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开发区的南沙概况

广州南沙开发区的南沙概况,第1张

这就是南沙。160多年前,中国近代历史在南沙掀开了第一页。金锁铜关,见证了中华民族在南沙抗击外来侵略而谱写的壮丽诗篇。

今天召唤未来。今天的南沙,是广州实施“南拓”战略的龙头,是珠江三角洲实现科学发展的一颗璀璨明珠。

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当世人的目光聚焦到这片有待开发的处女地的时候,惊喜地发现,在工业化、城市化迅速推进的珠三角中心地带,竟然还保留着这样“一块宝地” !远见卓识的商家接踵而至,政府的开发建设配套政策应运而生:

1993年7月8日,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挂牌成立,这是一个崭新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2年8月,广州市委、市政府为了实施“南拓”战略, 成立了享有广州市级审批权限的广州南沙开发建设指挥部。

2005年4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广州市南沙区,南沙的开发建设面临新的历史机遇。

在新千年的宏伟蓝图中,在珠江口的伶仃洋西岸,崛起一座现代化滨海新城区! 南沙水网密布,湖塘众多,自然环境优美,土地资源丰富。南沙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影响,气候较为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19摄氏度,平均年降雨量16475毫米。

南沙建有全国首个湿地森林公园,这里也被称为“广州之肾”,3000多亩湿地、400多亩红树林、2万多只秋冬季节的候鸟,呈现出“曲水芦苇荡,鸟嬉红树林,万顷荷色美,人鸟乐优游”的醉人景致。

全区总面积52765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3395平方公里。

南沙地理位置优越,处于珠江三角洲的地理几何中心,在广州—香港—澳门“A”字形空间结构中处于支撑位置,是联结珠江口两岸城市群的枢纽性节点。距广州市中心50公里,距香港38海里,距澳门41海里。以南沙为中心,在60公里半径范围内有14个大中城市,由这些城市组成的珠三角城市群,已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和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

南沙水岸线资源丰富,具有建设国际深水大港及发展临港工业的优越条件,是广州乃至广东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最理想的地域。 南沙交通便利,是区域性水、陆交通枢纽。

由南沙港快速路、京珠高速公路和黄榄支线、江中高速公路等组成的骨干交通路网,使南沙与广州中心城区乃至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路网形成快速便捷的联系,充分发挥南沙作为珠三角交通枢纽的优势。

广州地铁四号线从广州科学城,经广州大学城通达南沙新城区,使南沙到广州中心城区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疏港铁路的建设将为港口物流业和港口工业的腾飞插上强有力的翅膀。

南沙处于珠江出海口的咽喉要地,是广州通往海洋的唯一通道,水运交通非常发达,南沙客运港每天有多个航班直达香港。

2013年,南沙深水良港已经初具规模,货运航线范围已覆盖欧洲、美洲、东南亚、中东以及澳大利亚等全球主要贸易区。南沙港三期工程全部完成后,成为一个依托国际性大港口、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临港工业区的新格局。

南沙周边75公里半径范围内,还分布着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等5个国际机场,直达世界各地。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一座座桥梁、一条条道路在珠江西岸不断延伸。 南沙的开发建设一直以来得到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和精心指导。多位国家、省、市领导多次亲临南沙考察并提出要求。

2001年11月和2002年4月,广州市和广东省先后在南沙召开推进南沙开发现场会,强调要以建设最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现代化滨海新城为目标,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实施、重点突破、滚动开发”的原则,坚持“产业起步、项目带动”的发展思路,实施“生态优先”战略,努力把南沙建设成为产业布局合理、经济辐射能力强、基础设施配套、自然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生态型新城区。

为了完善南沙的投资环境,南沙加大了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2005年国家还批准南沙成立出口加工区,同时,南沙资讯科技园又是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分区,还有保税物流中心。这些园区的批准设立,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了南沙开发区的整体功能。

2005年4月获国务院批准的广州市南沙区的设立,使南沙具备了“双重优势”:作为国家级开发区,继续为投资者提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各类优惠政策和优质高效的服务。南沙对投资者实行“一站式”全程跟踪服务,工业投资项目从立项到完成工程施工综合验收的办事审批流程,实行一条龙快捷服务。市政府正式批准南沙为“无费区”,对在南沙注册投资经营的企业,免收行政管理中的地方性行政事业性收费,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作为行政区,南沙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南沙的经济社会更加全面协调健康发展,南沙的开发建设翻开了更加辉煌的新一页。 在城市发展规划上,南沙延续广州“山、水、城、田、海”的城市自然空间结构,以规划中的广州新城南部生态廊道为界,沿狮子洋、蕉门水道和洪奇沥水道三条水系向南入海口方向呈带状延伸。空间结构及布局上分为一个中心五大组团:

“一个中心”即城市中心区:以蕉门河两岸、进港大道沿线、虎门大桥—大角山亲水公园等地区建设成为滨海新城的中心区。高标准加快建设和完善与现代化新城区相适应的城市道路、市政配套设施及综合服务设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及各项社会事业,建设若干居住小区,提升综合服务品质,为南沙城市化和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五大组团”包括黄阁综合工业组团、南沙岛南部高新技术产业组团、地区综合服务组团、万顷沙临港工业组团、龙穴岛现代物流综合组团。

2013年,北部为汽车和重型装备工业、中部为高新科技产业、南部为港口物流和临港工业的总体布局已经初步形成;以汽车、钢铁、造船、重型机械装备、石化、高新技术产业及港口物流等七大产业已初具规模。同时,以大型骨干企业为龙头,注重发展产业聚群,使南沙的经济发展驶入高速增长的快车道。 珠江口密布的水网、湿地、大片的绿色植物和农作物使南沙区的自然环境舒适宜人,为了在大开发中做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南沙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生态优先”理念,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青山绿水蓝天”。

南沙是全国首个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试验区。在发展过程中,实行严格的环保标准,建设ISO14000国家示范区,保护南沙的环境质量及生态平衡。在招商引资中,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严格控制一般性的加工项目、劳动密集型项目和高能耗、有污染项目进入南沙,积极引进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高新技术为主的项目,与此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集约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在南沙的发展蓝图中,区域内的总体绿化率为50%。山体、水质得到了有效保护,园林绿化随着道路的拓展而不断延伸。

今天的南沙,一面是连片有序的现代化工厂企业;另一面是群鸥展翅、鸟语花香的旷野田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相得益彰。 作为广州市最年轻的行政区,南沙借鉴国际名城的经验,结合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不断加快市政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规范推进房地产开发,不断完善公共卫生和教育体系,一个宜商宜居的花园式生态型滨海新城区正展现在世人面前。

——蕉门河两岸将矗立起一座现代化城市中心区,行政中心、社区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商业中心为不同的消费群体提供舒适的消费服务场所;

——广州最先进的城市污水综合处理项目——黄阁污水厂已正式通水运行;

——高起点、高标准新建的南沙第一小学、南沙二中、三甲级的南沙中心医院等学校、医院,有的已经投入使用,有的正在拔地而起;

——广州最大的亲水公园落户南沙,这里的游艇码头通往珠三角各地;

——可容纳逾万人居住的广州丰田生活区、可容纳2000多户居民的黄阁麒麟安置区以及广隆安置区已陆续投入使用,这些新的居民生活区都按照现代城市的生活服务设施高标准配套。

一座座星级酒店、度假村相继建成营业,一家家风味独特的餐馆食肆宾客满座,南沙成为来自五湖四海的商贾、游客们洽谈生意、度假观光的新热点。一个个引领居住潮流的新概念生活小区已初现雏形,昔日的边陲小镇成为令人向往的滨海生活居住区。

当年,慧眼识珠的香港商界巨子霍英东先生,看好南沙的发展未来,在这里投下巨资,建成了一批基础设施项目。今天,南沙这块热土已经众商云集,美国通用、德国巴斯夫、日本丰田汽车、日本JFE钢板、名幸电子、三菱重工、瑞士龙沙集团等著名跨国公司,中船集团、东方电气、第二重型机械厂、越秀广纸集团、广钢集团等在中国有较大影响的国家级骨干企业以及东凌集团、立白化工集团等省市名牌民营企业,也先后在南沙落户。另一批世界500强企业正满怀希望地向南沙走来。

南沙的魅力给了南沙无限的希望,南沙的明天会更美好!

2013年,货物聚散快捷便利,区内已建成南伟码头、东发码头,分别有2个25万吨级和1个1万吨级泊位;珠江电厂建有二个4万吨级煤码头。

不扩建。通过查询广州南沙市政府官网得知,截止到2023年3月29日,官网内公告没有关于逸涛半岛与阳光城之间条路扩建的通知。广州,简称穗,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马云湾区城市群核心城市、省会城市,是中国六大古都之一,是中国南方国际经济物贸中心,亚洲最佳商业中心之一。

35%。中央人民政府宣布自1950年起,以每年的10月1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日子,即国庆日。根据查询资料显示:截止到2022国庆节,南沙楼市已经卖了35%的楼房。南沙楼市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进港大道,是一所在售的楼盘。

以上就是关于广州南沙开发区的南沙概况全部的内容,包括:广州南沙开发区的南沙概况、广州南沙逸涛半岛与阳光城之间条路是否扩建、2022国庆节南沙楼市卖了多少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4442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