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和惟的用法区别是什么

唯和惟的用法区别是什么,第1张

比较复杂,你慢慢看。 一、与“唯 ”“惟”相关的异形词语

唯, 读 wéi,是形声字。《说文·口部》“唯,诺也。从口,隹声。”本义为恭敬的应答声,表示应允,如“唯唯诺诺”。惟, 读 wéi,也是形声字。《说文》:“惟,凡思也。从心,佳声。”本义为“思考”,如“思维”本写作“思惟”。唯、惟,假借为副词、助词,都与各自的本义无关。

唯,假借为范围副词, 读 wéi, 用来限定事物或动作的范围,相当于“只”“只有”。如“唯独”“唯恐”“唯利是图”“唯命是从”“唯命是听”“唯我独尊” “唯一”“唯有”等。此义也可用“惟”,以上词语中的“唯”均可用“惟”。例如:“这篇一发表,我的剪存材料,可以废去不少,唯有一篇,不忍听其湮没……”(《鲁迅全集》第 4 卷,第 504 页)“我们的劳苦大众历来只被最剧烈的压迫和榨取,连识字教育的布施也得不到,惟有默默地身受着宰割和灭亡。”(《鲁迅全集》第 4卷,第 221 页) 但是,在此义上,与“唯物”“唯心”相关的词语只能用“唯”,如“唯物论”“唯心主义”“唯心史观”“唯物辩证法”等。这是因为它们作为表示哲学概念并曾高度政治化的强势词语,长期高频度使用,其词形、语形早已在社会语用中定型。

唯、惟,又假借为语气助词,表示肯定、强调,也可起调整音节的作用。如“唯其”“人心唯危”,也写作“惟其”“人心惟危”。惟妙惟肖,最初写作“维妙维肖”。“维妙维肖”的“维”,是语气助词,用法与“唯其”的“唯”近同。例如,清代冯镇峦《读<聊斋>杂说》:“《聊斋》中间用字法,不过一二字,偶露句中,遂已绝妙,形容维妙维肖,仿佛《水经注》造语。”维妙维肖,后来也写作“惟妙惟肖”“唯妙唯肖”,这是因为“维”“惟”“唯”在语气助词这一用法上往往可通用。

二、新版 《现汉》对“唯”“惟”异形词语的规范

新版《现汉》重新规范了与“唯”“惟”相关的异形词语。其做法有二。

一是在副词用法上推荐用“唯”,但也可用“惟”。“唯独 3l7—惟独 38”“唯恐 143—惟恐 610 ”“唯利是图 129—惟利是图 9”“唯命是从 12—惟命是从 4”“唯命是听 0—惟命是听0 ”“唯我独尊40 —惟我独尊 7”“唯一 5883—惟一 45 ”“唯有 699—惟有 109 ” (其中的数字表示词频,据《人民日报》 1995—2000 年全部作品语料进行统计。下同)这 8 组全等异形词语,均在“唯”字头下立前者为正条,并在“惟”字头下立后者为副条,即原来以后者为推荐词形或语形,现在反以前者为推荐词形或语形。

这 8 组异形词语,除了“唯恐”的频度小于“惟恐” 以及“唯命是听”“惟命是听”的频度均为 0 以外,其余 6 组用“唯”的频度远远高于用“惟”的频度。如果考虑到在受旧版《现汉》推荐用“惟”的强烈影响下,用“唯”的频度仍如此之高,则更可见社会对用“唯”的认可程度。

二是在助词用法上只用“惟”,而用不“唯”。“惟其 35—唯其 97 ”“惟妙惟肖 67—维妙维肖 24 、唯妙唯肖 2 ”这两组全等异形词语,只在 “惟”字头下为前者立条,而不在“唯”字头下为后者立条,即仍保留旧版《现汉》的做法,只用前一种词形或语形而弃置后一种词形或语形。

这两组异形词中,“唯其”的频度远远高于 “惟其”,“惟妙惟肖”的频度也大大高于“维妙维肖、唯妙唯肖”。

新版《现汉》这样调整的结果,使“唯”“惟” 分别承担了它们在相关词语中的副词用法和助词用法,二者的分工更明晰,既遵循了通用性原则,又体现了系统性原则。这就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乃至基本消除了通用性与系统性的矛盾、约定俗成与人工干预的矛盾。但新版《现汉》对与“唯”“惟”相关的个别异形词语仍进行了较强的人工干预。例如,“惟其”的频度远低于“唯其”,却只取前者,而不收后者;“维妙维肖”的频度并不算低,却只保留“惟妙惟肖”这一种语形,而不兼收“维妙维肖”。这种取其一而舍其余的做法,仍带有较强的人工干预因素。但从总体上看,新版《现汉》对“唯”“惟”异形词语所作的规范,较之旧版已大有改进,通用性与系统性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这里须说明,在范围副词、语气助词这两种用法上,“唯”“惟”以及与之相关的词语用于语,在古代文献中多用“惟”,因此选用“惟”有更强的理据性,这也是旧版《现汉》以“惟”为推荐词形或语形的原因。但是,如今社会与公众又“约定俗成”了新的使用习惯,新版《现汉》对“唯”“惟”异形词语的词形选择,就反映了这种变化。

反观旧版《现汉》,对以上异形词语的处理则颇有欠缺,未充分考虑文字应用的“社会认同”原则,作了过度的人为干预,因规范不当而令人疑惑,难以推行,并造成混乱。

三、“唯”“惟”异形词语的选用

(一)在新编图书的作者及编者的行文中,上述与“唯”“惟”相关的异形词语,一般优先采用新版《现汉》的推荐词形或语形。

(二)对新编图书中的选文、引文、资料,须忠实于原文。上述与“唯”“惟”有关的异形词语,凡选文或引文使用“惟”的,不必改动,也不应改动。过去受旧版《现汉》的影响,将原文中表示副词用法的“唯”通通改为“惟”,是不妥当的;现在新版《现汉》在词形选用上将“唯”“惟”掉了个过儿,遇到须忠实于原文的情况,再将原文中的“惟”改为“唯”,同样是不妥当的。

(三)对未经正式的国家语言文字标准加以规范的异形词语,原则上可以自由选用。新版《现汉》对上述与“唯”“惟”相关的异形词语所作的规范,只是一种推荐性的规范,并非必须使用其推荐词形或语形。因此,选用其推荐词形或语形也可以,但在使用中须保持词形或语形的一致。即使新版《现汉》中个别异形词的未收的词形,也可使用,如不选用新版《现汉》所收的“惟其”,而选用其未收的“唯恐”。但一般还是以选用新版《现汉》推荐词形或语形为宜。

附录

唯独—惟独

副单单;只有唯独这吊钟显示着异常旺盛的生命力,插在花瓶里不仅能够开花,还能够发叶。(秦牧《年宵花市》)| 就这上下三五十里,唯独咱村有枣。(康濯《我的两家房东》) | 他们可以忍受一切困苦,一切艰难,惟独看见敌机那种猖狂劲,实在忍不下去。(杨朔《三干里江山》)

《现汉》只收“惟独”。《新华》(即《新华词典》)以“唯独”为主条,注明“也作惟独”。《辞海》两词均未收。《大词典》(即《汉语大词典》)两词均收,释义相同。

词频统计:唯独 3l7 ,惟独 38 。

二者为全等异形词。

《说文》:“唯,诺也。”本义是应答的声音。借作表范围的副词“只” “只有”。 《广雅·释诂》:“唯,独也。” 《易·同人》:“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唯独”为同义复词。《说文》:“惟,凡思也。”段注:“凡思,谓浮泛之思。” 作副词用时,“惟”与“唯”通用。所以“唯独”也写作“惟独”。根据通用性原则,宜以“唯独”为推荐词形。

惟恐—惟恐

动只怕他唯恐别人不相信这些话,所以特别用力地说了出来。(巴金《家》)|他们再三探问志愿军的行期,唯恐人们悄悄离开,一听见汽车响,就要推开门窗来,张望一回。(魏巍《依依惜别的深情》)| 穆公木天也反正了,他与另三人作一献上之报告,毁左翼惟恐不至,和先前之激昂慷慨,判若两人。(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

《现汉》只收“惟恐”。《新华》“唯”字头释义:① 副词。单单;只。举例有“唯恐落后”。又“惟”字头释义①同“唯”①。《大词典》只收“惟恐”。但“惟”字条义项⑥为“副词。相当于‘只有 '‘只是'。也作‘唯'、‘维 '”。

词频统计:唯恐 143 ,惟恐 610 。

二者为全等异形词。根据通用性原则,宜以“唯恐” 为推荐词形 。(参见“唯独”条)

唯利是图—惟利是图

只贪图财利,别的什么都不顾他们唯利是图,以低价得到精品,以高价向外兜售。(徐迟《火中的凤凰》)| 从唯利是图变得大公无私。( 陆文夫《小贩世家》)|书贾也像别的商人一样,惟利是图。(鲁迅《华盖集·并非闲话(三)》)

《现汉》只收“惟利是图”。《新华》以“唯利是图”为主条,注明“也作惟利是图”。《大词典》两成语均收,释义无区别。

词频统计:唯利是图 129 ,惟利是图 9 。

二者为全等异形成语。根据通用性原则,宜以“唯利是图”为推荐语形。(参见“唯独”条)

唯命是从—惟命是从

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绝对服从贺龙也严肃地说:“好,信任我贺龙,我当然唯命是从。”(《人民日报》 1997-07-29)| 所谓“唯上”则是指对“上”唯命是从,唯唯诺诺,毫无自己的主见,总是以领导的是非为是非。(《人民日报》2000-02-01)| 北约其他成员国对美国的“越轨”行为说“不”,而不是采取惟命是从的态度。(《人民日报》1999-04-13)

《现汉》《新华》《辞海》均未收。《大词典》则二成语均收:“唯命是从”释义为“同‘唯命是听’”;“惟命是从”释义为“犹言惟命是听”。

词频统计:唯命是从 12 ,惟命是从 4 。

二者为全等异形成语,根据通用性原则,宜以“唯命是从”为推荐语形。(参见“唯独”条)

唯命是听—惟命是听

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绝对服从我是唯命是听的,丞相说怎样我就怎样。(郭沫若《孔雀胆》)| 罗明立乐得唯命是听。(于敏《第一回合》)| 女同志的意见,我惟命是听!( 老舍《女店员》)

《现汉》只收“惟命是听”。《新华》只收“唯命是听”。《大词典》二成语均收,释义相同:“谓绝对服从。”

词频统计:均为 0 。

二者为全等异形成语。根据系统性原则,宜以“唯命是听”为推荐语形。(参见“唯命是从”条)

唯我独尊—惟我独尊

认为只有自己最了不起它们倒像是这屋子的主人,全有着唯我独尊正统的神情。(萧军《五月的矿山》)| 这样的学习观点也决定了他和劳动同伴之间相处的态度,不可能是“唯我独尊”的。(秦牧《艺海拾贝·〈爱友·诤友〉》)| 知其故而言其理,极简单的……仍旧是天无二日,惟我独尊的酋长思想。(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新的世故》)

《现汉》只收“惟我独尊”。《新华》以“唯我独尊”为主条,注明“也作惟我独尊”。《大词典》两成语均收,释义相同。

词频统计:唯我独尊 40 ,惟我独尊 7 。

二者为全等异形成语。根据通用性原则,宜以“唯我独尊”为推荐语形。(参见“唯独”条)

唯一 — 惟一

副只有一个;独一无二生活的确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而且是唯一的源泉。(巴金《随想录·文学的作用》)| 唯一可信的弟子也已经失掉,孔子自然是非常悲痛的。(鲁迅《且介亭杂文·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但那时我在上海,也有一个惟一的,不但敢于随便谈笑,而且还敢于托他办点私事的人,那就是送书去给白莽的柔石。(鲁迅《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

《现汉》只收“惟一”。《新华》以“唯一”为主条,注明“也作惟一”。《辞海》两词均未收。《大词典》两词均收,释义相同。

词频统计:唯一5883 ,惟一45 。

二者为全等异形词。根据通用性原则,宜以“唯一”为推荐词形 。( 参见“唯独”条)

唯有—惟有

动只有看谁敢搬进这黑大门楼里来?唯有浮财,得挪动一下。(周立波《暴风骤雨》)| 她说:“我唯有好好工作,为贫困边远地区培养更好更多的人才。”(《人民日报》2000-12-14)| 也没有办法,惟有教他们一切留意,安心住着。(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

《现汉》《大词典》只收“惟有”,释义为“只有”。《新华》两词均未收,但“唯” 字头义项①举例有“唯有”,而“惟”字头义项 ①为“同‘唯 '①”。《异体词整理表》视为全等异形词。

词频统计:唯有 699 ,惟有 109 。

二者为全等异形词。根据通用性原则,宜以“唯有”为推荐词形 。(参见“唯独”条)

唯其—惟其

连〈书〉表示因果关系,跟“正因为”相近唯其她不大文雅,她才不怕去站队领粮, 以至于挨了皮鞭,仍不退缩。(老舍《四世同堂》)| 读书而使万卷为之破败,非反复研读不可, 唯其如此,作文时才能文思泉涌,有如神助。(《人民日报》2000-11-02) | 他仍然是人,不过如此。但也惟其如此,所以他是伟大的人。(鲁迅《华盖集·战士和苍蝇》)

《现汉》只收“惟其”。《新华》以“唯其”为主条,注明“也作惟其”。《辞海》两词均未收。《大词典》两词均收,释义相同。

词频统计:唯其 97 ,惟其 35 。

二者为全等异形词。根据通用性原则,宜以“唯其”为推荐词形 。(参见“唯独”条)

惟妙惟肖—维妙维肖、唯妙唯肖

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这里写赵姑母的唠叨和龙钟,惟妙惟肖。老夫妇情好之笃,也由此可见。(朱自清《“老张的哲学” 与“赵子曰”》)|说来也怪,只有她出走之后,他这做丈夫和父亲的人,才充分地领略了这一切遗传上的惟妙惟肖之处。(陈祖芬《祖国高于一切》)|“咦! 怎么没收到” 高松年直跳起来,假惊异的表情做得维妙维肖。(钱钟书《围城》)|这样从锣鼓中把古人的一举一动形容得唯妙唯肖。(老舍《赵子曰》)| 她唯妙唯肖地学着蒋介石的声调、神色,和她那美丽轻盈的姿态一对比,逗得满屋子人又是一阵哄堂大笑。(杨沫《青春之歌》)

《现汉》只收“惟妙惟肖”。《新华》以“维妙维肖”为主条,注明“也作惟妙惟肖”。《辞海》以“维妙维肖”为主条,注明“亦作‘惟妙惟肖'”。《大词典》三成语均收,释义相同,措词稍有差异。

词频统计:惟妙惟肖 67 , 维妙维肖 24 , 唯妙唯肖 2 。

三者为全等异形成语。《说文》:“维,车盖维也。”段注:“引申之,凡系者曰维。作语气词用时,“维”与“唯”“惟”通用。但它们作为构词语素时,有所分工:“唯” 有“唯一”义,“惟”一般作词缀用,“维” 有“维系”义。据此,宜以“惟妙惟肖”为推荐语形。

(选自李行健主编《国家语委“八五”规划重点项目子项目<现代汉语异形词规范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2 年 2 月第 1 版)

1、作为名句默写,这两个字的区分没有多少意义,必须死记住古代诗文原文中用的是哪一个,比如“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就只能写作“唯”,因为课本上就是写的这个;“惟草木之零落兮”(屈原《离骚》)就只能写作“惟”,因为课本上就是写的这个等等

2、说到二者的区别,有两点需要说明:

(1)作“①只”“②因为”“③句首助词,无实义”“④通‘虽’,即使(是)”“⑤拟声词,表示应答之声,亦可叠用作‘唯唯’或‘惟惟’”等讲时,二者可以通用(这是二者都有的5个义项)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2)“惟”作“思;思考;考虑”(这是“惟”的本义,可引申为“希望”之意)“为;是”“与;和”等讲时,不能用“唯”通用

如:伏惟启阿母(《孔雀东南飞》)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苦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贾谊《陈政事疏》)

(3)另外“维”亦可常与“惟”通用,有“以;因为”“与;和”“为;是”“句首助词,无实义”“通‘惟’,考虑”等5个义项

总括言之:

“惟”“唯”“维”三个字在意义相同时皆可互通,即互为通假字

需要注意:

1、“唯”没有“思考”“与;和”“为;是”的意思

2、“维”字与它的本义有关的义项,其他二字没有

3、作“希望”讲时,“惟”“唯”偶尔亦可通用

两个词语没有区别,是互通的。

唯有和惟有都有表示“只有”的意义,“唯”和“惟”互通的。“唯有”和“惟有”是没有区别。“唯”和“惟”的本义不同,仅仅是在转义为副词时相互交叉(互为异体字)。

唯:从口,本义为拟声词,快速应答声,与现代汉语中的“是是是”、“嗯嗯嗯”相当。当一方作出指令或表达见解时,另一方急速地表示接受或赞同时所发出的声音。

唯与同义的“诺”可组成“唯唯诺诺”。惟:从心,本义为动词,思考的意思。

“唯”和“惟”都能作副词,表示“只”、“仅”。“唯”和“惟”都可作助词用在句首。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另一个“维”字相通。

扩展资料:

拟声词的特点

拟声词多半用来描绘、形容,因而有人把它归属形容词。也有人把主观的感情、情绪所兴发的声音(例如唉!啊呀!乌乎!)归入拟声词,是不妥当的。

形容词和拟声词仍有界限存在,前者的重叠形式有强调意味和感情色彩,拟声词的重叠形式是纯表音的,不产生任何附加意义。

拟声词在语法上不像形容词可以受程度副词和否定副词的修饰,例如我们不会说“雨点十分哗拉哗拉地下着”,也不会说“风不呼呼地吹着”。拟声词也不能用“A不A”的方式表示疑问。拟声词可以和数量词结合,而形容词不能。

双音节的重叠,拟声词可以是AABB式(叮叮当当),也可以是ABAB式(叮当叮当)也可以是ABCA式(咚的咙咚),形容词通常只是AABB式。拟声词在句中的位置比较灵活,有较大的独立性,形容词则不具备这样的特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惟

惟:基本字义

1 单,只:~独。~一。~有。~恐。~命是从。~我独尊。

2 但是:雨虽止,~路仍甚泥泞。

3 文言助词,常用于句首:~妙~肖。~二月既望。

4 想,思考:思~(亦作“思维”)。~度(dù)(思量,揣度)。

唯:基本字义

1 义同“惟”:~物论。~心论。~物史观。~心史观。~理论。~名论。

2 答应的声音:~~(a谦卑的应答声;b鱼相随而行的样子,如“其鱼~~”)。~~诺诺。~~否否。

以上就是关于唯和惟的用法区别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唯和惟的用法区别是什么、语文古诗文中唯和惟有什么区别默写的时候总是分不清、“唯有”和“惟有”的区别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4375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