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普通工主要是从事一些不需要技术的体力劳动工人。事业单位因工作需要,会设有一定数量的工勤岗位,招聘相应的事业编制工勤人员,为了保证工勤人员的晋升和待遇,会根据工勤人员的职数,对工勤岗按照比例设置为普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和技师岗位。普工是在获得初级工之前的聘用岗位。
事业单位的普工与工人的区别
事业单位的普工是事业编制,实行的是聘任制,按照编制和聘任进行管理。工人是企业单位的职工,两者所在的单位性质不同。普工在事业单位做保障工作,工人在企业做生产工作或者保障工作。两者的工资待遇也是不同的,普工是事业单位岗位工资,工人工资执行合同工资。
实行了事业单位改制的地方是全员聘用制 ,没实行改制的地方分干部编制和工人编制,工人转干时是聘用制,其他事国家正式干部不过不参与改制的也分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国家正式干部和公益类事业单位的国家正式干部
比如园林环卫城建之类的
这种事业单位在编人员一共分为三种:
1、管理岗,少量领导属于
2、专业技术岗,大部分技术人员,走职称,如助工,工程师,副高,高级工程师等
3、工勤岗,工人编制,走技工职称。
管理岗和技术岗属于干部编,工勤岗属于工人编。
事业单位管理岗工人身份可以提拔为行政领导。
事业单位工人身份提拔副科级领导干部指南
一般退伍军人(非军官)回家安置工作的都是工人身份,还有一种是从国企调入事业单位的,但是要在工作后参加人社局的考试,一般两年有一次考试,第一关,必须把工勤岗位转为专技岗位或管理岗位,当然转了岗位,档案身份还是工人身份(这个不影响)。
具体操作就是:
1市级机关的事业单位,一般是局(委)的下设科室(中心),工作三年以上,年度考核称职,由市级机关一把手提拔你为(副主任或副科长)不需要通过组织部,很简单的,市级机关的事业单位一般叫什么中心。然后你就是事业副科级了(实质副科),试用期一年满后,40岁以下,一把手再调任你到本部门的别的科室当副科长,那你就是公务员副科级了,身份变为公务员。副科满两年还可以提拔为正科。
2县级机关的事业单位。
这个比较麻烦,工作三年以上,年度考核称职,担任本单位的中层干部(股长或副股长),由单位一把手出面,到组织部和县委书记(或别的副县级领导)那里去推荐你,而且还要事先找到下家,就是县级机关的事业副科哪儿有空缺,而且那里的一把手愿意接收你。然后就是书记办公会酝酿人选,交给组织部门进行考察,到你现在的单位进行民主推荐,个别谈话,公示一周,县委常委会讨论通过,人社局代县政府起草任命文件。组织部报到带你去新单位任职。试用期一年。试用期满后(40岁以下)可以调任公务员副科级,身份变为公务员。副科满两年还可以提拔为正科。
以上就是关于事业单位普通工是干什么的全部的内容,包括:事业单位普通工是干什么的、事业单位的在编职工是干部还是工人、事业单位管理岗工人身份可以提拔为行政领导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