:阻抗,电阻,电抗之间的关系,请详细解释,是这样的吗、电抗的工作原理和作用、请问电抗和阻抗的区别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4939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