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毛笔书法持笔现在基本上都是五指握笔法,而不是古代的二指单钩法

为什么毛笔书法持笔现在基本上都是五指握笔法,而不是古代的二指单钩法,第1张

现在基本提倡五指双勾握笔,二指单勾不太容易掌握,并且不适合写楷书。但是用三指单钩的人也不少,尤其写行书和草书的。

“五指执笔法’是用右手五个手指全派上用场,用“按、压、钩、顶、抵”的方法把笔执稳,使手指各司其职。

具体的握笔方法是:大拇指的第一书内侧按住笔杆靠身的一方,大拇指处于略水平的横向状态。食指的第一节或与第二节的关节处由外往里压住笔杆。中指紧挨着食指,钩住笔杆。

无名指紧挨中指,用第一节指甲根部紧贴着笔杆顶住食指、中指往里压的力。小指抵住无名指的内下侧,帮上一点劲。这样形成五个手指力量均匀地围住笔的三个侧面,使笔固定,手心虚空。

同样是五指执笔法,又因手格的张开和并拢、笔执在指尖处还是手指第二关节处而形成多种形式,古人称之为“凤眼”、“虎口”、“鹅头”等五指执笔的不同态势。

扩展资料

执笔要点:

1、手指实:手指要实在地压在笔管上,使握笔稳。

2、手心虚:手掌不要握紧,放松自然,掌心有一定空间,能够自由运笔即可。

3、手背圆:是形容执笔时,手掌背呈自然圆弧且上竖的样子,不要刻意。

4、手掌竖:手掌竖起,能使手把笔拿直。

腕法要点:

1、枕腕:手腕枕在桌上写字,只靠手掌来运笔,因为活动范围较小,适宜写小字。

2、提腕:把手肘枕于桌上写字,范围变大,宜写中字。

3、悬腕:将整个手臂提起,手肘不要高于肩膀,用手掌及肩膀的力度运笔,活动范围大,适宜写大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毛笔执笔法

鱼线的绑法如下:

第一种方法:把线附在钩子上,并卷一个大圈,然后包着鱼线和钩一起绕4/5次,最后完成穿回大外圈内,这种方法称为鱼线绑钩法。

第二种方法:先使用第一种方法绑好B钩,留出15cm鱼线,再包着鱼线和钩A向圈内穿,最后再按第一种方法绑好A钩,这种方法称为鱼线绑双钩法。

第三种方法:先将主线打一个8字结,然后把事先绑好的子钩注入8字结内,拉紧8字结后,把子线在主线上再打一个内圈结,这种方法称为支钩鱼线绑法。

第四种方法:把三条线附在钩轴上,作一圈半回绕再把一端用自锁结锁定,再把两端拉紧,这种方法称为鱼线底物钩绑法。

第五种方法:把线穿过轮圈其中一环从自绕4-5次,再穿过头一个圈,最后穿回自己刚刚绕的大外圈内,这种方法称为鱼线绑轮圈法。

鱼线材质:

尼龙的发明是近代史上的一大创举,它给纺织、国防、民生带来了革命性的震撼,尤其将尼龙油制成线,充当垂钓用的线,不但是钓鱼上划时代之盛事,同时也为钓鱼运动的发展写下了新的一页。

最早产制尼龙钓线的是美国的厂商——杜邦、钓渔线最重要的一点便是钓力值的问题,这尾鱼究竟能否拉得起来?钓线会不会断呢?这是钓友最担心的问题。而尼龙钓线即使是在草创初期其钓力和直径之纤细都远在其它代用品之上、基于这两个缘故 使得欧美生产的钓渔线、规格标示都以最实际的钓力值来计算。欧美的重量单位是磅,所以钓线的规格单位便是磅数制了。

执笔的方法在各个时代其实都是不一样的,魏晋时期有可能是单钩法,北宋的苏轼就是这种执笔法,但大多数人还是用的双钩法,这种方法可以八面出锋,你说的五指法可能就是双钩法,五个指头各司其职,比单纯的用三指用力更显均匀

没骨法,是中国画中的一种运笔表现方法,有些类似渲染法夹杂着缝合法的表现, 却又自成一格,它只是一个异于中国画细描 (双钩法)法的技巧, 在精神上与水彩画所讲究的笔触技术有相似之处,水彩画讲究笔触的运用, 以最简单的勾勒,来表现出画材的形状及颜色之变化,没骨法的原则亦在于此。 水彩画与中国画的差异,在于画笔的运用,没骨法依据中国毛笔的特色而生, 毛笔的结构及功用多样且优越于水彩笔中的圆笔,因之才导致没骨法的多样功能及巧妙之处。 由于目前许多水彩画家,深深了解毛笔的多样功用,已经很习惯擅用毛笔来表达画水彩画的技巧, 加上目前现代水墨画的兴起,与水彩画在技法上有着逐渐融合的趋势, 因此特别提出没骨法运用在水彩画的优秀作用,供参考以及学习。 原文网址:chartskhedu/teaching-web/98watercolor/1-4

以上就是关于为什么毛笔书法持笔现在基本上都是五指握笔法,而不是古代的二指单钩法全部的内容,包括:为什么毛笔书法持笔现在基本上都是五指握笔法,而不是古代的二指单钩法、鱼线的绑法、毛笔所谓的三指运笔法,五指运笔哪个方法好,喜欢哪种三指的还是五指的哪种更胜一筹。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4841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