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鉴别贝类

怎样鉴别贝类,第1张

鉴别贝类是否新鲜,要根据各种贝类的不同特点。

蚶。初上水的蚶,从海滩泥土中捕捞的,外壳涂满湿污泥;从沙滩捕捞的,也有湿沙沾壳。新鲜的蚶双壳往往自动开放,用手拨动它则双壳立即闭合。如外壳泥沙已干结,说明捕捞的时间较长。如在一盆蚶中,发现有少量有异味、臭味的蚶,说明整盆蚶不是新鲜的。

花蚶(花蛤)。新鲜的花蚶浸在淡盐水中双壳会开启'吐'泥沙,在淡盐水双壳闭合,就不是活花蚶,不新鲜的花蚶炒熟后有异味、臭味。

蚝(牡蛎)。餐馆、酒家所用的蚝,一般都是来自市场已开壳的鲜蚝。新鲜的蚝色泽青白,光泽明亮,气味正常。不新鲜的蚝呈乳白或乳红色,没有光泽,质浮软,有异味。

螺类。螺类以活为鲜,活螺的螺头会伸出壳外,螺厣随螺头而动。螺厣若在水中不动,且螺尾有白色液汁流出,说明螺已死,若不及时处理,螺肉就要变味。

指甲蛏(缢蛏)。指甲蛏捕捞之后,需用淡盐水浸半天,能上能下,让其吐出泥沙。鲜活蛏张开壳后不断射水吐沙,拨动它则闭壳。若两壳张开,半露肌体,拨动或用手指捏住,毫无反应,说明蛏已死去,不及时处理就会变味。

薄壳(海虫间)。薄壳离开水和它所粘附的泥沙杂物之后,容易死亡,一般在洗去粘附物后,隔天薄壳双壳便开启,俗称开口,薄壳开口就不新鲜。

贝类的质量优劣固然以是否新鲜为最重要标准,但也要参看其他方面。一般来说,贝类原料以大为好,以肥硕为好。这可以从其壳的大与小,圆与扁判别;已去壳的则可从其肉鉴定。

你好,毛蛤蜊孕妇能吃。

蛤蜊属于清凉去火的好食品,一般蛤蜊熬排骨吃对孕妇是有营养成分的,只要不要吃多,不要用辛辣调料熬制偶尔吃一点是没有问题的,由于蛤蜊属于凉性食品,体质较弱的孕妇应当少吃。

毛蛤蜊的功效作用

1、补肾壮阳

毛蛤蜊有补肾壮阳之疗效,对早泄阳痿等性功能低下均有疗效。

2、清热泻火

毛蛤蜊性凉,有下火通便的功效,能够治疗上火引起的便秘。

毛蛤蜊和血蛤蜊的区别

血蚶并不是毛蚶,其实它就是泥蚶或花蚶,外壳为白褐色而且皮很薄。

血蚶与毛蚶最大的区别就是肉和汁的颜色,血蚶的肉呈鲜红色而且汁如血。另外,血蚶用开水稍微烫一下就能吃,吃起来脆生生的且鲜美无比,还有化痰、解肝脏酒毒和治胃酸过多的功效。

做法一,

材料

"血蚶 600克","白糖 25克","鱼露 80克","白醋 25克","玫瑰露酒 适量","朝天椒 随意","蒜头 随意","芫茜 随意","姜 随意",

做法

1:血蚶的壳用刷子刷净, 沥干备用

2:朝天椒, 蒜头, 芫茜及姜切成小粒, 加入白糖,鱼露,白醋,玫瑰露酒拌匀,备用

3:烧滚一锅水, 勺血蚶约30秒马上捞起

4:把勺好的血蚶放进酱汁内, 放密实盒, 置冰箱最少6个小时, 即成潮式腌血蚶

做法二,潮式腌蛳蚶

材料

食材

蛳蚶 600克

腌料

白糖 25克

鱼露 80克

白醋 25克

玫瑰露 适量

指天椒 随意

蒜头 随意

芫茜 随意

姜 随意

做法

1、蛳蚶壳用刷子刷干净, 沥干备用;

2、指天椒, 蒜头, 芫茜及姜切成小粒, 加入糖,鱼露,白醋,玫瑰露拌匀,备用;

3、烧滚一锅水, 勺蛳蚶约30秒马上捞起;

4、把勺好的蛳蚶放进酱汁内, 用密实盒或保鲜膜包好, 放冰箱最少6个小时, 即成潮式腌蛳蚶。

做法三,凉拌血蚶

材料

主料:血蚶500g

辅料:香菜100g

调料:陈醋8g、芝麻油5g、蒜10g、辣椒油10g

做法

1、用刷子将泥蚶刷净。

2、芫荽洗净切断、大蒜拍碎切丁放入碗内。

3、加入麻油、辣椒油、老醋拌好成酱料,待用。

4、锅内装入凉水,待开后放进洗好的泥蚶。

5、在沸水里烫上10秒后迅速捞起放入冰水中略泡,捞起沥干再倒进步骤(3)中。

6、拌匀后,去壳即食。

做法四,土豆丝炒蚶子肉

材料

土豆,蚶子肉(花岘子肉),青红尖椒丝,蚝油,酱油,盐,糖,味精,鸡精,明油,葱蒜

做法

1、炒锅加500克水烧开,放入土豆丝煮熟后,放入蚶子肉和尖椒丝约一分钟捞出,沥干水分。

2、炒锅放少许的猪油炸开后,放入葱花和蒜片炸香,加耗油、酱油、盐、糖、味精、鸡精,放入沥干水的土豆丝和蚶子肉翻炒均匀,淋上明油即可装盘。

做法五,韩式魁蚶

材料

魁蚶3000克,芥兰、莴笋各100克,姜丝、香莱、青萝卜皮、绍酒、劲霸詹王鸡粉、胡椒粉、香油、韩式辣酱各适量

做法

1、魁蚶去内脏取肉,改刀,汆水待用。

2、勺内加底油,入韩式辣酱炒香,加调料调味,勾薄芡,入主料翻炒,点入香油,装盘即成。

做法六,清水花蚶壳

材料

花蚶壳一斤

做法

1、花蚶壳洗净备用;

2、锅内加水(稍多点)煮开;

3、水开将花蚶壳倒入锅内,快速拌匀,约30秒捞出装盘食用。

做法七,炒蚶子

材料

主料:赤贝250克,

辅料:竹笋50克,蘑菇(鲜蘑)30克,水发木耳30克,

调料:花生油20克,酱油5克,料酒10克,盐3克,玉米淀粉3克,香油5克,大葱5克,姜2克

做法

1将蚶肉(赤贝)取出洗净,切成片;

2竹笋、蘑菇洗净切丝;

3葱姜蒜切末;

4淀粉放碗内加水调成湿淀粉;

5水发木耳去蒂根,洗净撕成小朵;

6将蚶肉、竹笋、蘑菇、水发木耳分别下入开水锅内焯一下,捞出控干;

7炒锅注油烧热,下入葱姜蒜末煸出香味,放入蚶子肉、竹笋、蘑菇、水发木耳翻炒,加料酒、酱油、精盐、少许水炒匀,用水淀粉勾芡,淋入香油即可。

一、形态特征不同

1、血蛤

贝壳较厚,呈卵圆形。放射肋粗壮,约18~21条,肋上具明显的颗粒状结节。壳顶突出,壳表白色,被褐色薄皮,韧带角质。铰合部直,齿细密。个体较小,一般壳长3~4厘米,拨开壳可以看见血一样的分泌液,所以称之为血蛤。

2、毛蛤

壳质坚厚,长卵圆形,通常两壳大小不等,右壳稍小。背侧两端略显棱角,腹缘前端圆,后端稍延长。壳顶突出,向内卷曲,位置偏向前方,两壳顶距离不很远。壳面有放射肋35条左右,肋上有方形小节结,状似瓦垄。生长纹在腹侧极明显。壳面白色,被有褐色绒毛状壳皮。壳内白色,壳缘具齿。铰合处很窄,呈直线形,齿细密。

二、分布范围不同

1、血蛤主要分布于宁波、舟山、温州乐清湾、台州温岭、福建、两广地区。

2、毛蛤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和日本沿海。以中国渤海和东海近海较多。

扩展资料

花蛤的好处:

1、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的种类组成及配比合理; 脂肪含量低,不饱和脂肪酸较高,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还有各种维生素和药用成分。

2、含钙、镁、铁、锌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可作为人类的营养、绿色食品。

3、蛤肉以及贝类软体动物中,含一种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的代尔太7-胆固醇和24-亚甲基胆固醇,它们兼有抑制胆固醇在肝脏合成和加速排泄胆固醇的独特作用,从而使体内胆固醇下降。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花蛤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 怎么选购和清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毛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血蛤

清洗后的泥蚶不易保存,若不是马上食用,最好别用水清洗。保持水分,然后用保鲜膜包好,放在冰箱的冷藏室或者冰箱冷冻室保存。在储存时建议分开储存,根据一次食用量分别放入冰箱中冷冻,这样保存的泥蚶新鲜,只需在食用时取出解冻即可。

如果带泥的血蛤保持水分的话,一般可以在室内存放3至5天。如果放在冰箱的冷藏室,需要每天及时查看,确定血蛤是鲜活的就可以,一旦不够鲜活,说明不能继续保存了,需要及时食用。如果放在冰箱冷冻室的话,可以保存很长一段时间,但是不建议放太久。

血蛤的选购技巧

血蛤,又叫花蚶、泥蚶、金钱蛤,它是一种贝类的海洋生物,贝壳较厚,形状呈卵圆形,表面呈白色,边缘呈波纹状,一般生存在滩涂里,在东南沿海地带以及东南亚地区最为常见,由于血蛤经过开水烫之后,掰开外壳就可以看到像血一样的分泌液,因此人们称之为血蛤。

无论是从海滩泥土还是沙滩捕捞的血蛤,外壳都会沾满湿污泥或湿沙,刚捕捞的血蛤的双壳往往会自动开放,用手拨动它则双壳立即闭合,如果外壳的泥沙已经干结,说明捕捞的时间较长,可能不新鲜,这样的血蛤烫熟之后血水不红,味道不鲜美,有些还会有异味。

吃完花蛤千万别碰无花果橙子,田螺,芹菜,鲈鱼,扁豆一块做会导致腹泻与腹痛。

严重的话会导致中毒。

脾胃虚寒,腹泻便池者,寒性胃痛腹痛者,女子月经来潮期间及妇人产后,受凉感冒者忌食。

更多:

1、无花果+蛤蜊:会引起腹泻。

2、橙+蛤蜊:影响维生素C的吸收。

3、田螺+蛤蜊:腹胀。

4、芹菜+蛤蜊:影响维生素的吸收。

5、鲈鱼+蛤蜊:会导致铜、铁流失。

6、扁豆+蛤蜊:会导致腹痛。

7、柑橘+蛤蜊:会易中毒。

8、大豆+蛤蜊:会破坏维生素B1。

贝类海鲜及名称:

1、生蚝

生蚝是牡蛎的别称,又名蛎黄、蚝白、海蛎子、青蚵、生蚝、牡蛤、蛎蛤。生蚝生长在温、热带海洋中,以法国沿海所产最为闻名。生蚝肉质细嫩,鲜味突出,带有腥味,味道独特。可以氽汤,打卤、烧、软炸,还可制成罐头,亦可加工制成蚝豉或蛎干,蚝油。

2、扇贝

除了生蚝,饭桌上最常点的一道海鲜还有扇贝,扇贝肉稚嫩不失扎实,可食部分的主要营养成分为蛋白质,与鱼类、虾类相似,是一种集食、药、滋补为一体的重要水产食物。

3、栉孔扇贝

栉孔扇贝是个学名,一般在海鲜市场买的时候都说的是小红贝,这个小红贝价格比较亲民而且肉质细嫩,直接蒸就能吃,应季的时候也有大个的肉,不过也需要吐沙。

4、白贝

贝壳略呈扁圆形,表面光滑;灰**或黄白色,背部蓝灰色,有白色细纹。白贝和花蛤比起来要贵一些,不过肉质的话个人感觉是比蛤好些,做法多以爆炒为主。超市也有出售,不过价格就略贵了。

5、海虹/青口

海虹学名贻贝,也叫青口,这个海鲜小编很喜欢,主要是肉质很紧致,内部的肉也有白黄之分,白的是公的,红**的是母的,当然感觉母的要更嫩一些。

6、海瓜子

海瓜子或薄壳是一种浅色的小蛤蜊,贝壳小,略呈三角形,学名:寻氏肌蛤。这个海瓜子在很多地区都有,看一些赶海的直播海瓜子很少收集,毕竟肉少像嗑瓜子一样,不如大的扇贝海螺来的刺激。

7、黄蚬子

黄蚬子学名青柳蛤,产于黄海浅海处,外壳呈**,其肉也呈**,斧型的贝壳,暗**的斑纹。吃黄蚬子的时候一定要把沙子吐干净,不然只能在烹饪好之后一个个去摘了,黄蚬子也是饭桌上经常出现的美味,多以锡纸、蒸、炒、烤为主。

8、毛蛤

毛蛤又叫麻蛤,毛蛤的外壳看起来要圆一些,但是表面会有一层浮毛,观赏性就没有白贝那种好了。不过,毛蛤的肉还是人们的最爱,以辽宁、山东和河北省沿海产量最多,产期多在7~9月份。

9、血蛤

血蛤, 又名泥蚶、花蚶,是一种贝类海洋生物,在东南沿海地带,经开水烫几秒之后就可以吃,拨开壳可以看见血一样的分泌液,所以称之为血蛤。

10、文蛤

文蛤又称为蛤蜊,别名华哥,我们常说的花蛤也是他,超市卖的在5-6元/斤,小编最喜欢的就是酒蒸蛤蜊,倒入一些黄酒加入葱姜,盖上盖子闷几分钟等到蛤蜊都张开就好了,这里切记在挑选的时候一定要选活的,如果做完碰到没开口的一定要扔掉。

网上两种选择,一种是鲜活蛤蜊,一种是蛤蜊肉。

以上就是关于怎样鉴别贝类全部的内容,包括:怎样鉴别贝类、毛蛤蜊孕妇能吃吗 毛蛤蜊和血蛤蜊有什么区别、蚶怎么做好吃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4895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