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统治多少年呀

云南气候2023-04-23  26

元朝统治了98年。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1260年,他的孙子忽必烈即位大汗并建元“中统”,1271年蒙古族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国号大元,因此元朝也被称为大元大蒙古国。这一年,忽必烈定都大都(今北京市),所以大都就是元朝的首都。所以元朝的开国皇帝为忽必烈。

1276年元朝攻灭南宋,统一全中国地区,结束自唐朝安史之乱以来500多年的分裂局面。元世祖到元武宗期间是元朝国立鼎盛时期,军事上平定西北。元惠宗晚期,由于怠于政事、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为了治理泛滥的黄河又加重徭役,最后导致1351年爆发元末民变。

至此,朱元璋在击败陈友谅等其它南方起义军和南方大元势力后,于1367年开始北伐。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后,派徐达、常遇春等人攻克通州,元惠宗于七月二十八日,仓惶北逃,徐达率军攻陷元朝的首都元大都,元作为一个全国性质的统治结束,共历经九十八年。

简介

从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到1368年元朝灭亡,共经历了97年的时间。元朝前身蒙古汗国时,通过成吉思汗的三次西征,蒙古汗国的疆域为:东达日本海与高丽、北达贝加尔湖、南到安南、西达东欧、黑海与伊拉克地区。

1279年元世祖在建立元朝后南灭南宋,当时的疆域是:北到西伯利亚南部,越过贝加尔湖,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东部,东北至外兴安岭、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包括库页岛,总面积超过1200万平方千米。

蒙元统一后的疆域是:北到北冰洋沿岸(包括西伯利亚大部),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东部、中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包括库页岛)、鄂霍次克海。

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由蒙古族统治者忽必烈(即元世祖)于1271年所建,1279年灭南宋,定都于大都(现北京市)。1368年灭亡于明朝。

元朝历史

元朝建立之前的蒙古

蒙古高原原为金朝的附属地区。随着金朝的逐渐衰落,蒙古的势力也开始壮大起来,不再臣服于金朝。金泰和四年(1204年),蒙古族领袖铁木真统一了蒙古高原各部。泰和六年(公元1206年),铁木真获得尊号“成吉思汗”,建国于漠北,国号“大蒙古国”(Yeke Mongghol Ulus)。大蒙古国建立后,不断向外扩张,1217年灭亡西辽、1219年西征花剌子模,一直打到伏尔加河流域,于1225年东归。1227年灭西夏,成吉思汗也在征程中病逝。

元朝建立

元·卢沟筏运图。描绘了元世祖至正三年(1266年)在卢沟桥附近漕运西山石木用于修造大都宫殿的情景。蒙哥于1259年在四川去世后,其弟忽必烈与阿里不哥开始争夺汗位。1260年3月,阿里不哥在宗王阿速台等大多数蒙古正统派的支持下于大蒙古国首都哈拉和林通过“忽里勒台”大会即大汗位。与此同时,忽必烈与南宋议和后返回开平(今内蒙古多伦),在中原儒臣及部分蒙古宗王的支持下集会自称大汗。4月,忽必烈设立中书省,总管国家政务。5月,忽必烈颁布《即位诏》,并建元中统。由于忽必烈在中原汉地自行集会称汗,并且推行汉法,明显违背了蒙古传统,引起了阿里不哥和蒙古正统派的强烈不满。忽必烈与阿里不哥随即展开了四年的内战,直到1264年阿里不哥兵败投降。忽必烈定为一尊,但他的「行汉法」主张却造成许多蒙古贵族的不满,拒绝归附忽必烈,结果导致四大汗国纷纷脱离,忽必烈的政权遂只包括中国与蒙古本土。大蒙古国不复存在。

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忽必烈公布《建国号诏》,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正式建国号为“元”。这是蒙古国家由世界帝国转为中原王朝的分水岭,蒙古之前对中原的统治是掠夺性的殖民地式统治,只有到忽必烈时才转型为以中国为主体的王朝,且在这之前「元」之名尚未出现,故「元朝」的建立应由此算起。

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在刘秉忠规划下,建都于中原的大都(今北京市)。

统一中国

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军攻陷宋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俘虏5岁的宋恭帝及谢太后。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元军在崖山海战消灭了南宋最后的兵力,陆秀夫背着8岁的小皇帝宋幼主赵昺投海而死,南宋灭亡。元朝遂统一全中国。

之后,元军曾入侵周边一些地区,如越南和日本等,其中以入侵日本的战争最为着名,通常认为台风(日本人称之为“神风”)是造成失败的最大原因。

元朝中期

大德十一年(1307年),元成宗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并对孔子的家族、弟子等加封了种种称号。

延佑二年(1315年),元仁宗下令恢复科举制度,将儒家学说中的程朱理学定为考试的主要内容。从此程朱理学成为元朝(以及其后的朝代)的官方思想。

至治三年(1323年),元英宗下令编成并颁布元朝正式法典--《大元通制》,共2539条。

至正三年(1343年),元惠宗下令修撰辽史、金史、宋史三史,至1345年修成。

元朝灭亡

元朝后期,统治者不断向人民收取各种赋税,人民被压迫更为严重。早在泰定二年(1325年)就发生了河南赵丑厮、郭菩萨领导的起义。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发生的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起义,揭开了元朝灭亡的序幕。至正十六年(1356年)到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统一了江南的半壁江山。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开始北伐,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的协助下,于1368年八月攻陷元大都,元顺帝北逃,元朝的统治结束。同年,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称帝,建立了明朝。以后,在漠北的元君臣仍沿用大元国号,史称北元。北元于1388年天光帝被阿里不哥后裔也速迭尔袭杀后(一说1402年鬼力赤即位后)去国号。

元朝的统治

忽必烈时代,蒙古统治集团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夫争国家者,取其土地人民而已。”战争破坏因而日益减少。“保守新附城壁,使百姓安业力农”的方针获得部分实施。在中原汉地,元政府也采取一些相应措施来扭转长期战乱所造成的残破局面。元朝社会经济由战时的衰敝状态渐臻恢复乃至一定程度的发展。这种恢复乃至发展,在全国各地区呈现出颇为明显的不平衡性。蒙古统治者仿效金朝在用人方面先女真、次渤海、次契丹、次汉儿的作法,分全国居民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等。迄今所知,元朝政府并没为四等人的划分颁布过专门的法令。但它却反映在有关他们政治、法律地位以及其他权利和义务方面的诸多不平等规定中。儒生在参预国家治理方面失去了宋金时那种优越的地位。再加上元政府在赋税方面优遇儒户的规定经常不得贯彻,他们的社会地位不能不受到很大损害,以至当日戏台上竟有一官二吏、九儒十丐的谑语。元王朝的统治秩序,仍然是在封建的社会关系基础之上建立起来。蒙古、色目贵族通过赐田、战争掠夺以及强占兼并等手段,成为占有大片田地的封建地主。汉人和南人中的官僚、军阀,也依附新朝政治势力扩大自己的封建权益。

但元朝作为一个蒙古族建立的政权,并经过对欧亚广大地区的征服,在思想上是多种文明的杂合体,这导致元朝的统治政策与汉族传统王朝有很大区别:重视商业贸易,注重理财,以及对农本思想的相对偏离。商品经济由此飞跃发展,出现了买办资本和产业资本的雏形,同时纸币成为全国通用货币。因此,整个元朝统治时期出现了“汉法”与“色目法”的统治战略之争。

元朝疆域

元朝统一全国后的疆域是:北到蒙古、西伯利亚,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东部,东北至外兴安岭、鄂霍次克海,总面积约1200万平方千米。

全国划分为中书省和11个行中书省,以及总制院(1288年更名为宣政院)所管辖的吐蕃地区。

中央机构

中书省,领六部,主持全国政务。

枢密院,执掌军事。

御史台,负责督察。

地方行政机构

行省,行省是朝廷委派重臣到各地署事,行使中书省职权的简称

军事机构

宿卫军队,由皇帝或亲信大臣直接节制。担任京城(大都和上都)防卫的军队是侍卫亲军。

三十馀卫,卫设都指挥使或率使,隶属于枢密院。

镇戍军,负责镇守全国各地。军队有蒙古军、探马赤军、汉军、新附军等。

帝王年表

大蒙古国 庙号 谥号 汗号 姓名 统治时间 年号

太祖 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成吉思汗 孛儿只斤铁木真 1206年-1227年 无

睿宗(元世祖追尊)监国 景襄皇帝 也可那颜 孛儿只斤拖雷 摄政 1227年-1229年 无

太宗 英文皇帝 窝阔台汗 孛儿只斤窝阔台 1229年-1241年 无

称制

昭慈皇后

乃马真脱列哥那 摄政 1241年-1246年 无

定宗 简平皇帝 贵由汗 孛儿只斤贵由 1246年-1248年 无

称制

钦淑皇后

斡兀立海迷失 摄政 1248年-1251年 无

宪宗 桓肃皇帝 蒙哥汗 孛儿只斤蒙哥 1251年-1259年 无

元朝 1271年-1368年 庙号 谥号 汗号 姓名 统治时间 年号

世祖 圣德神功文武皇帝 薛禅汗 孛儿只斤忽必烈 1260年-

1294年 中统

1260年-1264年

至元

1264年-1294年

成宗 钦明广孝皇帝 完泽笃汗 孛儿只斤铁穆耳 1295年-

1307年 元贞

1295年-1297年

大德

1297年-1307年

武宗 仁惠宣孝皇帝 曲律汗 孛儿只斤海山 1308年-

1311年 至大

1308年-1311年

仁宗 圣文钦孝皇帝 普颜笃汗 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

八达 1312年-

1320年 皇庆

1312年-1313年

延佑

1314年-1320年

英宗 睿圣文孝皇帝 格坚汗 孛儿只斤硕德八剌 1321年-

1323年 至治

1321年-1323年

无 (泰定帝) 叶顺铁木耳 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 1324年-

1328年 泰定

1324年-1328年

致和

1328年

无 (天顺帝) 阿里加巴 孛儿只斤阿刺吉八 1328年 天顺

1328年

文宗 圣明元孝皇帝 札牙笃汗 孛儿只斤图帖睦尔 1328年-

1329年

1329年-

1332年

天历

1328年-1330年

至顺

1330年-1332年

明宗 翼献景孝皇帝 和西拉古图土 孛儿只斤和世琜 1329年 无 1329年

宁宗 冲圣嗣孝皇帝 宜林奇葆 孛儿只斤懿璘质班 1332年 至顺

1332年

惠宗 顺帝 图干铁木耳 孛儿只斤妥欢贴睦尔 1333年-

1368年 至顺

1333年

元统

1333年-1335年

至元

1335年-1340年

至正

1341年-1370年

北元(1368年元朝灭亡后)1368年-14世纪末或15世纪初 庙号 谥号 汗号 姓名 统治时间 年号

惠宗 顺帝 图干铁木耳 孛儿只斤妥欢铁木儿 1368年-1370年 至正 1341年-1370年

昭宗 和孝皇帝 闭里可图汗 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 1370年-1378年 宣光 1371年-1378年

平宗 宁孝皇帝 乌萨哈汗 孛儿只斤脱古思铁木儿 1378年-1388年 天光 1378年-1388年

注:以下孛儿只斤族只继承了五代汗位

元朝统治中国97年。起始时间为:1271年—1368年。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漠北建立大蒙古国后开始对外扩张,先后攻灭西辽、西夏、花剌子模、东夏、金等国。蒙哥汗去世后,引发了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促使大蒙古国分裂。

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统”。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迁都燕京,称大都。1279年(至元十六年),元军在崖山海战消灭南宋,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局面。之后元朝持续对外扩张,但在出海征伐日本和东南亚诸国时屡遭失利,如元日战争、元越战争、元缅战争、元爪战争等。

元中期政变频繁,政治始终未上正轨。后期政治腐败,权臣干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导致元末农民起义。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随后北伐驱逐元廷攻占北京。此后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夺政权建立鞑靼,北元灭亡。

元朝建立

蒙哥于1259年在四川去世后,其弟忽必烈与阿里不哥开始争夺汗位。1260年3月,阿里不哥在宗王阿速台等大多数蒙古正统派的支持下于大蒙古国首都哈拉和林通过“忽里勒台”大会即大汗位。与此同时,忽必烈与南宋议和后返回开平(今内蒙古多伦),在中原儒臣及部分蒙古宗王的支持下集会自称大汗。4月,忽必烈设立中书省,总管国家政务。5月,忽必烈颁布《即位诏》,并建元中统。由于忽必烈在中原汉地自行集会称汗,并且推行汉法,明显违背了蒙古传统,引起了阿里不哥和蒙古正统派的强烈不满。忽必烈与阿里不哥随即展开了四年的内战,直到1264年阿里不哥兵败投降。忽必烈定为一尊,但他的“行汉法”主张却造成许多蒙古贵族的不满,拒绝归附忽必烈,结果导致四大汗国纷纷脱离,忽必烈的政权遂只包括中国与蒙古本土。大蒙古国不复存在。

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忽必烈公布《建国号诏》,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正式建国号为“元”。这是蒙古国家由世界帝国转为中原王朝的分水岭,蒙古之前对中原的统治是掠夺性的殖民地式统治,只有到忽必烈时才转型为以中国为主体的王朝,且在这之前“元”之名尚未出现,故“元朝”的建立应由此算起。

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在刘秉忠规划下,建都于中原的大都(今北京市)。

统一中国

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军攻陷宋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俘虏5岁的宋恭帝及谢太后。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元军在崖山海战消灭了南宋最后的兵力,陆秀夫背着8岁的小皇帝宋幼主赵昺投海而死,南宋灭亡。元朝遂统一全中国。

之后,元军曾入侵周边一些地区,如越南和日本等,其中以入侵日本的战争最为著名,通常认为台风(日本人称之为“神风”)是造成失败的最大原因。

元朝中期

大德十一年(1307年),元成宗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并对孔子的家族、弟子等加封了种种称号。

延佑二年(1315年),元仁宗下令恢复科举制度,将儒家学说中的程朱理学定为考试的主要内容。从此程朱理学成为元朝(以及其后的朝代)的官方思想。

至治三年(1323年),元英宗下令编成并颁布元朝正式法典--《大元通制》,共2539条。

至正三年(1343年),元惠宗下令修撰辽史、金史、宋史三史,至1345年修成。

元朝灭亡

元朝后期,统治者不断向人民收取各种赋税,人民被压迫更为严重。早在泰定二年(1325年)就发生了河南赵丑厮、郭菩萨领导的起义。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发生的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起义,揭开了元朝灭亡的序幕。至正十六年(1356年)到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统一了江南的半壁江山。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开始北伐,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的协助下,于1368年攻陷元大都,元顺帝北逃,元朝的统治结束。同年,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称帝,建立了明朝。以后,在漠北的元君臣仍沿用大元国号,史称北元。北元于1388年天光帝被阿里不哥后裔也速迭尔袭杀后(一说1402年鬼力赤即位后)去国号。

元朝(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从1271年建立,到1368年灭亡,前后共历时97年。元朝的建立结束了自唐灭亡以来长达370年的又一次大分裂时期,使中国再次实现了大统一。这为之后明清的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元朝时期各民族间的经济与文化交流得到更大发展,回族就是在元代形成的。元朝的地域异常辽阔,这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疆域的雏形。

元代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即初期、中期和后期。从元世祖忽必烈到成宗铁木耳(公元1294年)是初期,这期间,采用汉族法律,初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各项制度,呈现出向前发展的态势。

从武宗海山(公元1307年)到泰定帝也孙铁木耳(公元1323年)是元代的中期,元代走向了衰落,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皇权斗争也日趋激烈,各地起义不断爆发。其间的“英宗新政”也仅是昙花一现,无法从根本上挽救元代的衰败之势,后来新政失败,英宗也死于非命。

从明宗(公元1329年)到元代灭亡,是元代的后期,即元代末期,元末农民战争的爆发加速了它的灭亡。朱元璋参加了农民起义,后来成为起义领袖,逐渐扫平诸雄,重新建立了汉族的王朝——明,元朝则退出了历史舞台。

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王朝,他存在了九十七年,先后历十一帝(自世祖忽必烈始),是我国历史上较强大的王朝之一。但由于元朝对汉族人民的歧视,使其过早灭亡,成为将来的清朝统治者的前车之鉴。此外,元朝的统治,为我国画订了以后的大致范围,自元末直到清朝中后期,中国的疆土在此基础上一直未发生太大变化,而蒙古族在此之后也成为了中华大家庭的一部分。

元朝建立

蒙古、南宋联合灭掉金朝以后,南宋乘机出兵,想收复开封、河南一带实地。窝阔台借口南宋破坏协议,进攻南宋。打那以后,蒙宋双方不断发生战争。

窝阔台做了12年大汗,死后,他的儿子贵由做了2年大汗。贵由死后,大汗位传到了拖雷的儿子蒙哥手里。

蒙哥做大汗以后,派他弟弟忽必烈和大将兀良合台进军云南,占领了西南地区后,公元1258年,蒙哥又分兵三路,进攻南宋。他自己率主力进攻合州(今四川合州),忽必烈攻打鄂州(今湖南武昌),兀良合台率领另一路,从云南向北攻打潭州(今湖南长沙),然后三路会师,直取临安。

蒙哥的军队进攻台州的时候,遭到守城的宋军的奋勇反抗。蒙古军把台州围了5个月还没有攻下来,蒙哥在攻城的时候被炮石打中,受了重伤,回到大营不久就死了。

蒙哥的死讯传到忽必烈营中时,忽必烈正向鄂州推进,他加紧了进攻的速度,打算攻下鄂州后,再北上夺取汗位。忽必烈的军队强渡长江,把鄂州团团围住。

宋理宗命令各路宋军援救鄂州,又任命贾似道担任右丞相兼密使,到汉阳督战。

贾似道是个奸臣,什么本领都没有,只会吃喝玩乐,他的姐姐是宋理宗的宠妃,靠这层裙带关系,贾似道官升得很快。他看到忽必烈攻城越来越猛,形势紧张就瞒着朝廷,偷偷地派个亲信到蒙古营去求和,对忽必烈说,只要蒙古退兵,宋朝愿意称臣进贡。忽必烈攻得正起劲,不肯答应。这时,忽必烈的妻子从北方送来的密信,说蒙古贵族中有人准备立他弟弟阿里不哥做大汗,要忽必烈赶紧回来,不然就当不上大汗了。忽必烈这才答应了贾似道的请求,订下了秘密协定,急忙撤兵回北方去了。

忽必烈行军很快,抢先占领燕京,然后在开平召开大会,宣布自己为大汗,正式登上了大汗的宝座。

阿里不哥没想到忽必烈的动作这么快,急忙在和林召开大会宣布自己为大汗。这下蒙古国有了两个大汗。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忽必烈决定对阿里不哥采取军事行动。

忽必烈在大多数蒙古贵族的支持下,打败了阿里不哥,稳定了内部。公元1271年,忽必烈称帝,改国号为元,他就是元世祖。贾似道跟忽必烈订立和约后回到临安,把私自订立和约的事瞒得严严实实,还抓了一些蒙古俘虏,吹嘘各路宋军都打了胜仗。宋理宗听信了贾似道的弥天大谎,认为他立了大功,给他加官晋爵。贾似道就这样连蒙带骗,居然做了十几年的宰相。宋理宗死后,太子赵基即位,他就是宋度宗。贾似道的官职又有了提升,被封为太师,拜魏国公,简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他不时放风说蒙古军队又要打过来,宋理宗把他当成顶梁柱,一步也离不得。

元世祖稳定了内部后,想起了在鄂州跟贾似道订下的和约,就派使者到南宋去,要求履行和约议定的条件。

贾似道怕他的骗局露馅,赶快派人把元朝的使者扣了起来。忽必烈听到了这个消息,气得要命,决定一鼓作气消灭南宋。他派左丞相伯颜率领元军20万,分两路向南宋进军,一路从西面攻扬州。

这时候,宋度宗病死了,贾似道把4岁的幼儿推上皇位。伯颜攻下鄂州后,沿江东下,直取临安。贾似道

一面带领7万宋军驻守芜湖,一面派使臣到元营求和。伯颜拒绝,命令元军发起进攻,宋军全线崩溃,贾似道率领残兵败将逃回扬州。到这时候,南宋灭亡的局势已无 法挽回了。

元朝灭亡

元末农民战争后期发展起来的一支强大起义军,是朱元璋领导的红巾军。朱元璋起义军的发展,概括起来有三个原因:一是元朝的官军和地主武装被刘福通的红巾军和其他起义军打得晕头转向。尤其是徐寿辉领导的南方红巾军,把元朝在长江中下游的军力,打得七零八落。这就使朱元璋能利用有利形势,发展自己的势力。一是朱元璋攻下集庆以后,对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逐步采取优容态度,吸收他们充当谋士。这些人有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和一些较好的军事策略,他们帮助朱元璋出谋策划,有助于朱元璋壮大自己的力量。如朱元璋采纳朱升的建议,就是一个例子。一是朱元璋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加紧扩充军队。他设置营田司,以元帅康茂才为营田使,“修筑提防,专掌水利”(《明太祖洪武实录》卷6)。令将士屯田,“且耕且战”。这样既解决了军粮供应,也使人民生活比较安定。除此之外,朱元璋本人的军事才能和他注意严格军纪等,都促成其势力不断壮大。

朱元璋在元末农民战争中的全部活动,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1352年参加郭子兴的队伍到占领集庆,这期间,朱元璋是红巾军的一个将领,他的斗争是元末农民起义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占领集庆到1364年称吴王,朱元璋及其政权正处于转化过程中;从1364年建立吴政权,标志他转变为地主阶级的代理人。其主要表现是大批地主分子渗入朱元璋政权内部;杀害小明王韩林儿,咒骂红巾军的革命行动;保护封建的生产关系等等。

1367年,朱元璋派大将徐达、常遇春率军二十万北伐。他发布讨元文告,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其时元朝政权只靠几支地主武装支撑。地主武装之间争权夺利,连年交兵。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沉迷酒色之中,不顾形势垂危。徐达先取山东,撤去元朝屏蔽;再下汴梁,然后挥师潼关,夺取元朝的门户。朱元璋亲自坐镇汴梁,指挥进兵元大都的决战。1368年闰七月,徐达会诸将于临清,大军沿运河长驱北上,直至直沽。元将也都先自海口逃跑。七月二十八日元顺帝弃大都北遁。八月初二,徐达率明军进入大都,元朝在全国的统治至此结束。历史上以这一年为元朝灭亡的年代。元顺帝北走塞外,仍称元朝,历史上称为北元。北元到1402年(明建文四年),始去国号。

蒙古的兴起

公元七世纪,蒙古族生活在今中国东北大兴安岭北段、额尔古纳河南岸一带。公元九世纪,一部分蒙古人迁至斡难河(今蒙古鄂嫩河)、怯绿连河(今蒙古克鲁连河)一带的漠北草原。公元十世纪后,蒙古形成互不统属的许多大小部落。直至十二世纪初,蒙古族尚处于原始部落时期,以游牧为生。漠北草原游牧部落除蒙古族之外,还有塔塔儿、克烈、乃蛮、翁吉剌、汪古、蔑儿乞等许多部族。因这些部族共同生活在蒙古高原,辽金时期被泛称为鞑靼。随着社会的发展,蒙古部落私有制出现,并日益发达。金朝建立后,蒙古族无法忍受女真贵族的残酷压迫,与金朝经常交兵。蒙古各部落贵族亦相互征伐不断,造成人民生活很困苦。公元十三世纪初,蒙古族领袖铁木真完成了蒙古各部的统一,于公元1206年被公推为成吉思汗,蒙古汗国正式建立,并开始以鲸吞天下之势向外扩张。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1253年他率蒙古军队进攻云南,第二年灭掉大理。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1271年,他定国号为元,他就是元世祖。随后,忽必烈发动了对南宋的战争,1276年,他灭掉南宋,1279年统一全国。在位期间,忽必烈吸收中原地区历代封建统治的经验,建立包括行省制度在内的各项制度,逐步加强中央集权。他还注意农业生产,采取一些劝课农桑,兴修水利的措施,使农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文天祥是南宋时著名抗元将领。1275年元军东下,文天祥组织义军保卫临安,坚决地进行了抗元斗争,收复了一些失地。不久义军为元军所败,文天祥被俘,在元大都被囚禁三年。他拒绝敌人的一切威逼利诱,在狱中写成了《正气歌》,表现了文天祥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高尚的民族气节,最后慷慨就义。他的著名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他宁死不屈的决心。1283年1月9日,文天祥在今北京柴市口从容就义。

这是文天祥祠。它坐落在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内。文天祥在起兵抗元失败后,被元军俘虏到大都,囚禁在这里。1283年1月9日,文天祥就义于柴市口。明洪武九年(1376年)按察副使刘崧在府学的左侧建祠以示纪念。祠由大门、前厅、正殿三部分组成,殿内有历朝文人祭祀的碑文笔迹,还有一些歌颂文天祥的匾额、石碑等。

这是西藏日喀则德钦颇章宫的壁画,它以风俗画手法,表现了元朝中央同西藏的友好,密切关系。画中把忽必烈和藏族宗教首领八思巴这两个政治人物的会见安排在野外,他们盘腿并坐于帐幕前,侍者正在进献食物。围绕他们的是正在休息嬉戏的牧马和骆驼,远处可见农民牧妇在辛勤劳动。画面选用这样的特定背景,反映了崛起于风沙大漠之中的忽必烈和来自西藏高原的八思巴之间融洽的关系。以及蒙藏民族的团结和睦。

蒙古贵族建立元朝后,为了保持他们的政权和特权,推行民族分化政策,把全国各个民族划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个等级,他们的政治、法律地位高低不同,但是汉族地主也能担任官职,广占土地。蒙古族贫民也有破产流亡,甚至沦为奴隶的。蒙古族勾结各族地主阶级,共同压迫各族人民。农民和地主的阶级矛盾,仍然是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

元朝时实行民族分化政策,蒙古人为第一等,但蒙古族内部也有贫富差距,许多蒙古族贫民,处境很悲惨,这幅图中表现了同为蒙古族的贵族与奴仆之间的地位差别。

回答者:pep4 - 经理 四级 5-29 22:17

公元七世纪,蒙古族生活在今中国东北大兴安岭北段、额尔古纳河南岸一带。公元九世纪,一部分蒙古人迁至斡难河(今蒙古鄂嫩河)、怯绿连河(今蒙古克鲁连河)一带的漠北草原。公元十世纪后,蒙古形成互不统属的许多大小部落。直至十二世纪初,蒙古族尚处于原始部落时期,以游牧为生。漠北草原游牧部落除蒙古族之外,还有塔塔儿、克烈、乃蛮、翁吉剌、汪古、蔑儿乞等许多部族。因这些部族共同生活在蒙古高原,辽金时期被泛称为鞑靼。随着社会的发展,蒙古部落私有制出现,并日益发达。金朝建立后,蒙古族无法忍受女真贵族的残酷压迫,与金朝经常交兵。蒙古各部落贵族亦相互征伐不断,造成人民生活很困苦。公元十三世纪初,蒙古族领袖铁木真完成了蒙古各部的统一,于公元1206年被公推为成吉思汗,蒙古汗国正式建立,并开始以鲸吞天下之势向外扩张。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1253年他率蒙古军队进攻云南,第二年灭掉大理。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1271年,他定国号为元,他就是元世祖。随后,忽必烈发动了对南宋的战争,1276年,他灭掉南宋,1279年统一全国。在位期间,忽必烈吸收中原地区历代封建统治的经验,建立包括行省制度在内的各项制度,逐步加强中央集权。他还注意农业生产,采取一些劝课农桑,兴修水利的措施,使农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文天祥是南宋时著名抗元将领。1275年元军东下,文天祥组织义军保卫临安,坚决地进行了抗元斗争,收复了一些失地。不久义军为元军所败,文天祥被俘,在元大都被囚禁三年。他拒绝敌人的一切威逼利诱,在狱中写成了《正气歌》,表现了文天祥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高尚的民族气节,最后慷慨就义。他的著名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他宁死不屈的决心。1283年1月9日,文天祥在今北京柴市口从容就义。

这是文天祥祠。它坐落在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内。文天祥在起兵抗元失败后,被元军俘虏到大都,囚禁在这里。1283年1月9日,文天祥就义于柴市口。明洪武九年(1376年)按察副使刘崧在府学的左侧建祠以示纪念。祠由大门、前厅、正殿三部分组成,殿内有历朝文人祭祀的碑文笔迹,还有一些歌颂文天祥的匾额、石碑等。

这是西藏日喀则德钦颇章宫的壁画,它以风俗画手法,表现了元朝中央同西藏的友好,密切关系。画中把忽必烈和藏族宗教首领八思巴这两个政治人物的会见安排在野外,他们盘腿并坐于帐幕前,侍者正在进献食物。围绕他们的是正在休息嬉戏的牧马和骆驼,远处可见农民牧妇在辛勤劳动。画面选用这样的特定背景,反映了崛起于风沙大漠之中的忽必烈和来自西藏高原的八思巴之间融洽的关系。以及蒙藏民族的团结和睦。

蒙古贵族建立元朝后,为了保持他们的政权和特权,推行民族分化政策,把全国各个民族划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个等级,他们的政治、法律地位高低不同,但是汉族地主也能担任官职,广占土地。蒙古族贫民也有破产流亡,甚至沦为奴隶的。蒙古族勾结各族地主阶级,共同压迫各族人民。农民和地主的阶级矛盾,仍然是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

元朝时实行民族分化政策,蒙古人为第一等,但蒙古族内部也有贫富差距,许多蒙古族贫民,处境很悲惨,这幅图中表现了同为蒙古族的贵族与奴仆之间的地位差别。

回答者:时尚小无情 - 魔法学徒 一级 5-30 13:20

公元七世纪,蒙古族生活在今中国东北大兴安岭北段、额尔古纳河南岸一带。公元九世纪,一部分蒙古人迁至斡难河(今蒙古鄂嫩河)、怯绿连河(今蒙古克鲁连河)一带的漠北草原。公元十世纪后,蒙古形成互不统属的许多大小部落。直至十二世纪初,蒙古族尚处于原始部落时期,以游牧为生。漠北草原游牧部落除蒙古族之外,还有塔塔儿、克烈、乃蛮、翁吉剌、汪古、蔑儿乞等许多部族。因这些部族共同生活在蒙古高原,辽金时期被泛称为鞑靼。随着社会的发展,蒙古部落私有制出现,并日益发达。金朝建立后,蒙古族无法忍受女真贵族的残酷压迫,与金朝经常交兵。蒙古各部落贵族亦相互征伐不断,造成人民生活很困苦。公元十三世纪初,蒙古族领袖铁木真完成了蒙古各部的统一,于公元1206年被公推为成吉思汗,蒙古汗国正式建立,并开始以鲸吞天下之势向外扩张。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1253年他率蒙古军队进攻云南,第二年灭掉大理。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1271年,他定国号为元,他就是元世祖。随后,忽必烈发动了对南宋的战争,1276年,他灭掉南宋,1279年统一全国。在位期间,忽必烈吸收中原地区历代封建统治的经验,建立包括行省制度在内的各项制度,逐步加强中央集权。他还注意农业生产,采取一些劝课农桑,兴修水利的措施,使农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文天祥是南宋时著名抗元将领。1275年元军东下,文天祥组织义军保卫临安,坚决地进行了抗元斗争,收复了一些失地。不久义军为元军所败,文天祥被俘,在元大都被囚禁三年。他拒绝敌人的一切威逼利诱,在狱中写成了《正气歌》,表现了文天祥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高尚的民族气节,最后慷慨就义。他的著名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他宁死不屈的决心。1283年1月9日,文天祥在今北京柴市口从容就义。

这是文天祥祠。它坐落在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内。文天祥在起兵抗元失败后,被元军俘虏到大都,囚禁在这里。1283年1月9日,文天祥就义于柴市口。明洪武九年(1376年)按察副使刘崧在府学的左侧建祠以示纪念。祠由大门、前厅、正殿三部分组成,殿内有历朝文人祭祀的碑文笔迹,还有一些歌颂文天祥的匾额、石碑等。

这是西藏日喀则德钦颇章宫的壁画,它以风俗画手法,表现了元朝中央同西藏的友好,密切关系。画中把忽必烈和藏族宗教首领八思巴这两个政治人物的会见安排在野外,他们盘腿并坐于帐幕前,侍者正在进献食物。围绕他们的是正在休息嬉戏的牧马和骆驼,远处可见农民牧妇在辛勤劳动。画面选用这样的特定背景,反映了崛起于风沙大漠之中的忽必烈和来自西藏高原的八思巴之间融洽的关系。以及蒙藏民族的团结和睦。

蒙古贵族建立元朝后,为了保持他们的政权和特权,推行民族分化政策,把全国各个民族划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个等级,他们的政治、法律地位高低不同,但是汉族地主也能担任官职,广占土地。蒙古族贫民也有破产流亡,甚至沦为奴隶的。蒙古族勾结各族地主阶级,共同压迫各族人民。农民和地主的阶级矛盾,仍然是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

元朝时实行民族分化政策,蒙古人为第一等,但蒙古族内部也有贫富差距,许多蒙古族贫民,处境很悲惨,这幅图中表现了同为蒙古族的贵族与奴仆之间的地位差别。

回答者:pep4 - 经理 四级 5-29 22:17

公元七世纪,蒙古族生活在今中国东北大兴安岭北段、额尔古纳河南岸一带。公元九世纪,一部分蒙古人迁至斡难河(今蒙古鄂嫩河)、怯绿连河(今蒙古克鲁连河)一带的漠北草原。公元十世纪后,蒙古形成互不统属的许多大小部落。直至十二世纪初,蒙古族尚处于原始部落时期,以游牧为生。漠北草原游牧部落除蒙古族之外,还有塔塔儿、克烈、乃蛮、翁吉剌、汪古、蔑儿乞等许多部族。因这些部族共同生活在蒙古高原,辽金时期被泛称为鞑靼。随着社会的发展,蒙古部落私有制出现,并日益发达。金朝建立后,蒙古族无法忍受女真贵族的残酷压迫,与金朝经常交兵。蒙古各部落贵族亦相互征伐不断,造成人民生活很困苦。公元十三世纪初,蒙古族领袖铁木真完成了蒙古各部的统一,于公元1206年被公推为成吉思汗,蒙古汗国正式建立,并开始以鲸吞天下之势向外扩张。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1253年他率蒙古军队进攻云南,第二年灭掉大理。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1271年,他定国号为元,他就是元世祖。随后,忽必烈发动了对南宋的战争,1276年,他灭掉南宋,1279年统一全国。在位期间,忽必烈吸收中原地区历代封建统治的经验,建立包括行省制度在内的各项制度,逐步加强中央集权。他还注意农业生产,采取一些劝课农桑,兴修水利的措施,使农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文天祥是南宋时著名抗元将领。1275年元军东下,文天祥组织义军保卫临安,坚决地进行了抗元斗争,收复了一些失地。不久义军为元军所败,文天祥被俘,在元大都被囚禁三年。他拒绝敌人的一切威逼利诱,在狱中写成了《正气歌》,表现了文天祥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高尚的民族气节,最后慷慨就义。他的著名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他宁死不屈的决心。1283年1月9日,文天祥在今北京柴市口从容就义。

这是文天祥祠。它坐落在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内。文天祥在起兵抗元失败后,被元军俘虏到大都,囚禁在这里。1283年1月9日,文天祥就义于柴市口。明洪武九年(1376年)按察副使刘崧在府学的左侧建祠以示纪念。祠由大门、前厅、正殿三部分组成,殿内有历朝文人祭祀的碑文笔迹,还有一些歌颂文天祥的匾额、石碑等。

这是西藏日喀则德钦颇章宫的壁画,它以风俗画手法,表现了元朝中央同西藏的友好,密切关系。画中把忽必烈和藏族宗教首领八思巴这两个政治人物的会见安排在野外,他们盘腿并坐于帐幕前,侍者正在进献食物。围绕他们的是正在休息嬉戏的牧马和骆驼,远处可见农民牧妇在辛勤劳动。画面选用这样的特定背景,反映了崛起于风沙大漠之中的忽必烈和来自西藏高原的八思巴之间融洽的关系。以及蒙藏民族的团结和睦。

蒙古贵族建立元朝后,为了保持他们的政权和特权,推行民族分化政策,把全国各个民族划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个等级,他们的政治、法律地位高低不同,但是汉族地主也能担任官职,广占土地。蒙古族贫民也有破产流亡,甚至沦为奴隶的。蒙古族勾结各族地主阶级,共同压迫各族人民。农民和地主的阶级矛盾,仍然是元

元朝皇帝顺序及年号及年份是:

1、元太祖是孛儿只斤·铁木真,在位时间:1206-1227,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

2、元睿宗是孛儿只斤·拖雷,在位时间:1227-1229,元太祖成吉思汗第四子(幼子),尊号“也可那颜”(大官人)。

3、元太宗是孛儿只斤·窝阔台,在位时间:1229-1241,蒙古帝国可汗,史称“窝阔台汗”。

4、乃马真后,在位时间:1241-1246,史称乃马真后,名脱烈哥那,窝阔台汗的皇妃。

5、元定宗是孛儿只斤·贵由,在位时间:1246-1248,蒙古帝国可汗,史称“贵由汗”。

6、元宪宗是孛儿只斤·蒙哥,在位时间:1251-1259,蒙古帝国可汗,史称“蒙哥汗”。

7、元世祖是孛儿只斤·忽必烈,在位时间:1260-1294,蒙古族,元朝的创建者。

8、元成宗是孛儿只斤·铁穆耳,在位时间:1294-1307,蒙古帝国可汗,元朝第二位皇帝。

9、元武宗是孛儿只斤·海山,在位时间:1307-1311,元朝第三位皇帝,蒙古帝国可汗,汗号“曲律可汗”。

10、元仁宗是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在位时间:1311-1320,元朝第四位皇帝。

11、元英宗是孛儿只斤·硕德八剌(1303—1323年),在位时间:1320-1323,蒙古族,元朝第五代皇帝。

12、泰定帝是名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在位时间:1323-1328,讳名伊苏特穆尔,显宗之长子,裕宗之孙。

13、天顺帝是孛儿只斤·阿速吉八在位时间:132810-1328111。

14、元明宗是孛儿只斤·和世琜,在位时间:1329,蒙古帝国可汗,汗号“忽都笃可汗”。

15、元宁宗是孛儿只斤·懿璘质班,在位时间:1332,元朝第十位皇帝。

16、元顺帝是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在位时间:1332-1368,蒙古帝国可汗,汗号“乌哈噶图可汗”。

朝代时间长度表为:

1、夏朝:约公元前2029年-约公元前1559年,共计:471年。

2、商朝:约公元前1559年-约公元前1046年,共计:438年。

3、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共计:867年。

4、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共计:16年。

5、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共计:5年。

6、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共计:210年。

7、新朝:公元8年腊月-公元23年10月6日,共计:16年。

8、玄汉:公元23-25年,共计:3年。

9、东汉:公元25-220年,共计:196年。

10、三国:公元220-280年,共计:61年。

11、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265-316年)、东晋(317-420年),共计:156年。

12、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计:170年。

13、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共计:38年。

14、唐朝:公元618-907年,共计:290年。

15、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计:54年。

16、十国:公元891-979年,共计:89年。

17、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计:320年。

18、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共计:98年。

19、明朝:公元1368-1644年,共计:277年。

20、清朝:公元1644-1912年,共计:268年。

1206

作为朝代,一般认为是1271—1368年,以下为详细的相关时间点。

1206年,太祖成吉思汗铁木真建立蒙古汗国;

1271年,世祖薛禅汗忽必烈以蒙古汗国大汗名义建立元朝,元朝正式建立,一般以此为元朝开始;

1368年,朱元璋攻占元大都,惠宗(顺帝)乌哈图汗妥懽帖睦尔北逃,元朝在中国全国的统治结束,一般以此为元朝结束。其余部退回蒙古,史称北元;

1402年,顺天皇帝掍特穆尔汗坤帖木儿被杀,兀雷帖木儿汗鬼力赤篡立,废除“元”的国号(一说只是从此明朝不再称呼其北元,而其内部仍以“元”自称);

1634年,察哈尔部库图克图汗林丹不敌后金而败亡,其子额哲随即亦亡。蒙元政权至此完全覆灭。

以上就是关于元朝统治多少年呀全部的内容,包括:元朝统治多少年呀、元朝有几年、中国的元朝统一了中国多少年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64171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