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跳轴

什么是跳轴,第1张

�6�1又叫作180度线,关系线、运动线,实际上是我们假想出来的一条线,来制约摄影机运动的范围。 �6�1在离摄影机最近的两个被摄对象(人或者物体)之间连上一条直线。只要摄影机的机位不越过这条直线,它拍出的所有的镜头都接得上。否则,便接不上。我们将这种情况叫做跳轴。如果是独立的人或者物在前进,那么,他的前进的方向的轴线便是这条假想轴线。 �6�1我们在拍摄同一场景时,为了保证被摄对象在画面中的正确位置和方向的统一,使观众能够获得正确的空间结构和空间顺序,从而正确地、清楚地了解场景内容,就需要在轴线一侧的180度之内设置摄影的角度。 �6�1我们排除距离、景别等因素之外,我们可以发现,在轴线的180度一侧,可以设置11个机位。 。中间镜头越轴。 �6�1摄影机骑轴越轴。 �6�1利用对象的运动改变轴线。 �6�1摄影机运动越轴。 �6�1利用参照物进行越轴。 �6�1演员调度越过轴线。

在On filmmaking - an introduction to the craft of the director一书里有一章专门讲越轴,章标题的名称是the axis,越轴表示为cross the axis 顺便推荐这本书,英文浅显易懂,拍**的入门好书。

一、利用主体的运动越轴。

在两个相反方向运动的镜头之间,插入一个主体运动路线改变的镜头。如:在表现两人对话而跳轴的两个镜头中间,插入其中一入向对方走去或走到对方另一侧的一个画面,即可使镜头顺畅转换。

二、用主观镜头越轴。

主观镜头,即代表画面中人物视线的镜头。把主观镜头插入两个主体位置关系颠倒了的镜头中间,以画面中人物的视线引导观众去观察、感受事物,从而缓解跳轴的感觉。还可以在主体向相反方向运动的两个镜头中间,插入一个人物视线变化的镜头。如:以车厢内一个人物转头、视线由向右变为向左的镜头作间隔,使表现车厢外景物由左向右划过的镜头,顺畅利过渡到景物由右向左运动的镜头。

三、利用运动镜头越轴。

在两人会话位置关系颠倒或主体向相反方向运动的两个镜头中间,插入一个摄像机在越过轴线过程中拍摄的运动镜头,从而建立起新的轴线,使两个镜头过渡顺畅。

四、利用中性镜头越轴。

中性镜头,即“骑”在轴线上拍摄的镜头,画面中运动的主体迎面而来或背向而去。把中性镜头插入主体向相反方向运动的两个镜头之间,可减弱相反运动的冲突感。

五、利用特写镜头越轴。

突出局部或人物情绪反应的特写,可以暂时集中人的注意力,减弱或消除运动时的冲突感。

六、插入远景镜头。

在大全景或远景中,动体动感减弱,形象不明显。因此在两个速度不很快的、相反方向运动的镜头之间,插入一个大全景或远景镜头,可冲淡人的视觉注意力,从而减弱相反方向运动的冲突感。

七、利用多轴线越轴。

当被摄主体有两个以上轴线时,镜头可以越过一轴线而从另一轴线获得新的角度。

以上就是合理越轴的几种方法。特别要加以说明的是,除非经验丰富的编辑者,否则不要轻易尝试合理越轴的画面组接。如果是摄编入门级的菜鸟,一定要记得,越轴是大忌,千万小心别去跨越那道轴线的雷池!

轴线规律是影视摄制中保证空间统一感的一条规律。在用分切镜头拍摄同一场面的相同主体时,总方向限制在轴线的同一侧。如轴线是直线,各拍摄点则应规定在该线同一侧的180°之间。任何越过轴线所拍摄的镜头统称为越轴镜头。

处理越轴镜头,可以运用移动拍摄的由轴线一侧过渡到另一侧,也可以先在越轴镜头前安插一个交待环境的全景或通过主体的大幅度运动动作跳越轴线。为避免越轴,在拍摄物体的运动时,应拍摄其运动全过程。在进行画面组接时,可安排无方向特征的远景、特写和空镜头。

一,单镜越轴。这中方式完全不会产生视觉突兀感。

 观众看到了越轴的过程。这种情况在**中可能是摄影机移动,也可能是角色物体移动所造成越轴。

二,多镜越轴。

1 在越轴之前视角(或说摄影机)位于”轴线“上。有些影人将之称作骑线拍摄。只要跳轴之前有这么一个骑线镜头,越轴的就不会带来太大的突兀感。

2 越轴前切换被摄对象或者场景。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其实我觉得就是观众的空间感已经被破坏了所以再切换场景时那条”轴线“已经没有心理基础了。

轴线原则指摄像机在拍摄时,为保证画面空间的统一感,摄像机只能在轴线一侧的180度范围内进行运动。

轴线是影视工作者用以建立画面空间、形成及和其他物体之间的交流所形成的一条虚拟直线,通常情况下轴线分为关系轴线和运动轴线。

轴线是影视工作者用以建立画面空间、形成画面空间方向感和被表现主体位置关系的基本要素。为了保证被表现物体在影视画面空间中相对稳定的位置和统一的运动方向,影视工作者应该在轴线的一侧区域内设置摄像机机位或安排运动。

在遵守轴线原则的画面中,被表现物体的位置关系及运动方向是确定的,是符合观众的视觉逻辑的,否则就产生越轴现象。

越轴后所拍摄的画面中,被摄对象与原先所拍画面中的位置和方向是不一致的。一般来说,越轴前所拍画面与越轴后所拍画面无法进行组接。如果硬行组接的话,就将发生视觉接受上的混乱。

所谓共同视轴,即两台摄像机在同一光轴上设置的拍摄角度,相连的镜头中拍摄方向不变,只有拍摄距离和画面景别的变化。由于变焦距镜头的普遍使用,实际拍摄时也可以运用摄像机的变焦距推、拉合二为一地完成共同视轴上的镜头调度。

《蝙蝠侠:黑暗骑士 (2008)》,《生来才遇到》,《今生之梦今何在》。“越轴”是拍摄中的大忌,在现实中,一旦拍摄中不小心产生了“越轴”镜头,后期编辑中都要想办法去弥补。

但也有在拍摄中故意使用越轴镜头,来产生一些特殊效果的。合理“越轴”,是为了建立新的轴线,获得丰富多变的屏幕样式和实现对画面再造空间的处理与表现。

利用主体的运动越轴。在两个相反方向运动的镜头之间,插入一个主体运动路线改变的镜头。如:在表现两人对话而跳轴的两个镜头中间,插入其中一人向对方走去或走到对方另一侧的一个画面,即可使镜头顺畅转换。

如果在第一个镜头中确立了轴线,然后在不越轴的情况下把摄影机沿弧线移动到最末端,你会创建一个在剪辑过程中可以用到得中性镜头。由于这个180°的极端位置让摄影机“骑墙”。

随后就可以自由地跳到另一边,并从那边进行拍摄。在中性镜头之后确立的新轴线让观众可以重置他们对**空间的认知。

扩展资料:

合理越轴的方法:

1、空镜头越轴

在越轴前一个镜头中,插入一个空镜头。因为空镜头一般来说,具有渲染和停顿作用,另外,空镜当中没有人物关系,也就没有视线方向,因此也就没有了轴线中的视线因素,所以,空镜头越轴是常用方式。

但是,要求该空镜头是本叙事空间的空镜头。也就是说这种使用是提前设计好的。

此刻空镜头的主要作用:缓冲了视线关系、转换人物空间、调整叙述段落、调整镜头节奏和结构。

用空镜越轴的好处:有自由度,可以写意,可以用细节帮助叙事(《杀手里昂》开场)

2、利用骑轴的方式越轴

就是在前后镜头中间,插入一个轴线上的镜头,然后进行越轴。插入的镜头一般来说是一个中性镜头,也就是说是视线局中,视线正对摄影机的镜头。因此,也称为视线引导镜头。利用骑轴的方式进行越轴要注意的三个因素。A人物的对话内容(也就是台词)b人物的表情细节 c人物的动作行为

用骑轴镜头越轴的好处:中性镜头可以给人以主观镜头、主观视点的感觉使越轴看起来更流畅。

3、利用暗示反应越轴

就是在前后镜头中间,插入一个当事人或者是第三者的暗示,进行越轴。这种暗示可以是声音,也可是形体动作,来建立新的叙事段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越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越轴镜头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是跳轴全部的内容,包括:什么是跳轴、电影中的“越轴”对应的英文术语是什么、动画越轴中人物位置如何处理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4919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