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德、法三国为何逼迫日本放弃对辽东半岛的占有

圣弗朗西斯科2023-04-23  53

甲午战争后,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强迫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这引起了沙皇俄国的极大不满。沙皇俄国一向把中国的东北看成是自己的禁窗,禁止别人染指。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直接威胁到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的侵略利益。当沙俄得知日本要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之时,决心联合英、德、法等国一起进行干涉。

1895年4月8日,沙俄向英、德、法等国提出建议,要求各国政府共同劝告日本放弃占领辽东半岛。各国政府对沙俄的建议反应不一。英国认为中日议和条款中没有损害英国在华和远东的利益,因而拒绝参加对日的联合干涉。美国则严守“中立”政策。

而法国是沙俄的政治和金融盟友。法国以其强大的财政金融支持沙俄在远东和中国的侵略扩张,沙俄则以侵略和扩张为法国在远东和中国的资本输出开通道路。因而在沙俄要求对日干涉时,法国毫不犹豫地站到了沙俄一边。而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德国为了能进一步扩大自己在远东的侵略利益,不希望日本势力过于强大;同时,德国急于从中国获得一个海军基地,因而对沙俄的建议表示赞同。

这样,1895年4月17日,即在《马关条约》签订的同一天,沙俄政府发表声明,劝告日本放弃占领辽东半岛,声明中强烈警告日本,如日本政府不接受此项友谊的劝告,沙俄将考虑三国对日本在海上采取共同行动。4月23日,俄、德、法三国公使共同向日本政府发出照会,提出了上述警告。至此,俄、德、法三国联盟正式形成。

就在三国政府在外交上向日本施加压力的同时,三国政府在军事上也进行了积极准备。沙俄太平洋舰队的29艘军舰出现在东海、黄海和日本海面上,停泊在日本海各港口的沙俄舰队也已接到在24小时以内随时准备出航的命令。德、法两国军舰也开到黄海进行活动。

三国武力“干涉还辽”一事给日本政府造成极大的压力。日本不敢断然拒绝三国干涉,只是展开一系列紧张的外交活动,企图取得英、美的支持来对抗三国。但英、美两国不愿为了日本而冒战争风险。一系列的外交活动失败后,日本准备对三国做出让步。5月5日,日本政府向俄、德、法三国表示,约定放弃对辽东半岛的永久占有,但对中国政府却采取了一步不让的原则。

10月19日,俄、德、法三国背着清政府和日本签署协定,规定中国偿付3000万两白银作为对日还辽的回报,日军在中国支付赔款后3个月内退出辽东半岛。11月8日,清政府头等全权大臣李鸿章与日本驻华公使林董在北京签订了((辽南条约)),被迫承诺交付3000万两的“赎辽费”。11月16日,清政府从库平银中取出3000万两交与日本政府。12月初,日本从辽东半岛开始撤军,到12月下旬,日军已从辽东半岛全部撤退完毕。至此,由沙俄导演的“干涉还辽”宣告结束。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沙俄为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矛盾日益尖锐,特别是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后,日、俄都认识到双方战争不可避免,因此都疯狂地进行着战争准备。

沙俄对中国东北觊觎已久,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沙俄为向东亚太平洋地区侵略扩张,动工修筑横贯亚欧大陆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并策划将该铁路穿越中国东北北部直达海参崴,从而控制这一地区。“三国干涉还辽”后,清政府对沙俄充满了好感,主张“一意联络俄人”,牵制其他列强。沙俄也经常打着“还辽有功”的旗号,向清政府进行无耻的勒索。1895年冬天,沙俄迫使清政府给予俄舰队在胶州湾“过冬”的权利。

1896年6月,沙皇尼古拉二世举行加冕典礼,沙俄政府借机要求清政府指派李鸿章为专使前往祝贺。加冕典礼结束后,俄方经过精心准备,利用各种手段,对李鸿章软硬兼施、金钱贿赂,企图通过与李鸿章举行秘密谈判,来实现在中国东北修筑铁路的愿望。

6月3日,李鸿章在沙皇俄国政府的威逼利诱下,与俄财政大臣维特、外交大臣洛巴诺夫签订了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即《中俄密约》。密约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款:日本国如侵占俄国亚洲东方土地,或中国土地,或朝鲜土地,即牵碍此约,应立即照约办理。如有此事,两国约明,应将所有水、陆各军,届时所能调遣者,尽行派出,互相援助,至军火、粮食,亦尽力互相接济。

第二款 :中、俄两国既经协力御敌,非由两国公商,一国不能独自与敌议立和约。

第三款 :当开战时,如遇紧要之事,中国所有口岸,均准俄国兵船驶入,如有所需,地方官应尽力帮助。

第四款: 今俄国为将来转运俄兵御敌并接济军火、粮食,以期妥速起见,中国国家允于中国黑龙江、吉林地方接造铁路,以达海参崴。惟此项接造铁路之事,不得借端侵占中国土地,亦不得有碍大清国大皇帝应有权利,其事可由中国国家交华俄银行承办经理。至合同条款,由中国驻俄使臣与银行就近商订。

第五款 :俄国于第一款御敌时,可用第四款所开之铁路运兵、运粮、运军械。平常无事,俄国亦可在此铁路运过境之兵、粮,除因转运暂停外,不得借他故停留。

第六款 :此约由第四款合同批准举行之日算起照办,以十五年为限,届期六个月以前,由两国再行商办展限

通过这些条款,俄国在中东铁路沿线地区享有行政权、警察权、采矿权和贸易减免税等特权。中国中东铁路公司名义上是中俄合办的公司,在实际操作中,沙俄大权独揽,把中东铁路沿线地区变成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1898年,沙俄强租旅顺和大连湾。随即,中国军队撤出旅大,军港要塞全部落入沙俄之手。次年,沙俄擅自把租借地改为“关东省”,设首席行政长官管理行政。这样,清政府花3000万两白银从日本手里赎回的辽东半岛转手又被沙俄夺取。不久,沙皇俄国又强迫清政府与其签订了《中东铁路公司续订合同》,获得了中东铁路南满支线的修筑权和经营权,从而把东三省南部和北部连接起来,我国整个东北地区实际上成了沙皇俄国的势力范围。

与此同时,为了称霸远东和太平洋地区,沙皇俄国开始疯狂地扩军备战。从1895年到1903年10月,俄军总参谋部先后4次制订了对日作战计划,决定在沙俄远东地区、中国东北和旅顺大连地区增加陆、海军兵力,修建战备工事。

从1898年开始,加强沙俄远东地区的军事力量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进行着。到日俄战争前夕,沙俄远东野战军有近10万人,大炮272门,此外还有武器装备齐全的边防部队2万多人。驻扎在旅大的沙俄太平洋舰队的各种舰艇共有72艘,载炮22门。驻扎在大连、旅顺等地的沙俄步兵、工兵、炮兵、骑兵有4万多人。

自从“三国干涉还辽”后,日本对沙俄抢去了刚刚到手的肥肉十分不满,日本统治阶级认为这是千古未有的大耻辱。于是以沙俄为假想敌,疯狂扩军备战。到1904年,日本扩军耗资335亿日元,陆军人数增加了25倍,达到60万人,并用自己生产的步枪装备起来。

日俄两国为了争夺中国东北,矛盾日益尖锐,终于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

1904年2月8日夜,日本的十几艘军舰偷偷地驶向旅顺。23时35分,日本驱逐舰突然向停泊在旅顺港外的沙俄军舰发射鱼雷并开炮。10日,日、俄两国正式宣战,日俄战争正式爆发。沙俄和日本无视中国领土主权,任意在中国领土上进行战争,却无理要求清政府严守中立。腐朽的清政府竟不顾领土主权和人民的死活,完全屈从于帝国主义的压力,于1904年2月22日宣布“局外中立”,划辽宁大部分地区为战场,致使祖国的大好河山任人宰割。

战争的结果是俄国战败,日本获得狗斗的胜利。双方签订了《朴茨茅斯和约》,其主要内容有:(一)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的独占利益;(二)俄国将辽东半岛(包括旅顺、大连)的租借权、南满铁路及有关特权无偿转让给日本;(三)以北纬50度为界,将库页岛南部及其附近岛屿让给日本;(四)俄国自中国东北撤兵,除辽东半岛外,东北的一切地方均交还给中国。

日俄战争,持续了整整一年多的时间,以沙俄的最后失败而告终。沙俄将从中国攫取的旅顺、大连地区的租借权转让给日本,同时,将中国东北长春至旅顺段铁路及其支线及附属之一切权利无偿转让给日本政府。

就这样,日本攫取了中东铁路南满支线,改称为南满铁路。之后,日本强迫清政府承认在《朴茨茅斯和约》中攫取的中东铁路支线的权益及其取得的其他权益,并且又扩大了《朴茨茅斯和约》以外的更多权益。1905年12月,日本依据《朴茨茅斯和约》与清政府签订了《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自此,日本攫取中东铁路南满支线被合法化。在这场战争中,日本打败了沙俄,将南满地区变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为日本全面侵华提供了条件,埋下了祸根。

《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俄国出于侵占中国东北的目的,拉拢德、法两国出面干涉。1895年5月,在三国压力下,日本同意由中国增加赔款三千万两白银后,日军撤出辽东半岛。三国以干涉有功,强迫清政府给予租借军港、修筑铁路和开采矿山等特权。俄国乘机扩大了在中国东北的侵略势力。

当时,清政府已经没有足够的力量单独对付日本,因为甲午战败。故而借他国之手来牵制日本,即为以夷(俄,德,法)(牵)制夷(日)。这样做虽然是解燃眉之急,但为后来列强进一步瓜分中国领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马关条约》签订6天后,俄罗斯帝国因日本占领辽东半岛,阻碍它向中国东北伸张势力,便联合法、德两国进行干涉,结果是日本于同年5月4日宣布放弃辽东半岛,但要中国以白银3000万两将其“赎回”。

三国干涉还辽中的三国不包括英国。

三国干涉还辽,发生于甲午战争后。

1895年4月17日,清朝政府与日本明治政府在签署《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予日本。六日后,俄国、德国与法国为了自身利益,以提供“友善劝告”为借口,迫使日本把辽东还给中国。

原因:日本割占辽东半岛损害了俄,德,法三国在华的侵略利益。

结果:清政府用白银3000万两赎还辽东半岛,日本国力有限无力对抗三国但清政府却腐败无能。实际上中国只是表面收回主权但却置于俄国势力之下。实质:日俄瓜分中国东北矛盾的激化。

势力连俄国都不如(日俄战争前)在列强里是最弱的,左宗棠在新疆打了胜仗之后西方国家对中国是保持了警惕的态度,甲午一战,不论是鸦片战争还是二次鸦片战争都是世界老大英国策划执行的在此之前,为了不让日本分到更多好处,尤其是清政府剿灭了捻军和太平天国,西方人看到了中国的软弱,于是三国干涉还辽。日本作为新兴国家,连日本都打不过,虽然获得了不小的收益,但是他们对清政府的势力还是不了解,之后开始划分势力范围,割地赔款

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事件发生在甲午战争后之后,俄德法三国为了自身的利益,先后劝告日本还辽东给中国,但却趁机勒索清政府;同时因为三国干涉还辽,导致日方觉得受辱,这也为日后的日俄战争埋下了伏笔。

西方列强从本国利益出发,对《马关条约》的签订既有一种危机感,又觉得这是向远东扩张势力的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在德国倡导、俄国响应下,拉拢法国,结成德、俄、法三国联盟,对日本进行干涉,要日本归还辽东半岛。三国的干涉不是出于公义,而是出于私欲。

三国干涉还辽的影响:

日本是刚刚崛起的新帝国,却遭到如此的外交屈辱。因此,日本一直怀恨在心,谋求“卧薪尝胆”,大力鼓吹发展军事工业,期待报仇之机。1904年,日本重整旗鼓,偷袭俄国在旅顺的海军,引起日俄战争。

清政府虽然代表中国签署和约,却在上述事件中毫无发言权,默默让马关条约之条款剥削中国。事件激起中国知识分子对国情的反思,开启百日维新之先声。

德法俄三国一起干涉“还辽”,充分表明:()

A俄法德三国是同盟国

B列强有维护中国主权独立的一面

C日本已暂时独霸中国

D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既矛盾又勾结

正确答案: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既矛盾又勾结

以上就是关于俄、德、法三国为何逼迫日本放弃对辽东半岛的占有全部的内容,包括:俄、德、法三国为何逼迫日本放弃对辽东半岛的占有、高三历史很急关于三国干涉还辽的!!、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以下哪些国家发起了著名的"三国干涉还辽"事件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64559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