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鞭炮的成语

dplay2023-04-23  18

震耳欲聋、声如洪钟、如雷贯耳、声振屋瓦 、响彻云霄、穿云裂石

震耳欲聋

zhèn ěr yù lóng

[释义] 耳朵都要振聋了。形容很大;特别响。

[辨形] 震;不能写作“振”;聋;不能写作“龙”。

[反义] 万籁无声 万籁俱寂

[用法] 形容声音特别大;几乎把耳朵震聋了。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结构] 兼语式。

[辨析] ~与“响彻云霄”有别:~侧重于形容声音沉闷;“响彻云霄”侧重于形容声音响亮。

[例句] 枪炮声大起;~;我前线将士向敌人发起了进攻

形容“巨响”的成语有:1惊天动地;2震耳欲聋;3穿云裂石;4震天动地;5响遏行云。

1惊天动地

读音jīng tān dòng dì  

释义惊:惊动;动:震撼。惊动上天,震动大地。形容声音极大或声势影响极大。

出处唐·白居易《李白墓》:“可怜荒垅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例句惊天动地的一声巨响,炸弹在附近爆炸了。

2震耳欲聋

读音zhèn ěr yù lóng

出处沙汀《呼嚎》:“每座茶馆里都人声鼎沸,而超越这个,则是茶堂倌震耳欲聋的吆喝。”

释义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例句马路上,汽车的喇叭声震耳欲聋。

3穿云裂石

读音chuān yún liè shí

出处宋·苏轼《〈水龙吟〉序》:“善吹铁笛,嘹然有穿云裂石之声。”

释义穿破云天,震裂石头。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例句叫喊声如穿云裂石般地响彻云空。

4震天动地

读音zhèn tiān dòng dì

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裴松之注:“惟黄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崩,呜呼哀哉!于时天震地骇。”《水经注·河水》:“涛涌波襄,雷奔电泄,震天动地。”

释义震:震动;动: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

例句除夕之夜,鞭炮声震天动地,响个不停。

5响遏行云

读音xiǎng è xíng yún

出处《列子·汤问》:“抚节悲歌,声振林术,响遏行云。”

释义遏:阻止;行云:飘动的云彩。形容歌声嘹亮,高入云霄,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止住了。

例句她所演唱的歌剧,高亢处响遏行云,低回时如黄莺出谷。

噼噼啪啪

pī pī pā pā

解释形容爆裂、拍打等的连续声音

出处古华《芙蓉镇》第二章:“天一放亮,新楼屋门口就响起了噼噼啪啪的鞭炮声。”

结构联合式成语

用法作定语、状语;指爆裂的声音

近义词噼里啪啦

例句余华《活着》:“地上坑坑洼洼,满是尸体和烧毁了的大炮枪支,烧黑了的军车还在噼噼啪啪。”

请用适当的成语填空——

1、除夕夜,我和弟弟一起在院子里放鞭炮,鞭炮声(震耳欲聋);

2、除夕夜,我和弟弟一起在院子里放鞭炮,鞭炮声(惊天动地);

3、除夕夜,我和弟弟一起在院子里放鞭炮,鞭炮声(响彻云霄);

4、除夕夜,我和弟弟一起在院子里放鞭炮,鞭炮声(撼天震地);

5、除夕夜,我和弟弟一起在院子里放鞭炮,鞭炮声(振聋发聩);

1放鞭炮作文用的成语

放了寒假,除了完成单位上安排的几天值班任务,还有与亲朋们的几次聚会,我便很少出门了。

在家里大多数时间就趴在网上,倒也自在。坐在电脑前,屋外那此起彼落的鞭炮声,远远近近地传入耳朵里,从早晨睁开眼直到深夜,就这么时断时续的。

在这“噼啪”的鞭炮声中,尽管我的眼睛还盯在电脑荧屏上,可是我的思绪却早已飞回到童年的故乡去了…… 记得小时候,大年三十以前,父亲早就把过年的鞭炮准备好了,是那种牛皮纸的,有时候是红皮的。鞭炮的个头比较小,形状像一节干谷秸子,村里人都叫它“干草骨节”。

除了“干草骨节”外,还要买一两把(一把十个)爆竹和二提脚。父亲把鞭炮买回家以后,受不了我们几个弟兄的软磨硬缠,便从整挂鞭上拆下来一些分给我们,把余下的就放在炕席子底下炕着,并警告我们谁也不准动它。

可是,父亲给我们兄弟分的“干草骨节”没几天就放完了,我们经不住诱惑就把手伸到了炕席子下面的鞭炮上。你一次偷几个,我一次偷几个,多了也怕被父亲发现,他的皮带可是怪吓人的。

一挂鞭炮数量本来就不多,哪里还经得起这么零打碎敲的?到除夕要放鞭炮了,父亲发现鞭炮已经所剩无几了。于是父亲非常震怒,瞪着眼审问我们几个,可是我们谁也不承认。

如果不是因为大过年的,他不揍得我们鬼哭狼嚎的就怪了。父亲只是骂了我们几句出出气,也就算了。

过年,是我们小伙伴们非常盼望也是极为开心的一段美好时光。学校都放寒假了,年的气息也越来越浓了,大家快乐地聚集在街道上做各种游戏玩耍,当然少不了放鞭炮。

你放几个,我放几个,这里面也有炫耀的成分,看看谁的鞭炮多。于是,村子里到处都能听到鞭炮的响声。

“干草骨节”是那种“啪!”的脆响;爆竹是那种“嗵!”的钝响;二提脚是那种地面一声“嗵!”天空一声“啪!”的双响。我们把鞭炮丢在地上放,插在墙缝里放,捏住鞭炮 放,用弹弓射往空中放……还不过瘾,于是小伙伴们又开始发明新的玩法了,炸粪便便是其一。

那时,街道上流浪的猪狗比较多,还有牛马也经常从街道上通过,因此,在街道上找坨动物粪便很容易。把爆竹插在粪便上,然后点燃,随着药信“嗤嗤”声过后就是“嗵!”地一声爆响,一坨粪便被炸得四处纷飞,有跑得晚或者距离比较近的小伙伴往往被粪便溅一身,大家一起爆笑一阵子。

更危险的游戏是用爆竹炸酒瓶子。把只爆竹塞住酒瓶子口,点燃引信后,几秒钟内便“砰!”的一声,酒瓶子顷刻间没了踪影,玻璃纷飞,能飞出十几米远开外,有时候就有小伙伴被玻璃击伤的。

有的小伙伴把鞭炮点燃后扔在地上,引信着完后却没了动静,一般人判断是哑鞭,于是有胆子大的就过去捡拾,可是刚刚拿到了手里,鞭炮顿时炸响。“干草骨节”威力比较小,尚无大碍,但如果是爆竹的话,不把手掌炸断了就算是万幸了。

被炸的小伙伴捂住受伤的手哭咧咧地回家了,我们便一哄而散。 除夕的夜晚,天刚刚黑下来,有的人家就开始燃放鞭炮了。

谁家放鞭炮,门口都是聚集一群小朋友,等着抢哑鞭。鞭炮声“噼啪”一阵子过后,硝烟尚未散尽,小伙伴们便借着熹微的暮色,弯腰躬背从一地碎鞭炮纸中寻找哑鞭,像抢钱似的。

一阵子忙乱之后,又朝下一家门口跑去。天色完全黑了下来,有的小伙伴就打着手电寻找。

这些哑鞭炮如果还有信子的,可能也十分短小了,有的仅仅露个头罢了,有的连个头也见不着。燃放哑鞭需要胆量,胆子小的一般不敢直接点燃,而是用根长香来点燃,如果实在点燃不着就会把鞭炮扒开,用火柴点燃火药,“嗤!”的一声,听个响声罢了。

有的哑鞭用块石块或者斧头砸,也能听到一声爆响。 除了过年,平时乡亲们谁家娶媳妇或者盖新屋,燃放鞭炮也是必须的,我们小伙伴们谁能抢个哑鞭放放就很高兴了。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盖新屋上梁这天。主人家都是选择在中午这个时间上梁。

看上梁的人很多,可以与看大戏的人数媲美了。仪式开始时,是盖房子的木工头和瓦工头借着两把梯子,手里分别拿着斧头和瓦刀,两个人走到梯子跟前,相互望一眼,点下头,然后分别讲着话同时登上梯子。

这边说,今天是个好日子。那边说,东家喜把房梁上。

这边说,翻身不忘毛主席。那边说,盖屋不忘 。

……两个人边说边爬到了房梁顶端,各把早系在身边梁上的一根绳子解下来。下面的人仰面对梁上说,点鞭了!上面说。

点鞭!于是系在房梁最顶端正中的那根椽子上的鞭炮,随着剧烈的“噼啪”声,就像卷帘门一样慢慢地被两个工头提了上去。待鞭炮声结束,椽子也正好被两个人提上来,早就候在屋门外面的小伙伴们便一哄而上抢哑鞭。

但人多哑鞭少,谁能抢到个脸上就写满了高兴。两个工头把顶椽子安放好后,两个人又分别提上来一个红布封口的葫芦状圆斗,里面盛了一些小饽饽(鸟首形状的小馒头)、大红枣、年糕、糖果、硬分币、干谷草屑之类的东西,两个人开始向人群里抛撒。

下面的人乱哄哄地争抢,场面很是热闹…… 现在,故乡的除夕夜,乡亲们家家户户隆重地燃放鞭炮仍是传统。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放鞭炮的时候,再也没有那么多的观众了。

小朋友们也不知道都跑到哪里去了,。

2描写放鞭炮的语段

白天:噼里啪啦 噼里啪啦 如星的红点一颗颗炸裂开来,像是油锅里的红豆子,舞动着欢快的步点。人们捂着双耳,纷纷闪避,却也有止不住的冲动与兴奋。鞭炮的爆炸是瞬间的,但,在人们心中,它永恒存在

晚上:见过五彩的花朵吗

见过会闪光蓓蕾么

这就有,人们惊异的望着天空的绚丽花朵,五彩斑斓的色彩绽放开来:红,橙 黄 绿 青 。

如巨龙 如繁星 如娇花 如梦魇 ,它是那么的美丽,噬人心魂!

爆响声中,新的日子又开始了

3作文放鞭炮(至少4个成语)

每逢过年时,总会有无数的鞭炮声噼里啪啦地炸开,给大地铺满喜庆的红色。

我常常在年夜里趴在窗台上看着各式各样的礼花在夜空中争先恐后地炫耀自己的美丽…… 可这一切都与我无缘,因为别说让我放鞭炮了,就是走近一点我也不敢呀。可是在前几天,这一切终于改变了。

那天,我去表弟家玩,他突然拎出一袋小花样鞭炮,说要和我下楼放鞭炮去。我吃了一惊:“你还敢放鞭炮?” “怎么,你害怕?” 我犹豫了,这个比我小两岁的弟弟都没把这当回事,我又怎么好意思拒绝呢?我拿着香,在刺骨的寒风中慢慢走近一根插在地上的穿天猴。

后来我才知道穿天猴的威力很小,可当时对我来说,它不亚于大炮。我刚一看见那根细绳被我点着了,就一边尖叫,一边捂着耳朵没命地跑。

一秒,两秒,三秒……为什么我迟迟听不到响声呢?我小心地放下了手,回过头去,听见表弟正远远低朝我喊话。 “喂,你也太夸张了吧?在你跑的时候它已经炸完了!” 定了定神,我发现放鞭炮其实没那么可怕。

原来为了掩饰自己刚才可笑的神经兮兮,我这回主动要求放了几个鞭炮,声音完全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大,防水炮和窜天猴还挺好玩的。表弟又拿出一颗球形的东西,说那是鸟弹,在花样中威力最大。

鸟弹的爆炸声和我们的欢笑声融合在一起,像充满 的奏鸣曲,附近汽车的鸣笛声与被惊起的扑扇翅膀的鸟儿,又好像给这乐章增加了几个跳动的音符。这个夜晚,我不再是胆小鬼。

每一个爆炸声都带给我极大的满足感,我的快乐也一次又一次地点燃。

绝:断。 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1、 解释:绝:断。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2、出自: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这是台下叫好的声音不绝于耳。”

相关成语:

不绝如发    不绝如线    骆驿不绝    绵绵不绝    

不绝如缕    不绝于耳    络绎不绝    连绵不绝    

滔滔不绝    誉不绝口    赞不绝口    骂不绝口    

天不绝人    不绝如带    不绝若线    史不绝书    

香火不绝    源源不绝    赞口不绝    贞不绝俗    赞声不绝      

为更好地掌握这个词语,以下是不绝于耳造句:

1 、当对爱情的赞美之词不绝于耳的时候,不知道你的看法怎样,反正我是不胜其烦的了。

2、 余音绕梁,不绝于耳,唱响于我们心中。

3 、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

4、 在中国,尽管对社会道德显著滑坡的呐喊声不绝于耳,大多数人却不愿意东施效颦模仿法国。

5 、庆祝会上开香槟酒瓶塞的砰砰声不绝于耳

6 、讨价还价声经年不绝于耳,俄语、吉尔吉斯语、乌孜别克语、塔吉克语和其它语言此起彼伏。

7 、文人汇聚,雅言不绝于耳,我真是三生有幸

8、 刘嘉玲和梁朝伟大婚后,关于其怀孕的消息不绝于耳

9、 呼啸怒号不绝于耳,狂风与险浪、惊雷浑然一体,难分难辨。

10 、一声声叫卖声不绝于耳,街道大呼小叫恣意放纵的人群,周围打铁的声音,卖艺的叫好声无不给这个小镇带来了新鲜的活力。

11 、身边的夸赞声不绝于耳,乐雪儿礼貌性的微笑着,微微颔首示意。

形容鞭炮声音大的词语有:噼里啪啦、震耳欲聋、响彻云霄、此起彼伏等。

1、噼里啪啦

拟声词,形容连续不断的爆裂、拍打的声音;如:过年了,外面鞭炮声噼里啪啦响个不停。

2、震耳欲聋

形容声音很大;如:新年到了,虽然是寒冬腊月,但到处一派生机,敲锣打鼓声和鞭炮声震耳欲聋。

3、响彻云霄

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如:教室里,正在唱歌学生们的情绪高涨,歌声响彻云霄。

4、此起彼伏

指这里起来,那里落下;这边起来,那边伏倒,这边伏倒,那边起来;形容一起一伏,接连不断,高潮迭起,从未止息;用来表示频繁地出现或产生。

扩展资料

鞭炮起源至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没有火药和纸张时,古代人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这当然是民俗传说,但却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

鞭炮说法上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称谓从爆竹、爆竿、炮仗和编炮一直到鞭炮。在现代,华人在传统节日、婚礼喜庆、各类庆典、庙会活动等场合几乎都会燃放鞭炮,特别是在春节期间,鞭炮的使用量超过全年用量的一半。

以上就是关于形容鞭炮的成语全部的内容,包括:形容鞭炮的成语、形容“巨响”的成语都有哪些、形容鞭炮声的成语abab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64224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