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波战争什么时候发生的德波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

德波战争什么时候发生的德波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第1张

德波战争(1939年9月-1939年10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端。1939年9月1日拂晓,德军发动大批飞机连续轰炸波兰重要军事目标;地面部队从西、南、北三个方向发动全线进攻,数千门大炮向边境线猛烈轰击。在德军的强大攻击下,波兰军队迅速溃败。9月28日波兰首都华沙守军12万人投降。10月6日,波军全军覆没,德波战争结束。一个拥有3400万人口,100多万军队的国家,就这样在短短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灭亡了。

1939年3月,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为消灭英法在中欧的主要盟国波兰,解除进攻西欧的后顾之忧,德军统帅部于4月3日颁发《关于武装力量一致准备战争的训令》,决定以突然袭击消灭波兰武装力量。德军南方集团军群辖第8、第10、第14集团军,司令为伦德施泰特大将,北方集团军群辖第4、第3集团军,司令为博克大将。他们将在第4、第1航空队支援下,分别从斯洛伐克、上西里西亚和波美拉尼亚、东普鲁士对华沙实施向心突击,围歼波军主力于维斯瓦河、纳雷夫河以西地区。

德军投入了44个师(其中6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4个摩托化师)、1939架飞机、2800辆坦克,总兵力886万人。波军(最高司令为斯米格威-雷兹元帅)拥有7个集团军、4个战役丛集、870辆坦克和装甲车、400余架飞机,共30个步兵师、11个骑兵旅、2个摩托化旅,总兵力100万人。波军采取前沿防御战略,重点保卫但泽走廊、波兹南和克拉科夫地区,以掩护全国动员并期待英法支援,适时转入反攻。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突然出动58个师,2800辆坦克,2000架飞机和6000门大炮,向波兰发起"闪电"式进攻。9月3日,英、法两国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德军发起突然袭击,出动空军摧毁波兰各主要机场和通讯、交通枢纽;地面部队迅速突破波军防线。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但法军仅向萨尔布吕肯发起象征性进攻。5日,德北方集团军群主力合围波军"波莫瑞"集团军于但泽走廊,一部从东普鲁士向华沙推进;南方集团军群在琴斯托霍瓦地域突破波军防御,向华沙推进。当晚,波军统帅部下令向维斯瓦河以东退却。次日,波兰 迁往卢布林。14日,德军完成对华沙的包围。16日,北、南两路德军在华沙东南弗沃达瓦地域会师,合围波军主力于布格河以西地区。17日,苏军进占波兰东部;波 撤至罗马尼亚。19日,波军19万人向苏军投降。28日,华沙陷落。10月6日,波军结束有组织的抵抗。

战争背景

地处中欧的波兰西接强大的德国,东临社会主义苏联,这种与强国毗邻而居的特殊地理位置似乎注定了波兰多灾多难的命运。20世纪以前,它曾三次被俄国人和德国人瓜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才重新恢复了独立。

一战德国战败后,根据《凡尔塞和约》,德国东部的领土划给了波兰。这些划给波兰的领土包括"波兰走廊"这个狭长的地带,走廊尽头的但泽被辟为了一个非军事化的国际自由城市,它也是波罗的海最大、最重要的海港之一。这里生活着100多万日耳曼人,他们已被波兰分隔,而远离了祖国。因此德国人一直对失去但泽和"走廊"地区耿耿于怀。

希特勒的报复

希特勒上台后便发誓要报这一箭之仇,或许在他看来,波兰甚至是比法国更不可饶恕的敌人。更重要的是,波兰位于欧洲东部,东接苏联,西临德国,南界捷克斯洛伐克,北濒波罗的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且波兰是当时英、法在欧洲诸盟国中军事最为强大的一个国家。德国假如占领波兰,不仅能获得大量的军事经济资源,而且还能大大改善自个的战略地位;既可以消除进攻英、法的后顾之忧,还可以建立袭击苏联的基地。

野心勃勃的希特勒以极快的速度重整军备,在短短几年间就把德国从《凡尔赛条约》下的受辱者变成欧洲最强的军事强国。

自1938年10月起,德国曾多次向波兰提出归还领土的要求,要波兰交出"波兰走廊"和但泽,并将在"波兰走廊"建筑公路、铁路的权利也转让给德国,遭到了波兰 的严辞拒绝。

1939年3月15日,希特勒兵不血刃地迅速兼并了捷克斯洛伐克,下一个侵略目标直指波兰。希特勒给武装部队下达了一份代号"白色方案"的绝密命令,它的目标是在这年的8月底或9月初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入侵波兰,同时要求这个时间不可更改。

希特勒似乎算准了英、法的心理,他对将领们说:"我在慕尼黑会议上领教过英、法的头面人物,他们根本不是能打世界战争的人。再说,他们凭什么同我们打仗?他们才不肯为一个小小的波兰送死!"

然而,3月23日,英、法正式结成军事同盟,并对波兰的安全给予了保证。有了英、法的保证,波兰态度更加坚决。

1939年7月28日,希特勒获悉一个重要情报,英、法军事代表团将赴莫斯科,届时将形成共同抗德的联盟。

苏联方面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军事大忌就是同时在东线和西线作战。希特勒纵然再狂妄自大,也绝不敢违背这一原则,愚蠢地将自个陷入疲于奔命的尴尬境地。他如果要入侵波兰,准备在西线与英、法开战,就必须稳住东线的前苏联。同样,英、法的目的则是要调动起东线的前苏联,迫使希特勒因惧怕两线作战而退缩。

双方都将最大的赌注压在了苏联身上,对于斯大林来讲,暂时还不存在倒向哪一方的问题,现今英、法和德国双方都在他的股掌之上,他只想利用这一历史的机遇做出最有利于苏联的决策。眼下斯大林还不想在准备尚不充分的情况下卷入双方的争斗,"因为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争夺而充当一方的炮灰"。此外,再加上苏联提出要保卫波兰,抗击纳粹入侵,就必须允许苏军进入波兰境内,遭到了波兰 的拒绝,因为他们对苏联人的戒心并不比德国人的小。波兰的这一决定使斯大林下定了决心。

第一德国入侵波兰不是为了收回领土,第二即使是为了收回领土也不正义。

首先,德国当年入侵任何国家的理由都是德意志民族的人民在当地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他们是去解放自己的同胞的,不是为了收回领土。因为他们也知道收复领土这个借口对德国不适用。

为什么不适用呢?假设你有一座房子,然后你已经送给/卖给别人,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放弃所有权的,那么你就不能再要回来。如果别人强占去,但是你从来没有同意这种强占,那么你当然可以要回来。

德国的领土割让给波兰,是凡尔赛条约规定的,是德国自己同意和承认的。承认过了,就没有资格再要回来了。所以即使是德国自己当年也没有提出什么“自古以来”。

如果一块地方大家都认为是自己的,都不承认别人的占领,那么就要说道理,为啥这块地应该属于自己。这个时候“自古以来”才是一个理由。没有承认过别人的占领是最基本的条件,没有这个条件什么理由都不成立。

一战战败后失去的领土:

一战前德国的领土面积约为54万平方公里,是欧洲除俄罗斯以外面积最大的国家。

凡尔塞条约割取了德国1/8的领土,约88万平方公里:

1、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给法国,恢复法国在普法战争前的疆界。

 

 2、萨尔煤矿区由法国代管15年,然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

3、承认波兰独立,并给予波兰海岸线。

把原属波兰的领土归还,包括西普鲁士、波森省、部分东普鲁士及部分上西里西亚(即西上西里西亚,波兹南,西普鲁士);但泽由国际联盟管理,实质上由波兰控制。

 

 4、东上西里西亚予捷克斯洛伐克。

 

5、割让尤本及萨尔梅迪给比利时(奥伊彭、马尔梅迪和毛来斯纳。

)。

 

 6、北石勒苏益格经过公投,回归丹麦。

 

7、克莱佩达地区给立陶宛(1923年)。

德国放弃梅梅尔,交予协约国主要国家处置,1923年立陶宛出兵占领。

8、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永远不得与它合并。

 9、承认卢森堡的独立。

 

————————————

二战战败后割让的领土:

二战前德国的领土略少于47万平方公里(1936年),二战后为35万平方公里 

德国共损失了40%以上的领土,割让面积约为12万平方公里。

1、西部,德法有争议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州让给法国

2、北部,石勒苏益格州一部让给丹麦 

3、东部,西里西亚州全部,勃兰登堡州部分地区以及奥得河流域,但泽自由港,切什青,波次坦等大片领土让给波兰 

3、东普鲁士被苏联强占,即现在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 

4、南部工业基地波希米亚,划归现在的捷克等地。

5、苏占东德和英美法占西德分别独立

6、柏林分区占领,英美法控制的西柏林成为飞地。

————————

主要地区简介:

(一:阿尔萨斯)

法国东北部地区名及旧省名。

隔莱茵河与德国相望。

它被莱茵河南北分开成两个部份:北部的下莱茵省和南部的上莱茵省。

山地丘陵为主,平原分布在莱茵河谷地。

面积8280平方公里。

人口1566万(1982)。

在17世纪以前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土,以说德语的居民为主,后成为哈布斯堡家族统治的领地,三十年战争后根据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割让给法国(首府斯特拉斯堡到路易十四时代才被法国吞并)。

长时期里当地居民不断 法国统治者强加于他们的语言与习俗。

它和洛林都在普法战争(1870-1871)后割让给普鲁士,一战结束后属法国领土,二战初期重归纳粹德国,至二战结束再次被法国夺回。

(二:洛林)

洛林大区位于法国东北部,与比利时、卢森堡、德国接壤,面积23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30万,首府为南锡(Nancy)。

现今的洛林(Lorraine)相当于公元10世纪上洛林公国的范围。

上洛林自12世纪起习称“洛林’。

1552年,法王亨利二世夺取了境内的梅斯、图尔和凡尔登三个主教区。

30年战争中,法国于1633年占领洛林全境。

1697年洛林转属神圣罗马帝国;1737年并入法国版图,成为法国傀儡、原波兰国王斯坦尼斯拉夫一世·列辛斯基的终身领地;1766年并入法国,1871年,普法战争后,洛林东部和阿尔萨斯由法国割让给德国;1919年依据《凡尔赛和约》归还给法国;1940年~1945年又为德国兼并;1945年法国再度恢复了对洛林的 ;今划分为默兹、摩泽尔、默尔特-摩泽尔和孚日四省。

洛林大区传统工业为采石、玻璃和水晶制品、伐木和造纸业,现代工业为钢铁冶金、汽车制造业(奔驰汽车公司驰名品牌Smart汽车制造厂便设在该大区)、电子制造业(许多世界知名企业如JVC、Panasonic、Toshiba等均在此落户),化学工业亦非常发达。

洛林大区是法国第一大棉花、煤产区,第二大钢材和木料产区、第三大啤酒、油菜和奶酪产地,全年可生产约460亿千瓦电,全年可生产350万立方米的木材,140万头牲畜,可生产全国76%的煤。

(三:石勒苏益格州)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是德国最北部的州,面积: 157万平方公里,人口: 277万。

北临丹麦,西面是北海,东面是波罗的海和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南面是下萨克森州和汉堡。

州府是基尔。

是德国16个州中最北面的一个州,历史上石勒苏益格州包括更大的区域,包括今天德国的北部省份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和丹麦的南部。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位于日德兰半岛南部,介于波罗的海和北海之间。

在历史上,是荷尔斯泰因公爵领地。

此外,劳恩堡公爵领地以及前汉莎同盟城市吕贝克也位于今天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内。

石勒苏益格公爵领地自丹麦战败于普奥联军于1866年后年起属于德国。

而北石勒苏益格——即今天丹麦的南日德兰郡——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一次公民投票后宣布加入丹麦。

(四:西里西亚)

西里西亚 (波兰语:Śląsk;德语:Schlesien;捷克语:Slezsko;西里西亚语:Ślonsk / Ślónsk;拉丁语:Silesia) 是中欧的一个历史地域名称。

大致在奥得河中、上游流域,即今波兰西南部、捷克北部俄斯特拉发一带和德国东部。

目前,该地域的绝大部分地区属于波兰,小部分则属于捷克和德国。

在中世纪,西里西亚最先属于波兰皮亚斯特王朝,后来为波希米亚王国夺得并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

1526年起,它随着波希米亚王国归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

1742年,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取胜,从奥地利获得西里西亚的大部分。

这些地区后来组成了普鲁士的西里西亚省。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波兰复国,西里西亚分属波、德、捷三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绝大部分划入波兰,小部分属民主德国、捷克和斯洛伐克。

1945年之后,西里西亚绝大部分并入波兰。

小部分位于德国萨克森自由州,而奥匈帝国统治的部分现在位于捷克。

现在,西里西亚大部分地区属于波兰。

(五:东普鲁士)

东普鲁士 (德语: Ostpreußen;立陶宛语: Rytų Prūsija 或 Rytprūsiai;波兰语: Prusy Wschodnie;俄语: Восточная Пруссия — Vostochnaya Prussiya;英语:East Prussia;荷兰语: Oost-Pruisen;西班牙语: Prusia Oriental) 是普鲁士王国及后来德意志帝国的一个省,位于普鲁士公国的领地上。

今天东普鲁士的北部,分别属于立陶宛的默麦尔地区,及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哥尼斯堡)。

而南部就是波兰的瓦尔米亚-马祖尔省。

东普鲁士包含了古普鲁士人在波罗的海的领地。

东普鲁士在1871年并入德意志帝国。

在1875年,该地的人口中,有7348%是德国人,1839%是波兰人和811%的立陶宛人。

1918年,德皇威廉二世退位,德国变成共和国。

由1919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为止,东普鲁士与部分西普鲁士是德国的外飞地。

基于凡尔赛条约,德国割让大部分的西普鲁士以及波森省予波兰,亦即波兰走廊及但泽自由市。

1920年,西普鲁士西面和东普鲁士南部都有举行公投,让居民决定是否把土地归于波兰还是德国。

967 %的投票者支持土地归于德国。

1923年,在没有举行公投之下,立陶宛强占梅梅尔地区 (亦即克莱佩达地区) 。

二战期间德国占领了波兰,东普鲁士回归德国。

二战结束后,根据苏美英三国签署的波茨坦协议,哥尼斯堡连同东普鲁士北部地区划归苏联版图,东普鲁士的其他三分之二领土分给了波兰。

1945年初,有部分德国人在战后企图返回东普鲁士,但全部都被苏联军队驱逐,也有很多人被发配到苏联当苦工。

当地所有德式地方名字都改成俄式或波兰式。

1946年4月,东普鲁士的北部被并入苏联。

7月,首府哥尼斯堡被重名为加里宁格勒,省名是加里宁格勒省。

1947年,苏军驱逐所有德国人,让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及乌克兰人迁到此地。

(六:苏台德地区 )

苏台德地区 (德语:Sudetenland;捷克语:Sudety) 是一个独特的历史名称,特指第一次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捷克斯洛伐克境内邻近德国讲德语居民所居住的地区。

严格地讲,苏台德地区并非一个地理概念,它大致包括三部分地区:(1)捷克斯洛伐克东北部易北河与奥得河之间的苏台德山脉所在地区,(2)捷克斯洛伐克西北部的奥雷山脉地区,(3)捷克斯洛伐克西南部的波希米亚森林地区。

它包括波西米亚、摩拉维亚与奥属西里西亚的部分地区。

著名的旅游胜地卡罗维发利、克罗姆洛夫都在苏台德地区之内。

在第一次大战以前的数百年间,苏台德地区属于奥地利帝国及后来的奥匈帝国的领土,该地区以将德语的居民为主,如奥地利帝国有名的拉德斯基元帅、施瓦岑伯格元帅都源于此地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战败,该国被一分为三,即:奥地利、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苏台德地区归属了捷克斯洛伐克,而当地350万讲德语的居民从奥匈帝国的主体民族,一下降为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少数民族,这350万并非是个小数目,要知道当今奥地利全国的居民也就是700多万。

苏台德地区问题由此而起。

纳粹德国以苏台德为题,向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格局进行挑战。

在慕尼黑会议后,在英法两国妥协和同意之下,捷克斯洛伐克被迫让纳粹德国占领该地。

这只是助长希特勒侵略中欧的野心。

最后,德国在1939年入侵波兰,引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5年,德国战败,苏台德地区重归捷克斯洛伐克,当地的数百万讲德语的居民被驱赶到德国。

从1993年开始,捷克斯洛伐克解体,苏台德地区归属捷克共和国。

东西普鲁士包括但泽在内最早属于普鲁士公国,也就是德国,后来但泽包括周边大量土地被波兰占领,但当地居民一直以德意志为主,普鲁士强大后第一次瓜分波兰,收回这些土地,所以第一次瓜分波兰实际上在普鲁士这边是正义方,第二次瓜分就是纯粹的掠夺了,其实说实话波兰二战挺作死的,要了但泽不说还强行攻打苏联,这个名族不比法西斯好多少

以上就是关于德波战争什么时候发生的德波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全部的内容,包括:德波战争什么时候发生的德波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德国为了收复自己自古以来的领土而入侵波兰,是正义的么、一战二战后德国共损失多少领土(不含海外殖民地)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4075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